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知之作文
行而知之作文(一)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操作了,就理解了。”这句质朴无华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它把“行而知之”的道理诠释得既形象又通俗。 行者,行为、行动也。行而知之就是在自己的行动、实践中检验与获取知识,吸取经验教训,领悟人生道理。 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即亲身实践,这是“绝知”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很多事情包括知识、经验、道理等,自己试着做一做,亲身体会一下,才会获得最直接、最接近本真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口。”尝过之后,梨子的或酸或甜才成为形象的感受而不是纸面上的符号。从教育层面讲,很多有识之士都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什么?我想主要还不是为了“发明”或“发现”,让学生在“行”的过程中丰富经历,切身体验,从而实现真正的融会贯通才是根本。否则,在黑板上做化学实验,在挂图上连接电路,这样的黑色幽默仍会在我们的教室里不断上演。 “行”才能有所发现,才能固化真知。我们都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触碰火焰时,那手上的灼痛感告诉我们要小心那抖动如绸的橙色精灵。“行”给予人们很多经验,而经验恰恰是知识与真理的母亲。神农亲口尝百草,方知何种植物有益,何类植物有毒;伽利略亲自登上比萨斜塔抛下铁球,击碎了亚里士多德的断言,那两个同时落地的铁球,引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腾飞,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背后都贴着一个相同的标签——“行而知之”。 行而知之,强调的是“能”行,是“善”行。行动的方法影响着“知”的质量。正确的行为方式推动知识的发展,错误的实践手段牵绊人类的脚步。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什么是正确的行动方法?我认为,严谨、慎重、果断是“行”的不二法门。严谨保证了知识的品质,慎重防止我们因鲁莽而一无所获,果断则能够帮助我们抓住吸取知识的机会,这三点如同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向着前方无尽的“知”奔驰。 “行”可得智慧,可取经验,可练能力,甚佳!何乐而不“行”?拿上行动的桨橹,升起“严谨、慎重、果断”的帆,借着阵阵和风与道道晴阳,在万顷波涛中乘风破浪,是你我共同的选择。
的确,中国自古就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不仅指从师学习。亦指通过读书,参观、模仿渐渐等方式获得外界的知识、经验与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仅囿于“从师学习”真有些OUT了,“转益多师是汝师”现在能够轻易而举的做到了,可是将“学而知之”的重要性强调到不必要的高度,本人却不敢苟同。 愚以为,“学而知之”不如“行而知之”,从古至今,学而知之成为大儒者,不乏其人。但真正成为治国大器,其言为万世范,其行为万世仰者,又有其几?倒是那些学有所成,而力行不辍者,撑起了华夏的脊梁!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秦始皇大概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焚书坑儒仅仅过了四年,就有了“大泽乡下义旗扬”,“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这样的大结局。“夷平六国成一邦”的千秋大梦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被终结了。 而让秦王朝完蛋的竟然不是喜欢是古非今的儒生,却偏偏是不怎么读书的刘项。在这里不是鄙薄读书人,而是说明有时行动更能直指问题的实质,原本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只要一捅就破了,远胜那千言万语的灭亡预言。 有人说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他自己却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也许你会说,那他就是学而知之的圣人了。你可曾深想:他难道不是行而知之的圣人?他立的诸多原则,不是在替三皇五帝背书,而是直面现实的褒贬。“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正是他行而知之的结晶。 西方先哲苏格拉底更是以身试法,让箴言成了千古。“认识你自己。”恐怕更是行而知之的体会,而非学而知之的结果。 苏格拉底还有一句名言,就是“回到问题本身”。是的,就拿我们的**梦来说,多少是非诉讼,几多引经据典,可我们对**的认识依旧莫衷一是。是什么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我们已经不乏西方的启蒙,亦有百年**的沉痛教训,有关的文献更是汗牛充栋,几十年的时间更让我们明白,实行**刻不容缓,这是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的常识,可谓行之知更深,践之情更切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方悟前人错,亲践才分晦与明。在今天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在强调“学而知之”同时,更要重视“行而知之”。知可导行,行可正知,知行合一,方为真知。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行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将鲁迅先生的原话,改了一个字,呈现于此,让我们共勉!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认为,一个人,行的路多了,自己的素养就会得到提升,自己通晓的哲理,也就会愈来愈多。 路,在我们脚下,如果我们不出去走一走,我们有可能认为这就是世界。祖国河山大好,碧海蓝天。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出去走走,而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这样那样所谓的借口,推迟了,耽搁了一次又一次的本该属于我们年轻人的旅行,耽搁了一次又一次的本该属于我们年轻人的时光。 请趁年轻行而知之。一个人,(m.taiks.com)领略了祖国的山川河流,才能知道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个人,领略了祖国的西部风光,才能知道原来在我们国家还能有那么美的西域风情;一个人,领略了祖国的贫困地区,才能知道原来我们国家的国情不容乐观。我们有着年轻的资本,请趁年轻行而知之。我国着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正是因为走了那么多的路,才会有惊世骇俗的思想及着作,这种精神是令我们敬佩的,我们又有何理由荒废青春的时光呢? 请趁年轻行而知之,你能走的更远,你能知道的更多。行而知之,你会知道夕阳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美丽景象;你会知道美丽的彩虹永远都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你会知道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美丽景观。年轻人,世界是一本书,而我们所在的也只是书中的一页而已。世界那么大,我们走的路多了,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越多。 请趁年轻行而知之。趁我们年轻,请多去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那里的人们是怎么样生活的,看一看我们和他们相比是何等的幸福,看一看我们究竟和有什么样的理由去抱怨今天生活的不容易,学习的压力,工作的困难。趁我们年轻,请多去那些贫困山区,去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支教,你会发现,你收获的不止是一丁点的经历。当你看到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时,当你看到的那些孩子们看到你新奇手机的惊讶时,当你看到那些孩子们渴望走出大山坚定的信念时,你一定会收获感动,收获与那些孩子们地久天长的友谊,而这些,都是要我们去外面走走,去外面去发现,去外面去学习才会获得的。你会知道,在中国,永远都会有这么一些平时不会在电视中,不会在报纸中,不会在网络中出现的地方,人物。如果你不出去走一走,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这些的,岂不遗憾? 行而知之,我们有年轻的傲气。多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与其在家中上网,与其与好友在外聚会何不趁年轻多出去走一走,请记住,你收获的,永远会比你想象中的更多!你学到的,永远是那些书本上不会提及的!朋友们,请趁年轻,行而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