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700字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700字
今年的春节读了两本书,一本是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另一本是Linda Schierse Leonard的The Wounded Woman: Healing the Fa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受伤的女人:疗愈父女关系)。村上春树的这本书是在高铁上读的,读着读着,各种思绪感想从内心涌现,写札记的愿望便在窗外的远山与近水的氤氲中生发出来了。
初初接触村上春树还是在十多年前,第一本书是他的《挪威森林》,当时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名气,读起来却无法专注,草草读过之后完全没有印象,感觉村上春树实在不是我的taste. 现在明白,其实,那时的我是无法阅读村上春树的,更何况内心深处集体创伤中的偏见与敌意无意识地将我与村上春树的文字分隔开来。
再次相遇村上春村是因为河合隼雄。读完河合隼雄的第一本书《心理治疗之路》,内心被这位大师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折服了,透过他那简朴禅意的文字我看见了真正大师的模样。立刻买回了河合隼雄当时出版的所有的书,其中包括《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如饥似渴,埋于书中,一本接着一本地读。以记忆中的偏见,《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是我最后拿起的一本书,有点儿不情不愿的感觉,当然读起来也是一目十行地略过,内心的声音说:这个家伙怎么可以和大师扯上关系。现在想来,我其实对这位家伙一无所知,甚至连他的一本书都没有认真读过,语气里却是一付笃定地很了解他的样子,实在有些惭愧。这大概是八、九年前的事情。
却是想不起来是怎样的机缘,两年前我开始读他的书,并被他的文字深深吸引,一本接着一本,深夜灯下,读着读着,时而忍俊不止,时而共鸣不已,时而感想翩翩。内心的声音会说:这个家伙真是幽默风趣,还这么敏锐,竟然用质朴的文字道出事物的本质,事情还真是那样呢。读完之后,意犹未尽,常常去亚马逊查查有没有他的新书出版。
20xx年8月,在京都参加IAAP的年会,正好接上我去苏黎世学习的时间,我从东京飞往苏黎世。在东京,我住在好朋友郁子的家里,在日本皇宫后面的小街上。第一天早上去皇宫的护城河边散步,看见那里好多人在跑步,立刻想起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他也曾绕着皇宫跑步。心情一下子有些激动起来:不知道会不会遇上这位有趣的作家?第二天,我也穿上我的跑鞋,加入到长跑的队伍,不期望遇见村上春树,而是希望自己跑步的足迹在成都、苏黎世、拉脱维亚的波罗的海边之后,再增加东京。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算是村上春树的新书,而且是他的首部自传性作品。如他写道:“不过机缘巧合,偏巧有一点点写小说的资质,又得到幸运眷顾,再加上几分顽固(往好里说是持之以恒),就这么作为一介职业小说家,一写便是三十五年有余。这个事实至今仍然令我震惊。我想在这本书里表达的,就是这种震惊。”
而在我读来,村上春树的这本书似乎是为心理咨询(分析)师这个职业所写的:
“但写小说基本上是一项非常“慢节奏”的活计,几乎找不出潇洒的要素。……假如这样的活计原本就不合乎自己的天性,或者吃不了这种苦,根本不可能持之以恒。”
“说起来,也许这并非是用脑袋写文章,而是用身体的感觉写文章。也就是保持节奏,找到精彩的和声,相信即兴演奏的力量。”
心理分析的历程何尝不是一个慢节奏的活计呢,而心理分析的工作,正是以身心投入,保持节奏,寻找精彩和声,共鸣出即兴碰撞的力量的过程。
“我渐渐养成了”别急着下结论”、“尽量多花时间思考”之类的习惯。这说是与生俱来的性情,不如说是吃过很多苦头才学会的经验法则。……就这样,不论什么突发事件,我的的大脑都不会朝着立刻得出结论的方向运转,而努力将自己目睹的光景、邂逅的人物,抑或经历的事件当作一则“事例”,或者“样本”,尽量原封不动地留存在记忆之中。……”
在这段话里,我深受启发,甚至将这段话牢记心中,时时警醒自己:不急于下结论,生活里没有那么多需要着急结论的事情。观察体味,抱之持之,等之待之,有趣之情绵延其中,生活的趣味由此而生。
假如你立志写小说,就请细心环顾四周——这就是我这篇闲话的结论。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原石的人。而且还有一件妙不可言的事,这些原石基本都是免费的。只有你拥有一双慧眼,就可以随意挑选、随意挖掘这些宝贵的原石。
如此美妙的职业,您不觉得没有第二个了吗?”
这段话写的不正是心理分析的精髓与魅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