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石头的活动教育随笔
导语:本次活动把艺术领域的目标重点突显出来,教师能够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能在画画的时候感受到快乐无处不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画石头的活动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关于画石头的活动教育随笔【第一篇】:《创意石头画》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进行的很顺利,课前准备也比较充分,幼儿很感兴趣,也乐于动手操作!作品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有几个幼儿创编的故事很有新意呢!我采纳了园长的建议,将幼儿的石头画作品放在展板上,贴上标签、姓名,一一陈列展览。家长同仁赞不绝口! 下面我就本节活动做一下自我评价: 成功之处: 石头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除此之外,我觉得我在设计这节活动的时候,教育价值的取向还是比较确定的,这节美工活动的教育取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技能方面来看,我主要是发挥想象,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从生活化的纲要精神来看,具体的就是我上述的内容。 不足之处: 1、也许是过于急切的想将好的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当有孩子将他完成的作品我看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的展示给其他幼儿看,这时,大部分幼儿正在专心作画,我的这一展示,打断了他们的思路,也影响了他们的专注力,过后想来,实在是不妥! 2、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结果我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关于画石头的活动教育随笔【第二篇】:校本课程《画石头》的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综合课则增加了实践活动,减轻了学生负担。通过课内课外的观察,实验,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做到动静结合,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知和体验,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具有健康个性的人。 因此,在我设计的《画石头》这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知道一些观察、鉴别石头的简单方法,并运用此方法从形状、颜色等几个方面去观察收集来的石头的特征;并且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鉴别石头的判断能力和比较石头的能力。能亲自动手给石头分类,用石头摆图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在活动形式上,主要以小组活动的方式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针对学生年龄小这一特征,我在教案的设计上,难度不是很大,目的是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和了解石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我让各小组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分一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观察、鉴别石头,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观察研究活动中去。 在讨论石头有哪些用处这一环节中,力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如:石头房子、石桥、石雕、石刻、石头饰品……从而让学生明白:石头虽然随处可见,却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摆一摆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先出示我自己做的一些简单而又形象的石头图形,如:蝴蝶、花、小鱼……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知道,只要肯动脑筋,巧妙构思,就一定能摆出好看的图形。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兴趣也更加浓厚。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想象、智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创作欲望,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使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在整节课中,我事先没有预设任何答案和结果,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即使他们讨论的结果不够全面,但这毕竟是孩子们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从而使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现自我风采,成功地体验了活动的快乐。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向所有的老师们提出了挑战,如果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还需要我们在教学意识及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关于画石头的活动教育随笔【第三篇】:大班美术《有趣的石头画》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用双面胶将石头粘在鞋盒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是当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们几个新老师的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用吸管为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转岗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习,多看相关方面的资讯,多了解有关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业务水平。除了这些之外,我们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近孩子。 关于画石头的活动教育随笔【第四篇】:幼儿园开展“石头变变变”亲子绘画活动 石头对于每个孩子都是个好玩而有趣的东西,但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直接接触石头的机会不多,为了让幼儿体验在石头上绘画的乐趣,图们市幼儿园小一班老师抓住孩子对石头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于5月14日开展了一次特殊的美术活动——“石头变变变”亲子绘画活动。 活动前,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挑选了一些表面平滑的石头作为绘画材料。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和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选石头、构思造型、认真大胆地尝试将不同的图案画在石头上。不一会儿,一个个形象各异的作品就呈现在大家眼前。有荷花、海底世界、熊猫吃竹子等等。有的色彩鲜艳,有的生动逼真,还有的夸张抽象。在作品完成后,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多兴奋,对自己的创作很是满意,还没等颜料干透,就迫不及待地拿到爸爸妈妈面前展示一番。 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都表示,回去以后一定要把“石头画”好好珍藏起来,作为对孩子成长的回忆。 本次活动把艺术领域的目标重点突显出来,教师能够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能在画画的时候感受到快乐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信手拈来,作为孩子学习、绘画的工具,拓宽了家长的视野,使家长能够更好的配合教师为幼儿提供成长空间。 关于画石头的活动教育随笔【第五篇】:中班美术《神奇的石头画》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是要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要遵循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认识到有效教学的开展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幼儿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幼儿。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会综合应用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每个环节都要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进行。虽然活动环节设计合理,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我应当在备课前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以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现场,适时引导幼儿 教师通常会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就会为了达到目标调节教学的进度。然而教学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精心设计了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了幼儿活动,但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去维持活动秩序,最后落个活动计划没完成、活动效果差的结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教师缺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有关,尤其缺乏把握教学现场的能力。在设计活动时很少留有生成的空间,活动中注重计划的成度,却很少注意幼儿的反馈,更不敢或不能对幼儿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因为一旦对幼儿反馈的信息给予解释或处理,那么这节课预定的目标就有可能完不成。其实,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完成教学进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把握教学现场,把注意力转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或新发现适时分析,一旦确定有教育价值,要及时生成新内容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 三、注重幼儿作品讲评 绘画完成后的评价部分也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评价不能重视结果,更多的要关注绘画的过程,围绕活动的重点进行作品评价。具体说是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针对性的评价。幼儿的作品哪里好?为什么好?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允许幼儿在创作时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角度的给与肯定,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改变过去整齐的横向评价。评价注重个别,从幼儿个人的成长来进行评价,以各种形式鼓励幼儿迈出可喜的一步,真正使评价收到好的效果。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做有思想的教师。泰戈尔说“最远的距离是到达你自己”,就是说改变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每天能多学习一点,多反思一点,多提升一点,多改变一点,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位的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