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宁静】猗蘭之思(散文)

优美散文2021-04-03132举报/反馈
摘要: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之所以如此厚待文兰,归根结底皆因他的文品和人品有口皆碑。正如一副挽联所云:“心存高远自甘寂寞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神圣文学酬壮志,胸含锦绣独具匠心笔底烟霞文采风流鸿篇巨制照乾坤。”他的文学精神犹如璀璨光辉,将激励更多的文学后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宁静】猗蘭之思(散文)
   2020年7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文兰先生三周年祭日。
   我受邀前往参加“文兰三周年追思暨作品研讨会”。八点四十左右,我就到了文兰先生故居。只见“翰墨养怡”门楼上一副横额为“猶仰前徽”的黄联:“杜鹃聲中萦懐最苦思親夢,清荷開處牽念難忘鸟哺情”映入眼帘,门口通道两边和院落四周皆摆满有绿叶繁茂、黄白相间的菊花。庭院东边专设有文兰奠堂,灵前一副以“旌旆寄哀”为横额的黄联:“醴酒虔诚重设奠,庭園情篤再招魂”赫然在目。这两幅挽联和前一日在戏台张贴的红联:“方霁秋霖荐稔熟秦歌九原茫远能听否?又靓缺月奏乡音俚曲云程浩渺可归来?”以及专为门楼而准备的以“永煦春阳”为横批的红联:“息影人間遺澤依然光闾里,化鶴天上浩恩綿遠勖後昆”皆由周至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张居仁先生撰联,并由咸阳市书法协会主席邓宇春先生所书。在浓厚的追思氛围中,只见文兰半身遗像挂于奠堂中央。香案上一对大蜡燃得正旺,香炉中早已插有几炷黄香。显而易见,有人比我来得更早。看看周围,并无熟人。只好独自前往奠堂祭拜。此时此刻,哀乐声声,催人断肠。面对先生遗容,我情不自禁行跪拜礼,三叩首,以表达我这个晚辈的由衷敬意之情。
   而这一刻,却缘于几天前的一则信息。
   记得7月22日晚上,我收到了一条微信:“纪昀清好。文兰三周年:农历六月初八,阳历2020年7月28日,敬请关注。吴兰兰。”
   我当时倍感惊诧。我只是一个在文学路上摸索前行的无名小卒,何以会受到美名在外的吴兰兰老师的青睐?随后才想起,事出有因。记得在文兰先生安葬之日的追思会上,我第一次面见了吴兰兰老师,但他并不认识我。我当时被她对夫君文兰先生的真挚感情深深打动。回家后,就立即动笔,用三天时间完成了过万字的《文兰追思会》一文——是对当日追思会现场全方位全场景的真实再现。此文相继在《江山文学网》《周至美文》《周至掌圈》《陕西作家网》发表,读者纷纷留言,引起很大反响。两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朋友发来的微信,内容是吴兰兰老师想要我的电话。问清事由之后,我就不假思索地让朋友将我手机号码转发了过去。
   不一会,吴兰兰老师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说她看了我写的《文兰追思会》,大为感动,对我深表感谢。还问我是谁让我写的?我说并无领导授意,是我情不自禁、心甘情愿自发而作。
   她和蔼可亲的对话语气,让人有种不能自已的畅聊之感。那一次,我和她聊得很投入。我和吴兰兰老师就此结缘。
   因而当我看到微信内容中她的名字时,就立即予以回复:“好,届时定会前往。麻烦将咱家的定位发一下,便于开车前往。谢谢吴老师!”
   五分钟后,吴兰兰老师果然发来了她家的定位。
   我又问她:“吴老师,近来身体可好?”
   她说:“一切都好,谢谢挂念。”
   为此,我特意做了安排——提前通知前来补课的学生于7月28日放假一天。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7月26日下午,我又收到县作协**任齐斌老师发来的微信:“文兰老师三周年纪念会7月28日(本周二)上午九点准时在二曲街办南辛寺头村老家举行,咸阳市及省文联组办,周至文联协办。特邀请你参加(不收礼,午宴招待,限定人数,不外传)。能参会与我私聊,回复能参加即可。”
   当晚我便予以回复:“已于前几日接到吴兰兰老师邀请通知,定当按时参加。谢谢!”
   任老师则发了一个大大的“好”字动态图片,予以回复。
   当这一日悄然来临时,我便早早做好准备,将小车擦洗得铮亮如新,穿戴齐整,一改往日邋遢的形象,急匆匆赶赴南辛寺头村。
   由于倍感寂寥,就独自在吴老师家的庭院转悠。
   穿过西边圆门,只见门内别有洞天。那是具有“兰园”之称的“安家宅院”最美丽的地方,比之三年前,更加幽静闲适:洁白如雪的高墙内,有供人休憩的小亭,可围坐在石桌旁下下棋,看看书;有供人游赏的石山流水,可以闭目养神,倾听泉水叮咚;有青砖铺就的宽敞地面和曲折蜿蜒的羊肠小径,可以闲庭信步,释放压力;还有那长相奇特的嶙峋怪石,各式各样,似定海神针,岿然不动;更有倚靠假山的碧水鱼池,看似不大,然而一条条金鱼欢快畅游的场景,让人禁不住想起“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词句;还有那宛若秋千的三人座摇椅,坐在上面,与朋友畅聊,实乃人生乐趣;更有那大小不一的各种树木错落有致,不计其数,个个枝叶葳蕤,郁郁葱葱,让人倍感心旷神怡,尤其是那几人才能抱得住的皂角树,更是遮天蔽日,让人顿生宁静祥和之感;东南角南墙上还并列挂有“庚子荷月”专为“文兰先生三周年祭”而作的三幅卷轴挽联:一幅为远风诗社敬颂:“盩山偉映文光燦,厔水麗滋蘭蕊香”;一幅为南风诗社敬奉:“文燦畢原光渭水,兰馨秦嶺醉神州”;一幅为周至楹联学会敬献:“数春磋引師還友,萬里遨翔鶴咏天。”以上皆由周至县书协顾问雷继敏先生撰联。其中,前两幅还由雷继敏先生分别代写和书写。这让我禁不住想起了周至县委原副书记、县书法协会原名誉主席张勘仓与王维俭老师共同敬挽的一幅卷轴挽联:“立言立德三秦荣耀,垂范垂名百世长风。”这一下子就打破了兰园的静幽之气,让人不由自主陷入无尽哀思之中;再加之,四周全被一簇簇黄白相间的菊花装点,霎时一种哀伤肃穆之感,尽显眼前。
   文兰先生三周年追思会恰恰就在此处举行。
   只见雪白的南墙上贴有一幅五彩斑斓的巨幅背景图案,主要以文兰生前发表作品的各类杂志和出版的各类小说书籍图样为背景;正中一行蓝色楷体字“文兰先生三周年作品追思会”赫然在目;图中央则是文兰先生遗像。他身材魁梧,戴着一副白光眼镜,身着花格子衬衫和白裤子,面带微笑,脸色红润,那种精神矍铄的神态和温文儒雅的气质,让人顿感他音容犹在,不曾远离我们而去。
   背景图案旁边一张长桌上重重叠叠摆放着文兰先生生前出版的各类文学作品书籍,背景图案正对面早已摆满了一行行整齐划一的黑色座椅。由于时间尚早,来就坐的人并不多。
   于是,我就和《二曲文学》总编张军堂老师闲聊了一会。他告诉我说,我的那篇《文兰先生追思会》已被收录在吴兰兰老师精心设计的纪念专辑里。还说,这本书已经出版了。这让我倍感意外和惊喜。此时此刻,来客不断,一阵阵哀乐萦绕耳畔,让人不思量自难忘。不到半个时辰,与会者纷沓而至,纷纷落座。上百个座椅,座无虚席。工作人员端着一盘哀悼白花,逐一发向大家。我也将一颗白花佩戴胸前,静等大会开始。此时,工作人员又向大家分别赠送了专为纪念文兰先生而编订的纪念册《猗蘭之思》。我翻开一看,该书分为“伤别离”“长相思”“归去来兮”“文学活动”“忆故人”几个部分,几乎全部收录了省内外及家乡文友悼念文兰先生的散文、随笔、诗词歌赋及挽联作品。与众不同的是,所有悼念文章一律像古文排版,繁体印刷,由右向左竖着阅读。而我写的《文兰先生追思会》一文,恰巧就编在“伤别离”中,占了满满13页。这让我大为感慨,也让我倍感荣幸和引以为豪。
  
   二
   大约十点,陕西省作协**王海先生手持话筒拉开了追思会的序幕。他是整个追思会活动的主持人。他慢条斯理地说:“我感觉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文兰的音容笑貌,特别是对文友的那种热情……经常显现在我的面前,也可能显现在很多的文友面前。今天来了这么多朋友——文朋诗友,还有我们的雷书记等很多朋友都过来了。在此,我表示感谢。”
   整个追思会议程繁多,名人云集,发言者众多。
   第一项,由咸阳作协**冯西海宣读嘉宾名单。
   冯西海华发满头,鼻梁上架一副眼镜,显得沉稳持重,面对大家感慨万千地说,他和文兰原来在一个小区住着,这几年他经常晚上锻炼,经常路过文兰住的那座老房子。三年来,文兰家的这个园子,他也多次来过。他感谢今天来的这么多纪念作家文兰的文友和好朋友。
   接着,他相继宣读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与会者名单。
   与会者有省市县各级组织领导、作家、文艺爱好者100多人。周至县文联、作协、美协、楹联协会、远风诗社等社团组织与文学爱好者以及周至中学、二曲街道南辛寺头村干部也参加了会议。
   宣读之前,冯西海一再强调,由于时间仓促,手写的名单可能有所遗漏,敬请未提及姓名的受邀者多多包涵。有趣的是,刚宣读完比,他还让未提及名字的与会者举手。大家面面相觑。我的名字虽未出现,但我并未举手,因为能受邀参加就已是万幸。何况自己还被接连邀请了三次,这已经是受宠若惊了。知足常乐才能宁静致远。这是我自我勉励的座右铭。能与这么多文人雅士齐聚一堂,追思文兰,我倍感荣耀。当然这一切都是文兰先生的文学魅力与人格魅力带来的福音,那一刻,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因而聆听得格外认真仔细。
   第二项,由咸阳作协**高远介绍文兰先生的创作成就。
   高老师,中等个头,文质彬彬,他走上前,朗声说:“各位老师,各位文友,今天是文兰老师的作品追思会。我在这里再介绍一下文兰老师的创作情况,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文兰老师的创作历程。”
   “文兰老师原名安文斌,是咱周至县南辛寺头村人,1961年毕业于周至中学,之后做教师;1964年参军,曾三次受到部队立功嘉奖,当过部队电影放映员、文工团的编导、警卫连文书;1969年转业到周至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同年调到兴平县公安军管处任刑事侦查员、刑事审判员;1980年11月,调到咸阳市艺术创作研究室任专业作家;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小说协会,曾为陕西作协常务理事……
   “文兰至死不渝地热爱文学,一生辛勤耕耘,先后出版有长篇小说《32盒录音带》《丝路摇滚》《命运峡谷》《大敦煌》《米脂婆姨》,一共六部;中篇小说集《攀越死亡线》《文兰中篇小说选》上下册,《纪念奶奶川美秀子的两棵樱花树》等11部;他担任编剧的电视剧有《啊!妈妈》《大敦煌》。《命运峡谷》曾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权威2004年年度排行榜。”
   说到这里,他突然戛然而止,对大家说了声“对不起”。随后解释说,他太激动了,要坐着介绍。后来才知道他与文兰老师,半生情深意重,双腿颤抖得难以支撑。只好坐下介绍:“他的中短小说曾发表于《人民文学》《小说选刊》等国家级重要刊物,曾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世纪大采风活动金奖等奖项。
   “他为中国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许多独特鲜活、颇有时代深度的人物形象,为文学陕军走向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贾平凹先生曾对其高度评价,他说:‘文兰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作家,作品众多,影响巨大。’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赞誉他:‘文兰先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去世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文兰穷其一生,不懈追求,坚持用生活立德,为时代画像,为民族呐喊,为底层人民呼吁。即使在与病魔抗争的最后的日子里,他的思维仍然没有停止热烈的文学性燃烧,仍在构思下一部长篇小说,跃跃欲试,不舍昼夜。
   “文兰在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同时,一直深切地关注、扶持、推介文学新人,对陕西,尤其对咸阳的文学梯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情系青年作家成长,毫无保留地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他的热忱和无私,赢得了文学同仁和众多文学青年的尊敬。在他六十三华诞时,一批青年作家自发地送他一面匾,称他为‘文学伯乐’。他撒手人寰,文坛震惊,文友们送挽联:‘文坛痛失名将,兄弟痛失大哥’。他生性耿直,爱憎分明,正直敢言,仗义守信,朋友遍及天南海北。文兰一生深爱家乡故土,和周至的文友感情深厚,虽然长期工作、生活在外地,但他对家乡念念有加。家乡古会,他捐资七万多元,他助学助教,捐资办刊,义无反顾,被乡里送匾赞为‘情系桑梓’、‘功在后学’。文兰作为民主党派人士,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创作理念,既重义气,更重家国情怀,一生只为生活而歌,为人民而歌,生前共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万字。”
   文兰先生的创作成就,让人由衷敬佩,也将激励着我笔耕不辍,奋斗不息。
   第三项,由秦都区文联党委书记、主席刘典安致辞。
   他手持底稿说:“尊敬的兰兰嫂子,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周至的父老乡亲,大家好!时光如梭,转眼,文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周年了。今天我们从四面八方相聚到这里,共同表达对先生的思念之情。首先我代表咸阳市秦都区、文联的全体干部以及深受文兰先生影响和帮助的广大文学爱好者,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地感谢。文兰先生是我省著名的作家,也是周至县父老乡亲的骄傲。先生曾经是秦都区作协的名誉主席,我们常常听到秦都作协的文友说起先生来,总是如数家珍。他用对文学的赤诚之心,对待文朋诗友,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文友们心中。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