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城》中的围城意象
最初拿起《围城》这本书并不知道钱钟书先生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只浅显地以为主人公可能被某种东西困住。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鸿渐,是不是?”鸿渐摇头表示不知道。 这是一次宴会,几人讨论到哲学家的婚姻问题,由褚慎明和苏文纨两人分别说出了带有“鸟笼”以及“围城”的这两句话,这是“围城”在文本中第一次出现,也是对“围城”的解释说明,突然就给了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好像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围城”,读完这里之后会认为作者想表达一个婚姻的围城主题,但读完整本书会发现,婚姻的围城只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人的一生还有许多其他的围城。作者巧妙地借他人之口表述出了“围城”的大致含义,也诠释出了围城内外人的不同表现:婚姻是一座围城,是一堵墙把人们分成了两个世界,在墙的两边展现着不同的状态。让人能有画面地感受出何为婚姻,何为围城。后文也通过小说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进,揭示出来围城不仅仅只局限于婚姻,还包括“爱情”“事业”甚至是整个“人生”。 方鸿渐这一人物的多方面塑造就展示了多个围城的主题,以“爱情”为例,与方鸿渐有关的三个女子,分别是鲍小姐,苏文纨和唐晓芙。然而这三个人就像是三座围城,最初鲍小姐的一句“你教让我想起我的未婚夫”使方鸿渐情不自禁地走进了这座爱情城堡里,但下船之后他才发现自己不过是鲍小姐的玩物罢了,他很失望但又很庆幸自己能够逃出这座围城。但一座围城的结束又是另一座围城的开端,苏文纨的不断暧昧困住了方鸿渐,因为他爱的是唐晓芙,而正因为这一点,苏文纨生气地断绝关系,并间接打断了方鸿渐和唐晓芙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在这里,苏文纨自己渴望结婚,渴望建筑城堡,困住方鸿渐。而方鸿渐则也想构建一座与唐晓芙的城堡。两人苦苦追寻最后无果而终。在苏文纨和唐晓芙这两座城堡里,所展示出来的是,方鸿渐竭尽全力想冲出苏文纨的城堡而冲进唐晓芙的城堡,这也就不是一个单座城堡不同人的表现,而是一个人对于两座城堡的不同态度。 而以婚姻为例,方鸿渐和孙柔嘉的结合很草率,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是自以为可以结婚而结婚,而后期的生活让两个人都想要逃离这座共同筑起的城堡,这就是两个人对同一座城堡在前期和后期所表现出的不同做法。那么前面的这一段简单的话是有多重含义的,不仅仅包括婚姻这一方面,还包含像婚姻一样的能够使人表现出相似举动的其他事物;也不仅仅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表现,还包括同一个人对不同主体所构建的同一事物所表现的不同态度。 原文中所提到“婚姻围城”令我感触最深。或许是因为婚姻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所以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就大同小异。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我所接触到的世界里暂时是这样的。尤其是上一辈由父母之命加持相亲主导下的婚姻关系。有很多并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他们或许只是想快点嫁出去,毕竟年纪也到了,不嫁出去感觉不好意思,毕竟古话说的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许是感觉对方家里的条件什么的都很符合心里的期望,也就满足了自己的“期待视野”,会很开心地去结合;或许是父母强加,子女不敢反抗,两人就这么结了婚成了家。没结婚的人想要结婚,总是羡慕到了年纪就嫁出去的人;没结婚又虚荣的人总是眼馋于对方家里的财产权利;没结婚的人总是羡慕有独立小家的人,想要快点逃离这家而新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结了婚以后却为了家庭带来的禁锢和责任而烦闷不已,想要结束了这一切去追寻自由追寻幸福。现今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我看到很多周围像爸爸辈的中年夫妇最终都走向破裂;我还见到许多中年妇女得重病去世之后,丈夫没过几天就有了新夫人,好像前面那位妻子根本就不存在,我不明白是禁锢太久,太不喜欢,太想走出这段婚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但这不就冲出一座围城又进入另一座吗?到头来还不是下一个循环。人追求幸福,又追求自由。每一座未知城堡摆在眼前都是一片黑暗,人们因为未知所以向往,因为好奇所以追求。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走近之后才会发现有瑕疵和不适应。文末方鸿渐的摇头更昭示着:看透的人实在太少,被围住的人实在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