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城》读后感1900字
《时间之城》读后感1900字
第一次看《时间之城》是十年前。
带着审视的态度看了看开头,被作者在简介中展露出来的设定一角吸引住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时间便是由那里制造”,直觉告诉我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有意思的阅读体验。
往正文看,看到了作者流畅的、倾泻而出的文字。
我是个对讲故事的文字水准有弹性要求的人——既然是这样能吸引人的设定,一定要有能与之匹配的文字风格才称得上好看,不然就会觉得不协调、别扭。而读了几段之后,我惊喜地发现,这个作者的描述与故事的契合浑然天成,多读几段,连“审视”的态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故事本身的沉浸。
这么看下去,我是没有防备的,从开头的那部分看到千幽子在公路上走着,后面跟着一个怪物,怪物却没有伤害她——这显然会是一个温馨的治愈童话吧。我凭着以往的阅读经验这么判断,于是就这么悠闲地、放松地继续这愉快的阅读,然后,读过的人知道,我的这种心情,被活生生地、毫不留情地、彻彻底底地破坏掉了——
查特里警官,毫无征兆地,连个FLAG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或许有但我没有留意到),就那么死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篇小说里的几乎所有角色,都“活”了。查特里警官、他的司机、哈贝、天海里的呼呼猪甚至那一盏盏棒棒糖路灯……都被赋予了属于自己的生命,有生命就会有死亡——这是年仅十岁的小女主千幽子,在陡然要独自面对奇妙的异世界、不可知的未来时,必须学会的东西。而不是我原本以为的,悠闲的治愈童话、没有什么会真正伤害我们的主角的,这不是悠闲着就能待下去的童话世界,她“必须勇敢起来,必须铤而走险,必须不顾一切地付出所有的努力”,去面对必须面对的命运。
这就是作者讲这个故事的意图吗?
我阅读的状态不知不觉从带着审视地“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变成了思索模式。
同时我也知道了,这个作者我目前还并不了解,但他确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者。要知道能改变一个阅读量很大的人的阅读状态于无形之中,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前面也说到,这篇小说里几乎所有角色都活了,是“几乎”。对的,不是全部。读到这里,感觉依然还没有真正“活”起来,拥有自己完整的生命轨迹的角色,是从从果果。我有点敏感,一开始就感觉到这个人物的生命轨迹有“断层”,导致他一直“活”不起来。这个感觉让我对这部作品的期待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因为这种现象,在高明的作者笔下,是能在后续的描述中将这个“断层”补上,如果这种“补完”的技巧足够高超的话,将能给我带来非常棒的阅读体验。
我非常期待。
读下去的感觉,没错,不仅仅是角色和道具——比如那只屁股钟——有生命,整个“时间之城”都活了起来,而这座城镇里的所有存在,比如黑夜赛跑森林,比如熊熊久公墓,比如灵魂工厂,比如吃公路的怪物居住的山林,比如M广场的迷宫……等等,都有着各自流淌的生命,作者不是为了剧情的进行而随便设定的,而是比较完整地赋予了这些设定以“前世今生”,它们都有过往和未来,都在各自的命运中一程接一程地走着,无限延伸着。
这样的一座奇妙的“时间之城”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巨大的吸引力,它的存在竟然是将误入城镇的人的灵魂转换为现实世界的时间?在这个设定上,往深里稍稍一想就都是故事呀。好的故事设定就是这样,每一处每一个细节都能发掘出更多衍伸的故事,这些感受又只是在阅读过程中源源不绝地冲击出阅读快感,有着把控力的作者并不会让这些去影响故事的主线,而是让读的人自行去发散想象力,从而感觉更加满足。
阅读本身,也需要对作品进行“补完”,才算得上真正“有意思的阅读体验”呢。
作者没有让我失望,从从果果身上的“断层”果然被补上了(涉及剧透不具体描述),但作者的技巧又没有我期望的那么高超——这个角色生命轨迹的完整过程,还是有一点点的磕碰和生涩,他最后确实“活”起来了,但过程没有我体验过的那种饱满感。
我突然意识到,作者应该还是一位,新手吧?
这个念头让我再次惊喜不已——我的直觉还没得到证实,但我心里却兀自下了定论:《时间之城》的作者并不成熟老道,但他却能带给我如上所述的种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这意味着,这会是一位非常有天分的作者!
这意味着,作者还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发挥,我也将还有机会继续体验这样的、和更好的阅读。
就觉得好棒。
而如今,距离第一次看到《时间之城》,已经过去了十年。恰恰是千幽子从出生到误入时间花园的所经历的“时间”。
这十年间,《时间之城》出版了,能读到的人就是有缘人,作者的其他作品也陆陆续续出版了,《时间之城》也终于以更加绚烂的姿态再版了。将会如我当年所愿,有更多的、越来越多的人读到它,拥有与我不同的、又各自有趣的阅读体验。作者也从一个新人成长为如今拥有自己的“幻想电影院”的知名作家。
我很高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