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走过湘河

优美散文2021-04-02188举报/反馈

无论是亲历过往,还是道听途说,湘河,这个居秦东南、衔豫接鄂的乡镇,从名字所能勾起对它的印记,那定是心中有着一腔乐水情结。

鹿城大多乡镇是山扮靓的,而湘河这个乡镇却是山与水平分着秋色。境内的湘河、冷水河、泊河,如情波荡漾的三位仙子,从新开岭腹地相约蜿蜒而来,汇聚到丹江的怀抱,孕育出了湘河“一江三水映青山”的别样韵致。

湘河段的丹江。上至莲花台水库,下出河南荆紫关,全长约20公里,山环水绕,水急浪高,四时之景,美不胜收。徐霞客曾赞说:“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

如果你在某个假期或周末,走近湘河,撑起一杆长篙,拨桨摇撸,漂流江上,闲看行云流水,低哼“山不转水在转”的歌谣,远眺沿岸美丽乡村,聆听小镇变迁轶事,静观丹江逝者如斯,品尝丹江烹炸小鱼---你定会骤然觉得,这是删除闹市纷繁疲惫的不二选择。

湘河镇政府所在地,以古渡为中心,丹南的湘河街,丹北的红鱼口,一桥链接两个美丽乡村。错落有致的楼房,整洁干净的街道,唱响时代的广场舞,靓丽着小镇盛世繁华。丹江从湘河街、红鱼口两村中间,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四周群山围拢出一个同心圆,从空中俯瞰,呈现出一副逼真的山水太极图。

丹江,是湘河历史的缔造者。她的灿烂,似乎从那遥远的“上溯龙驹寨、下走荆襄”的商於古道一路走来,遥想当年,商贾云集、商船穿梭、号声四起,成就了庙沟街、湘河街、梳洗楼街的一时繁华。

虽然,如今的商於古道淹没在岁月的河床,被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所取代,但那水上古道商船跑运出的老街,永远定格着往昔的峥嵘岁月,江岸边船工用脚底磨得浑圆光滑的青石板,也永远停留在这。

丹江,是湘河景致的开发者。沿江两岸,莲花台水库、梳洗楼、月亮湾、还有那“一脚踏三省”的三省石,给了当地居民的荣光,也招引着外来游客的青睐。

莲花台,那方石如莲花的高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是河南、湖北、陕西等省的放排人长期落脚栖息的地方,他们的年年岁岁、往往复复,逐渐形成了漕运兴隆的庙沟街码头。如今,莲花台水库竣工蓄水,你可以站立大坝之上,醉美高峡平湖、翠峰轻舟、荷叶亭亭的曼妙画卷。

那“千年一楼”的梳洗楼,常年屹立在那峻拔的龙头石崖上,引颈江水,相传曾经有位苏娘娘战后暂住梳洗,于是便有了梳洗楼之名。梳洗楼是陕西海拔最低的地方,秦豫交界。在这里,山的俊美,水的澄澈,与苏娘娘的美丽传说相映生辉。曾有诗赞曰:“高楼临水净尘埃,古石玲珑作镜台。秦楚云山开阔处,一帆飞去一帆来。”

若说在湘河觅一处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去处,那定是月亮湾了。月亮湾是湘河出豫第一湾,湾内山环水绕,人杰地灵。后山上有一白色崖壁酷似弯弯的月亮,每当月朗星稀的夜晚,月光反照,石壁上的月亮便会熠熠生辉,清晰可见。此刻,天上月、崖上月、江中月便会同时映照湾中,呈现出“三月照一湾”的人间奇景。

丹江,也是湘河民风的培育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湘河丰富的水上资源,让大部分湘河居民选择在水上讨要生活。从那遥远的商於古道长期积淀出的漕运文化、商贾文化,伴随着三省相邻独特的区域环境,培育了湘河居民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精明生意的排工精神。

湘河居民大多喜欢走南闯北,从商经贸。从前,代代相传的排工以放排为生,他们沿江而下,将这里的竹木、桐油等物资运送到老河*交易,再置办生活必需品逆流返回。那时的丹江,商船如梭,每天响彻两岸的排工号子,唱出了商贾心中念念不忘的乡愁与憧憬。

只有那留存记忆的红鱼口古渡,常年守望着这个美丽家园,从容地看待家乡沧桑变幻,也从容地接受往来过客的匆匆奔赴。岁月的渡口前,你我皆是过客,一艘木船,一杆长篙,一位船工,便会摆渡出分分合合。这是许多人生命里的驿站,前路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水,即便心中有太多忐忑与不舍,但没有多少人能够选择温馨安逸,在此永远地停留。

鹿城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民谣:“金富水,银赵川,穷湘河”。而我觉得,湘河之穷,也许只是那个靠田为生的农耕时代的缩影,而今,湘河却是鹿城心中难得的梦里水乡。她得天独厚的山水,犹如一位落入凡尘的仙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了太多的浸泡等待。我相信:窈窕仙子,在河之洲,走入新时代,何愁白马嫁衣?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走过湘河,不求智者境界,只愿停下匆匆脚步,去追寻乐水情怀,笑看山河俊秀,丹水东流,弱水三千,你只需一瓢饮……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