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美文 > 励志人生 > 励志人生 选择一件你最喜欢的事,其他的都抛开 励志人生2021-04-10191举报/反馈 选择一件你最喜欢的事,其他的都抛开 文/卢思浩Kevin 身边有个朋友,她从不翘课,积极参加活动,还做了某社团的团长。有一天半夜她突然找我聊天,说过两天要去主持迎新晚会,除了主持还要表演节目,可又要准备论文,这两天累的半死还不得不牺牲睡眠时间。后来晚会效果不错,她却说以前会很有成就感,现在除了累就是累,想抽身而退又有点舍不得。 另外一个朋友,只能用忙碌来形容他。他的电脑里放满了各色各样的公开课和电子书,假期又马不停蹄地去上海念托福,书桌上必有GRE的红宝书,成绩也很优秀。有一天他说,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不知道现在学的专业在将来有没有用,再忙心里也填不满。 我问他那有没有想做的事情,他说有,可是想做的太多了反而不知道应该从何开始。他想去考研,又想要在国内先考几个证,想出去旅游,又想要待在家里把新买的书看一下。 这样子的人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看似忙碌的生活却不一定热爱自己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太多反而力不从心。出去旅游却迟迟决定不了目的地,书店买书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目踌躇不已。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选择像是要把一个人压垮,忙碌的生活未必充实,专注的生活才能追求。 好友考上剑桥之后的谢师宴,他在台上说五年来他想的只有考上剑桥,他也喜欢摄影喜欢画画,可是为了剑桥都放弃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的时候必须选一个。即便自己的选择在别人看来无趣又功利,但自己却是乐在其中,因为如果他什么都做的话,势必摄影比不上专业的,画画比不上画家,也不可能考的上剑桥。 人如果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句话我在阿信的浪漫的逃亡中看到过,在大C写给我的同学录里看到过,听起一个朋友这么说起过。 可是如果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不知道怎么衡量它们之间的重心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后来赖明珠老师在写给阿信的序里这么说:就怕多才多艺的人,想做的事,实在太多,偏偏每件都还做得不错,还真烦恼。然而不管是放弃,割舍还是背叛,却都是不但不得不,而且必要的选择。唯有割舍,才能专注。唯有放弃,才能追求。 我承认很多情况下我都是个随便的人,但对于某些事情,我很执着很倔强甚至固执倔强得很可怕。我对于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抱有兴趣,却只对某些事情达到了热爱的程度。曾经我也以为自己可以在很多事情中衡量的很好,可以既做着这件事情,又能在另外一件事情游刃有余,可是越到后来越发现,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全心全意去做的。(励志文章 m.taiks.com)我们的生命有限,人这一辈子会做很多事情,有几件事情能做到想要的完美呢? 选择做一件事情,做你最喜欢的事情,把其他的都抛开。把这件事情做到你想要做到的极致,把这件事情做到你梦想中的最大化。永远不要害怕梦想太大,只有很大的梦想才拥有着你向上的无限可能性。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梦想这东西,也一样。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讲,永远要相信自己可以比现在走的更远,永远不要因为现在所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 选择本身,就意味着要放弃另外一些东西。有时没有选择反而是更好的选择,没有退路反而是更好的出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生活在别处,所以我们轻易地放弃一份工作,一份兴趣,我们总认为我们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的很好,这件事情不行换件事情做就行了,所以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可即便你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的很好,也做不到无可替代的程度,到头来你也只是在Average上下徘徊,怎么也没能到你想要的层次。 所以试着去听从内心的声音,不要在乎外面的掌声。选择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做,把它当成你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在这件事情上做到最好,而不是去不断尝试着别人看来很好的。还是那句话,唯有割舍,才能专注。唯有放弃,才能追求。 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永远是成功道路上的不二法则。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1、真正感恩的心,是依教奉行。感恩与慈悲的意念,平时就要养成。 2、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 下一篇 亲爱的网友们: 陪无数失落的朋友走过人生低谷,伴几代奋斗 的学子抵达学业顶峰。移动互联的潮流凶猛来袭,我们不能拒 相关文章 经典励志文章:鲜花与废墟 怎样才能得到领导赏识 高考励志文章:雕刻人生 老师、家长必读:每次只追前一名 为什么赶上好时候的永远是别人? 人生是拼图,不是蓝图 越努力,越幸运 年轻时,千万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而原地踏步 做到这三点,坚持就不难了 最高的情商,就是管好自己的嘴 你曾赢过全世界的难,最后却输给了自己的懒 李月亮:只要时间够,好男人不怕矮矬穷 经典励志文章:善待痛苦 职场中值得你跟随的十种老板 铺平成功之路的14个细节 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