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米兰昆德拉《无知》读后感 读书名言2021-03-25149举报/反馈 米兰昆德拉《无知》读后感 迷离zack 生于那个时代的老人,总喜欢独自静静地在那坐着,人们但凡经过,出于种种原因,总要向他过问起那个时代的事,但早已没人愿意花心思去听。 昆德拉在我眼中就像是这个老人。他安静、不聒噪,心中也明白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早已过去。他从不喋喋不休地向别人倾诉什么——但总有人向他开口提问,却并不关心他究竟想说什么,又说了什么。 1 昆德拉的作品,我在此之前只读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无知》是专门冲着他的名字到书城购买的,也是看的他的第二部作品。 昆德拉经常和村上春树被共同提起,两人都曾是“文艺”的代名词。但是,在碎片化时代到来后,比起更年轻、更开放的村上,不那么善变的昆德拉似乎显得“老朽”。昆德拉的作品带着很强的个人特色,而且这种特色并不是适应大众的——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昆德拉被贴上“小众”标签,榜以文艺之名而畅销的原因。但是在这个时代,当大众重新开始跟随起流俗,他的小众于是又变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2 昆德拉的作品的文字性是他最大的特色之一。将昆德拉的作品归作小说,但其实昆德拉的书比绝大部分理论书都难读。昆德拉的书中喜欢引经据典,且多引用的还是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的内容。这样的阅读需要的知识背景,哪怕绝大部分原生欧洲人都不具备吧,更何况是在异乡的水土之上? 除了引用神话及史诗,昆德拉也非常善于从语言学上借题发挥。欧罗巴是一块奇特的大陆,在10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多达48个国家和地区。昆德拉长于精细挖掘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词根在不同语言中的运用和表达,追根溯源地从各民族的差异之中论证一番,最后回到一开始的立论点。这自然也使得昆德拉的作品对于非相同语系的读者显得不那么友好。 《无知》之中,对于伊莱娜的归乡,他多次举了《奥德赛》中尤利西斯作比,也花了大段文字讲述“回归”一词在数种语言中的表达。此外他曾引用的捷克诗人、欧洲作曲家等都不为我们所熟悉。 总结而言的话,无论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还是《无知》,昆德拉的语言风格都是如此:乐于、并且精于论述、说理和暗喻,而不满足于单纯的讲故事。对于这样的写作风格,历史上也是有褒有贬。此外,他的论述涉及语言学、神话、史诗,就像是一颗大树在土壤之下有着发达、盘虬的巨大根系。如果说村上是语言的减负者,解去了原本沉重的日语上的镣铐,那么昆德拉显然与之截然相反——他赋予原本就不轻松的语言一个深深扎根在欧洲文化之中的根部——不能说是累赘,但起码,不易于移植。 至于说小说究竟应该是单纯客观地讲故事,让观众去解读出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还是可以像昆德拉一样地夹叙夹议——文坛上意见不一,但我个人还是挺喜欢昆德拉的作品风格的。说到底,作家创作出故事,本身就是意图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观众当然有自由提出自己独特的解读,但又怎么不允许作家对自己的作品,阐明他的初衷呢? 3 故事性。毕竟只读过两部作品,对于昆德拉作品的总体的故事性的特点,我万不敢下断言。单纯就《无知》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来看,昆德拉这两部作品讲的故事,并不宏大,也不算曲折,都是很细碎的生活片段,情节甚至可以说是合理具体得有些鸡毛蒜皮——这大概也是昆德拉遭到一部分批评的原因吧? 但是,昆德拉别出心裁的叙事方式,将这些细碎的片段结合起来,甚至通过在其中的隐喻、说理而赋予其寓言、神话的色彩,读起来可以轻松而投入,不过分费神又知其所以。 《无知》里从一开始描写伊莱娜和友人两个女人间的对话着手,已经讲明了这个故事关于“回归”的主题。随着伊莱娜这一主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角色涌了进来,并且由他们的入场,随时可能产生不同的支线。就像是一部电影,开头镜头一直跟随着主角,直到某个角色进入场景里,焦点转移,产生另一条故事线。而假若你慢慢品读,又会发现各条故事线之间绝非孤立,在某个节点上,昆德拉总会巧妙地将他们重又串联在一起。 但是总归,这些故事线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无知》主要讲的是在流亡二十年后回归祖国的伊莱娜在归途上的经历,讲述因为离开的二十年,自幼生活的故乡和旧友竟都变得如此陌生,自己像真正的异乡客一样格格不入;另一条线是伊莱娜的爱情——因为与曾有一面之缘的约瑟夫的再次相遇,她情愿相信相似的命运是二人的缘分,而对这个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男人而痴迷、献身,与此同时,归国前与她有稳定伴侣关系的男友古斯塔夫,又遭伊莱娜母亲的勾引。 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昆德拉讲述了托马斯游走在深爱的特蕾莎、以及情妇萨宾娜之间的故事。而在《无知》里,故事真正围绕的还是女主人公伊莱娜。米兰·昆德拉似乎钟爱于以女性为主角(就这两本书看来),得益于他的笔力,这些故事生动而细微,不由得令我联想起了同样善于剖析女性心理的茨威格。 总的来看,一方面是伊莱娜、约瑟夫归国后经历的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另一方面则是那略显狗血的不同人物之间的两性关系——均展现了各种人性。因为情节多为简短片段相连结、不同主线相交叉,读起来也并不太费神,但足够引人入胜。 4 主题。 处于那个特殊年代的昆德拉的作品,总带有明显的特殊年代的烙印——无论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还是《无知》。昆德拉本人也是1968年那次大入侵的经历者、见证者,政治一直是他的作品中的一个主题。昆德拉对于政治主题,一反常态不爱议论,更多地只是描写不同制度下的人文风气,交由读者判断。 另一个几乎也成为了我心中的昆德拉的标签就是两性了吧。 比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阐述灵与肉的分离和统一,在《无知》之中,昆德拉更着笔墨于展现大命运之下个人爱情受到的冲击。伊莱娜因为流亡离国的相同遭遇,在丈夫死亡后爱上了古斯塔夫,又在归国之后,面对曾有一面之缘、同样流亡而归的约瑟夫,再一次为爱失去理智。伊莱娜似乎是个相信缘分、相信命运的女人,几乎每次陷入爱情的背后都是遭到命运的推使。这样内心脆弱、寄望于命运的女人最终只能在命运的洪流下陷入悲剧。 另一面,对于约瑟夫,昆德拉在他身上安排了一种奇妙得近似荒谬的矛盾性——一方面,他从中学时代开始便多情而轻浮,伤害过、戏弄过无数女子,在归国遇上伊莱娜之后,他也可以毫无顾忌地,与这个自己完全没有印象的女子尽享肉体之愉;可另一方面,对于在他乡的亡妻,他却始终保持一种精神上纯洁的忠贞——真是再荒谬不过。除此以外,古斯塔夫、伊莱娜的母亲、乃至约瑟夫的旧情人,每个人身上所发生的爱情,都无一不展现着千奇百怪的人性。 政治与性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无知》共同的主题,但后者特有的还是抓住了“回归”这一主题。无论是伊莱娜还是约瑟夫,他们不尽相同、但又相似的经历都在展现着流亡者回归后的隔阂。离乡二十年,隔绝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归来后,自幼熟悉的一切反而成为疏远的、陌生的,他们再也难以摆脱被打上的“外来者”的标签。但自身深处对于故乡的熟悉感和归属感对此不予承认,由此造成他们的孤独。这就是一个尤利西斯式的、现实的悲剧。 5 归根结底,《无知》这本书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但传达的却是更多超越时代的东西。由于时代的差异,民族的不同,语言的隔阂,作者的风格,我至今无法将这本书读到自己明白,更多是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结合其他方面的借鉴和了解。但我依然喜爱这本书,认为他非常值得在不同的年龄段反复地读。 但是,如果只是看中他曾经的“文艺”的标签,那么我以为,昆德拉难免太晦涩、太啰嗦、太丧了。 昆德拉一如既往地深邃、睿智,充满哲理,这使得他是如此的孤独。另一方面,时代的伤疤令他不自觉地哀伤,对人性的透彻令他不可免地悲观。他的孤独,他的哀伤,他的悲观,曾使无数人为他痴迷,追随——可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为何孤独?为何悲观?为何哀伤呢?我们只是肤浅地吹捧着他身上孤独、哀伤、悲观的标签罢了。 并且,随着时代变化,媚俗的潮流再次调转航向,再也没有人去关心他到底想说什么了。 这到底是昆德拉的不幸,还是这个时代的不幸? 我想起了一段作家毕宇飞的点评: 这本书可以取许许多多的书名,本真一点可以叫《流亡》,史诗一点可以叫《大回归》,青春一点可以叫《布拉格的森林》,老气横秋一点可以叫《就这么活了一辈子》,时尚一点可以叫《天还没黑就分手》,激情一点可以叫《革命,继续革命》,另类一点可以叫《我用幽把你默死》,下半身一点可以叫《把丈母娘睡了》,但是,昆德拉起了一个不着四六的名字:《无知》。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必需,它还是人们生活的焦点,是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下一篇 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名人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管理就是决策。 相关文章 读《花木兰》有感300字 《小女巫艾米》读后感600字 《棕熊的故事》读后感450字 2017年新闻大求真观后感400字 - 观后感范文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500字 读《有魔法的鸭蛋》有感400字 《小时代3》观后感400字 - 观后感范文 《海洋天堂》观后感350字 - 观后感范文 《心若向阳,无畏伤悲》读后感200字 《乌塔》读后感300字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读后感900字 《狼獾冰原的疯狂追踪》读后感300字 《我的战争》观后感350字 成功之道读后感300字 《挤不破的房子》读后感400字 向日葵女孩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