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慢点走
经过这几天的适应,已经没有了第一天的那种烦恼,相反,我慢慢发觉自己喜欢上了这里,爱上了这里,有一种不想离开的感觉。 一大早就有一位老奶奶给我们送来两堆竹柴,这大大解决了我们缺柴的难题。老奶奶用本地方言讲了很多很多,不过我只能听懂其中的一部分。她讲述了这里地广人稀,而且村里是留守儿童比较多,她很开心我们能够到这里进行三下乡实践,她多希望我们多待几天再走,多陪伴孩子们。从和奶奶的交谈中,我体会到了村民们对我们的热情,还有渴望我们能够改变小孩的现状。听到这些话,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因为我们很快就要回去。我只能点了点头,这一刻我发觉我有点舍不得离开了。 做什么事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前大多数小孩对我们都会有些陌生感,不敢靠近我们。而现在我们住的地方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每天一大早就有孩子过来玩耍,他们有时候会带着一串葡萄,很主动地问我们要不要,还会自己伸进我们的嘴里,一到我们的吃饭时间,他们也会乖乖地去到学校等候小老师们的到来。下午是孩子们到来的高峰期,一放学,他们就会跟着我们的上课队员一起回来到我们的宿舍。他们会很开心地在空地里跑来跑去,也会很好奇地问这问那,你们今天煮什么菜啊?这个是什么呀?很多时候还会和队员打闹成一片。有个别调皮的还会跳上队员的背上,要我们背着他们,有点像是父亲和孩子相处的感觉。 这里的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可能是由于生活条件的相对落后,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没有手机,看到我们在玩手机的时候,他们都会迅速围在我们周围,很好奇的问这个是什么,你在干什么。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拍照,教会了他们拍照后,有空他们都会主动问我们借手机,然后跟队员们进行各种拍照,有时候一拍就是一个下午,直接把内存都快塞满了。 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我们,吃过晚饭后又会立刻从家里过来找我们玩,要我们陪他们玩飞机旗,教他们打武功。有时候玩到九点都不愿意走,在我们的催促下才不情愿的回家,而且还要我们背着回去。背他们回去的路上,他们也会给我们介绍这是谁的家,那是谁的家,还会拿手电筒照着路,叫我们跟着他照的方向就能回到家了。在送他们回到家门口后,他们还会打趣的问我们敢不敢回去,怕不怕黑。看到这群小孩子,感觉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突然生出舍不得离开这里的感觉,想在这里待久一点,想时间走得慢一点,让我能多陪伴他们几天。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文传院晨希·人文情社会实践队 撰文/刘智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