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育随笔
导语:在我看来,每篇写话都是孩子精心创作的结果,我们要学会欣赏与指导,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写作方法,这是跟随着他们一辈子的宝贵财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育随笔【第一篇】:一堂愉快的识字课 与孩子们结束了欢快的课间游戏活动,开始了课堂教学,我发现:孩子们一脸倦意,对我的识字活动并不感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教学真的那么枯燥乏味,不受欢迎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课堂教学变得像课间活动那样受孩子们的青睐呢? 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结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我改变了以往的开场白,重新设计了一堂趣味性强的识字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伊始,我见到学生们还在座位上窃窃私语,心里总不好受,不由地皱起了眉头。我又要进行课前五分钟的课堂纪律的整顿了,于是我一改往日的严肃,满面笑容地走上讲台:“孩子们,在上识字课之前,我们先来猜几个字谜,好吗?”“好!”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趣。我先后出示了“宝贝小口头上开(员),大米青草一起吞(精),大王头上有一人(全),我家的户口本是方形的(房),半个多字顶座山(岁)”等几条字谜。学生们各自歪头侧脑,冥思苦想。片刻寂静之后,一双小手高高举起。大家纷纷抢着说谜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接下来,我高兴地说:“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夏天到了,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学生们都各抒己见。我又问:在夏天,那动物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学完课文识字4就知道了,读读看,你们一定会感兴趣。于是,我为同学们出示一个学习流程:自由读课文-提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提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前后同学互相读-提示:扮演师生角色,当老师的要认真听并要及时更正,当学生的要用心的读——两人合作读——师检查。在进行这个学习流程时,我都会适时在黑板表扬做得好的学生,由于学生们都不甘落后,故此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完成了学习流程,我就拿起粉笔在黑板里了了几笔画出了一只只栩栩生的蝴蝶、蜻蜓、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哇!学生发出了赞叹的语气。我微笑地问:谁认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学生边说我边随手写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于是,我又问:谁能大声地带同学们读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呢?“我来,我来……”看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心里甜滋滋地。接着,我让学生自主观察,习得识字方法。问:看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生:他们都有虫字旁。——右边的字音和整个字的字音是一样的。…… 站在讲台上,看到孩子们神采飞扬的笑脸,喧闹有序的课堂,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勇于推陈出新,设计新颖地教学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给识字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育随笔【第二篇】:《日月潭》教学随笔 《日月潭》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述介绍了宝岛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我想只要学生体会到了日月潭的美丽风景,他们就可以感受出作者对台湾的热爱了。而且这种感受主要还应该在朗读中加以表现。 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朗读。 在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我们坐上前往宝岛台湾的旅游专机,我们打算去日月潭看看。各位小游客,你想知道哪些关于日月潭的问题呢? 这样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导课时的课题质疑。比如:日月潭在台湾的什么地方啊?为什么叫日月潭呢?日月潭那里的景色怎么样啊? 老师接着学生的质疑提问,继续创设情境。小游客们别着急,我们的旅游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很快就会到达宝岛台湾。我是大家这次旅游的导游。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月潭在台湾的位置。师介绍: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听了导游的介绍你知道日月潭在哪里了吗?哪位小游客知道了?指生说。在学生对日月潭的位置有所了解之后。师继续创设情境,引导到下边的学习。 我们的飞机已经接近日月潭了,现在大家往窗外看去,可以看到那里的环境,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出了日月潭周围的美丽景色。 老师的导游角色在继续进行。小游客们都很纳闷到底为什么叫日月潭呢?别着急,我们马上乘坐汽车到日月潭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读第二小节。 师:我想现在不用我这个导游介绍了吧?大家一定知道了为什么叫日月潭了吧?谁能说一说啊?这样就解决了日月潭的名字的来历。 日月潭的景色是非常美丽的。我们在一个清晨来到了这里。大家自己去感受一下吧。小游客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有什么感想吗?学生说:我看到了清晨湖面上薄薄的雾像轻纱一样。有的说:我看到了天上的小星星还在一眨一眨的,湖里面还有他们的影子呢!还有的说:山上的灯光闪闪烁烁的,倒映在湖里了。学生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中仿佛身临其境。用心的和语言文字去沟通。就比较好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日月潭清晨的迷人风光。 我们的旅游继续进行。天色渐渐的亮起来了。太阳升起来了,这时的日月潭又是一番什么样子的景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学生继续陶醉在开心的旅途中,去欣赏晴天时的美丽景色。去读,去说,去用心的感受。 天气变了,日月潭的风光也变了。太阳躲起来了,蒙蒙的细雨从天而降,此时的日月潭变成了另一个世界。去看看吧!雨中的日月潭。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育随笔【第三篇】:说话和写话 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园地四里有一幅看图写话,虽然现在二年级的孩子们早已进行过看图写话的训练,但本周我们在进行这个内容的学习时,我依然以此为重点。 在很多人看来,都认为写话难,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和老师有时也会难于下手。难在哪里?从观察到指导、从口语训练到笔头书写、从错字标点到好词的添加、从完工修改到及时点评……每次的写话都需要进行这长长的过程。比现在孩子们接触的任何一门书面作业的工作量都要大,所以时间有限,训练的力度不够,也就更难于看到孩子的进步。但在过去,我们班的孩子进行过每周小事的记录,更多孩子进行过假期生活的描述,早已用笔头进行了训练。虽然每个孩子的能力各不相同,但都已经行动起来。所以对于此次课文中园地四里看图写话的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就轻松了很多,这也是课本上第一次正式将看图写话提到要求中来。 首先,我指导孩子们看图,交给孩子观察的方法: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整体到局部…… 其次,指导学生整体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并重点指导观察假山上的猴子,它们分别在干什么?能具体说说它们的动作吗?这时,有孩子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我马上板书了这组词,再鼓励孩子们具体说一两只小猴子的动作。在孩子们的口语练说之后,他们越说越带劲,因为孩子们的思路也随着发言学生的话语受到了启发,每只小猴子在它们的口中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脑海中。 最后再开始动笔了,提示孩子们可以分段而写。第一段可以用几句话交代时间、地点和事件,第二段写写重点观察的部分,第三段进行总结。讲完过后,十五分钟,半数孩子就已经完成。我在一边查看中也一边点评,其他孩子也能陆续完成。看到孩子们草稿中的精彩语句,忍不住记录下来—— 涂思怡:“秋游了!秋游了!小朋友们可高兴了。”(模仿了一年级课文里《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开头写法)毕依然:“让我感到最可笑的是那只坐在假山上的猴子一边吃着苹果,一边把香蕉皮扔到了一只猴子的头上,好像那只猴子还没有发现呢!”(想象合理)刘梓婧:“有一只小猴子爬上山顶,很神气的样子哦!哦,它一定是美猴王。”(联想合理)后文中还联系了课文《黄山奇石》提到了这只猴子是在“观海”,观“人海”。王忠奇:“有一只小猴子顽皮极了,它用尾巴绕在树枝上荡来荡去。”(学过的词语能合理运用)肖亦然:“到了动物园,他们看见了许多动物,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猴子,可调皮了。”(放在段首,总起全段,再接着重点写小猴子)……我们在看图聊天、引导孩子们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也会在黑板上记录孩子们说的一些关键词,在聊完之后孩子们进行书写时,这些关键词对孩子们又是一个很好的提示。很多家长都能感受到孩子的说话能力与写话能力是不一致的。 其实,对于这种不一致,不用担忧,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有的孩子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可书面表达时受到了很多限制。这是因为思维活跃,想到了,并加以引导就能说得很好。但同时,因为不会书写的字多了,总是被打断思路,要去想这个字怎样写,甚至有更多孩子不喜欢写拼音,而去查字典又会花费更多时间,这样就很容易遗忘前面自己所说过的内容,而忘记了后面应该如何去写。也有笔头表达比较弱的孩子觉得需要写的字过多而懒于动笔。这些现象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是正常的。所以,此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孩子,不能一味埋怨。否则,孩子就不会对写话产生好感。所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要以欣赏为主。 有的孩子笔头表达比口头表达更强,因为笔头上的东西可以经过自己的精心修改再拿出来,所以调理会更清晰。而口头表达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欲望就没那么强,反而宁愿从笔头上下功夫。无论孩子处于哪种情况,都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让孩子正常迈过这个坎,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共同发展。 等到孩子们都在草稿本上完成之后,我接着指导孩子们进行修改,并告诉孩子:好文章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并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修改符号。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每篇写话都是孩子精心创作的结果,我们要学会欣赏与指导,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写作方法,这是跟随着他们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育随笔【第四篇】:如何做好小学二年级语文的复习课 作为“温故而知新”的复习课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特定的教学形式。它不仅有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功能,更有“温故”和“知新”的要求。这里的“知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那么,语文复习课如何进行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检测:摸清知识能力现状。 要在复习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就必须在复习课前采取测验、考查、提问,或通过座谈、个别了解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反馈来的信息,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复习课教学方案。一位二年级老师在第三册教材教学结束后,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编制了一份检测试卷,在批阅试卷时发现学生对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对声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对韵母的顺序,或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的字如何查检,都不大搞得清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这位老师在复习课上边示范边介绍具体的检字方法,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特点的字,让学生现场练习查检,于是全班同学都掌握了音序检字的方法。虽然这位老师讲述的是过去讲授过的内容,但由于训练内容是新的,学生查检字的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贯通:建立系统的知能体系。 语文课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课文教学结束马上又转入下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是呈相对的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没能形成大纲所规定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的网络。语文期末复习课则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对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已进入作文训练,第五册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训练:有看图写话,有状物,有叙事,有记人,还有练写通知。每次作前指导,教师一般都只是就该次作文训练的要求讲些与本次作文相关的知识,做些必要的引导,满足于把作文写出来就行了,而在复习课上,有人误认为作文没有什么可复习的。其实,复习是提高学生综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为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应居高临下,对本学期八次作文训练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让学生从总体上回顾本学期作文的特点,重点讲述小学记叙文写作中的“观察——说话——写话”的规律,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解析各类作文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的写作知识和要求。这样,经过融会贯通的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讲授的知识和训练的水平显然会比复习前要提高一步。 三、补缺: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 由于教师对课文和单元所规定的教学重点和任务的理解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时教学中,有一些该讲的内容没讲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在学生作业和辅导时教师已知道这些缺漏,因为要赶教学进度,有些也没有或来不及补充讲解。复习课上针对这些缺漏必须予以补充,以求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四、比较:促使认识的深化。 在“温故”中“知新”,并不是仅仅靠机械性重复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过比较来辨别才能达到目的。上复习课不在于老师不停嘴地讲多少,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把旧知识与旧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新知识与新知识按教学和复习的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获取新的知识、训练新的能力。 五、强化:提高训练的深度。 训练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那些题海战术、“炒冷饭”、机械性重复训练等等,是训练中的弊端。怎样才能在复习课的训练中提高复习效率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进行段的复习和训练时,除了进行一般的段落层次划分训练外,教者还必须深入讲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诸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按时间先后划分、按地点或空间位置变换划分、按总分关系划分、按材料性质划分等。接着,让学生根据这些方法进行划分段落的训练,然后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划分的,还要求学生说出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每一段与文章主题的关系等等。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可以克服学生在划分段落时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六、拓宽:多侧面地讲解相关知识。 复习课要重温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为复习要体现提高的原则,所以这种重温又不能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而应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向外拓宽。平时的讲读课教学由于受教学内容和目标、时间的限制,不能随意拓宽,而复习课上因为经过多篇课文教学,多个知识点的讲解,已具备了拓宽的条件。例如扩句、缩句是小学语文训练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平时训练时有些东西具有只能意会不易言传的成分,复习课上则必须进行拓宽性讲解。例如作为主语、宾语前面的定语,谓语前面的状语和后面的补语,以及一个中心词前面可以分别加上多个定语或状语的知识,则应结合具体实例,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话进行讲析。待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才能保证学生做扩句和缩句的练习,得出来的答案不是懵出来的。事实上,学生进行扩句和缩句练习的水平也只有在这种拓宽性练习中得到提高。 七、升华:提高原有教学层次。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传授往往是满足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些教师还常常就文论文、就知识论知识,学生能正确解答训练题目就算完成任务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时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复习课的教学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种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例如在平时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传授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并训练了一些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因为还没有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学生在实际的阅读理解时往往还只是凭经验。在复习课上教者则有必要结合独立阅读课文、自读课本和练习与测试中的阅读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理解的有关学习方法,像初读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读理解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体会思想感情,重读思考和解决相应的问题等等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阅读和理解的实践。从而使过去的那种阅读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八、分层: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对教师所教学的知识的接受程度、训练能力的层次也必然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复习课上对学生要按不同层次要求,分别对待,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九、迁移:推动综合能力训练。 迁移,是以对过去教学内容和训练能力的复习为基础,向新的复习内容迁移,向其他方向扩展。这种复习方法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做法。复习课实践显示,使用迁移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图学文是贯穿于小语整个教材的文体,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复习课上教师则需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然后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其他看图学文课文的复习上来,指导自我复习。实际上,学生完成这种迁移之后,不仅所需复习的知识、思想、内容得到了复习,而且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看图学文的复习还可以向看图说话写话、看图作文迁移,用看图学文中所学得的观察、想象、写作方法去指导看图、说话、写话和作文。这种复习已不是一篇课文或单项知识的复习,而是转向对一个网络知识的复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复习不仅在训练程度,而且在训练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强。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育随笔【第五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育随笔 小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开学初,我就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利用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要心静”,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好字。每课的写字练习,不可忽视,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耐心细致、精心地指导,并严格反复长期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漂亮了。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语新课程标准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课堂上的收获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决心真心实意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握训练主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新教材旨在使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把书读活。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拿口语交际这一训练来说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概括、说话等能力,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天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从而也为夯实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教这类训练时,要精心组织,重“说”和“演”的训练。 三、多读、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有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会觉得束手无策。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我认为平时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 总之,新教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内容上的更新,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法上如何去创新。努力帮助学生从小练好语文基本功,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体现新教材的真正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