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人生感悟 >

人生感悟

很多人,被这句话害了一辈子

人生感悟2021-04-15157举报/反馈

  文/衷曲无闻

  1

  昨天和一帮朋友吃饭,突然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

  得知学期考试结束就会重新分班,她怕儿子分不到一个好班级,急着找我商量对策,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高中要读到高三才分文理科。

  感觉她一时半会没法消停,我特意走出包厢和她讲电话,并尽可能客观地去评价她的孩子,让她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希望她能适当督促一下。

  但是,我每说一句话,她都在反驳我,最后很不耐烦地说:“你这个老师真没水平,我觉得我的小孩就需要鼓励,以前的班主任都说他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他要是认真学习,成绩肯定好。”

  2

  “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他要是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

  这句话堪比“我就是不想减肥,要不然早就瘦了”,每逢期末考结束,就会频频灌到一些家长的耳朵里,看似不痛不痒,却让家长们很受用,听完他们通常会有两种感觉:

  我家孩子比其他孩子聪明,特别是那些努力的笨孩子;我家的孩子稍微努点力,肯定能快速超越那些死学的人,名列前茅。

  只是家长们没有警觉,这句话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它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认识:聪明比勤奋高级,智商比努力牛逼,“聪明”是重要的优点,“不用心”是次要的缺点。

  长期被评价为“很聪明,不用心”的孩子,很容易滋长“表演型人格”,需要活在别人的夸奖中,从来不肯也做不到全力以赴。

  他们的成绩通常不坏,但不可能名列前茅,并且看不起那些日夜苦读的学生。

  他们的心态是,我还没有尽全力,尽了全力就可以把他们甩得远远的。

  事实的真相却是,他们永远也尽不了全力,他们需要维持自己“学习不用心,但依然成绩不赖”的现状。

  3

  有部韩剧叫《扑通扑通LOVE》,女主角丹菲是个自我、无能又无知、每天浑浑噩噩度的高三学生,早早就放弃学习数学。

  高考那天,丹菲无法承受重压而临阵脱逃,却意外穿越到朝鲜时代,与世宗大王李裪发展出一段恋爱罗曼史。

  该剧在豆瓣上获得好评,并不是剧本身有多好看,而是它给正在面临抉择和考验的人,制造了一场可以逃避现实的梦境。

  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考验?为什么面对考验,我们大多数最先想到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宁可逃避,也不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

  剧中,丹菲的回答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活到现在还没有拼命努力过,我就是害怕要是都拼尽全力还是不行的话,那时候的那副样子会很难看。

  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很聪明,不用心”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

  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的耐力不够,连续学习的时间短,学习主动性很差,总想取巧而不肯做扎实的基础训练。

  也有些学生反应很快,自认为很聪明,上课时一听就懂,以为内容很简单,便不再专心听讲,而当老师讲到关键的地方时,他的思想抛锚了,没有听到。

  老师不可能每次都为这些学生去重复一遍,时间一久,他们就发现听不懂了,但又不肯承认自己不懂。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还没有学会正视自己与他人的努力和付出,就已经喜欢了那种轻盈获胜的姿态。为了姿态好看,他们宁可输,也不想通过努力制胜。

  4

  我们在“聪明”的鼓励下长大,能想到的对人最好的夸奖也是聪明。看似鼓励努力,实则鼓吹基因。

  影视剧里,逃课、打架、泡妞的入江直树、柯景腾、徐太宇、高翔,阳光帅气就是不爱学习,他们都很聪明,随便一学就逆袭了。
(www.taiks.com)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能否也能找得到例子?

  上学那会,学校周围的网吧流行打dota,我也跟着几个死党去过几次,深陷其中。而真正的dota高手,我只服小邹。

  “这么简单的你都不会?这个函数这么变换一下,对吧,很自然地想到那个公式,带进去解一下不就好了吗?”

  “这都能死?人家8级二连560点血,你500血就算扣掉魔抗也就再点你一下的事,你就不能先去吃个树吗?”

  小邹知道200种数学题的解答技巧,能记住500首诗词鉴赏题的答题方式,也清楚1000种英雄技能的配合效果。

  我们都不服气,为什么他可以不用努力学习,就考取了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当我们打算把他的大脑切片研究的时候,他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每学期发下新课本,他都会爱不释手地在一个星期内看完。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看到树叶飘落想要去构建运动轨迹函数而一头撞在树上。初次接触原子理论,好几天睡不着觉,思考着微观世界的神奇。

  他上课不听讲,只不过是因为老师讲的那些点,早就在各种资料书上看过了。不仅看过,而且大都经过了彻底地思考和理解,看不懂的地方,直接去问老师,有时候会被以超纲的名义驳回来。

  小邹说:“对于我来说,求知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我从不觉得辛苦,自然不会有人觉得我勤奋。在大多数人看来,勤奋是要逼着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5

  这个时代不缺聪明的人,用心的人却不多。

  我见过许多聪明的孩子,在小学时成绩尚可,到了中学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很多,老师家长错误的夸赞方式,自身的努力程度,都密切关联着。

  我们往往夸一个人聪明,却没有意识到,有时候专注、认真、勤奋这些品质,才是把事情做好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我们在肯定勤奋的重要性时,也要避免走进另一个误区,因为:

  真正的勤奋,不是被迫的机械性重复劳动,也不是自我感动式的摧残健康,更不是因为拖延症导致的最后一刻效率爆发。

  真正的勤奋来自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对于那些无法获得即刻回报的事情,依然能够保持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与专注。

  作者:衷曲无闻,简书签约作者,已出版《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微信公众号:衷曲无闻(zhongquwuwen)。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