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百科 > 阅读答案 >

阅读答案

《氢弹研制首功于敏》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答案2021-04-07167举报/反馈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氢弹研制“首功”——于敏

  ①2015年1月9日,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于敏,获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而“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

  ②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高中时,他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机电系,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转到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51年从北大毕业后,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③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基本粒子研究尚无大进展,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于敏在平均场独立粒子运动方面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结构理论》《关于原子核独立粒子结构的力学基础》等颇有分量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④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为团长的原子核物理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⑤在研制氢弹之前,于敏的研究兴趣一直在原子核理论研究。1961年,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要求他“转行”,参与氢弹原理研究。于敏答应了:“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⑥自此,于敏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他愿“了却君王天下事”,但并不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
(m.taIks.com)

  ⑦当时,处在氢弹研究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以我国当时的条件,想要快速突破氢弹着实困难重重。不过,“土专家”有自己的“土”办法,他领导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着。于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特质得以发挥。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

  ⑧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的计算机,才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同年10月,于敏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于敏被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⑨于敏在回忆自己的“转行”心路历程时说到,“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⑩于敏说,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正是因为怀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才让他将一生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我当然不愿意打仗,我打心眼里希望造成的核武器最好都彻底销毁、完全禁止。可是,在50年代,核大国几次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来打我们,你要想不受人家欺负的话,就不能没有核武器。”

  ⑾目前,88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的“顾问”。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单位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于敏则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着宝贵的建议。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学术如山,性情如水。”于敏不仅以其学术贡献令后辈们高山仰止,更以平和善良的性格赢得了身边人的爱戴。学生蓝可说,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儿子于辛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父亲的,父亲从我们小时起就教育我们“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

  ②于敏说,我国的核武器是威慑力量,主要用于防备他国干预我国国政,属于战略防御性质,完全是为了自卫。因此,技术路线也和国外不同。我国的核武器是用先进技术打破核垄断,并不追求核武器的多样化。

  (节选自“凤凰新闻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于敏天资聪慧,读高中时门门功课第一,25岁时进入中科院现代物理研究所参与氢弹原理研究,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B.于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钱三强称于敏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C.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于敏留下惨痛的记忆,继而产生的民族情感,成为他研究氢弹并将一生奉献给祖国核事业的精神动力。

  D.尽管于敏已是88岁高龄的老人,但当单位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他总是以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E.“学术如山,性情如水”指的`是,于敏不仅有极高的学术素养,而且淡泊名利,甘于为祖国的核事业而“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

  (2)于敏被称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其原因和表现有哪些?(6分)

  (3)于敏的学生蓝可说“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请结合文本概括于敏爱国的具体体现。(6分)

  (4)于敏说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但他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核武器研发事业。追求和平与武器研发,二者矛盾吗?请他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及给你的启示。(8分)

  答案:

  12.(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25岁时进入中科院现代物理研究所参与氢弹原理研究,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错,他开始研究的是原子核理论,后“转行”参与氢弹原理研究。B项,张冠李戴,对他作出这样评价的是朱光亚院士。E项,表述不全,“性情如水”,亦指其平和善良。)

  (2)①于敏未曾留过学,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②在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的基础上,于敏靠自己的才智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③于敏采用自己的“土”办法,领导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并利用我国的计算技术完成了一整套氢弹理论方案,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

  (3)①为了国家氢弹研究的需要,他放弃了自己的研究兴趣,“转行”进行氢弹原理研究。②为了国家民族不受欺辱,他废寝忘食的工作,参与核武器研究,并为此而甘于“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③民族情感是他的精神动力,他将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核事业,88岁高龄依然在为祖国做贡献。(每点2分)

  (4)不矛盾。(1分)认识:①于敏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他渴望祖国国防强大,不受欺辱,才转行研究核武器。(转行的原因)(2分)②他研制的核武器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维护和平,完全是为了国家民族的自卫,并不追求核武器的多样化。(研究的目的)(2分)

  启示:①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安定的生活。②核大国要削减核武器,减少军备竞赛,缩减军费开支。(3分,可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