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阅读与家教》《阅读与家风》读后感 - 读书笔记 读书名言2021-03-25129举报/反馈 我眼中的家教与家风 受命写作《阅读与家教》《阅读与家风》读后感,我才大致把这两本电子书浏览了一遍。要说感受肯定有,但要让我写出点让人能够受到启发的东西,实在有点勉为其难甚至有点不敢承当,因为我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之家最多称之为门风,尽管其内涵也包括家教与家风的内容。既然要求写,我就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养成教育谈三点粗浅的体会吧。 言传身教是春风化雨式的家教 我想,家风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家教的长短得失的体现,是家教的外化,而家教是自然而然、生动活泼、春风化雨地进行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形成方面,家庭的影响与作用往往大于学校和社会,童年的熏陶往往重于长大之后,从生活中、从家庭中得到的体悟,比往往从课本上所读到的更深切。童年家中得到的真切、质朴、诚恳、实在的教导,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认知与价值底线,形成了一个人从生活习惯到选择趋向,从言行举止到是非标准。这些东西集合起来,就成为世道人心,成为风气共识,成为村规民俗,成为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的文化素质。 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或她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东西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相比“家风”二字,我们普通人家更熟悉,抑或感觉更贴近现实的一个说法是“家教”。经常听到邻居评论谁家的小子缺乏教养,说得更难听的是“有人生没有人养”,其实就是缺乏教养的意思。我小时候,家中无书,所谓的教育主要靠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兄弟姐妹的相互影响。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常说的因果报应故事和父亲常讲的刚正不阿的故事儿。每当我们兄弟姐妹做错事被父亲毒打的时候,母亲就用“娇娇武二郎,棍头出孝子”强化打击效果。著名央视主持人朱军讲过一个小时候的故事,他在外边拾到一个无主的瓶子,回到家中被母亲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告诉他“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的道理,朱军说这种洁身自好、不贪别人便宜的人生哲学让他受用至今。对于我来说,素养的形成也首先而且直接利益于言传身教。 家训家教与家风 家训、家教与家风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所谓家训,是指家族或家庭对子孙后代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规矩或告诫的话,比较笼统和概括,比如“诚信、孝顺、进取、自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所谓家教,是指家长对子女立身做人等方面进行的教育,比较直接和零碎,比如“人不能懒惰”、“待人要有礼貌”等。所谓家风,是指在家 训的规范下,在家教的保障下,在全体族人或家人的共同践行下,形成的一种家庭风尚,比较外在和独特,比如“乐善好施”、“诚实守信”等。 家训在古代体现得比较明显,那时社会教育不发达,教育手段也较为缺乏,加之人口流动受限,一姓以家族形式在一个地域居住的往往较多,一个家庭出现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并不鲜见。为加强对族人或者家人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或道德规范,族人(家庭)中年长者就要为本族(家)人制定家训,写于家谱中,悬挂于族祠或自家的中堂上,人人皆知,人人践行,否则要受到家法的惩罚。家教具有直接性,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是直接接触、面对面进行。家训则可以间接传承,即创立家训的人没有必要和被传承的子孙面对面教授,可以中间接力传承。古代出现不少有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等,它们都是古代家庭(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教在古代也相当出彩,因为那时候社会教育不甚发达,基础教育都停留在私塾阶段,高层教育不多,受教育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处于蒙昧阶段,人们思想的开化大多靠家庭教育来进行。这时的家庭教育局限性很大,即兴而起、即事而起,零打碎敲,基本上限于封建礼教的说辞。教育者不一定有文化,讲出的道理也不一定多深刻,但它至少在那个时代是正确的,所以子女们都要听取并遵照去做。古代出现了不少好的家教典型,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这些典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封建家庭教育的发展,加强了封建家庭教育在封建社会教育方面的辅助地位,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的进步。 家风在古代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名片”。对于一个家族或家庭来说,能够拥有一张真正的“名片”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比如,一个家庭如果获得了“乐善好施”的“名片”,那么这个家庭的主人就会获得一顶“大善人”的桂冠,家里其他人也都会得到别人的尊崇,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礼遇。家风不是自然形成的,好的家风都是由家族的人或者说家庭的人努力营造而形成的,其中可能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 不管是家训、家教还是家风,都需要家里的长辈带头身体力行,所以古时多提倡上行下效、身教大于言教。家训、家教、家风在任何情况下都与社会大环境分不开,因为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果社会政治清明、教育发达、风气端正,家训、家教、家风就好,否则就可能会发生偏逆。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家训、家教、家风关注度不像从前那么高了,一方面在新思想解放浪潮的冲击下,家训等家庭文化一度被作为糟粕文化而剔除,人们不敢轻易提起。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加之家庭人口数量的减少,原来那种以家族或以大家庭形式居住的家庭迅速解体,家训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和功能。再者,社会教育空前发达,不仅有各种学校教育,还有电视、广播、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介的大众教育,使家庭教育相形见绌。 要真正培育好家训、家教、家风文化,首先要搞好社会政治、社会教育与社会风气,因为他们对家庭教育和风气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如果社会政治、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不好,家庭教育和风气就很难遂人愿,古今同理,现代尤甚。 阅读是家教的重要形式是家风的养成途经 阅读对于家教的重要性和家风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靠言传身教和家训培养家风,现在仅仅靠这些显然不够了。一是现在信息爆炸,难辨真伪。二是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度提升。不仅具备了阅读条件,而且也能够通过阅读与文明直接对话,从而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效果。 近代启蒙思想家、革命家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得益于其良好的家风。他们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核心内容的家风,主要利益于启蒙教育和阅读养成。通过浏览《阅读与家教》《阅读与家风》,深刻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和《曾国藩家书》,也充分证明阅读是进行家庭教育和培养良好家风的最有效形式。生我养我的家庭是祖祖辈辈以务农为主的传统家庭,如果说勤劳俭朴、老实本分、正直纯朴、乐善好施等是我们的家风,那么,和许许多多工人农民家庭一样,父亲在传统家庭中的专制作风也是一大特色。到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下一代,已经遇到革命胜利和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人人都能够受到学校教育,都具备学习和阅读的条件和能力,我们兄弟姐妹家的家风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明、民主、和谐成为家风的主要特点。过去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对照两本通俗读物,发现确实是教育和阅读起到重要作用,正所谓“腹中有诗气自华”。当然,新成立后一直倡导的社会主义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对所有家庭家教的开展和家风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环境影响。 从一组统计数据中也可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有人说,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是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犹太人孩子出生时“滴蜜舔经”的习俗,让孩子对书产生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爱好读书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犹太人把书视为珍宝,认为书本比金钱、钻石更珍贵,因为他们坚信书就是智慧。智慧像健康一样,任何人都无法抢走,你将终身拥有。只要活着,智慧将永远与你结伴而行。”正因为如此,这个民族哺育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柴门霍夫和门德尔松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产生了《圣经》,在历届诺贝尔奖中占有惊人的比例。犹太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半是沙漠的狭窄国土上,神速地建起了中东非产油中工业化程度最高和最富裕的,创造出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 阅读吧人,阅读吧朋友们!阅读能够让你智慧、让你知性、让你明理;能够让你的家庭和谐向上、生生不息;能够让我们的更加繁荣昌盛、民主富强!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Gods determine what you’re going to be.-- Julius Erving 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外青春励志 下一篇 三餐,四季,不必太匆忙,毕竟有一生的时间可以和他浪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自己心爱的人说早安的句子,欢迎阅读! 相关文章 你为谁工作读后感600字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550字 酷蚁安特儿历险记读后感300字 女巫读后感600字 读《稻草人》(富翁节选) 有感 读《骆驼祥子》有感600字 自信大胆——读《淘气包马小跳 《三人行》读后感6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700字 读《小公主》有感200字 读《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有感 《机器总动员》观后感400字 小草和大树读后感400字 香草不是笨小孩读后感600字 我是特种兵观后感500字 读《非常女生》有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