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学案阅读答案
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变形记》学案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变形记》学案阅读答案课型:新课 学科:语文 主备人:欧阳莉莉 从备人: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卡夫卡的创作以及其作品的主要倾向。 2.简单了解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思潮。 3.理解《变形记》的中心思想、荒诞的故事情节,以及小说里展现的西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4.理解人变成虫有何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理解《变形记》的中心思想,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初步探讨人异化的根源。 学习疑点:《变形记》里展现的西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学法指导: 1查阅有关,如西方现代文学史、西方现代哲学、西方现代心理学。把《变形记》放在西方现代派思潮的大背景去阅读、去思考。可以适当了解西方现代派的流派、创作主张、代表作家、影响等。 2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知识,结合工业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去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物化(异化)等问题。 3阅读卡夫卡《变形记》的全篇以及他的其他代表作以求更多地了解卡夫卡的创作。 一、课前预习 1.《变形记》是讲的人变成虫,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什么文学作品是讲的人与虫(物)之间的转化的呢?就你认为,说说人变虫有没有可能? 2. 作者作品介绍: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旅美英籍作家奥登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弗兰茨·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向我们形象地揭示了现代人这样的生存困境: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的压力下,渐渐丧失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因而,《变形记》可看作是一篇关于现代人生存问题的寓言。 卡夫卡跳出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人物塑造方式的窠臼,借用隐喻的手法,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变形处理,构设了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造成一种令人惊异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驱使读者透过这变形的巧妙“伪装”,更加清晰而深刻地看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问题。这篇小说又是生动而感人的。卡夫卡深知仅仅依靠荒诞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因而在荒诞的故事情节中,巧妙地融入了写实手法,把细节写得真实而生动。既写出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虫形”“虫性”,又写出了他那善良、软弱、懊丧、焦虑、孤独、无助、忧伤、痛苦的“人心”,而且处处让人感到合情合理,令人读来感动不已。 3.背景介绍: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二、课堂教学 阅读探究,小组讨论: 1.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影响深远的经典形象,已经成为“变形人”的代称。细读课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下不了床,没有准时上班,从父母、妹妹的反映中你看出什么? 2.秘书主任亲自出马来到格里高尔家里为的是什么?这个情节暗示了什么? 3.细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分析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说说是什么使他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成非人。 4.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的?作者主要要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提示: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 5.格里高尔虽然是一个“虫形而人心”的异类,但在他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人的一些特制。找出课文中描写这一类特征的语句,并思考作者这样写与本文的主旨是否矛盾。 6. 小说的内在主线是什么? 提示:应该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 7.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段有哪些? 提示: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 8. 题为《变形记》,此处“变形”一词很值得探究,它至少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提示:1.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3.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变形的艺术手法。(此处“变形”是指卡夫卡采用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形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披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同一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卡夫卡在作品中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的思考,在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并不荒诞的情感表达,寄寓的恰恰是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索。) 9.这篇小说中的“荒诞”无处不在,如: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随着情节发展,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 提示: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小说下文还写到写亲人态度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改变这现状的问题。 三、练习和测评 1. 成语积累:下面短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怒气冲冲 目不转睛 不由自主 突如其来 B.疲惫不堪 引人注目 不可思议 一愁莫展 C.仁至义尽 气喘吁吁 六神无主 难以执信 D.小心冀冀 精疲力竭 精神焕散 食不甘味 2.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联系本课内容,你怎样看?(自由发言) 四、课后拓展 阅读《变形记》全文。再一次体会格里高尔的内心变化以及荒谬当中见真实的写作特色。深入思考现代社会中人的地位、处境。 五、学习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