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悔当初时
看见的路灯,一盏接一盏;觑见的车辆,穿梭往来;识见的行人,日渐稀少……在这向着深夜不断开拔时刻,碰上了老朋友陈Sir,他依然在当公务员,生活过得滋润又美满。问之,则曰: “我好想耍,可还在上班,多么想提前退休,好去将上班没逛,或者已逛过的名胜古迹、旅游胜地,用车辊辊数它个遍……” 一边说着,一边甩着头,侃侃而谈,仍旧是十多年前潇洒的做派。 我沉默了,把他盯着,是的,他脸色红润,酒醉熏熏,总渴望把什么发泄一通,然这值得么!虽说他还有四五年才走到退休年龄,让身不由己工作,将他禁锢,不像我自己,亦然无官一身轻,在帮儿子看铺,还要照顾孙儿与老婆子,属自由自在身,可一个球钱都没收入,只能吃老婆退休金,撇脱是撇脱,钞票儿总见不着。这不正如卞之琳《断章》,无奈中见苦涩。诗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想多了嗦”,我们刚分手,猛然就想起儿子常说的一句话,如一记重锤,敲得我幡然醒悟,过去的早已成为浮云,不见分分秒秒,你就是穿梭回去,也是万万不可能,不像穿越小说,想咋样就咋幻想,但面对现实,那是哄死人不偿命,鬼才相信这些胡诌八扯,是纯粹的浪漫主义,过一下梦想,在颠覆人生五观,笑一笑,百年少。 嗯哼,静静地坐着,自己再一次去长城游览,这是被陈光裕老师《长城,一张中国不同凡响的名片》,引领着我,来到了世界最伟大人工建筑,让长城的伟岸,随着她的喁喁而语笔触,去打量它的恢宏壮观,大气磅礴,绵延不绝,横亘华夏之崇山峻岭,蜿蜒起伏,跌宕不羁,这种中国人“不到长城非好汉”,是中华健儿血脉和灵魂,贲张而弥漫于千秋万代,巍然屹立! 透过雨的帷幕,淅淅沥沥中,看见的李宗明老师,儒雅温和,谦逊大度,以一支锐笔,率领我们,在品茗《环游波罗的海散记》美妙里,去里加拍摄晨景,去尤尔马拉魅力四射,又在高效率30个小时,将异国风情绮丽风光,那种海天盛筵,那种风和日丽,那种天人合一……全景式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之在欣赏之余,也像来到了那令人神往之地,尤其是在海外,见到自己国家的留学生,更是乡音亲切,依依不舍,其记忆难念,必将铭刻心头与文字丛林。 逝去的记忆还是没有忘却,一身港花的陈岸国老师,《历往事如烟染房街》,以如数家珍、细腻如雪的文思,在头戴呢帽,金丝眼镜之中,将老成都染房街,在祖国经济飞速发展进程,顺着政策因素与努力,人民安居乐业,生意兴隆通畅,时代的变迁,许多恍若过去,再也觅之不着,惟有弥存于之的历史地图,风烟袅绕。 好多人都喜欢书写苦难,芳华老师亦然,而且,将《永霞的舞台生涯……》写得苦涩。但我看了,真不想说什么?其实,我们自己于人生旋涡,作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俗人下里巴人,每日生活于滚滚红尘,再怎么努力奋斗,再怎么任劳任怨,再怎么辛勤劳作……要能搏开云雾见太阳,非常地艰难。所以才有老百姓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切记,我们所有人类不应该记住么! 现在,我又开始了回想,可不?《童年往事》之张勤一老师,将她的童年,以一种心酸的味蕾,让我们去体验寒碜。但我还是要说,在我们国家处于困难时期,百废待兴,帝国主义封锁,加之“光沟子进林攀”的旧中国带给祖国的弱国穷国,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苦点累点穷点,不然的话,怎能有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幸福快乐地徜徉生活! 人要有信仰,信佛,信道,信……我想了许多,看了许多,也见过了许多,但尊敬的刘世琼老师,以她历经岁月沧桑的洗礼,将她《太清宫的前世今生》,从都江堰青城后山之间,以一种随意闲散,老者的平淡坦诚,郁围于此宫,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把这世外桃源般的美丽,山的清奇,庙的古旧,道法的俨然……特别是历经2008年512地震,屹立不倒,为我们川人,乃至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一方净土,心灵回归的纯洁无暇之地。 健康是快乐的源泉,健康是生命的欢颜,健康是希望的力量……读着蝉蜕老师《病床上的日子……》,真为她那种敢于认真面对病痛,面对在医院住院日子,那在床褥生生煎熬……油生出的坚强与毅力,希望与力量,渴求与拒绝,不再想与病床接缘,而要健康快乐地生活,即使遭遇坎坷挫折,吃苦受累也要活下去的理由,由衷感叹,兀自赞扬。 一个真值得探讨的主题,礼义孝道,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时下的不择手段金钱崇拜之下,早已陷入灰飞烟灭境地。为此,陈富兴老师《病根在妈》小说,无疑是围绕此主题,通过五岁的儿子奇奇䍜患肺癌,妈妈高娟秀梅与爷爷奶奶因带孩子展开的冲突,在云海市释迷津师傅点化下,以尊老爱幼,和谐的忠孝仁义,化癌为无,有力地讴歌了我们祖国的美好,必须与时俱进,继承光荣传统,发扬正义良知。 悠悠闲闲,坐卧起立,从郭昕老师《现在爱你算不算迟》,对她之文字,赏析之余,不得不互为理解,其实,许多之爱好,正如她者,总是通过一个倏忽,不晓得是咋个样儿,或偶然,或心属,或不明就里,或“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就跳入了文字,文学,或其它,反正,不经意地,钻了进去,码上格子,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发烧友,出不来了……文人墨客,看来看去,不定,就当上了也。 迂回曲折,慨叹愤然,人生的过往,我总是想,许多人的爱好,牵一发而动全身,栽之进去,难以下台,这不正如我,灵感如泉涌,发乎于心出,呕吐于外,渲泻一番,与饭香、体棒、好睡眠,交交缠缠,如同傻子,码之一丁儿点,自由着人去瞧,至于好美若何?休去管它,难道夫妻恩爱,都是为着孕育无数生灵?呜呼哀哉!哇噻。 “唉,萧月月,你不是后羿幻化的神仙?咋啦……”我张了张嘴,“不错”我回了下。“哪个嫦娥妹子,在广寒宫过得舒服,把球我忘了……”在周巨玉老师《过了中秋,母亲的手工月饼依然难忘》,数一数,中秋当已过了十一来天,让周老师在小时的童年记忆,母亲手工制作的月饼,一直碾压如今的中秋月饼,虽品种繁多,但滋味?说实在话,却早已掉了长节,不似当年的葱花浆糊,猪油、红糖,核桃米子,如果奢侈点放点花生碎米,香而不腻,也不是太甜,闪兵得很。 儿子来了微信,晃看,声音有点哑,感冒,必须好好吃药。可接上前面,那老朋友的话,我还是想着,必然,想问题与文章点评,两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