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情系桑梓,记得乡愁,感知江南水乡的日月变迁

优美散文2021-01-2587举报/反馈

  黄墓渡地处江南水乡——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它是史料里记载的三国东吴大将军黄盖墓地的所在地。著名的漳河水滋养了这块沃地。

  一方水地养育一方人。人们的辛勤劳作,又给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和古老的文明。黄墓渡就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古老文明发展史中典型一例。

  漳河流到这里河面宽阔,水流平稳,航运条件极好。那时,南陵和芜湖之间没有公路,两地间的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全靠这条发源于泾县,贯穿南陵,流到芜湖鲁港,注入长江的漳河。

  据记载,古时的黄墓渡,往来的南商北贾多集于此。渡口边,商船云集;街道上,商号称雄,店铺林立。因着这特殊的地理位置,古镇黄墓成为当地的商业贸易中心,也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堪称南陵北厢的重镇。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的修通,黄墓渡也失去了重要交通枢纽的身份,昔日盛极一时的繁华一去不返,替代的是冷清清的街道、街道两旁肃立的楼房、冷冰冰的水泥大桥和远走他乡的背影。

  在黄墓这方热土上生长的人们,无论走到哪,从事何种职业,对黄墓的情感、对儿时街口车水马龙的记忆始终镌刻在他们的心中。在这样的情感涌动下,一批黄墓文人名士把当年那个繁华的古镇写进了《一抹乡愁黄墓渡》。

  品读《一抹乡愁黄墓渡》一书,黄墓渡的文人们用笔墨为我们拂去掩面的尘埃,让我们领略到黄墓渡这个江南水乡特色古镇昔日的绰约风姿。
(m.taIks.com)

  “河面上,一年四季,南来北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有挂着双帆的乌蓬船、有荡着双桨的小划船、有拖着一二十条趸子、靠人工背纤的大驳船。还有顺流而下的竹排、木排。将鱼米之乡南陵的稻米、泾县的竹木运往芜湖,销往全国各地;又从芜湖将煤、铁等工业原料和日用百货,运到南陵县城和沿河各集镇。每年桃花汛起,轮船开通,黄墓渡是旅客南上南陵,北下芜湖的重要码头。枯水季节,轮船停开,旅客往来就只靠夜行船了。每条夜行船可载七八个乘客,船老板荡着双桨,‘吱吱呀呀’的桨声,伴着他那不紧不慢的号子,将船徐徐推向前进。久居黄墓,白日里,你可饱览那白帆点点、百舸争流的壮丽景观;在深夜,你可聆听那悠扬深邃、古老苍凉的船工号子。”

  啊!一幅多么繁荣壮观的画卷!

  品读《一抹乡愁黄墓渡》一书,黄墓渡的文人们带我们走进他们笔下的家乡,家乡也在这字里行间鲜活了起来。

  家乡是什么?

  家乡是“扎下根,烟霭相生,赓续繁衍,把风雨日月细细打磨成了一个温暖的名字——黄墓渡”。

  家乡是“多少人,在渡口目送江流婉转;多少人,在码头瞻望孤帆远影;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因河而居,瓦肆集贸,南北流通,把日子过得普普通通,波澜不惊”。

  家乡是“记忆里,一条南北向的石板路,长不过二里,但小镇人烟阜盛,辏辐十里,风帆千寻”。多么温馨亲切的故里!

  品读《一抹乡愁黄墓渡》一书,黄墓渡的文人们带我们走进他们心中的乡愁,乡愁也在这白纸黑墨中晕染开来。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流传在黄墓一带的民间故事和民谣;是春节期间想念的罗汉灯、龙灯、马灯、滚龙灯、花灯;

  是曾经驻足的南来北往的渡口;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渡口摆渡人;是轻舟飞渡上的渔夫;

  是铺面林立的筒子街、老街上早已破旧的影剧院和那冬天繁忙热闹的澡堂;

  是谆谆教导的恩师、朝夕相处的小伙伴;

  是弥散在心空的那缕青烟;

  是那些逝去的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这本书,将引领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黄墓渡的田间地头,走过黄墓渡的大街小巷,体味记忆中那份像漳河水一样流淌不息的浓浓乡愁。

  原创:刘羊黄山书社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