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清风徐来随笔
若要问我进入高中55天的最大感受,两个字――迷失。 我以为,我很清楚,我很清楚我是怎样的人,想成为怎样的人。 我以为,我很清楚我要怎样的走路,走怎样的路。 现实与自己的想法太不一致,所作所为与自己长久以来所笃信和坚定的追求渐行渐远。整天价命似的游走于寝室,操场,厕所,食堂,教学楼,麻木的做着每天的routine,混沌而庸碌。没找找魏巍地迈出一步,不知道下面是实是虚,不知道这一步是往北还是往南,没有人与你结伴而行,没有人告诉你路向何方。 在新北川呆了这一阵子,已经能勉强分清东南西北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人生的坐标。 我用心用力的听,听不到自己的足音,我千山万水的找,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在一中这个“汗牛充栋”的地方,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努力,自习永远不够多,睡得永远不够晚,成绩永远不够高。我们整日生活在紧张,警觉,疲惫,挫败感中,但我们不知道,其实这些压力的源泉正是我们自己,我们suffer,我们yell,我们complain。 一种不确定和不安全感笼罩着我们。我们遍寻不着那前行的罗盘,又不甘活在别人活过的模子里,踏着别人已踏平的路,过着步人后尘,又难以望其项背的日子。 各种“八卦”新闻是我们关心的,A君准备读文科,b君准备读理科,c君的成绩被某老师看中,D君的成绩被授予某某奖学金。我们垂涎,我们艳羡,于是我们只有更加的努力,于是自习显得更加不够多,睡得更加不够晚,成绩更加不够高。 我们为什么不能放松一些呢? 也许是生活给我们太多的可能性,以至于让我们受宠若惊。太多的选择,丝毫没有让我们感到自由的好,只是给我们十字路口的彷徨,好像每一个选择都会彻底的改变整个人生,我们如履薄冰,我们蹑足前行,我们需要的是一艘破冰船,名字叫“determination”。 而事实上,也正是因为生活给了我们那么多的可能性,我们有理由去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unique。 如果我们的同伴取得所有的那些成就确实值得称道,我们何不优雅地伸出双手,给他们掌声呢?我经常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幸运,可以与这些“牛人”同窗,他们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激励。 如果你对他们的“成就”不以为然,相信自己是或者将成为“牛人”中的一员,何不耸耸肩,一句“sowhat”,然后justbeyourself。 我倒甘愿承认自己不是“牛人”。不是“牛人”也无妨,不是吗? 我依然可以悠闲地经过紫荆楼门前的草坪,脉脉地望着草间一丛丛的白色小花,依然可以在旗台前挥汗如雨地打羽毛球而不去关心输赢,依然可以读着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泪如泉涌,依然可以在我喜欢的课上高举起手回答问题,依然可以…… 我虽然内向,普通,但我自强自重,活得真实坦诚。 我一直相信,负重走过的路会留下更深的脚印,诚实走过的路会更美丽。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或是一簇簇无名的野草或山花,或是扭曲却依然参天苍劲的松柏,常使我感动的潸然泪下,它们不加雕琢地向世界展示着生命的力与美。 读过一则童话。一个被劈碎了的小圆想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于是它滚动着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因为它是不完整的,滚动的很慢,然而却得以进行欣赏沿途美丽的鲜花,偶尔停下来和虫子聊聊天,阳光暖暖的照在它身上。一路上,它找到许多碎片,可是都不是它去掉的那一块,它没有放弃,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补成完美的圆,它滚得太快,怎么也停不下来,它感觉精疲力竭,也在不能欣赏路边的鲜花,再也不能和虫子聊天了。 或许正是因为不完整,才令我们完整。它让我们可以体会到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而我们应该去追求什么呢?追求完整吗?还是沿途的鲜花,调皮的小虫带给我们在路上的快乐? 究竟如何过自己的一生?一位作家戴森这样说: “不要总把自己和别人比较,这样会愈看自己愈渺小,如自己的的指纹一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要根据别人以为重要的东西来判定自己的追求目标,而应当努力去争取自己最热爱的东西。” “不要以为最接近自己内心的东西与生俱来,可以像自来水一样随时予取予求。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他们。失去他们你就会变成只有心脏没有心灵的行尸走肉。” “不要匆匆忙忙的过一生,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