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阿伯的花灯 优美散文2021-04-28102举报/反馈 刺桐花,是泉州的市花。 泉州称得上是一座古城,常听老辈人嘴中念叨:“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指的便是建于唐朝开元寺内的镇国塔、仁寿塔和中山街。在这座自唐而兴的小城之中,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数不胜数,正值春节期间,赏花灯、听南音、赏梨园戏这些佳节中的传统项目,让泉州的年味儿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道。 其中我最痴迷的便是泉州花灯。据史料记载,泉州的花灯制作工艺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并延续至今。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泉州花灯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极富工艺美术价值。2006年,泉州花灯也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从丰泽走到鲤城,古城显现出浓浓的节日韵味,骑楼间挂着的花灯,各式各样,这些花灯大多出自泉州花灯手艺人之手。街口的阿伯便是一位制灯好手,他在这里制灯几十年,我在他这里买了十几年的灯,因此与他相熟。阿伯告诉我,当年他在泉港那会儿,扎出了一盏大龙灯,还挂到区政府办的灯展上,抢尽了风头。现在体力不济,只能做些小盏的,赚点小钱图一乐,最重要的是别让这手艺生疏了。 这些年看阿伯做花灯,让我彻底成了花灯爱好者,自然对他的制灯手法非常熟悉:他先是在报纸上画好需要的线稿图,再把这张草稿盖在要做花灯的那一叠彩纸上,用订书钉钉起来。之后捏来几根又细又长的钢针,沿着那画好的线,一点点等间距地打孔。待他把孔打完,取下那当模板的报纸,展开彩纸轻轻一抖,通常会满意一笑或是继续微调。这张彩纸,在外行人眼中不过是一片细密的小孔,可能连图案的轮廓都看不出,更别提手艺人的道行了。待这些彩纸粘到灯的骨架上,组成一盏完整的花灯,再把它点亮,火光便透过那些孔洞映出来,彩纸上的那些图案便仿佛活过来一样,若有幸能观看整个制作过程,那么这一刻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灯光中起舞一般,花朵在灯光中绽放一般,凤凰在灯光中涅盘一般,巧夺天工,令人拍手叫绝! 这瞬间绽放出的绚丽画面正体现了手艺人的真功夫,这一个个小孔,扎弯了阿伯的腰,扎糙了阿伯的手,也扎出了泉州花灯的名气。做了一辈子花灯的阿伯有个用了一辈子的篮子,里面装了他一辈子的手艺。那本被翻得破破烂烂的小画册中,花鸟鱼虫、**龙凤样样俱全。这里面的图案呀,除了经典样式,阿伯还不断推陈出新,也都让他摹到灯上去了。就说现在,他不做灯的时候,手也没闲着,经常把那本小画册掏出来,勾上几笔,弄点新花样。 今年阿伯就给我做了个新花样——刺桐花花灯。 “阿伯送你这盏刺桐花,就是希望你将来出息了也别忘了咱们泉州刺桐城。更别忘阿伯的老手艺。古城的文化,少不了一代代传统手艺人!” 我理解阿伯的意思。现在灯展的参展单位越来越多,但在这一片华彩之下,中国手艺、工匠精神正慢慢地消失。机器代替了人工,花灯都是工厂大批量的产品,而传统的手工扎制的花灯越来越少。我捧着阿伯手工做的刺桐花灯,在西街边走边看,一盏又一盏花灯在我头顶掠过。 远处的一盏花灯,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看,这盏灯是多个三棱锥状的小部件拼成的,每个小部件上,都刻着精美的图案。那精度,那功夫,一看就知道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再看灯底挂着的牌子上写着:“李尧宝刻纸工艺第三代传人”。旁边还有一位老先生在灯下,盯着他的作品。 我用手机将这位老人和这盏灯拍下。心中念着:传统手工,才是有温度的艺术。 (作者:刘炅)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1、生活可以五颜六色,不可以乱七八糟。 2、太阳沉了下去,生活浮了上来。 3、Nothing to lose。 4、不赶什么浪潮,也不搭什 下一篇 随笔该怎么写?写什么题材? 随笔党的写法及题材如下: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 相关文章 伤感空间 有关冬天 断桥残雪飘,人散天涯处 我的千言万语只想让你回心转意 金陵群友谱之乐呵篇 流星 这个世界,有人会爱上你的笑容 贾平凹当代抒情散文阅读 甘愿孤独悟墨香 关于孤独的唯美散文欣赏 晨羽浮光金水澄,琼华飞鸟夏曦萌 月如眉 聆听仲夏夜雨 心里有座孤岛 青青河岸,悠悠我心 每段路,都是一种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