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海参崴印象

优美散文2021-04-22144举报/反馈
具说海参崴这三个字是出于满人,意为“海边的小鱼村”。100多年前在东北生产海参,“崴”是洼地的意思,所以中国人称它为海参崴。

  2014年6月和姐姐妹妹去北方旅游,正好每个人都带着护照,就在当地报个旅游团去了一趟海参崴。

  北方的这个季节,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风吹草动十分迷人。旅游大巴在一片未开发过的边境地带穿行,放眼窗外,碧色连天延绵不绝,仿佛一块巨大的绿色丝稠,随汽车的颠簸而抖动,一浪一浪地舞向远方,延伸到尽头,消失在眼波不及的地方,接着又是一浪,一浪又一浪不知疲倦地往复着。

  过了中俄边境,换乘了俄方的汽车,大巴象俄罗斯人的性格一样,不急不慢不温不火地朝前开着。汽车静静地前行,车内悄邈无声,导游的一番话,心里沉甸甸的,原本是中国的领土,却要用出国旅游的方式。自已的家,却不属于自己,心里五味杂陈。海参崴,这个边境城市让人好奇。

  第二次**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定的不平等《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心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更为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软弱无能,沙俄国家没动一兵一卒,割走了中国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之后又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翻译成汉语就是控制东方。(资料来源于网络)

  本来可以早一点到达目的地,由于司机的好性子,到海参崴已是夜色浓郁了,终于领教了俄罗斯人的慢节奏。迷一样的海参崴让车上的每一位游客有些迫不急待,放下行囊不顾夜色都走出了酒店。

  从国内出发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刚过俄罗斯边境,天气阴了下来,到达海参崴反而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是血脉亲情使然吗?上天也流下了泪水,和我们同祖同宗的海参崴,离得那么近,近在咫尺,却又很远,远在天涯。

  拿上了雨具我和姐姐妹妹一头钻进了雨雾之中。

  浑然天成,是海参崴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依天然而成型,道路依山傍海,遇山爬山,遇水架桥,房屋或建在海边或建在山脚、山坡、山顶,以天然去雕饰的美迎来送往着无数的游客。置身于这座城市之中,由内而生的随意,让人感觉不到一丁点束缚和压力。

  我们所住的酒店旁边是一条不太长的街道,雨夜时分,四周舒缓而安静,周围的一切仿佛抽离了一般。路上没有几个行人,偶而三两个,也是轻声慢语从小街的这一端消失在街的那一端。几家酒吧一开一关的玻璃门,才昭示着这条街道并不空寂。飘飘洒洒的小雨在路灯照耀下扬起了团团氤氲,温馨里透着似曾熟悉的气息,耸立着的俄罗斯建筑和路两旁不拘格式各显迥异的霓虹灯提示着我们,这是异域他乡。就在走着看着时,一辆轿车缓缓地停在了身旁,几个人心里犯了怵,站在马路边上不敢往前挪动一步,听了导游的话,才幡然醒悟,原来司机以为我们要过马路而主动的避让呢,车子前面即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斑马线,跟着这辆车后面又停了第二辆、第三辆。感动是无疑的,也被温暖在异国漂着雨有些微凉的夜晚里了。我即是行人也是司机,眼前的触动自然就想到了中国式的过马路,中国式的闯红灯。这座城市的素质可见一斑。

  之前有所耳闻,慢节奏的俄罗斯人很是热爱生活也特别懂得生活。果然,尽管下着小雨,还是有不少的男男女女细语轻步在长长的海岸线上。海参崴的海也格外的温柔,契合着游人的脚步,哗拉哗拉的低吟浅唱着,软软的沙滩上,一个脚窝积一汪海水,一串串足迹,尤如一首首情诗。诗人白居易“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的诗句,形容这里的海最合适不过了。

  我也喜欢有雨的日子,新雨如酥,万萃娇柔。撑把伞,任纤纤的雨丝包围着,寻得一处幽径,踩一路清新享得几份宁静,揽柔情于怀感受缠绵十分。细雨湿衣,闲花落地,看不见,听无声,如诗似画。我们家有一把和别人不一样的伞,其特点是够大,远远望着,如一叶彩色的小舟。放在那儿是把很平常的伞,举着它走在路上,就显出其与众不同的特别了,两个人在里面完全不会被雨水淋湿衣裳。躲进它,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喧,不闹,恬淡,自若,我称它“情人伞”“移动的观景岛”。遇到细雨朦朦似雾非雾的天气,就忍不住拽上老公撑着这把大伞出门。自以为极平常的事儿了,然路人总是投来好奇的眼神,并报以羡慕的窃窃私笑。(美文网 )我知道是这把大伞引得许多人的注目,并且还赚了不少的回头率呢。这雨、这伞、这景致,我则更乐意落得个百般满足。

  回来后有朋友问我,海参崴还有社会主义的痕迹吗?我想了想,不知怎样回答,“社会主义”这个词儿不好给人家定义,有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是否还有俄罗斯式的社会主义不得而知。要说对俄罗斯的印象,小时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扎根在脑子里,曾经那么坚定的以为,保尔柯察金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苏联人民的化身,弗拉基米尔·列宁就是苏维埃永远的政权,这些浅显粗略的认识现在想想挺可笑。海参崴的阿林乌斯卡大街旁立着一尊五米高的青铜老人像,这是列宁铜像,看起来有些破落,铜像的身上还散落了许多的鸟粪,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庄严和肃穆。导游介绍说,过去,当地政府为了不让鸟粪侮辱了苏联人民的领袖,雇了一个退伍老兵,每天负责驱赶鸟儿。如今已看不到任何人为青铜老人做这样的事了,大概是没有人肯出资了吧。过去的已经过去,苏联解体了,整个俄罗斯怕是找不倒几尊这样的列宁铜像了吧,从这一点上看,不知道苏联的社会主义算不算是改得彻底了。

  最可贵的是俄罗斯人还很务实。一般城里有套房,城郊有套别墅。说是别墅实际上只有壹间屋带个小院落而已,院里种些花草蔬菜什么的。远远望着,一幢幢的小别墅散落在绿林草野之间,像童话里的小木屋镶嵌在欧洲油画之中,我想,若有游人入得画间不知道又会是怎样的一景呢。想想在国内看到的别墅豪宅,不敢说是奢侈浪费,因为有钱人就是任性,只觉得和这些小木屋有着天壤之别呢。

  海参崴的二手车比比皆是,马路上跑的汽车几乎都是日韩的旧车,花上个千把或万把美金就能买辆不错的二手汽车。最让人羡慕的还是俄罗斯的低价格汽油,且各种税费都包含在油费中,养辆车一年的费用也不高,居说不过几百人民币,羡**呢。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