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止盗的阅读及答案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③焉。 【注释】①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shěn)微笑。③野宿:在郊外露宿。 ①论:讨论 ②止:禁止 ③或 :有人 ④哂(shěn):微笑。 ⑤为: 成为 ⑥故: 所以 ⑦轻:减轻 ⑧安: 怎么 ⑨野宿:在郊外露宿。 ⑩是:这 ?升平:太平 ?不暇:没有时间;不,没有 暇,时间 ?去:去除 译文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的花费,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福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起来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太宗李世民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相关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顶尖课课练》——24课《大道之行》课外拓展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与群臣论止盗:论(讨论)止(禁止) (2)民之所以为盗者:为 (成为) (3)或请重法以禁之:或 (有的人) (4)故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5)轻徭薄赋:轻(减轻) (6)安用重法邪:安 (怎么) 二: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又是什么 群臣的看法是:重法以禁之(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上”的看法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 理由是: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 三:“上”的做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社会?(用上文原句回答) 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四:“海内升平”使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哪个句子?“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哪个句子? “海内升平”使人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人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外户而不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