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华罗庚随笔

随笔美文2021-04-0560举报/反馈

  华罗庚随笔【第一篇】:华罗庚

  华罗庚诞生于落后而又动乱不断的旧中国,地处闭塞的小县城,一个家境清寒,只有初中学历,腿有残疾的青年,最后成为蜚声中外的大数学家。这一传奇式的故事在现实中怎么会成为可能。他,绝顶聪明。这毫无疑问。他,异常勤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仅靠这两点显然不够。在科学史上,实在有太多不幸的事例,一项优秀的成果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承认,以致被湮没。如果这位青年遇到的师长只在乎自己,不关心别人,讲究论资排辈,又嫉贤妒能,那么他的结局将会完全不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要有识才的眼光,其次要有广纳贤才的胸怀,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最后还要有不怕遭到传统势力打击非难的勇气。王维克提拔华罗庚到金坛初中上课,就遭到地方上士绅的责难。熊庆来把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招到清华大学当助理员,叶企孙最后拍板,聘华罗庚为堂堂清华大学助教并教授微积分,以及吴有训、杨武之聘华罗庚为西南联大的教授,他们无不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巨大的压力。他们识才爱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遴选人才,再好不过地体现了清华大学“厚德载物”的校训。因此,在仰望大数学家华罗庚——中国数学史上这座丰碑的时候,人们也深切缅怀本文提到的和没有提到的,构成中华民族脊梁的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

  1935年7月,《中国数学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中国数学会学报》(简称《学报》)和普及性的《数学杂志》先后创刊。《学报》的创立是中国数学界开始走向独立和成熟的一个里程碑。中国数学会委任苏步青(1902—2003)为《学报》总编辑。苏步青于1931年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博士学位,微分几何学家,是中国数学界领导人之一。他挑选华罗庚作为他的助手,担任助理编辑。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华罗庚无疑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典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的每一点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去继承去发扬光大。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每一点每一滴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化为行动,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华罗庚随笔【第二篇】:华罗庚和馒头

  因为要赶一篇稿子,这天留在家中。正写着,有人敲门。迎出去一看,是父亲当年的老友来看望。

  他的朋友们是带着花来的,萨娘分了一半摆在萨爹的案头,另一半,放在了门厅的书桌上。

  父亲的老友送给他的花,被工科的萨娘一摆弄,就仿佛从农机学院的试验田里拔出来的一样了。

  恍然,父亲离去马上就到两年了。

  这样的拜访,我曾担心会有伤感弥漫。然而,在相见都不禁落泪之后,不一会儿,伤感就被平和的话题代替了。他们是来看望母亲的。在父亲的老友们眼里,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他们笑着争论,说着趣话,担忧着搞理论数学的没饭吃。

  恍惚间,父亲好像就在他们中间,依然是那样不多说话,只是微微笑着点头——不要以为他木讷,曾经有人带了一个不了解科学院人的朋友来家,这位和每个人见面都要大拍肩膀,显得十分豪迈。轮到萨爹,仍是微笑着自我介绍,表情温文尔雅。两人伸手相握,那位抬起另一只手来,却无论如何拍不下去,只是表情古怪,僵持片刻,终于“哎呀”一声叫了出来。

  萨爹放开手,无辜而略带莫名其妙地看过去,让甩着手的对方哭笑不得。

  萨爹曾是北大篮球队的队长,那份手劲,我是领教过的。所以,萨爹的同事有人笑他“蔫坏”。

  萨爹的同事中有很多人是有趣的家伙。甚至,面对生死这样的问题也不例外。

  萨爹的一位老友,一位我国卫星用太阳能电池的权威专家得了和他一样的病,而且影响到脑部,医生说需要做开颅手术。这手术十分危险,能不能下来实难预料。于是,上手术台前,这位研究员拍照散发亲朋好友,作为“万一”的留念。

  照片上的他穿着条格的病号服,头发已经剃光。环绕头部,颅骨上拧进了四颗螺栓,用头箍固定着,状甚安详。那是曾经风流倜傥的上海帅哥啊。这幅情景不禁让人有些伤情。

  但他给自己照片的注释几乎让每一个人随后喷饭,忘掉他的处境。那注释是——“塔利班”。 想来,他写下这注释时,自己一定也在笑。能把塔利班和开颅手术联系起来的,实在„„非科学院人莫属。

  这位叔叔今天还惬意地过着他的小日子,五年了,曾经肆虐的癌细胞竟然在一次次复发后被他和医生联手顶了回去。我太喜欢他了,以至于很想把他的“塔利班”照片和名字放在这里。但是,正因为太喜欢他,又知道自己决不能这样做。那会打搅他的安宁。

  而这位叔叔日前来电,说正准备出国去看望女儿。生命之树常青,愿他此行一切顺利。

  他们在谈天的时候,可能因为最近所里在纪念华罗庚,不知是谁把话题转到了华罗庚先生身上。

  谈到华罗庚先生一点儿也不奇怪,很多中国数学界的人物都出自他的栽培,这些人后来不少改行搞了计算机。所以,中国计算机界的血缘也和华先生有渊源。

  有位院士提起来,说难怪华先生在数学上屡有创见,他有个特点,想的事情和别人总是不一样。

  有一天,他忽然问身边几个人,说你们多大岁数了?

  正好陆汝钤先生在旁边, 他一看华先生瞅他, 赶紧回答:“ 我二十八岁。”

  二十八岁的陆先生,已经进了科学院数学所,而且成了熊庆来先生的高足,风华正茂,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没想到,华先生冲着他比出了两个手指头:“你还有两年时间啊。”
(m.taiKs.com)

  “两„„年时间?”陆先生不解其意。

  解释后,他才明白,原来华罗庚有个理念,认为一个数学家,三十岁以前一定要出成果,如果三十岁干不出来,以后再努力,也干不出来了!

  人们的印象中科学家都是满头银发、年高德劭的样子。二十八岁,正常情况下还是谦虚恭敬、满楼是祖师爷的时候,离成名成家的距离还远着呢,却被华先生宣布只剩两年的时间了。简直比直接把奥巴马扔到阿富汗打仗还有冲击力。

  这一句话,把二十八岁的陆先生吓了一跳,快五十年了,还记得清楚,描述起来栩栩如生。 也许,就是被这句话吓坏了,赶紧争分夺秒,才有了今天的陆先生。

  一句话能有这样大的威力?那当然,要看谁说的了。比如华先生,他说的话,没法让人不重视。

  在座有人说了:“华老,一个字顶一个馒头呢。”这又是什么典故呢?人家解释了:“华老,那时候稿费高啊,一千字足足四十块钱,可把我们羡慕死了。一千字四十块,一个字可不就是四分钱,那年月,可以买一个馒头了。”

  众人纷纷点头,唯有一位摇头。问他。曰:“你们算得不对,外头馒头可能四分钱一个,华老可是不会到外面去买。数学所的白馒头特别大,一个要一毛钱,他得两个半字才能换一个馒头呢。”

  大家回忆了一下,果然是他说得对,但都表示,即便是两个半字换一个馒头,华老的收入,也只有让人艳羡的。

  忽然想起,父亲有个朋友,数学所很早的研究员,一次要去德国讲课,临走前和萨爹话别,说:“这次出去,能挣点儿钱,我妈妈没有劳保,以后可以用这钱给她看病了。”

  那种神情,有一份自豪,还有一份不得不谈钱的惭愧。

  这位研究员,如今已经是院士,据说,还住在902 楼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已经住了二十年。

  这样想着,发现大家的话题已经转到了数学所的食堂。他们回忆:数学所的馒头不但大,而且有名堂,比如菜单里有“翠岗红旗”。可不要以为这是食堂改行放电影,翠岗红旗的意思,就是馒头顶上放一个枣。

  而“蝴蝶趴在金山上”就不一样了,那不是馒头,而是窝头上头放两个枣。恍然间,忽然意识到如今普通作者的稿费也通常是一千字一百块钱以上了。 当然今天的物价,馒头肯定不会保持在一毛钱一个,但写文为生的朋友,总可以骄傲一下吧:我的稿费,比华罗庚的还高两倍呢!

  忽然注意到一位的茶杯空了,赶紧拿茶壶准备给续上,却发现萨娘在使眼色。啥意思?提着茶壶到厨房,假意续水,萨娘跟出来,悄声说:“别给你×叔叔倒茶了,前几年听说他前列腺不太好。你倒一杯他喝一杯,已经喝了四五杯了,你再倒,他还得喝,这位,从年轻的时候就是没有数量观念的。”

  成,听您的吩咐。萨拿起一盘花生,准备用它代替茶水。

  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来:没有数量观念?这位在国内外介绍起来,可都是“数学家”啊! 据说,一位祖师爷级的大佬说过:“数学家一般来说分两种,一种是识数的,一种是不识数的。”

  萨举着花生发了半天愣:天,我们中国人,如此没有数量观念的都可以当数学家,要识数的干这行,还有别人的活路么?

  华罗庚随笔【第三篇】:天才华罗庚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华罗庚小时候很淘气,也很聪明,所以爸爸经常给他出数学题目,店里的帐有时也让他算,可是他上数学课时经常逃课。老师不知找了多少次家长。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他女儿不知什么原因在一旁哭得很厉害,可是当时华罗庚正在算着一条数学题,他装着什么都没听见,后来华罗庚成了一名伟大的的数学家。比所有数学老师还要高大,也非常出名,走遍了全世界,不知为多少学校讲课,虽然他没有上过高中、大学,但他讲的内容比数学老师还要好,他让所有的学生、老师、教授都佩服。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是啊!世上没有绝对天才,也没有绝对笨蛋,只要刻苦、钻研,奇迹一定会出现的。时间是由分钞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让我们学习如何接受自己——接受以下的事实:我们在某方面很行,在别人方面则有极限;天才稀有,而平凡几乎是所有人的命运,但是善用自己技能的仓库,便能丰富我们平凡的生活。让我们接受自己感情上的脆弱,了解人人心中都有某种恐惧潜在,而正常人则是愿意快乐而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极限与机会的人。

  华罗庚随笔【第四篇】:传奇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先生说他一生有“三个困难时期”,“使他很难从事数学工作”,分别是青少年时代,抗日战争。“要是华罗庚像他的许多同胞那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仍然留在美国的话,毫无疑问,他会对数学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他回国对中国数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如果他不回国,中国数学会怎么样。”获得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已故数学家塞尔伯格如是评价华先生回国。

  “尽管大家都说他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数学的发展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直到他的晚年,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很清醒、很客观的:‘对于一个数学家,除了学问,其他都是无足轻重的。’”华苏回忆父亲华罗庚时如是说。

  徐贤修教授回忆道,华罗庚先生曾对他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心安。”,华先生初到清华时工作时间比此更长。这些可印证华先生的名言:“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

  段学复先生说:“从1932年到1936年的四年中,华罗庚的才气和勤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那时,华罗庚年轻,精力旺盛,每天紧张地学习数学10小时以上。他早晨总是起得很早,抓紧早饭前的点滴时间,极其专心地工作。他很快就抓住了数学的精华。”

  徐利治教授认为华罗庚先生的数学教学观至少包括如下三点主张:一是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独立性),二是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三是要选读名家的数学原著和文献。

  严士健教授说:“让我印象深刻并且终生受益的是(华罗庚)先生所讲的课是数论的基础性内容,但是先生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熟资料,经常从一些原始文献中提取一些新内容来丰富课程,而且从来不是将已有资料平移过来,一定要反复加工,突出方法和思想。”

  陆启铿院士认为华罗庚先生的学术思想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

  丘成桐:“华先生在数论方面的贡献是大的,可是华先生在这方面的工作不能左右全世界在数论方面的发展,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是从外面引进的观点和方法,可是他在多复变函数方面的贡献比西方至少早了10年,海外的数学家都很尊重华先生在这方面的成就。”

  据陆启铿院士讲,沃尔夫奖得主E.M.Stein在一次访问中国时的宴会上当众宣称,他在多复变函数特别是调和分析方面,是“华罗庚教授的名誉弟子”。这并非全是恭维,因为华先生五十年代关于多复变的工作对后来Stein关于全纯函数的边界性质的研究有作用

  徐贤修教授:“华先生在治学上提纲挈领、讲求效率,教学深入浅出,大受学生欢迎。研究则直指尖端,不畏艰难。他天赋过人,勤奋异常。他为学能持之以恒,做‘半时助理’如此,当教授如此,举世闻名后亦复如此。可知‘天才’的成功大半须从努力中得来,实足为后世天份高者矜式。”

  万哲先院士回忆华罗庚先生时说:“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研究工作要求很高,强调要选有意义的问题做,要有新的想法,要创造,不要依样画葫芦。一旦学生有了新的想法,取得点滴成果时,他就鼓励。另一方面他经常告诫学生,不要眼高手低,只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踏踏实实地工作,收获就会到来。”

  严士健教授回忆华罗庚先生的讲课风格时说:“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是让听讲者能够随着他一起想、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当讲到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总是先将外围的一些容易的、表面的内容较快地弄清楚,必要的概念随着问题的展开而引入,尽量快地让读者看到问题的本质和核心,用华先生的说法就是:‘单刀直入,直逼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方法,于是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不是按照演绎方式,先介绍概念,然后用概念来描述问题等等那种叙述方式。”

  华罗庚先生自学出身,初中学历,数论成名,后扩展至矩阵几何、典型群、代数学、多复变函数等领域。华先生矩阵技巧出神入化,大数学家外尔(H.Weyl)对此非常赞赏,说:“他玩矩阵就如玩数字一样。”

  华罗庚随笔【第五篇】:给华罗庚的一封信

  亲爱的华罗庚先生:

  你好。

  我不准备将写给你的信耽误在啰啰嗦嗦的恭维话儿上,华罗庚先生,我已经知道你是谁了,为了公平起见,我也将向你讲讲我是谁。

  我是一个普通的女青年,数学成绩毫不出色,就连算术都不大灵光。从幼儿园时黄昏躺在外婆家大床上反复背诵九九乘法口诀,一直到大一期末装模作样地在自习室里“啃”高数课本,数学简直算得上我人生的灾难。

  亲爱的华罗庚先生,你或许会疑惑,这一切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被称为“数学之神”,人们在提起你的时候,总会引用另一位数学家的话:“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多。”

  那千百万被影响的人里,我正是其中一个。至今,我仍记得你在《统筹方法》里以泡茶为例,告诉人们,比起先洗茶杯,再拿茶叶,最后烧水的步骤,先烧水,并在等水开的过程中洗茶杯、拿茶叶,是更节省时间的办法。

  “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也是不无裨益的。”结尾这样写道。

  通过这篇课文,语文老师要向学生们讲解写说明文的技巧,打比方、举例子、列图表。此外,还要教会“卑之无甚高论”和“裨益”的用法。

  可这一切远没有文章本身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从把水壶放上炉子的那一秒钟开始,我就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地洗杯子、找茶叶,如果只是坐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炉火上的水壶,内心就会因自己的无所事事而充满羞愧感。

  出门开始一场漫长的地铁旅程前,我会随手抓几个陌生的英语单词小纸条;当按下按钮,等待衰老的笔记本电脑轰隆隆地开机时,我会溜进厨房给自己倒一杯据说可以防辐射的绿茶;就连为手机充值时,我都会打开免提,一边听着机械的女声告诉我“请选择提示语言,1为普通话”,一边从容地用硬币刮开充值卡密码。

  亲爱的华罗庚先生,向一个根本未曾见面的人这样展示生活上的细节,真有点儿令人发窘。更何况,在动笔写信前,我甚至没见过你的照片。我不知道你总戴着黑框眼镜,也不知道,在因病残疾后,你走路总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右腿再跟着迈上一小步,你将这奇特的步子称作“圆与切线的运动”。

  据说,在东京大学进行最后一次演讲时,你先用汉语讲演,当发现翻译无法尽达其意时,便开始用英语。一开始声音稍小,有些难以听清。后来声音大起来,拐杖也被扔在一边。一位日本听众回忆起,自己“被那令人愉快的雄辩所振奋,观众也对此如醉如痴”。但进入观众提问环节前,这位75岁的老人倒下了,并且再未醒来。

  那时,距离我出生,还有大半年。

  但你和小学课本里那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当然,我并不是唯一一个中了“统筹方法”魔咒的人。“一篇课文改变了一生的习惯”,人们说。

  前几天,微博上流传着这样一则美国新闻:新年夜,当俄克拉荷马州一位18岁的年轻妈妈发现两名持刀男子试图破门而入时,她抄起一把霰弹枪和一把手枪,把奶瓶放进三个月大孩子的嘴里,拨打911报警电话问自己能否开枪射击对方,然后在对方进门时一枪崩了他。

  这个年轻的妈妈启发了我,原来“统筹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升级我的“安全防卫指南”。

  嗨,亲爱的华罗庚先生,咱们在国际新闻里又见面了!

  一个深深迷恋统筹方法的女青年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