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石屋:海南岛上的大寨

随笔美文2021-11-3063举报/反馈

听闻那大镇石屋是与山西大寨齐名的村子,**总理高度称赞是“广东学大寨的好榜样”、“海南岛上的大寨”,有“北有大寨、南有石屋”的美誉。打心底敬佩石屋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精神,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拜访。8月15日,随在省政府机关任职的朋友和一位画家一同到儋州,终于遂愿。

车向城区西北方向行驶4公里,便到了石屋村。进入村口,只见左边的村墙上挂着一块牌匾,右边立着一块“人民公社食堂”的牌子和一座雕塑。雕塑的上部那头抵头奋足的孺子牛,仿佛迸发着一种向上的力量。牌匾和底座上遒劲有力的“中国村官精神馆”7个大字及底座面村子方向的那首《牛赋》,为书法家左道所书。牌匾后面的村墙上,贴着“爱村、实干、厚农、奉献”八个大字。

走进石屋,只见整洁的水泥路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分散农家,紧紧地连在一起。陆续盖起来的大队卫生所、招待所、老人活动中心、电影院,教学、办公大楼,至今仍宽敞明亮。这些房子,已经修缮为红色文化民宅,上面有一颗大红星,四颗小红星。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满是黄皮、荔枝、杨桃、木瓜等热带水果。村子中央,文化室、广播室、篮排球场、演出舞台、大宣传栏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

石屋村的红色广场上,立着两根圆形图腾柱,雕塑着郭凤莲、胡松、申纪兰、吴仁宝、史来贺、常德盛、吕玉兰、毛丰美、王永幸、李金荣十大著名村官浮雕。左边的“中国村官精神馆”前,竖立着一面五星红旗。右上角是中国农村博物馆,辟有吴仁宝、毛丰美、史来贺等纪念馆。两馆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涌现出的20位在新农村建设中艰苦奋斗、勇于担当、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功勋村官们的先进事迹。
(m.Taiks.com)

石屋红色广场正面的“胡松纪念馆”里,存放着当时村民开垦种植的黑白图片和资料,以及被复制出来挂在墙上的《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海南日报》对石屋的报道。注视着那一件件凝聚血汗的实物,听讲解员讲述那一桩桩感人肺腑的事迹,透过泛黄的图片和资料,我仿佛看到了石屋人建设家园的峥嵘往昔。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石屋村党支部书记胡松、叶荣辉、张荣光3名党员和大队干部,也就是现在的村官,带领石屋人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山造田、兴修水利、大种粮食。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先后发展起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济,种植了13万株橡胶,建起了大队运输队、粮食加工厂、淀粉加工厂、发电站……创造了集体“存款百万、存粮百万”的光辉业绩,写下了一时风靡全国的富裕神话。**总理亲自接见了胡松,胡松受邀参加1969年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与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从1976年开始,石屋实行了年老社员由集体养老,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不用子女供养就可以安度晚年的制度。老人们除由大队免费供应口粮、食用油、猪肉以外,每人每月还发给10元零用钱。到1977年,社员分配收入平均每个劳动力达到636元,私人在银行的存款,平均每户800元。更重要的是,集体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大队的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完全中学,社员子女读书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全部免费;大队合作医疗站已经改成卫生所,实行公费医疗;各生产队的托儿所、幼儿园费用也全部由集体开支;大队还买了两部电影机,村民不用花钱看电影。全国中小学教材中,还有以石屋大队为内容的课文和数学应用题。

2006年初,儋州市委确定石屋为新农村建设先行点,并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在石屋村创办了全国唯一旨在培育新农民、建设农村的石屋社区大学。2016年,那大镇党委将石屋村建设成基层党建示范村、中国村官培训教育基地及红色旅游美丽乡村。2016年4月28日,中国村官精神馆在石屋村揭牌。6月4日,首届“中国村官精神”书画摄影作品展在石屋“中国村官精神馆”举办。

站在石屋的制高点极目环眺,视野里的山野郁郁葱葱。我无法想象,那一带带的橡胶,一簇簇的果树,一方方的稻田,竟是昔日的荒山野岭。走在石屋的村道上,我感受着沧桑,心潮澎湃。在尚无商品经济概念的年代,石屋提前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小康日子,创造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奇迹。

穿越时代的石屋精神,照亮了新农村建设之路。“爱村、实干、厚农、奉献”的村官精神,凝练和提升了新时期村官的实践行为。追踪石屋的辉煌轨迹,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反思,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探究。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