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原创美文 >

原创美文

“泛知识”类短视频更要有“含金量”

原创美文2021-07-20102举报/反馈

  “用短视频来学习。”原本寂寂无人的赛道,已成为巨头们贴身肉搏的地盘。最近,B站、快手、头条系、百度系、知乎纷纷布局“泛知识”短视频领域。随着互联网视频流量红利见顶,监管政策逐渐趋严,观众们的兴趣点正从“猎奇”向“干货”转变,平台间“泛知识”内容的博弈也渐趋白热化。(7月19日《北京日报》)

  随着B站、快手、头条系、百度系等纷纷布局“泛知识”短视频领域,这一赛道变得日益拥挤,竞争趋于白热化。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方面,以娱乐化为主导的短视频,已经让越来越多的网友审美疲劳,并且对“万事皆可娱乐”产生了质疑和诟病,目前一些娱乐类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已经开始出现下滑;另一方面,政府层面的监管逐渐趋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之前大行其道的“吃播”短视频,已经在监管下基本上销声匿迹,所以短视频平台需要培育新的用户增长点。

  而相比于娱乐类的短视频,“泛知识”类短视频不但要正规、严肃了许多,最关键的是,它的内容以传播和教授用户各个领域、专业的知识为主,可以为用户带来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文化和技能。这样一来,不但会吸引那些对娱乐类短视频本就充满质疑和不满的用户,而且政府监管方面,自然也会更加宽松,甚至会得到政策方面的鼓励和引导。
m.taiks.com

  实际上,一些“泛知识”短视频已经在这方面获得极大的成功,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就因为通过短视频传授法学知识、法律常识而一炮走红,在网络上拥有了几百万的粉丝。先不说罗翔教授是否在乎因为成为“网红”而给个人带来的名利,但是他的这些短视频对于普及法律常识,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社会效益明显。

  当各方都围绕着“泛知识”短视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短板也开始慢慢显现。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既然倾心于“泛知识”短视频,自然是希望能够通过观看短视频满足学习到一些新知识的期待,但是目前的“泛知识”类短视频,却存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弊端。看似是不一样的短视频博主在进行科普,但同一话题看下来,发现很多博主实际上只是“搬运工”,观点雷同,只是换了一个人说出来,能启发受众思考的精品内容并不多。

  与此同时,在吸粉、引流、盈利的压力之下,很多“泛知识”短视频存在粗制滥造、跟风追随的现象,最终走向了缺乏科学依据的猎奇,这与用户的期待有较大落差,进而造成信任风险。缺乏信任的产品,不管是采用会员模式、广告模式还是其他增值模式,都很难实现良性循环。所以说,“泛知识”短视频的方向也许是正确的,但是能否成功,能否具有可持续性,关键还是要看其内容的“含金量”。如果没有让受众满意的“含金量”,那么可能又是昙花一现、匆匆收场。(苑广阔)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