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陈士同:中秋最爱糖轱轳

优美散文2021-04-04147举报/反馈
陈士同:中秋最爱糖轱轳
  
作者:陈士同
  
  提及糖轱轳,如果不是土生土长的乡巴佬,估计知道它的人真的是寥寥。从字面上看,它当是一种器具。而从惯常的思维看,它则是一种可以转动的圆形之物。可是如果再与糖联系在一起,它可与人们的口实之需就脱不了干系。不错,对乡下人来说,糖轱轳真的称得上是一种美味食品(在物质相对贫乏的时期)。而按照营养学和养生学的标准进行比照,说它是上等的保健营养品也不为过(按照当时的主料和辅料做成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的加工和制作的过程和使用的原料,几乎全是纯手工、纯天然的,没有任何现代工业文明的印记:主料是小麦,是没有经过农药和化肥培植的汲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慢慢长成的。由小麦磨成面粉也没有经过机器对其层层剥衣,更没有往其中添加任何的漂白剂、增白剂,以让其变得纯净洁白;辅料一般有蔗糖、芝麻和酵头三种成分——芝麻是就地取材,是自家地里生长的,没有用任何的化肥和农药进行呵护;酵头是以自家酿造的酒糟配制的,蔗糖由于无法生产只能取材于市场。原料准备齐全,接下来就进入制作的过程:酵头和面,直至发酵成熟;把干干净净的芝麻和蔗糖放在铁锅里细活慢炒,直到外溢出香喷喷的芝麻香为止,然后再用硬器物研磨,把原本分离的芝麻和糖研磨再一起;把芝麻和糖的混合物放在发酵好的面里,做成大小不等的圆形,似轱轳状的饼状物,再把它们放到铁制的锅中用慢火熥。在熥的过程中,要不时地翻转锅中之物,直至两面泛黄,变得硬实,沁出诱人的香味。当完成一整套工序之后,一个个又香又脆的糖轱轳就摆放在面前,再没有食欲也抵挡不住诱惑。
  
  在物质相对贫乏的时期,糖轱轳应该是农家孩子生活中最爱的食物,如果能够吃上糖轱轳,应该是一种奖赏和荣耀。因为经济发展的滞后,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为了脱贫致富,以土地为生,土地作为生活和经济唯一来源的农人只能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农田里,一年四季播种、耕锄、施肥、收割,循环往复从不间断。由于忙于奔波,忙于生计,他们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和安排生活,更谈不上规划和设计生活,草草了了的将就是一种普世性的生活方式。大人疲于奔命在活着的筚路之上,孩子自然也就跟着遭殃。虽然这样的生活节奏不是朝朝如此、年年如是,但农闲时往往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即使有时间经营生活,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没有了心情和雅致。一年四季,唯一可以给孩子们带来盼头的就是逢年过节。即使生活再拮据,农活再忙,节日这天大人们也会停下来把节日的生活打理好。
  
  城里人有城里人的快乐,乡下人有乡下人的乐趣。一方水土一方人。尽管传统节日的主旋律都是一样的——喜庆祥和,但形式和内容却各不相同;特别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人们的风俗习惯更不一样。这样人们用以表达喜悦的方式也就不同。中秋节,寓意万家团圆。对农村人来说,虽然不懂得文人墨客所说的望月怀人,但中秋赏月,中秋圆圆满满的意味还是懂的和知道的。尽管不能用吟诗作赋的方式,起码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寄托美好的祝福。在城里人吃月饼赏月的时候,乡下人只能以自家所产的原料,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精心制作香甜可口的糖轱轳,祭祀农神,以祈来年风调雨顺的同时,更寄托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俗话说:“粗茶淡饭保平安。”尽管土制品没有月饼那样做工考究,包装精美;也没有月饼品类繁多的馅,但由于一道道精细的工序与一样样原生态的原料的联姻,除了放心,更是舒心。农耕文明的远逝,把人类带入到高速发展的工商业文明时代。我们在享受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人们却有意无意地以透支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换取表面上的小康。
  
  其实,之所以钟情于糖轱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那年那月亲手烹制可口香甜的糖轱轳的那人——母亲的怀念。尽管与中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几千万劳动妇女没有什么区别,但母亲的心灵手巧还是给贫瘠的家庭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忙地里活,母亲是毫不含糊的,和一般的男劳力可以抗衡;操持家务,母亲更是一把好手。她做面食的功夫可是享誉周遭、闻名邻里,尤其是做火槽镆和糖轱轳。同样的主料和辅料,经过母亲“巧夺天工”的技艺就可以变成“美不胜收”的佳肴。里里外外的操持似陀螺般没有止息,但只要有时间和机会,母亲都会给一家人做上火槽镆和糖轱轳,没有大鱼大肉改善生活,但嚼着香喷喷的镆与轱轳,多少可以消解忙碌带来的疲困。看到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笑呵呵地注视着大家。这时候,自己忙点、累点也就算不上什么了。当然,因为平时较忙,母亲做出来的镆与轱轳在做工方面肯定不会太考究精致,只有传统节日到来,新鲜的辅料——芝麻下来时,她才会拿出自己的绝活。这样,经过猛火炙烤而不糊的两面都溢出黄澄澄的诱人之色,香喷喷、干脆脆的糖轱轳就成为节日最好的食物。
  
  二十多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面上糖轱轳随处可见,但吃起来时,始终找不到当年吃糖轱轳的那种心情和味道。今天,在万家歆享天平的日子,尽管还有吃糖轱轳的欲望和冲动,但斯人已逝,物是人非,也只能作罢。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据说今年可能十七最圆),阴晴圆缺是自然的轮回,生离死别是人生的最痛。看着花样翻新、包装精美的月饼,没有任何食欲;如果有掺杂太多现代工业原料加工制作的糖轱轳,即使味同嚼蜡也会美美地吃上几个。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