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七日阆中:阆苑盛筵
说起四川,首先便想起阆中;说起阆中,无非是为了古城。我去过北方的平遥,却无从想象这川中的古城,会有什么不同?只有在古城中徜徉,乃知所谓古城,是厚重的历史,悠久的积淀。是一座阔大的宝库:璀璨的民族文化,目不暇给,仓储其中。循着古城幽深的曲巷,浏览原汁原味、鳞次栉比的古建,用心灵去发现人性的尺度与色彩。我忽然想,所谓文化,就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理念中,具体而微,又浑然整体。如果想了解本民族的底色,便请到古城来。 所谓道一风同。南北方的古城总有根本上的大同,总有一以贯之的东西,构成我们民族共同的文化品格,表达着相通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使之彼此认同;总因气候地理之异,形成各地风情的小异,在历史的脉络中,生发出自己的分枝。譬如同是古城,在平遥看见了晋商,在阆中便看到了风水。当然,还有早就通过文字,从小便知道的三国文化。只是,当身临其境,一切都鲜活了起来。 光华楼和风水博物馆 看不够的嘉陵江。行走在满目清秀的嘉陵江边,就近找到的第一个景点,叫做光华楼。登高望远,放眼即是无限江山。充沛的江水,在察觉不到中流淌,似乎从来不曾流动。沿岸的锦屏山同样温润,从容舒缓在江城的对岸。唯独这江山之间,除了蓝天白云,都是一样的绿色,浸润着生命的灵机。于是在不知不识中,便看到了大大的风水二字:风烟俱净,静水流深。 走进不远处的风水博物馆,委实看不懂其中的玄机。只是颇有些无端的想:风与水构成了生命的本原,也构成了生存的环境。水乃生命之源,万物得阴阳之气以生。流动不居的风和水,蕴含着生发之机,隐藏着天人之际的密码。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中的道理,并非生活常理可以臆测,而宇宙的无穷奥秘,未必属于现代科学的法门。所谓江山如画,岂非人与自然的合谐?天人合一,物我相关,原本彼此关切。据说阆中便是华胥氏之故国,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画八卦,便在川中大地。如此说来,黄河流域虽为中州所在,辐辏四方,而中华文化之形成,实来自于四方之交融。孟子说,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中华文化,从诞生的时代开始,便是在相互交融中形成的天下文明。 四川贡院 今天的阆中,仅仅是南充下辖的小县,这块风水宝地,在历史上却长期作为川北重镇。清朝初年,成都残破,还一度成为四川省会,留下了大量遗迹。阆中古城所以名闻天下,自有它地理上的得天独厚,亦有它的深厚根基,前世今生。四川贡院,当年全川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所,如今建成了全国少有的省级科举文化中心之一。贡院丰富的陈列,向后人集中展示了科举制度及其历史演进的主要方面。让后人窥视,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文化的传承中获取功名。 科举制度,力图通过公平的考试,将国家政权向国民有序开放,让天下贤才为国家所用,打通了国家和它的与人民之间的通道,深远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面貌。一千多年来,在漫长的科举准备与选拔中,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得到普遍传播与信仰。于是我们看到,人文的情怀与其富丽的色彩,在古城中无处不在:几乎每一扇门窗都刻有故事,每一间古宅都写有诗意。看不见现代城市的标语口号和冰冷的法律警示,数不清的楹联书画,让人们在书香中浸润。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渗入到国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仍然生活在开口骂祖宗、唾斥中华文化的环境中,科举也成为一个封建毒害的代名词。可是,单纯比起文化的发达,今天我们几分进步,几分退步呢?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在于让人类安身立命,追求人格的圆满,或如耶教所谓灵魂的救赎。但是,这种人性的终极追求,不是通过对现世的遁逃与忏悔,而是通过科举取士,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挖掘了人性中对人生价值向上的追求:只要努力,便可以出人头地,便可以活出生命的质量! 惟其如此,在隋唐以来一千多年的历史中,这项国家大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直到晚清,科举制和它所维系的人文精神,在人类科技文明改天换地的巨潮里,黯然退出历史。然而科学不是一切,人类本身才是本体。做为一项维系政教、关乎人文的基石,谁能真正继承取代它的作用呢?历经几十年的建设,学校制度终于得到普及,遍地的文盲几乎消灭,科学知识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为国家的现代化奠定着基础。可是,“有知识无文化”的弊端却凸显了出来,社会上、学校内,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取代了当年的郁郁乎文哉的士坤,愈发的廉耻道丧,人欲横流。官员选拔的制度,关乎政权的根基,科举之前有父子相继的世聊世禄制,有地方推荐的察举制,分有利弊,贵在当时。然而,当代中国究竟是什么制呢?天下为公难,太子成群易,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盘踞国家公器,宰割公众利益。我们曾经骂臭的科举制和孔家店,然而在西方文明复兴的过程中曾被广泛借鉴。本土本乡,如何向历史寻求经验,乃建设现代中国的丰厚资源。 川北道署 走出贡院不远,是另一处标志古阆中显赫地位的所在:川北道署,当年整个川北地区的政治中心。道台,在清代时通常官居四品,比相当于地级市的知府还要大一级,总之是挺大的官儿。据说我的外高祖便是大清末期的道台,只是获得解放后,作为家族罪证的历史线索荡然无存。而今终于一入道台衙门,领略一下先人的工作环境。 高大的正堂,凛凛的官威,建筑规制中透出一种正大之气,塑透出出一股沉稳而昂扬的气概。严格的礼制,体现着一方国家政权的权威。阆中古城经过深度开发,几乎每一个景点都是博物馆、历史陈列馆。循着建筑的中轴线,道署的主体建筑次第展开,建筑的规格艺术我说不上什么名堂,不过每座厅堂上高玄的匾额,则点明了中国式的为官之道和政治智慧:从公生明、廉生威,到清慎勤;高悬在正堂上的,则是处理政务的要诀“清正严明”,做到才德兼备。即便退堂后,也要继续“思补”,牢记“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如此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实现读书入仕修己安人的儒家信条,当这个官儿,是很难呢?还是很易呢?但为官一任,是用生平所学“振扬风纪”,让这个社会和谐、充满阳光,还是“随其流而扬其波,”甚至“哺其糟而啜其醨,”任世道崩溃?很大程度上,就看这座道署和它的主人们了。正堂的两旁上手是土地祠,下手是衙神祠,神明就在主政者的身边,因为神明凝聚的乃是现世的精神:守望这方土地,因为人民都是土地的孩子;守住一个地方官的精神,因为衙神便是出身地方小吏的一代名相——辅佐高帝开辟汉室的萧何。人是要有精神的,是要由信仰、知敬畏的。神明离人不远,但在神明面前,我们是如此的卑微。 正堂两旁各具体职能机构,纷纷开辟成展室,系统介绍了天朝时代的政府体制和政治智慧,尊奉着川北的历代名宦及显要政绩。为官一任,能否想前贤一样没世不忘,看的是自己毕生的修为。 汉桓侯庙 汉朝的桓侯便是张飞。说起阆中谁名气最大?当然是这位猛张飞;说起阆中哪个地方最有名?当然是张飞庙。张飞可谓无人不晓,刘关张、诸葛亮,一串串三国人物的大名,在儒家文化圈耳熟能详,永远沉淀在东方文明的记忆里。“人言三国多才俊”,然而中国历史上从来英杰辈出,三国人物的不朽,在于代表了中国精神:崇尚忠义、勇武、智慧,鄙弃奸诈、贪婪、残暴。一个个三国名人,便是一个个精神的象征。神而明之,可瞻可仰,这就是中国人的神明。 然而,唯独阆中与汉桓侯渊源最深。在他生前,不仅一路进兵,助先主夺取益州,作为恢复汉室的根据地,而且在此主政七年。一千七百年来,当地官民虔诚的奉祀着这位神武刚毅的猛将,他的墓葬便被安置在庙内。望着桓侯熟悉的塑像,千载以下,犹凛凛生威,令人感到力敌万夫的气概。“虎臣良牧,”四字足以概括桓侯一生的行能。与民间熟知的那个脸谱化的莽汉不同,桓侯才兼文武,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而且写着一手好字,这分明是一代俊杰的风采。否则,谈何良牧?他的两位女儿,都成为后主的皇后,也就是泱泱大汉的末代皇后。如果真是这样傻大黑粗的莽汉,与先主再亲近的关系,群玉从中,怎能生出两位六宫之主? 千百年下来,这早已不重要了,张飞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只是文学作品的刻画,让历史人物容易走进寻常百姓。对桓侯的崇拜,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神明信仰的一部分。世事纷扰,人生多艰,他的神武与忠义,使子民们相信能够带来保佑。除了树碑立传,神而明之,原来历史还有另一种写法:轰轰烈烈又不露生色,融入民族的精神世界中。 夜饮嘉陵江 结束了一日的行程,重新回到嘉陵江畔,斟一壶桂花酒,齿牙生香;赏一江月色,醉眼迷离,随口吟出了这样的诗句: 醉吟江畔巴水长,阆苑灯火夜未央。 明月澄怀洪波里,俯掬星汉在身旁。 滕王阁 巴蜀之行最后的行程,原本是打算先回重庆为一日之旅,以便搭乘次日的火车。可是看到指示牌上赫然写着滕王阁,脚步立即停了下来。看来读过几页书,但是读的不好: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的开篇便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分明不是在阆中。等头顶烈日、晒个半死,一步步爬上高耸玉台山上的滕王阁,才知道来错了地方,不过也是正宗的滕王阁:巴蜀也有大唐滕王的足迹,也有滕王阁,谁说藩王们不能挪挪地方呢?好在虽没有王勃的诗篇,一代诗圣的杜工部也曾在此赋诗二首,也算不虚此行。 登高望远,自是台阁风味。站在滕王阁上,临眺嘉陵秀色,既然江山寓目,当然不虚此行。我突然发现,就像一副传统的山水画,当古典建筑妆点江山之中,不仅毫无违和之感,往往成为自然画卷的点晴之笔,让无声无臭的大自然,融入了人文的气息。是传统建筑用材的天然?还是中国建筑文化中诗性的浸透?倘若是现代气派的高楼大厦,反倒使得意境全无。天人之间,和谐无间。正是人文精神,构成中华文化的主色调。 天太热了,实在浪漫不起来,于是躲到玉台山腰的天门台,沐浴一会儿蜀江的清风,浸润一片巴山的翠色,仰观白云淡淡,俯瞰碧水悠悠。触目所见,口占一首: 天门台上天门开,一泓碧江缓缓来。 巴山翠色望不尽,风拂云影入诗怀。 县文庙 倘若没有孔子,便没有了民族的魂魄。孔子上承三代以来之中华文明之成果,集其大成,开启至道,让中华文明火尽薪传,代代相继。如何对待孔子?这是如何对待中华文化,如何对待自身文明基因的根本态度。如果上帝死了,西方文明将会怎样?从文化革命到文化复兴,历史的洪流背道而驰,影响每个人的存在,关乎每个人的灵魂。如何让人类活的有尊严、有品质、有价值?这是人类文明所直面的课题,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与面貌。从修己安人到修齐治平,孔子的不朽,在于为人类指明了伦常,树立了典范,告诉人们怎么活着。二千多年来,文庙奉祀着孔子,寄托着生生不息的文化道统。文庙在,则儒风不坠,精神之中心不毁。 在科举体系中,文庙又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经过童试成为生员的秀才们,将从这里读书应试,获取参加科考的资格。从入学到中榜,每个环节千军万马,在道德文章中通向遥远的天庭。其中,各种礼仪、仪式贯穿其间,以人性化的方式,神圣而感性的色彩,表达其中蕴藏的深意和至道,激励着学子们的精神。譬如,入学时庄重的通过棂星门祭拜孔子,高中状元后披红戴花,由天子赐筵曲江。而上至君王,下至疆吏,各级官员都要亲自入泮讲学,足见历朝对人才储备之极端重视。政教相维,密不可分,难怪中华文风之盛,郁郁乎文哉。人才与士风,乃维系世道的根本,而大成殿旁的名宦祀和乡贤祠,让功德卓著的本地名宦、先贤,世代享受后人的崇奉。原来,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追求不朽。 文庙的设置,从道统到治统,对维系东方世界起着完备的作用,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也许,这些制度太完备、太牢固了,在科技文明的崛起中,我们难以转型,终成玉碎。整个文化体系的重心,从人文转向科学,最终由学校制度重建教育系统。这是一段历史的进程,也是一曲历史的悲歌。人文与科技,创新与继承,对人类同样重要。 锦屏山 阆中最后一站:锦屏山。山不在高,在于清秀,临流顾盼,风雅自得。譬如屏风,缓缓打开在阆苑古城的对岸。既不逃离红尘,又不坠落市井,俯瞰江景,远眺山色,阆苑历历,皆在目中。宋武穆王岳飞部将张宪的忠毅,大唐诗圣杜工部的诗情,八仙吕洞宾的仙风,以及阆中特出与中华大地的古典天文研究、春节文化的起源,栖居在锦屏山的密林中。在画圣吴道子那里,成为江景绝佳之处。人性的温度与历史的厚度,在江山的灵性与多情中得到融合,终于成就了这座低缓的名山。 结语:归途 自渝归鲁,道经楚豫二省,适值华夏腹地,风貌各有不同。自巴渝东行,沿途千山万壑,若折皱而隆起,连绵不绝,高低不同。然群山深处,时见乡镇散布,乃知生齿之繁,遍布九州。及至宜昌,则山势渐缓,俄而平原舒展,土地尽辟,沃野千里,一望无际。盖中国地势,由第二级降至第一级,地形虽殊,然沿江上下,水系发达,望之千里如碧。嘉陵入于江而有重庆,汉水汇于江而有武汉,交汇之处,皆为重镇。由汉口折而北上,径往郑州,忽过群山横阻,然不若巴渝之高峻。及穿山越岭,时入隧道之中。北出山地,则平野广阔,河南地貌风物,与齐鲁不殊。虽不若沿江之温润,而满目青脆,未尝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