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儿女随笔
致儿女随笔1.让孩子学会谦让 下午点孩子们吃水果时,我偶尔会有意无意地渗透一些相互“谦让”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先拿的总拣小的。但是,也出现了这样两个问题:洗手快的孩子总是先来拿水果,而这些幼儿的胃口一般较好。相反,后来的幼儿常是一些动作较慢、胃口也不是很好的幼儿。由于前面的幼儿谦让,拿了小的,留下大的给这些胃口不佳、动作又慢的幼儿吃,结果他们吃得更慢甚至吃得苦恼。 今天吃橙子时,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不太喜欢吃橙子的小朋友可以拿小一点的橙子,把大的橙子让给喜欢吃的小朋友,你们同意吗?”,幼儿一致同意,尤其是那些吃得慢的幼儿,更是如释重负。在幼儿拿水果时,我留心观察,发现他们充分理解了我的意思,而且配合默契。那些喜欢吃橙子、吃起来也快的小朋友在拿橙子时,也并不是专挑特别大的拿。今天的橙子幼儿吃的又快又香甜。 可见,我们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实际,并且抓住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每一个时机,讲究方式方法,才会有好的效果。 致儿女随笔2.因玩沙包引起的 户外活动时,有的幼儿在玩球,有的幼儿在玩沙包,有几个调皮的幼儿经常把别人的沙包,扔到树上或墙上,而孩子们也因此会招来一顿批评。 偶有一天,事情有了转机,就在乱扔沙包的时候,一个‘‘沙包’嗖地一下飞上了树,下不来了,这时孩子们安静下来,愣愣地看树上的沙包,无可奈何,然后扭头望着我。我没有作任何反应,没看见似的,几分钟以后,沙包的主人一点点地向我靠进,老师我的...而我没有帮助他的意思,我们就这样相持了几分钟。 从那以后,沙包乱飞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偶有得意忘形者,拿着纸飞机,沙包扔也被别的小朋友制止,没想到什么也不说,却比什么都管用。 致儿女随笔3.别插嘴,耐心听别人讲 张华洵小朋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但是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就叽里呱啦地讲个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清我的话。 今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组去,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话,一起涌向了杯子厨,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们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请华洵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团,华洵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此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讲话,别人还能听得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通过这件事后,他的“毛病”好了许多。 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致儿女随笔4.是老师错了 一天早上,我若有所思的走在路上,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问候声,时时从我耳边飘过。而我只是机械的应付式的回答。突然,梓璇小朋友,拦在我面前说;“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没有”.我从沉思中醒过来,“那为什么我喊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我连忙道歉,老师错了,因为刚才老师正在想问题,没来得及和你说话,真对不起。梓璇相信了,到一边玩去了。这事对我的感触很大,对孩子不能应付。不管多小的事,都要认真对待。就是一个平常的抚摸,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天甚至一生的心情。 致儿女随笔5.怎么爱孩子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深爱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认真组织每一个教育活动,教他们很多知识,希望他们每天都有进步。虽然有时候会很严厉,使孩子们很不情愿,但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是为他们好! 直到有一天,跟孩子们的一堂户外活动课后,让我开始反思,开始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了改变。 那是一堂户外活动游戏“赶纸足球”比赛,我先将游戏玩法和规则跟孩子们讲明白,并且也做了示范,可孩子们还是不太明白,于是我就加入其中,成为了孩子们队中一员,跟孩子们一起拼命奔跑、抢球、赶球,当球进时,我跟孩子们兴奋的拥抱在一起,在我的带动下,孩子们玩的特别放松特别开心。看到孩子们脸上喜悦的表情,我能感觉到孩子们一下跟我的距离拉近了。 我突然想起了以前我的严厉,想起了我阻止孩子们玩打闹游戏时他们失望的表情。其实,孩子们所需要的很简单,就是快乐!这种简单的爱,就是需要老师放下成人的架子,跟孩子们融在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爱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