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平两岸,江面空阔无边,顺风平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 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稍到洛阳城边。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感情。 主旨:淡淡的乡愁。 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在江南一带,当舟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写下了千古名篇。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描绘了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初生、江上春早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情怀。其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更是遣词平实而构思奇巧,画面清新而文辞隽永。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主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全文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青山、绿水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请对阔发挥一下想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示例二: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正、悬两字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 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的大景。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 在描写景物、节令中,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等;生、入字用拟人手法更具情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里透露出自然规律,生入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得1分; 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