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是如此
很早之前我就发现女生有自己的行事逻辑。比如说许多女生专修一门穿搭课,不是去教室里上课,而是在一切生活场景里观察学习,然后就会把衣服鞋子帽子袜子组合出无数种变化来。有些颜色非常跳,但整体上却给人和谐一致的感觉。同样的衣饰,也许她们只是改换一下袖子的挽法,或者是腰带的松紧,总之就是一些很小的改动,就能穿出不一样的风格来。 一般男性注意不到这样的细节,对色彩、材质的搭配毫无感知。我一年到头穿同一种色系的衣服,根本就没有任何搭配,类似我这样的人在男性里并不少数---对色彩毫无任何心得,也就不要去做任何徒劳的努力。 最近媒体上对这媛那媛有很多讨论,但在我看来,那些女士只是做了女生喜欢做的事情而已。比如说一群男男女女外出旅行,他们抵达酒店之后,男的放下行李,多半会栽倒在床上,感叹一声“好舒服”,第二件事情就是去打开迷你冰箱,检查有什么饮料和酒。但女生已经拉开窗帘,走到露台上看风景,满心都在琢磨从哪一个角度拍照片好看。如果此时阳光正烈,她们又会哎唷一声回到房间去涂防晒霜,然后再去选景。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女生们经常要在朋友圈发酒店的照片、泳池的照片、下午茶的照片、红酒咖啡、插花手工的照片,给人的感觉都是商业广告。也许的确是从商业广告而来,因为杂志上网络上的静态平面广告就是那个样子。后来我明白,这种静物写生照是为了表达她们当下感受到的美好。如果是自拍,意思是请注意1、我此刻生活很美好;2、我本人此刻好美;3、你可以点赞了。 基于这种创作思路,我想她们无非是在找寻不同的背景去拍照。这个背景可以是五星级酒店---并不代表就是拜金,只代表那是一处好建筑;也可以是一间书店---并不代表爱阅读,只代表站在书籍的海洋里;同样的,还可以是咖啡馆、美术馆、寺院、摩天楼顶、飞机驾驶舱,因为这种静物写生照是一种创作,有规定的形式,人也有规定的姿势,在这些都相对固定之后,唯一可以比拼的就是身上的衣服和身后的背景,这些东西可以换,穿搭和地理都有难度。 总体上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极为微小的事情。但在这个微小的事情中,我们这样的路人甲却也得到了很多视觉享受。别人拍摄这些照片,出发点是为了美,于是我们也就获得了美。在网络上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一般都会让人感到呼吸平缓,血压下降。唯一真正值得诟病的地方,是类似的照片太多了,多到重复,经常感觉是同一个地方换了不同的人去拍摄。北京边上那个海边图书馆,叫做阿那亚还是阿亚那的,曾经是我朋友圈的生态灾难,感觉所有人都去过那里,去了都要拍照,拍完照要在朋友圈发九图。我迄今为止还没有去过,但已然看伤,再不想去了,看过几百张照片之后,海边图书馆对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新鲜感,我甚至都学会了几个拍照的标准姿势。 所以女生衣带飘飘去寺院拍照,仙里仙气,我完全能够理解,丝毫不觉得是亵渎或者是不敬。青灯古卷,竹林石径,禅堂大殿,浮屠碑林,这些都是很沉重很严肃的存在,当然可以反衬出衣饰的轻盈灵动,强调美貌因为易逝而越发让人感到珍贵。这个创作思路是好的,懂得极重处才能体现出极轻,极古老里才能体现出极青春。况且,我们都不知道别人拍摄时的心态究竟如何。难说别人一边拍照,心中一边幻想着自己是白素贞,想要在兰若里找回自家老公。那就跟身材和容颜无关,而是在表现对爱情的忠贞。
反倒是我们这些路人甲乙丙丁要注意自己。我们看到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看到女生拍照,有酒店就想到拜金,有书店就想到做作,有咖啡屋就想到没钱,有红酒杯就想到*交,有寺庙就想到亵渎,随时把“装X”两个字作为基本评论来用,那我就觉得这怕不是别人的问题,不是照片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网络尤其放大了这样的心理,而且形成了一种群体效应。一个人那么说,一百人跟上附和,时间久了之后,这么看到事物的人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觉得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人很多。当然不是这样的,这就是污染和沾染。自己的心本来是一盆清水,可以映照大千世界。有了这样偏狭和负面的理解之后,如同水中滴入了墨汁,照什么都是黑的。怎么可以说因为看着是黑的,赞同黑的人非常多,所以世界就真的是黑的呢?这分明就是相互往对方心里灌墨汁嘛。 我是觉得,让女生去做她们愿意做的事情,让男生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只要没有妨碍别人,由得他们去。反而是因此而感到不平不快不爽的人,要观照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是什么让自己不快乐,是什么让自己大动干戈。这件事情可能很重要,因为照可以不拍,但是心性败坏之后却很难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