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羲皇故里话西和

随笔美文2021-04-20148举报/反馈

  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和县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秦国的发祥地之一,氐人地方政权古仇池国的国址,三国时代蜀魏相争的主战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华夏文明的源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白皋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德于地,傍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结绳崑之政,于是始创嫁娶,以俪皮这礼,结纲罟以教佃渔,崑古曰宓羲氏。”

  宋代罗泌的《路史》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生于仇夷,长于起城。”“生于仇夷,长在起城”句中的“仇夷”就是今天的陇南西和县,“起城”就是现今的天水秦安县。《遁甲开山图注》亦云:“仇夷山,四面绝立。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处。”“仇夷山”就是今陇南西和县的仇池山。

  因陇南和天水在行政区域划上,长期以来合合分分,1985年,又将原隶属于天水的西和县划归陇南,按照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的历史说法,说陇南西和是“羲皇故里”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当不为过。

  先秦时期,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秦汉时期,北部为西县所辖,南部为武都郡所辖。魏晋南北朝时,氐人以仇池山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政权仇池国,前后达358年。隋唐时期,北部置长道县,属秦州,南部先后置上禄、汉禄县,属成州。北宋,置长道县,并改为岷州所辖。南宋,关陇一带为宋金鏖战的前沿。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南宋朝廷被迫移岷州治所于长道县白石镇(今县城北部)。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金议和,因岷州“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遂将原和政郡(岷州)首字改为和州。后因淮西已有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将此“和州”前冠以西字,加以区别,故名西和州。此后政局域界历经变迁,但西和之名仍沿用至今。

  笔者思考,中国历史地名中,凡是带“宁”“定”“镇”“和”“安”“平”“靖”这些字眼的,都与历史变革、社会动荡、民族融合、正统隶属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西和”地名的由来,是否为当时的中央政权希望与地方割据政权或少数民族居多的地方有和平相处之意,而改定的地名呢?还有待于历史地名学专家,做进一步的考证。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州区接壤,总面积为1861平方公里。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属梁峁沟壑区,地表起伏平缓,土质肥沃,东南属岭南山林区,峰峦叠障,山岭陡峻。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

  西和县有铅、锌、锑、铜、铁、金、银、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硫磺及油页岩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截止2008年,铅锌矿探明的储量为3350万吨,金属量264万吨,属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铅锌矿带向西延伸部分;锑矿已探明储量为520万吨,金属量15万吨;黄金资源散布全县。西和县境内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树木1000多种。截止2008年,西和县森林覆盖率41%,面积为1100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荞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白云豆、胡麻、菜籽等,中药材以半夏、红芪、党参、大黄、当归、柴胡、西贝母为主,约1000多种,种植面积七万余亩;薇菜、蕨菜、木笼头等食用药用菌和山珍野菜100多种。

  西和县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深厚,遗留的传统文化习俗很多。

  西和乞巧节,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西和“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西和县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乞巧中的“巧娘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七仙女。据考证《史记?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织女的传说同周人始祖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传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随着西和礼县交界处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说明秦人发祥于西、礼二县一带,因此有专家认定,“乞巧”风俗是秦人的古老遗风。

  西和“羊皮扇鼓舞”的活动时间大都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日。最崇拜的是“龙王神”。俗话说:“十月的师公比驴忙。”因为这个时候,农民已将庄稼收到了家中,正是农闲的时节。每个村都有各自的节日庙去,乡民们趁此日子,请师公跳神庆丰收,再祈求神灵保石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师公被这个村请到那个村,显得很繁忙。甚至有些家庭也请师公在他家里跳神,给老爷的神灵还愿。

  西和仇池山歌是流行于陇南西和、礼县、武都、康县等县的一种山野歌曲,产生于古代当地劳动人民在播种、插秧、薅草、放牧、砍柴等农业劳动活动中的民歌,属于民间的一种“口碑”文化,口头传唱,曲调开朗质朴,节奏自由,韵律悠扬婉转,是山民生活经验和艺术感悟的结晶。山歌在陇南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传唱于西和仇池山一带的山歌,数量丰富,感情表白直率,以农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采用比兴手法组成一整套独特的意象系统,单纯简约,以朴素美见长。仇池山歌内容涉及广泛,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历史记录,也是一幅展开的民俗风情长卷。西和县民俗文化专家杨克栋搜集整理的《仇池风》仇池山歌集,共收录陇南山歌4000余首,充分展示了陇南山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西和影子腔是民间戏班演唱皮影、木偶时所运用的戏曲腔调,流行于西和、礼县一带,渊源于用兽皮刻画人形,借灯光在纱幕上显影的民间皮影戏,其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是当地艺人用陇南民间小调表演皮影而形成的腔调,又名“灯调”,介于秦腔和眉户、道情之间,属于北方梆子剧种。音乐结构介于板式体与曲牌连缀体之间,其板路唱腔没有秦腔严谨系统,需采用一些秧歌曲调,如《泪涟涟》、《卖杂货》、《尼姑下山》等,其行腔咬字,采用当地方音,旋律较接近民间小调,悠扬婉转,乡土气息非常浓郁。所用曲调分为“花音”、“苦音”两种。“花音”明快、开朗、欢悦,“苦音”压抑、抑郁、低沉。最突出的是有形成其独特风格的“冒腔”,即在唱词告一段落处,一人唱,满台和。在音乐伴奏上不是由鼓师指挥,而是以锣开头,文乐以三弦为主,四弦包音。传统的影子腔表演手段比较原始,搬上舞台后增加了伴奏乐器,在特技性的表演中显示了艺术感染力,表演效果独特。

  西和说春,是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一种传统民间说唱习俗,为传统民间曲艺中的说唱艺术。它经过数千年来的民间流传,对中国传统曲艺表演艺术的起源、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也是没有什么可比拟的。说春歌谣完全来自传统民间口头文学之顺口溜,是极为重要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包含的内容有传统民间习俗、生产劳动、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有不少内容还包含了世界诸多文化的交流,以及一些生产劳动习俗之由来,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是比较古老的群众文化活动之标本。

  西和县名胜古迹主要有:

  仇池山,位于西和县城南50公里处,地处大桥乡南部,海拔1793米,相对高度791米,西汉水由西北绕山脚南下,洛峪河从东南沿山麓西来汇入西汉水,二水汇流山下,形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天险胜地。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神话传说中刑天葬首的地方,氐人的发祥地,仇池国的故土。海内有89部点击文献有对仇池山的记载。

  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为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水即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所称的建安水。该水库是目前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水库。2008年,晚霞湖水利风景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批准,成““国家水利风景区”。2019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伏羲崖,为仇池山之最高峰,相传此为伏羲诞生之处。原建有伏羲庙,崖下有一线天桥及北天门、狂猴洞等景点。2003年新建伏羲庙。

  凤凰山,位于西和县城北部25公里处的长道镇大柳河畔。其山上有一株百年梧桐,枝繁叶茂,虬枝婆娑,相传曾有凤凰栖落此树,又因此山势奇特,远观似凤,故名为凤凰山。

  云华山,位于西和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稍峪乡境内,与塔子山相连接,海拔2100米。因其山形如圭,旧称圭峰。因云华山为塔子山(古称鸡头峰)侧峰,传说是秦始皇祭奠先祖的地方。

  西和县文化氛围浓厚,作家、诗人、书画家、金石家辈出。每到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但不是随便从大街上买几幅,或只要是能认识的毛笔字就可以的,而是要请“写家子”(书法家)郑重其事地书写。春节时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可以说是书法作品的大荟萃,相当讲究,很有造诣。西和人崇古尚文,士风犹存,仅此可见一斑。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