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永远的军号声
初进军营,难忘那晚一声悠扬婉转的熄灯号声,我的军旅生涯也从那一刻开始起航。从那天起,军号的旋律伴随着我们训练学习、工作生活,从清晨的起床号、出操号,到吃饭号、午休号、上课号,再到集合号、休息号、晚点名号、熄灯号,军号声贯穿于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兵再久,总会有离开的那一天,抛洒热血、贡献青春,我们无怨无悔,然而,那熟悉的军号声,却让我们难以割舍,总也放不下。 直到现在,我手机的铃声依然用着军号声,早晨伴着起床号开始一天的忙碌,夜里十点我的“熄灯号”准时响起,再忙也要准时就寝;有时候没事,还把各种军号声联奏放着听,一面听一面打着拍子陶醉,老婆说,你是不是得“魔怔”了,这音乐真的那么有好听么?我说,对于每一个当过兵的人来说,军号声无疑是最美的乐声,即使在信息化的今天,军号依然有它振奋人心的魅力。 记得那年在团政治处助勤,电影组放军号的老兵回家探亲,部队首长临时让我担任放号员,能够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足见领导对我的信任,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军号是指挥调度部队的号令,切不可有一分一毫的差错。” 越是紧张越是容易出错,由于没调好闹钟,有一天早上,起床号迟放了三分多钟,造成十多个连队晚起床,给当天的工作训练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这在部队属于严重的事故,是绝对不允许的。那天,宣传股开了分析会,战友们集体帮助我,“别小看这三分钟,战争年代你这个小小失误,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战斗的失败。”一席话,说的我汗颜不已,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能粗心大意了,那以后,直至老兵回来,一个多月里再也没有出任何差错。也就是这一段短暂的放军号经历,让我对军号有了更为特殊的感情。 军号,作为一种军队发布号令、报警、报时、振奋士气、迷惑敌人的通信工具,古已有之,从有军队的那一天起,就有军号,只不过那时候叫做“角”,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出现军号最早的国家,《乐录》记载:“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之野,黄帝乃命吹角为龙吟以御之。”古代的边塞诗词中,有着许多关于号角的描写,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号角连营”,范仲淹“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今读来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我军建立之初,就有了专门的司号兵编制,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军号发挥着极其重要,甚至难以替代的作用,“司号员鼓鼓嘴,千军万马跑断腿”,可以说,军号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程。记得小时候,看战争电影,有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紧张战斗中,司号员高高举起飘动着红绸带的军号,吹响起“滴滴哒哒”高亢激越、气势磅礴的冲锋号声,战士们似乎瞬间注入了神奇的力量,纷纷跃出战壕,向着枪林弹雨压过去,这震天动地、排山倒海的气势,是任何敌人也阻挡不了的!每当看到这里,那种无与伦比、欣喜若狂的震撼感觉弥漫全身,对军号的情结,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扎下了根。 关于军号,有过很多的传奇故事,最有名的应该是电影《集结号》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最后由于没有听到集结号,错过了宝贵的撤退时机,导致全连除谷子地外,全部阵亡。“每一个牺牲者都是不朽的”!经过谷子地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那47个被遗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们没有失踪,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后,九连全体烈士墓碑前,团长的警卫员小梁终于吹响了集结号,那响彻天空的号角悲怆而又凄婉。看到这里,我眼里满是泪水,相信看过这个电影的老兵们,心情都是一样的,这是军号声带给我又一种不同的感慨和回味。 而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个军号吓退英军一个营的故事,则有了更多的传奇色彩,足以让我们自豪和兴奋。一次战斗中,志愿军某部二连奉命坚守一个高地,在打退敌人无数次疯狂进攻后,全连只剩下7个人,这时候,输红了眼的英军组织了8辆坦克和一个营的兵力,向阵地发起了最后的冲锋。手榴弹投完了,子弹打光了,再也没有其他的武器可用,眼看敌人就要攻上阵地了,怎么办?情急之下,司号员一把从身上扯下军号,跑向阵地最高处,奋力吹响了冲锋号!伴随着嘹亮的军号声,仿佛有千军万马冲杀而来。奇迹出现了,很快就要占领高地的敌人,突然惊呆了,以至于忘记向仅距他们十余米的号手射击,纷纷调转方向,大祸临头似的仓皇向山下狂奔而去。最终,这7名英勇的战士成功地配合主力部队,创造了歼灭英军王牌二十九旅“皇家来福枪团”大部的经典战例。 对于这一段传奇,最近从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中找到了佐证,书名叫《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他写到:“然而那种声音却不是风笛发出的,而是从军号与喇叭里发出的一种诡异的声响。对于这种声音,只怕很多人会在此后终生难忘,因为他们很快就知道,这种声音不仅代表着中国军队即将投入战斗,同时还是对敌人的一种强大的威慑力。” 前几年,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江苏省镇江市茅山望母山上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出现一桩奇异事,只要是有人放鞭炮,纪念碑上空就会传来清晰嘹亮的军号声。起初以为是回声,当地还请了地质专家、声学专家考证,始终没有得到科学解释,于是有人议论,说,抗战时期曾经有个16岁的小号手牺牲在茅山脚下,他的英灵守着茅山不肯离去,直到今天,每当鞭炮炸响,警觉的小战士英灵就像听到了战斗的枪声,他便奋力地吹响军号……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并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魂灵存在,但是这个传说让我动容,从心底宁愿相信是真的,这号声是军魂、是军人崇高使命的召唤,更是军人历史的回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斗系统、量子技术、数字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已逐步运用军事通信领域,军号作为通信工具,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今的部队,更多的是把它当成营区内调控作息时间、保持军队高昂战斗作风和良好精神风貌的一种工具,到我当兵的时候,军号已改为高音喇叭播放,然而,军号的魅力依然不减,在它的统一指挥下,数千人闻号而动,依号而止,步调一致,这是何等的威武壮观!置身其中,荣誉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和平年代里,战斗的号角渐渐远去,但营区高音喇叭里流淌出军号声,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在军旗下摸爬滚打,在号声中流血流汗、百炼成钢! 号声是什么?是召唤、是命令、是鼓点、是鞭子,号声一响,士兵就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该做什么。号声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挥洒热血与青春;号声中,多少战友洒泪别军营。 而今的我们已近天命之年,曾经激荡的青春岁月早已远去,然而,那一声声穿透历史、穿透时空的军号声,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着那个伟大梦想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