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图景》读后感 - 读书笔记
《大图景》读后感 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三观最正的一本书。 说是“我”看到,其实并没有指出,是我身体的哪一部分看到了。可能是眼睛,然后是视神经,后面是我们的大脑。但是具体到哪个细胞参与了这个过程,甚至哪几个原子参与了这个过程,基本上是说不清的。大脑又如何“知道”了这个“我”真正看到了呢?“我”该如何定义?是我的大脑“看”了这本书,顺带提携了我的躯干和四肢也“看”了,还是只有大脑看了,眼睛本质上与四肢一样,并没有看见任何东西?如果眼睛和四肢都没看见,这算不算”我“看了一本书呢? 要知道答案,作者已经暗中给出了提示。“我”的概念,即自我意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这种物质的复杂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出现自我意识。而这种意识一旦产生,我们这种生物,就有了非常强大的工具,去与大自然搏斗、去生存,而不仅仅是一些低级的条件反射。所以说,“我”是人类发明的一个特别好用特别厉害的概念,它可以串起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利我们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且调整我们的行为。相映成趣的是,人类也发明了”无我“的概念,有什么用处呢?跟”我“的概念一样好用,而且本质上毫无区别。当我们需要讨论一些奉献精神的时候,如果不用“无我”的概念,还是用“我”如何如何,大家会觉得这个“我”太自私,情感上别扭得很。 我不打算把这本书的精华复述一遍,只想找些有趣的点来分享。需要深入了解作者思想,只有读原著这一条路,也许艰苦,但趣味盎然。 作者认为,任何人都会死亡,死亡以后他的朋友会悲伤,知道这一点他甚至有幸福感。这个角度看,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知道自己即将死亡,而不是在意外中死去。而永生的想法是很幼稚的。从物理学角度,宇宙终将归于永寂。这种死亡观很有趣,也很朴实。这份达观,需要修炼多年才能沉淀出来。一般人绝对接受不了这种版本的死亡。诗人缪丽尔.鲁凯泽曾说:“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非原子。”大家都喜欢听故事,拒绝冷冰冰的宇宙。那怎么办呢?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版本的故事可供选择了,从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到基督教的天堂,总有一款适合你。可惜作者对此并不同意。他提出了一个更好的解释:“诗性自然主义”。在诗性自然主义者眼里,现实就像一个金字塔,最底层的是“诗性自然主义”,物理规律搭建了一切现实性的根基,遵循最基本的自然定律,这是最深层次的世界本质。再往上是生物层,所有生物服从生物个体固有的规律,从外界吸收能量和物质,生存与繁殖,通过变异和自然选择,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样子。再往上是人工主观分类造就的概念层,人类认知事物的简便方式,但仍然以实在之物体,以及相应的运动为概念的核心,远古人类依靠这些概念交流团结在一起,战胜野兽,求得生存。再往上是抽象概念层,包括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等难以物化的东西,老百姓也每天使用,这个层级充满了故事,充满了悲欢离合,很多人沉浸在这一层,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尖端的地方,我推测是人类意识及自我的认知和领悟,这里面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但是至少对这个金字塔能看到全貌。 以前听说,所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感觉很有道理。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种现实叙事的方式。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因后有因,最后迟早一定会找到“上帝”,才能终结。而实际上,这种假设毫无必要,深层次的概念是“时空”、“量子场”、“互相作用”等等东西,因为“世界自会运转”。我们总是认为,任何事实背后必定有一个理由,但如果将这种期望上升到牢不可破的原则,则为谬误。因果的说法,谈论日常生活非常方便,但是在较深层次的物理学世界,已经被无情抛弃。所谓A导致B,严重地依赖于语境。一般来说,如果有A存在就出现B,而没有A的存在也没有B,那么可以说A导致了B。但是,A与B本质上只是互相作用,如果A对B影响大,则称A为“原因”,如果B对A影响大,则称B为“记录”。 又,因为时间箭头的存在,宇宙的熵是不断增加的。这里稍微引申一下,爱情熵也有点类似,刚诞生的时候是很低的,完美有秩序,慢慢就混乱和无序了,维持熵不增加,甚至减少,需要不断投入物质和精神,与环境发生交换。这点我估计大部分诗性自然主义者也不会反对。 下面要谈到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的哲学意义甚至大于它的数学含义,它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完全确信任何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信念和命题,当发现新证据时要准备好及时更新我们的置信度,不断更新信息,不断更新置信度,就是我们一步一步接近真理的路线图。具体的公式就不展示了。赋予我们观察的事物一个置信度,然后动态调整这个置信度,尤其重要。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世事无绝对,只问信几许。例如说,有些人认为,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模拟出来的世界,以及类似观点,很难反驳,但是可以给予它一个很低的置信度,然后继续生活,除非有突发新情况和新的事实修正或者去提高这种置信度。 在相对上层的理论层次,对世界的描述可以使用不同的深度和观察角度的理论,这些理论提供不同的叙事风格和语汇,且互不干涉,它们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各自的范围内是自治的,超越了适用范围则完全无能为力。但描述同一个现实之间的理论,必定应该互相联系,且彼此相容。不同的微观理论之间互不相容,但可以与相同的宏观理论相容。微观理论可以推导出宏观理论,但宏观理论不能倒推,无法发现微观理论的性质。 这里要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相变”。这个概念原来是指物质上的,例如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但也可以用在思想上,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从一个层面跃升到高一级的层面,即使这个过程也许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变化。这也是读书学习过程的一种现象:你还是你,你已不是你。 继续认识世界:如果描述子集的理论一直被更大的子集包含,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嵌套,那么对世界的描述是美好的,只是颗粒度粗细的区别。但是,现实的理论往往没有这么完美。经常出现子集之间互相交集的情况,甚至互相分离没有交集,这样就很难用单纯颗粒度来观察和解释。那些有能力创造了一个新的子集的人,是真正的开山鼻祖,是最最具有创造力的人。另一个真相是:量变引起质变,more is different。这个好像所有人都知道。那让我们从再从宏观进入微观,这样的话,总是可以得到关于宏观的更多的解释,但是从微观出发去推导宏观往往困难而无法凑效,宏观自有其特点和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微观层面无法获得。因为源自同一个现实,所以微观和宏观的理论不应该矛盾。这个过程,可以有一个比喻,就是强还原主义到强涌现主义之间形成连续光谱。而在不同层级的语汇系统中谈论其中的概念毫无问题,如果跨越层级进行讨论就会出现很多无意义的观点。但是有时候它们也是以混杂的方式呈现,例如病毒和流行性感冒,就是不同层级的概念。 信念,一般认为,模型应该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层层叠叠壘上去,其实不然。信念与信念之间,更像互相吸引的星球,互相作用,互相加强。这种模型更贴合实际。信念星球之间,内部应该一致没有冲突,否则,会出现“认知失调”。但是不同人之间的信念星球可以完全不兼容。信念星球还有一个特点,防御性强。一旦内部调试完成,就拒绝改变,以至于出现认知偏差,与世界脱节。这里提到一个概念:逆火效应(the back fire effect)。它是指: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这条(原本)错误的信息的信任。 作者进一步提出,数学证明与科学证明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数学证明只需要从公理出发,逻辑推导,则证明的结论必然正确。而科学证明则是提出理论,精确地解释世界,得到很多理论证实,而且没有反驳的例子,这样就无限接近真相。这个论断非常有启发性。我们得到的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知识和世界上大多数事情一样,不可能完美。一定要认识到,数学与科学本质上完全不同。在任何一个平行世界中,数学中从公理推出定理都是成立的,而科学则严重依赖于各个世界中观察到的事实。此时此刻,有必要提一下科学的概念,它的目标是追求世界的本来面目,不管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然后通过观察,得到结果的最优解释。我们只能通过感官去认识世界。科学正是通过经验主义策略观察和认识世界,本身并不假定了“自然主义”,而是目前对于世界的最优图景就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拥有最高的置信度。也就是说,自然主义不是万能的,也不是绝对真理,只是告诉我们,它是最可信赖的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而对于描述宇宙最优秀的理论就是量子力学。现代量子物理学家将世界看成一个波函数。在观察测量时,波函数会“坍缩”。或者另外一种看法,观察者会与被观察对象发生纠缠,进入多重世界的其中一个分支。多世界诠释是目前最可信的世界观。而最核心的理论是:量子场论。由于我本人的物理知识没有达到能够理解其中细节的地步,故不再展开。我只能理解我理解能力范围内的东西。作者还告诉我们,科学永远不能严格证明什么东西,但在任何足够好的贝叶斯计算下,它的正确的可能性近乎压倒一切。所有刻画了宇宙的守恒量(能量、动量、电荷)都恰好是零。我们不能用心灵弯曲一把勺子,但实际上你可以这样做,但要通过传统方法:大脑发出指令,通过双臂直达双手,然后用双手弯曲勺子。这个过程简化来说,用的是电磁力:钙离子刺激蛋白质,用ATP的能量拉动另一种蛋白质,然后肌肉收缩。 后面是关于生命的探讨。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实体,当这个过程停止,生命就此完结。死亡即终点。人类这种严密而复杂的生物如何出现的?答案是:熵和涌现。虽然熵一直增加,但是复杂度会经历先简单、再复杂、再简单的过程。小到牛奶倒入咖啡,大到宇宙,都可参照。马尔可夫覆盖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借此理解细胞膜的重要性,因为细胞膜被认为是使其内部形成了马尔可夫覆盖。可以推广至自组织系统的边界形成。而形成生命有三大构件:区室化,新陈代谢和复制。达尔文认为适者生存,所有变异特征都需要为适应环境服务,这点并不准确。与自然选择不同的是,很多随机发生的变异被保留下来,并不能增加适应性,称为遗传漂变。我们喜欢说某某生物有需求,但其实“需求”这种概念并非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而是描述事物的一种有效的说明方式而已。鱼从海洋爬上了陆地,大量感官信息需要处理,甚至促使生物界演化出了意识。意识涌现出来却未必是幸事,随之而来,也是焦虑痛苦的根源,甚至我们知之甚多,仍然不能避免死亡。顺便说一下,海洋里面很聪明的海豚和鲸的祖上都是陆地动物,后来可能是由于平衡器官发生变异,无法在陆地平衡,才重新回到海洋。不得不说,智力已经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回到海洋,配得上真正的“如鱼得水”的称谓。 最后,我们经常用到“当下”的概念,但是你何曾想过,你感知到的“现在”跟你正度过的当下这个瞬间并不相同。我们体验到的“现在”实际上是数十甚至数百毫秒之前的过去。脑科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通过增强或者削弱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增强或清除记忆,甚至植入虚假记忆。从诗性自然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意识纯粹来自物理过程。而不同理论的概念之间存在着映射。“映射”是最容易被忽略却又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例如我们的子女是父母心理的映射,我们的习惯是我们思维的映射,我们每个人的民族性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映射等等。不同理论框架的说明世界的方式,不能越界同时讨论,否则会引起混乱而毫无裨益。我们关于选择的自由意志必定是不完全的,部分是纯自我主观的选择,部分是被客观规律制约领着走,自己却未必察觉,例如口渴了去喝水。而道德,是我们每个人自己构建的概念,没有绝对“客观”的道德,你怎么选择,怎么做,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总是喜欢探寻意义,但我们应该懂得,任何事情的“意义”的唯一来源,就是我们对它的关心。我们创造了意义,意义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每个人创造的意义都不相同,注定了会参差多态,多元性必然存在,没有一种“应该”的生活模式。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犯错误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能通过试错改进自己。人类就像西西弗斯,在徒劳地推动巨石过程中寻找意义和幸福。如果诚实地面对自己,会明白真相就是如此。 深呼吸。 活着是一种短暂的奇迹,我们珍惜它,然后消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