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采参人的规矩

优美散文2021-04-22111举报/反馈
看纪录片《美丽乡村》,第一次看到长白山人采摘野生人参的过程,心里便有一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美好感觉。

  入山采参,长白山人俗称“放山”,放山之前,他们必须入庙祭拜山神。王中三是一位有着四十年采参经验的老把头,带徒弟进庙烧香,依然庄重虔诚,执两炷香端卧胸前,目光如炬地凝视佛像,念念有词:“这次进山又要打扰山神,敬请菩萨开恩原谅,保佑。”说完,腰深深弯了下去,徒弟也跟着鞠躬跪拜。

  野生人参怕热怕旱也怕晒,一般生长在海拔近两千米的深山湿地,放山讲究“去单回双”,进山时人数要是单数,回来采到的人参就是成员中的一份子,凑个双数,意味着丰收吉祥。王中三带领俩徒弟入山,每人拄一根高过头顶的木棍子,山路湿滑陡峭,野兽毒虫时有出没,棍子能以防万一,但有意思的是,棍子上不知为什么都系着带铜钱的红绳,一路晃动,如跳舞的耳坠。三人风餐露宿,一天一夜后进入人参生长的深山,按照规矩,三人都默不作声,提着棍子,猫着腰,蹑手蹑脚地向前探,原来,在他们心中,人参是有灵性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它们受到惊吓,然后倏忽逃走。只见王中三屏气凝神,时而侧耳谛听,时而左顾右盼,似乎他能在风的低吟中感受到人参的呼吸。王中三终于停下步子,对着周围的草丛,一遍又一遍地轻唤:“棒槌!”“棒槌!”俩徒弟也轻轻地唤了起来,“棒槌”是长白山人给人参起的乳名,声声轻唤听起来就像守在摇篮边的母亲在唤醒熟睡的婴儿,这就是他们的“喊山”,旨在告诉棒槌有人来抬它回家了。

  王中三轻手轻脚地走到一处,慢慢蹲下身子,拉起一片翠绿的叶子摸了摸,满意地笑了,徒弟们取下棍子上的红绳递了过去,王中三便把它套在了人参枝叶上,他说,人参需要五十年才能长成,采参要抬大留小,这棵从叶子上看已经长成,可以抬走,所以套上红绳,免得它溜走了。王中三戴上老花镜,取出剪刀和小木棍,小心拨弄着人参周围的土壤,每一根细小的根须都不能弄断,因为这是山神的恩赐,它已成为采参人心照不宣的规矩。王中三端坐在人参面前,犹如坐在寺庙的蒲团上,专注地盯着手下,手里散发出的是修行的光芒,他就那么重复地拨弄着,一缕一缕地牵起细细根须,平静的劳作给人一种庄严感。

  两个多小时后,一颗完好无损的人参出土了,像白嫩的婴儿,托在王中三的手里,徒弟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白桦树皮铺在地上,放上厚厚一层苔藓,王中三才把人参放到这温床上,又捧起一层湿苔藓盖上,然后再轻轻卷起,抬走。让人参保持生长的原貌下山,这也是采参人遵循的规矩。

  看完采参的全过程,是不是有一股清泉注入心间?人参是长白山的馈赠,而长白山人依靠这些古老的规矩,世代安享自然的润泽。看似繁琐的规矩里,实则蕴含的是一个简单的“敬”字,敬天地,敬生命,敬自我,在纯朴的山人眼里,天地是神,需要顶礼膜拜;万物有灵,需要体贴对待;自我有魂,需要劳动的认真和严苛的自律。一个简单的“敬”字,让我们找到了人间真正的和谐,它来自于人内心的安宁满足,人对自然万物的顺应默契。

  现在我们都在金钱和权力构筑的美丽光环下,成了迷途的羔羊,我们只信奉潜规则,不知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年轻的长白山人,他们不会忘记先辈留下的规矩吧?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