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不可抗拒的两个“早安”

优美散文2021-04-04112举报/反馈

也许,人与人之间,冥冥之中,真的有一种叫做缘分的东西,是命运早已安排好的,虽无预知,但却要经历。

现在,每天早晨有两个“早安”的问候,是我不可抗拒,再忙都要回复的两个人,甚至成了我每天固定不变的,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

第一个“早安”,始于前年十二月份。

那是我调到新单位后第一次查房,发现客户爆满的这座楼,却有个房间没人。陪我的护士长说,这个老人意外摔伤,已去住院快一个月了,还没说什么时候出院返回,当时是十一月份中旬。

大概过了半个多月,老人出院回来了,陪她返回的是她的大儿子。因为出院前已做好护理计划,并安排好了一对一服务。老人进房间,便按计划开始享受一对一照护。

她儿子说,这下好了,在医院这么多天,他确实累了,感觉快顶不住了,他终于可以缓缓了。于是,药物与照护,他与我们的护士和特护分别做了交接。为了方便以后的沟通,他加了我微信。

从此,每天他都要会给我发“早安”,我也礼貌性的回复。其实,那些日子,我们每天都会见面。我上班第一件事是查房,而且他也是每天8:00多赶到,陪伴他的母亲,于是天天会遇到。 每天的“早安”却还是一个不少,我有点感觉他好像有点多此一举。

日子就这么延续着,他母亲也恢复的很快。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有段日子没见到他了。后来,他母亲该续合同了,尽管我们护士下了通知,他还是没及时来到。

一个礼拜后,作为监护人的他来给她母亲签合同,我却发现他走路不利索了,赶紧安排他坐下,他说快签合同,三本合同签了两本便大汗淋淋。我说,您先休息下吧,慢慢来,他说,我还是签完早点回去吧。

原来,他得了脑梗,因发现及时,抢救及时,只是双腿发软不灵便,还没有致命。他还告诉我,其实,那些“早安”,大多数都是他在病床上发给我的。我明白,他是惦记他母亲。只要我能正常回复,就说明他母亲平安无事。

再后来,我调离那个店,到另一个分店做支援工作,我也把这事微信告诉了他。尽管,每月也有几个班会回去值班,但是行政夜班,于是,见到他根本不可能。
摘自: m.taiks.com

后来的“早安”,仍然是一如既往的一个不少。我也时常通过那里的同事,了解他母亲的情况,并及时的告知他。

有一天,突然发现他在朋友圈里发布消息:明天我要做开颅手术,生死未卜……于是,微信告诉他,您会没事的,早点康复早点回来哟!其实,我非常明白,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进了医院,上了手术台,就等于去了趟鬼门关,能否回来就是未知数。

此后,一个礼拜,没收到他的“早安”,只有我每天的问候和祈祷,没有他的回复。而他的母亲却不知道这些,还每天盼望着她的儿子来看望她。

第八天,他终于回复了!说谢谢我的祈祷和祝福。他手术很顺利,正在康复中。

当时,他在手术台上挺过来的动力,有一部分,是不是就是对他母亲的牵挂,和这个和他母亲息息相关的“早安”呢?

“早安”在继续,回复也在继续,但愿谁都不缺席。

第二个“早安”问候,是我调到现在这个店后,也就是去年四月份开始的。

我第一次查房,有一个老人自称是“胡姥姥”,她说她是北京某大医院的护士长,在这里已住了八年多了,应聘而来的护士长来来走走,都在这呆不住,不知我能在这呆多久。她要了我微信,希望能与我有沟通。从那天起,她便每天早早的给我发“早安”,她告诉我,她的信息我忙不必每条都回。当然,处于礼貌,我还是尽可能回复的。

通过对胡姥姥的了解,感觉她是个乐观积极向上的老人,特别是志愿者,都愿意陪她聊天,她有很多朋友,人缘很好,常常有人来探望她。

我查了她的档案,才知道,她的监护人不是她的儿女,是她的外甥,常年在深圳。她的独生女已去世多年,外甥身体也不好,常年很少来看她。

有一次,因工作需要,给她调换护理人员,她把我叫到房间里,声俱泪下,讲述了她对女儿和外甥的思念,但最终还是表示,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不久,她看到护理人员的进步,和环境的改善,以及老人精神状态的改变,给我竖起了大拇指,并说:“原来你是实干家,我很喜欢你!你是我们老人的福音。”“姥姥,您过奖了,我只能说尽力,可不能保证做到尽善尽美”我回复道。

之后,胡姥姥的“早安”,每天一个不少。我不敢,也不忍心不回复。我把这件事,安排到每天早晨,挤上地铁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如果不是太挤,我还能给她通过微信聊上几句。

今年过年,我决定留下来陪她,于是,把回乡的高铁票定在了初一下午。她说除夕那天晚饭后,她会等我们,和我们一起过一个团圆年。

日子在继续,这两个“早安”,我永远不可忽视,。其实,早已变成了我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