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苗家的句子38句
一、深秋的西江千户苗寨,爽风飒飒。进景区西门,山谷翠绿,迎面山坡从坡脚到坡顶盖满吊脚楼,足有一千多栋。一水儿的灰黑瓦顶,木制的墙体窗柱,时间久了也成灰黑色。阳光下淡蓝色炊烟氤氲如云。 二、住在苗寨的清晨,我往往被窗外潺潺的溪水声唤醒,随之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这股凉气新鲜、湿润,甚至连青草和木头的香气,也被它带了进来,随即,那一夜的疲倦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心旷神怡、沁人心脾的感觉。 三、凤凰最古老苗寨:坐落在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的栖凤坡,四周青山环绕倒咉在如镜的湖西。八卦图式建成的寨子,布局槁湛、寨内的古板小径,清一色青瓦古墙,曲巷通幽。一片参天的古様榛木林,长在湖边的小山岗上守护着这千年古寨。 四、喜欢美丽的西江苗寨,喜欢长桌宴上大家欢喜忘我的幸福开心,喜欢苗族妹子唱着“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的祝酒歌,喜欢苗寨美女纵使跳着千篇一律的舞蹈依旧快乐自信的状态,喜欢靠在美人靠上闲看云卷云舒的自在。 五、在苗寨时,不论在哪儿,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你看到了苗族姑娘,她们不是戴着银光闪闪的银饰,就是头上扎着一朵还含着露珠的娇嫩鲜花。而苗族壮年男子,他们身着黄黑相间的背心,头扎一根黄布条,下穿马裤,足穿黑布鞋,很有一副好汉的气慨! 六、早就听说湘西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凤凰古城、有沱江、吊脚楼、还有苗寨和浓郁的湘西风情,便想什么时候也去看看。五一前夕,原工作的单位特邀我参加了一次湘西游活动,使我有幸目睹了湘西的美丽,凤凰的神奇。三天的旅游令人难忘,让人感怀,序时写来,是以为记。 七、今年暑假,我们来到了贵州西江千江苗寨。当天晚上到达时,从木制吊脚楼的窗子往外望去,一幢幢的吊脚楼楼顶,被一盏盏橙黄色的灯勾勒了出来。这些只能看见轮廓的房顶,远远近近,连成一片,像一条条龙舟在夜幕下一比高低;又好似一颗颗星星被天上的仙女们洒落人间,美极了! 八、在苗寨,我还欣赏到了苗族舞蹈。只见被银光闪闪的银饰和五彩斑斓的苗族服饰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苗族姑娘们,一个个排成一列,踩着轻盈的小碎步出场了,犹如一只只活泼可爱的鸟儿。她们的舞步和着男子们演奏的节拍,头上戴着的银铃“叮当叮当”地响,声音是那么地清脆。 九、我已记不清去过西江苗寨有多少次,有时是陪着亲戚朋友,有时也带着父母、老婆、孩子,更多时候是陪同单位的客人。凯里很多人都厌倦了去西江苗寨,但我不然,从不厌倦,每次去了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每次回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更加眷恋和向往西江那种华丽词语也无法表达出的自然和谐之美。 十、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苗族先民,模拟鸟鸣、蝉唱、水流、林涛等大自然的和声及在生产劳动、狩猎中发现的音律,经过长期的选择与提炼,创造了独具韵味的苗族歌。歌是锹里苗族生息状况记录、人际情感交流、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坐落在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的栖凤坡,四周青山环绕倒咉在如镜的湖西。八卦图式建成的寨子,布局槁湛、寨内的古板小径,清一色青瓦古墙,曲巷通幽。一片参天的古様榛木林,长在湖边的小山岗上守护着这千年古寨。传说此地为神鸟凤凰栖身之地,凤凰女诞生之地,是苗家青年男女为寻找真正爱情的圣地。 十二、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十三、四月里的风,暖洋洋的,如同有一双温柔的小手在抚摸着我的脸庞,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我披着和煦的阳光走进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公山麓河流谷地。这儿坐落着中国最大的原生态的苗族寨子——西江千户苗寨。为了研究古村落立法保护工作,我有幸亲近苗寨,一睹她那神秘的风韵。 十四、苗族歌鼟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一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怀化市两件“国宝”之一。苗族歌鼟历史悠久,充分展示出了靖州浓厚的地方少数民族特色,许多欣赏过靖州苗族歌鼟的专家和文艺爱好者们都称它为“深山珍宝”、“天籁之音”。 十五、我朝着那条九十九道河湾一直走,河水静静的流淌着,我默默的走着,我只要溯源而上,闭着眼睛走,就能找到家,我晓得苗寨的山很高很大,是连绵起伏的那种,需要仰望,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山人,一辈子都读不懂一座山,一道河。山形走向模糊,弯弯曲曲,如一条条龙盘踞。放眼望去,宛如蛇爬行的河道,在大山里迂回盘旋。 十六、晌午时分,我迈着轻松的步伐,跨进了西江苗寨宽广宏伟的寨子大门。沿着清澈的白水河上游东进,路两边美丽的景色一览无余:鳞次栉比的梯田,自山脚坡地延伸到山腰上,重重叠叠,高低层次分明;梯田里盛开的油菜花,黄似金,白如雪,在春风的轻拂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绿油油的青苗,频频起伏,对远方到来的客人绽开了欢乐的笑容! 十七、苗族,正月花山情。一个质朴的民族,一个盛大的节日。今天,在这多彩的土地上,苗家儿女会聚以歌唱和舞蹈的方式,述说着苗家幸福的生活。今天,手牵着手吹着芦笙绘制着一个民族的明天。热情奔放的苗族敲打着锣鼓,击掌着双手吟唱着“太阳高升照,我们的生活多呀多美好。”彩旗飘飘,芦笙悠扬,迷醉了四海宾客。 十八、茶歌,酒歌是苗族人民喝茶、饮酒时所唱的歌曲。苗族人民生性豪爽,热情好客,在各类喜事活动的宴席上均以歌助兴,他们用歌相互祝贺,相互夸赞,表明结交之诚,抒发友爱之情。系群体对唱,并带有赛歌性质,曲调嘹亮奔放,激越昂扬,富有气势。和声以半协和声为主,和歌时腔调多变且有规律,可唱出多个声部来。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从中能表露出苗家人粗犷、豪爽的性格。 十九、深夜,躺在苗家独有的吊脚楼里的木板床上,远离城市的喧嚣,西江淙淙的流水声漫过枕边,恍惚中有种梦回故园的感受。第二天清晨,我们起了个大早,收拾妥当出门,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远处,浓烈的雾霭把周围的山顶掩盖得朦胧迷离;近处,袅袅的炊烟在苗家吊脚楼上舒卷懒腰;因为晚上下了雨,路上有些湿,湿漉漉的小街上,游客们撑着各种各样的雨伞,好一幅湿润清新的风景。 二十、那大山深处的西江千户苗寨,象一坛醇香的美酒,不断散发出缕缕芬芳,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苗族地处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四面环山、青山悠悠、重峦叠嶂。从贵州驱车出发,沿途数公里都是绿水青山,泼彩似的层层梯田依山而上,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刚进寨门,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正兴高采烈的欢迎游客的到来。他们一边唱歌跳舞,一边敬酒言欢。 二十一、我一直想写西江,因为写它的人太多了,我一直以来不敢下笔。别人都写尽了,我还能说什么?它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已名声在外。我到过的苗寨很多,我在想,这地方不过是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不过是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那美人靠上苗族少女依栏而立。然而,我们不能说它没有多少的让你不去思念,那莽莽大山上怀拥着的建筑不让你惊叹,那流淌着的小河没有惊动你的神经,还有那些朴实的人群不让你感动。 二十二、目光越过梯田,朝左侧山岗上望去,那吐着嫩绿的枫林、杉树等乔木和不知名的藤本植物,葱郁秀丽,青翠欲滴;肩负背篓的苗族妇女,额头包裹着黑色的头巾,在林间采摘着什么?我猜想,应是在采摘茶叶,或许是在挖掘山药材。望着她们忙碌的身影里,我仿佛闻到了正在散发出的一股浓郁的农耕文化气息。我感受到,这里的山水草木都浸润着苗族同胞的淳朴、勤劳、勇敢,这里的岁月盛满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宁静、安详、和谐。 二十三、这是一个大型的四方形露天演出场,四周是新建的苗寨吊脚楼,游人亦站亦坐已经围了几圈,表演的正是苗寨板凳舞,欢快的节奏,奔放的舞蹈,伴随着时而敲击的板凳声让人沉醉在粗狂豪放、热情淳朴的苗族风情中。接着是苗寨歌谣的表演唱,这是一群不需要任何伴奏的原生态歌手,其中,年龄最大的有八十多岁,最小的也有六十。那嗓音有时如山泉一样清澈,轻悠悠,似山谷中溢出;有时又像涛声一般低沉,朦胧胧,如海天处飘来。游人听得如痴如醉,乐不思归。 二十四、欣赏完了苗族姑娘们的民族舞蹈,我们还品尝到了苗族人特有的“长桌宴”。顾名思义“长桌宴”就是就餐的人围坐在一张由好几张长方形的桌子拼成一个特别长的长桌边吃饭。宴席上,好客的苗族姑娘们唱着山歌欢迎远方的客人,她们还把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红鸡蛋挂在客人们的脖子上。在我们桌边,还饶有兴趣地坐着另一桌人,他们中有老有少,还有很多外国人,这,也体现了“长桌宴”人人平等的寓意。 二十五、到达了西江,步入大门,第一个吸引我们眼帘的是木雕成品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木雕:狮子、龙、微笑着的佛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它们都是用树根雕成的,做工精细,而且都是用很大的根雕成的,我不解,什么地方会有这么大的树呢?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都令我感叹万分!再走,进入眼帘的就是那些躬着腰打糍粑的身影了,这也是西江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看着那香香软软、黏黏糯糯的手打糍粑,就忍不住想吃上一口,我们几个还亲自尝试了一下打制糍粑的过程,比想象中的费力许多。 二十六、从事苗族月琴弹唱表演已二十多年了,一路走来,带着月琴,带着欢笑和荣誉的幸福!从德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从山里弹到到山外,从偏避农村弹到繁华都市,弹出了一条通向外界的月琴文化艺术之路。最近10年来,我和我的师傅以及我的弟子们,沿着这个充满希望的方向,带着燃烧的**,在祖国西南大地的各类舞台上尽情弹奏、演唱,将心血和汗水都化为琴弦的动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中,将祖先延续的精神展现,在掌声和欢呼声中成功地站在谢幕的台前,让人们领略了隆林苗族民间文化的精髓。 二十七、苗寨中心广场露天舞台上,苗族青年男女正在给客人们表演歌舞,对飞歌、奏芦笙、振响铃、唱情歌,旋律优美、婉转动听。姑娘和小伙们边唱边跳,歌喉婉转,舞姿优美。广场四周的连廊里,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客人,还有不少外国朋友,坐着的,站着的,观赏独具苗族风情的歌舞,感受苗族文化特有的韵味。人群中,有人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我站在舞台对面的连廊里,静听高吭的芦笙音律,默赏苗女们曼妙婀娜的丰收舞、敬酒舞、盛装苗舞、锦鸡舞等独具特色的节目,无一不是西江苗族文化的精粹,轻叩着观众久染尘嚣的的心扉。 二十八、到现在,苗族的后裔还有枫树的崇拜。如果把这个传说作为一个起点,会有很多人把大量的美丽投给苗族。今天来到西江,这些美丽是长期的迁徙、奋斗的结果。苗族的祖先走了一条黑暗而神秘的路,为了求生存,跌跌绊绊地走了几千年,最后有一个终点叫西江。”“西江的美丽是对几千年奋斗史的一个漂亮的回答,大家争呀争,留下了一些美丽的后代,这让人感到振奋。西江对历史的回答是美丽,美丽得那么完整,那么充分,这值得羡慕。今天的任务是扩大这个美丽,让海内外更多的人来观赏,让美丽变成吸引中外游客的风景。 二十九、靖州锹里位于湖南省西南湘黔两省交界沿线地区。这一带生活着近两万苗族同胞。"锹里"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和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周时期的"荆楚"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苗族先民被迫迁入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成为"锹里"一带苗族的开山鼻祖。"锹里"苗民勤劳纯朴、爽朗豪放,是个"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民族。 三十、比起长城、故宫、江南小镇、苏州园林,西江的建筑谈不上宏伟壮观,西江的文化底蕴谈不上悠久富庶。然而,到了西江您会发现,西江的美不仅仅是依山傍水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不仅仅是浓郁古朴的民风民俗,也不仅仅是香甜的米酒醉人的飞歌,西江苗家人的板凳舞、芦笙舞热情而奔放,西江的苗家人真诚、热情而好客,西江的长桌盛宴让您留连忘返,西江的糯米糍粑又香又甜,西江的夜色美,西江的村邑美,西江的山美,西江的水美,西江的人更美!如果您还要问,西江到底是怎样地美?西江的美是“用美丽回答一切”!这是余秋雨先生对西江的赞美。 三十一、西江因美每天迎来数以千计的游客,工作和居住在凯里的我自然也成了西江的常客,我也因此自我陶醉。每次来到苗寨,感受一番独特的迎宾拦门酒,这是一种古老隆重的礼仪,以此迎接远方尊贵的客人,以此表达苗家人的真诚和敬意,慈祥的苗族寨佬敬上一碗清香的拦门酒,喝下一口,甜甜的,醇醇的,再来一口!一进寨门,扬起木槌在糍粑槽里尽情地擂上几槌,吃上一口香甜软软的糯米糍粑。欣赏了神奇的吊脚木楼,漫步在青石板上,欣赏着街两琳琅满目的银饰和身着艳丽服饰满脸笑容的苗族姑娘,然后到独具风格的露天舞场近距离感受那神秘、热情奔放的苗族歌舞,这就是西江的美! 三十二、苗族服饰以色彩斑斓、装饰纷繁、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而著称于世。它传承了民族文化,具有文字表达功能。由于历史悠久,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后人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 三十三、我是一个苗族人,苗族的后裔。在我家乡的苗家山寨,人人喜爱唱苗歌,自己编自己唱,触景生情,想唱什么唱什么,见之打之,脱口而出,出口成章,男男女女唱苗歌,大大小小唱苗歌,逢年过节唱苗歌,结亲嫁女唱苗歌,上山下山唱苗歌,你来我往唱苗歌,苗歌中,有男高腔、女高腔,男女平腔,也有十里腔,雅尤腔和葫芦腔,有合唱、独唱,也有男女对唱,歌喉一亮,有如高山流水,有如蓝天白云,如诗如画,如痴如醉。我们苗族人苗歌一唱几天几夜唱不完,年复一年唱不完,以歌会友,以歌相伴相亲相恋相爱,以歌回忆过去,赞颂美好,鞭挞丑陋,以歌憧憬未来,苗歌与我们苗族人的生生死死,喜怒哀乐息息相关。 三十四、山脊之上,一个民族把贫穷的家园步步换新颜,花杆之下苗族人把期盼、祝愿、祈求打开让山地、农耕、稻作年年好丰收。在那五彩的绣花裙之上,记载了苗族步步迁途的历史,也勾勒了一个民族日夜繁荣昌盛的脚印。正月里,围拢山头花杆下载歌载舞,把喜悦的心情告诉春风,让春风带着祝福洒满大江南北。踩着节拍,跳支舞,唱支山歌,把真爱灌醉大地,让甜甜的笑脸挂满山头。正月,用欢快的喉咙唱着那段段故事,讲述着那那多灾多多难的民族。跟随历史长河,透过大山见证了一个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一个民族的繁荣。今天,花山之上苗族人家热情好客。今天,高高举起手中的酒杯,共饮一碗,畅想明天美好的未来。 三十五、在民居建筑中,吊脚木楼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位,它是苗族等少数民族安身立命、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西江千户苗寨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宏,是自然环境、民族、历史、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综合体,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对苗族人民来说,它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是其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它以传承的物质形态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西江苗寨吊脚楼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兄弟民族民居建筑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三十六、湘西,这个令人神向往的地方,它的神秘,它的**无处不在,而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认识,去感怀。苗人谷是我们这次参观游览的最后一站。据介绍,苗人谷历史文化厚重,为凤凰典型的生苗区,曾是湘西末代苗王龙云飞的统治中心。苗族是最早开发中远、最早拓展南方的伟大民族之一,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自古粗犷强悍,崇尚自由,追求和谐。苗族的历史,与**紧密相关;苗族的文化,与迁徙息息相连。明清以来,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苗族历经62起镇苗**和五次大迁徙。因此,苗人均住在人迹罕至的类似苗人谷的偏僻山岭。苗人谷中保存完整的汉代苗人寨部落遗址、苗王洞土匪城堡战壕旧址、早岗古老苗寨等苗族文化符号,都无声地见证着苗族历史的沧桑和悲壮,有形地记录了苗族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三十七、白水河,是西江苗寨的母亲河。清灵灵的河水清澈见底,由西向东缓缓地流淌着,欢快地越过弯曲的河床、低洼的河谷,越过寨子,将千户苗寨隔成南北两片。气势雄伟的“风雨廊桥”横跨在白水河上,连接着南北寨子。整个西江苗寨,静静地坐落在群山的环抱中。站在南寨子“天下西江”观景台,向白水河东北侧的山谷坡地望去,依山而建的寨子,是很独特的“干栏式建筑”,清一色的木质吊脚楼,有三层四榀三间的,有三层五榀四间的,一千多户汇集在一起,像楼市的海洋,气势恢宏,随地形的起伏变化,错落得恰到好处,美丽而又壮观,让人叹为观止。这古老的建筑风格,熔铸着苗族人对生态环境、民族心里、民族历史、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美学观念和空间力学的理解,是中华远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三十八、永恒的大山――雷公山。说到西江我们不得不要说雷公山,也不得要说雷公坪。因为雷公山,是一座风潮云涌的山。有人评价它“四百里纵横,雾锁云吞。出头敢说众山惊,五岳移来休比峙,空负虚名。”这不得不要让我们去领一番了。雷公山,海拔2178米,为苗领之颠,它群峰起伏,由11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总面积70多万亩。山势雄伟壮观,沟壑深邃,森林苍翠,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垂直分布明显,古树参天,藤萝缠绕,是座神奇的大山。雷公山终年多雾,一年中云雾日多达300天,因其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加之山体高大,森林密布,垂直方向上气候差异较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典型的概括。由于水蒸气往上蒸发和阳光的折射的作用,常在夏、秋之季多佛光和假日胜景,时间大致在下午四五时太阳开始西下之时。每当晴天暴雨突来之前,浓云密雾变化莫测,也常出现海市蜃楼之景象。这远非五岳所能比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