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香积寺
干巴巴的空气干巴巴的土地,汽车驰过灰尘铺洒。无限好春光却只享有很有限的部分。北方的春天太干燥了。 香积寺多次想到过,但今天在车站随着车到眼前才瞬间定念去往。 不远。从韦曲出发,乘坐320路汽车,一元钱的车票很快就到了香积寺村一站。下车继续前行不出300米,拐向西边一条大道。老远就看到了旅游景观褐色的路牌。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谭曲,安禅制毒龙。”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诗《过香积寺》,诗中作者很有感悟的描写了众香之国香积寺的幽深、静谧和闲淡。 香积寺作为佛教净土宗祖庭,当时与山西石壁山玄中寺齐名。净土宗东晋时由天竺传达到入中国,开祖于庐山慧远,相传名僧慧远和十八高贤共结莲社或称白莲社,同修净土,故净土宗亦称“莲宗”或“白莲宗”。继盛于北魏,从五台县鸾大师和唐并州道绰大师,至长安光明善导大师乃集其大成慰为宗风,故人们认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宗者是善导,尊他为二祖。净土宗提倡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此往生“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梵语,意为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智德智慧等。唐代净土宗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唐以后,曾广泛流行到社会各阶层。 寺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唐代寺旁有香积堰水流入长安城内,另一说来源于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唐代名僧善导和尚(公元613~681年)是山东临淄人,他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往生论》等佛教经典,认为世风混浊,倡导“乘佛原力”,只念“阿弥陀佛”名号,广招信徒。后在终南山修行,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般舟赞》等。唐高宗李治曾赠寺院舍利千余粒和百宝幡花供养。取名香积寺,意把善导比作香积佛。 寺内现存唐代建造的善导塔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是净土宗二世祖善导法师的衣钵弟子怀诨为祭祀善导圆寂而营建的。寺内西边有唐代建造的善导舍利塔,为一正方形密檐式仿木结构砖塔,现存11级,高33米,香积寺被视为净土宗的发源地。塔系青砖砌成,壁厚二米,平面正方形,为仿木结构。塔顶因年久残毁,现在存十一级,高级三十三米(据载原为十三级)。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实为珍品。塔基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上嵌有砖刻的“涅盘盛事(时)”横额,是公元1768年修补时所作。 9世纪时,日本天台宗僧园仁(公元794~864年)来唐留学时,把善导著作带回日本传播,宋代日本僧人法然(公元 1133~1212年)亲耳聆听净土宗教义,创建日本净土宗,现有教徒500万,是日本佛教信徒最多的一派。法然在著述中曾公开宣称:“我以善导一师,开净土宗”。 如今,香积寺已成为中日宗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寺院外西边的橘河水流昏黄,水量有限。尘土在眼前阵阵扬起,但那寺中诵经的声音依然留在耳边,还有那碑上的字留存于脑海。 2015年4月16日游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