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原创美文 >

原创美文

守护文物 留住对历史的回望

原创美文2021-08-13105举报/反馈

  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有一种文化现象受人关注。通过文物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艺作品穿越时空、连缀古今,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8月11日《人民日报》)

  作为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史,积淀出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如群星般璀璨耀眼,历史文物作为承载时光的容器,成为我们追溯历史、观照前路的最好见证。历史记载着来时的路,更昭示着前行的路,保护历史就是保护文明的根脉,而保护历史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文物,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都能通过文物睹物思人、透物见史。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十三五”时期我国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持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文物考古研究成果丰硕,浙江良渚、陕西石峁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海昏侯墓、三星堆遗址发掘保护受到全球瞩目;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入选的世界遗产达到56处……这些都彰显出中国历史文物保护的显著成效。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好文物,必须注重文物安全保护,无论是文博机构还是民间文物收藏,都需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这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安全线。有的地方因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珍贵文物因为火灾、人为破坏等因素受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这对文物保护是教训更是警醒,必须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文物安全不容有失。与此同时,还要在文物的收藏、研究、展示、修复、保管等各环节形成合力,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更加深入人心、广为人知,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保护文物不能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要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运用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生动呈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传承、思想智慧,让群众可以从中听见鼓角铮鸣,看见波澜壮阔,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这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可以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赋予文物更鲜活更澎湃的生机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m.taIks.com)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