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經典的拼搏励志古语(精选200句)

名人名言2022-02-13106举报/反馈

1、凡吾人所

2、骏马不劳鞭。一(唐)李白《赠友人》

3、下流壅则上溢,上源窒则下枯。释义:

4、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

5、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一《老子》

6、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北堂书钞》

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一《礼记·儒行》

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唐)李绅《悯农》

9、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列子·说符》

1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一《论语·子路》

11、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一(汉)司马迁《史记》

1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诗经·王风·采葛》

1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4、不勤于始,将悔于终。——(唐)吴就《贞观政要》

15、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孟子·离娄上》

1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17、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8、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19、智莫大于知人。——(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20、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论语·泰伯第八》

21、根深而枝叶茂,行久而名誉远。——(汉)徐斡《中论》

22、病叶惊秋色,残蝉怕夕阳。——(宋)林逋《旅馆写怀》

23、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晋)李充《送许从诗》

24、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一(元)柯丹丘《荆钗记》

25、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战国策·燕策二》

26、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孔子:《论语·宪问第十四》

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论语·宪问第十四》

28、出人头地建奇功。——(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

29、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唐)武则天《臣轨·上》

3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31、至诚如神。释义: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一《礼记·中庸》

32、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33、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

3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论语·子宰第九》

35、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宋)苏洵《管仲论》

36、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一(宋)林逋《省心录》

37、一身轻似叶,所重全名节。——(清)李玉《清忠谱·傲雪》

3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39、羊羹虽美,众口难调。——(元)邓玉宾《粉蝶儿·普天乐》

40、三秋庭绿尽迎霜,唯有荷花守红死。——(唐)温庭筠《懊恼曲》

41、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宋)辛弃疾《菩萨蛮》

42、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43、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宋)晏几道《玉楼春》

44、居近识远,处今知古,惟学矣乎?◆王通:《文中子中说·礼乐篇》

45、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汉)贾谊《新书》

46、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唐)刘禹锡《浪淘沙》

47、贤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一(宋)张载《正蒙·动物篇》

48、一言出口,驷马难追。——(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
m.taiks.com

49、生而辱不如死而荣。——(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50、知善非难,行善为难。——(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蘧伯玉》

51、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5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53、小善乱德,小才耗道。◆皮日休:《皮子文薮·书·鹿门隐书六十篇》

54、登高使人意遐,临深使人志清。——(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

55、我们所可以的,想来想去,也还是所谓对于将来的希望。◆鲁迅:《鲁迅全集》

56、处身行道,辅世成名。释义:修身行道义,救世立名德。一(汉)班固《答宾戏》

57、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58、善则称人,过则称己。释义:成绩归功于人,过错自己承担。一《礼记·祭义》

59、明其视,则举不失德;广其听,则野无遗贤。一(唐)白居易《请行赏罚以劝举贤》

60、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一(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61、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

6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63、既谓之才,则不宜以阶级限,不应以年齿齐。一(南朝·梁)沈约《宋书·周朗传》

64、云:天之牖尼,如壎如篪,如璋如硅,如取如携。◆魏源:《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二》

6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五代·南唐)李煜《乌夜啼》

66、考论人物,要当循其事变而观之,不可以一律例也。评后世之人物,一绳以帝王盛德,则自秦汉

67、思乃精,志之荣,好而壹之神以成。精神相及,一而不贰,为圣人。◆荀况:《荀子·成相》

68、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唐)吴融《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69、凡有血气,皆有争心。释义:大凡有血气的人都有竞争进取之心。——《左传·昭公十年》

70、关尹子曰: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关尹:《关尹子·五鉴篇》

7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释义:功绩伟大是由于有志向,事业成功是由于勤{工作。一《尚书·周官》

72、夫众人日有所思,夜则或梦,设或不思而梦,亦是旧习气类相应。◆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73、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74、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75、附耳之语,流闻千里。释义:即使是在耳朵边上说的悄悄话,也会流传到千里之外。一《文子·微明》

7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77、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吴就《贞观政要·君道》

78、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释义:大丈夫都有自己的志向,必将看到功勋的建立。——(唐)杨炯《出塞》

79、庸猥之徒,器小志近。释义:没有出息的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器度狭小。一(晋)葛洪《抱朴子·百里》

80、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释义:声音相同,就互相感应、共鸣;气质相同,就相互影响。——《周易·乾》

81、处大事者,须深沉详察。释义:做大事的人,必须深思、沉着、审慎、明察。——(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8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83、峰阳孤桐,石耸天骨,根老冰泉,叶枯霜月。斫为绿绮,微声粲发,秋风人松,万古奇绝。◆李白:‘《李太白全集》

84、民劳思佚,治暴思仁。释义:百姓劳累了,就希望休息、安顿;政治暴虐了,人们就思念仁爱。一(汉)韩婴《韩诗外传》

85、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释义:松柏有严霜一样洁白的操守,风泉无平庸的声音。——(唐)孟郊《山中送从叔简》

8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释义:只要有李广那样的良将守卫边疆,就能使敌人无法进犯。一(唐)王昌龄《出塞》

87、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释义:文章由心里构思而产生,而心思靠文章来表达。——(汉)王充《论衡·超奇》

88、游玩在一种意义是增益的生活的准备,一个人要停止了他的游玩的兴趣,他便要老的快,以至于死。◆李大钊:《李大钊选集》

89、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释义:人的一生还不到一百年,却会有千年的忧患。一(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90、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释义:大的器皿其声音一定洪大,志向高的人其思虑一定远大。——(宋)范开《稼轩词序》

91、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柳宗元:《柳宗元集》

92、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释义:心里仰慕的是巍然屹立的泰山、华山,不屑于八面玲珑之类小巧的山。一(宋)辛弃疾《临江仙》

93、明扬仄陋,唯才是举。释义:要善于发现和提拔那些出身低贱的人,只要有才能,就要给予重用。一(三国·魏)曹操《求贤令》

94、如彼登山,乃勤以求高;如彼临海,乃勤以求远。释义:治学如登山航海,勤才能登高致远。——(唐)马总《意林·典论》

95、吞舟之鱼,不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释义:大鱼不居浅小的水里,高士不居于污浊的世间。——(汉)韩婴《韩诗外传》

96、杨朱日: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列御寇:《列子·说符篇》

9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释义:意志不坚强的人达不到智慧的程度,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做事就不会有成果。一《墨子·修身》

98、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释义:透过清澈透明的水得知月亮升起,到了树木纷纷落叶时才显出梅花的尊严。——(元)仇远《冷坐》

99、父有服,子不与于乐。母有服,声间焉,不举乐。妻有服,不举乐于其侧。大功至则辟琴瑟,小功至则不绝乐。◆杜佑:《通典·礼志》

10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

101、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释义:谋划好了再行动,事业就会兴盛;没有做好计划就做事,必然失败。——(汉)刘向《说苑·谈丛》

102、君子所贵在守道,不在求荣。释义:君子可贵在于坚守天下的大道理,而不在于追求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明)李豫亨《三事溯真·征圣章》

103、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释义:善于管理国家的人,一发现弊端就立即补救,一有漏洞就立即堵塞。一(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104、浅近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释义:不能同浅俗轻薄的人交朋友,低洼潮湿的地方只能长出小灌木丛。——(五代)贯休《行路难》

105、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释义:不去追随夭桃艳李争占春色,独自傲然挺立,在严寒面前坚定不移。——(宋)王禹偁《官舍竹》

106、金玉难捐,土石易舍,学道之士,遇微言妙行,慎勿执之,是可为而不可执,若执之者,则腹心之疾,无药可疗。◆关尹:《关尹子·丸药篇》

107、养生无甚可恃之法,其确有益者:日每夜洗脚,日饭后干步,日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占菜,日射有常时,日*坐有常时。◆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108、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释义:有志向的人生活在人世间,应当广交天下的英雄好汉。——(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109、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释义:身处安逸享乐而不放纵欲望,居家贫困寒苦而不放弃自己的志向。——(汉)王充《论衡·自纪》

110、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释义:男子汉大丈夫最可贵的是百折不挠,事情最后成功与否不必老是挂念在心。——(宋)陆游《入瞿塘登白帝庙》

111、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释义:天下所有的事情,考虑时最可贵的是详细周密,做起来时最可贵的是努力。——(明)张居正《陈六事疏》

112、夫人莫不有视、听、思。目之能视,耳之能听,心之能思,皆天也。然视而使之明,听而使之聪,思而使之正,皆人也。◆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113、欲知国之隆替,时之盛衰,察其任臣而已。释义:想知道国家的兴亡,政治形势的好坏,只要看什么人被任用就知道了。——(唐)李德裕《任臣论》

11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释义:可惜汉文帝深更半夜徒然移动座席凑近贾谊,询问的不是老百姓的疾苦,而是鬼神之事。一(唐)李商隐《贾生》

11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释义: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释义: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对坐在西窗之下,一起剪烛花,叙一叙巴山夜雨时我思念你的心情。一(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117、人之为不善也,皆有愧耻不安之心。人人惟奋而行之,君子惟从而已之。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斯而已矣!◆苏辙:《栾城后集·孟子解》

118、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释义:详察并揣度时势,考虑成熟并心中有数,那么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一(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119、冯子曰: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冯梦龙:《冯梦龙诗文·智囊自叙》

120、不奋发,则心目颓靡;不检束,则心目恣肆。释义:不奋发向上,就会精神颓丧,萎靡不振;不约束自己,就会性格放荡,任情纵欲。一(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121、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释义:别人一次能做好的事情,我做一百次也能做好;别人十次能做好的事情,我做一千次也定能做好。一《礼记·中庸》

1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123、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释义:同品德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孔子家语·六本》

124、桓赫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韩非子·说林下》

125、相憎者,能生无辜之毁;相爱者,能饰无实之誉。释义:对憎恨的人,能制造出无端的诽谤;对喜欢的人,能加上不符合实际的褒奖之辞。——(唐)马总《意林》

12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释义:对世间一切事物能够洞察秋毫,这其间大有学问;在人情上能够老练通达,这其中大有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

127、居不隐者,思不远也;身不危者,志不广也。释义:处境不穷困的人,思考不会很远;自身不危难的人,志向不会太大。——(北朝·齐)刘昼《刘子·激通》

128、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释义:幼小的儿童没有不知道爱他的双亲的;等到长大之后,没有不知道尊敬他的兄长的。一《孟子·尽心上》

129、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知。凡心之形,过知失生。◆管仲:《管子·心术下第三十七》

130、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况:《荀子·劝学》

131、是故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非一令而民服之也,不可以为大善;非夫人能之也,不可以为大功。◆管仲:《管子·乘马第五》

132、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释义:人生在世也不必要封什么万户侯,只希望能结识韩荆州。(韩荆州:荆州刺史韩朝宗,好荐拔贤士。)——(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133、孔子曰: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荀况:《荀子·宥坐》

134、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憎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婉转菊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元稹:《元稹集·外集》

135、子墨子曰: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从事于义,必为圣人。◆墨翟:《墨子·贵义》

136、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释义:国家混乱,就告诉国君,要尊崇贤人,要上下团结一致;国家贫困,就告诉国君,要节省开支,葬礼要从简。一《墨子·鲁问》

137、能为世必不可少之人,能为人必不可及之事,则庶几此生不虚。释义:如果能够成为世上不可缺少的人,能够成就他人不能成就的事业,那么就可以说没有虚度此生。一(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13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孟子·尽心上》

139、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韩愈:《韩昌黎文集·荆潭唱和诗序》

140、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

141、众日善未必善,观其善之为也。众日恶未必恶,观其恶之由也,行诈以自衔,取媚于小人,其足为善乎?任直以独立,取恶于非类,其足为恶乎?故择善采于誉,则多党者进,去恶信于言,则道直者退。◆《文苑英华》

142、仁者爱人,念于何起!顺事恕施,自胜以理。意气自任,争竞乃生;日用饮食,讼象或成。木火然物,木先自烬;愤加于人,实惟身灾。转愤为惩,因病得方;辨惑思难,德义日强。◆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惩愤》

143、君子之大义,和调而不缘,溪盎而不苛,庄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铨,刻廉而不刿,行精而不以明污,齐尚而不以遗罢,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尊贤而不退不肖。此君子之大义也。◆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篇四》

144、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日:乐之为观也,深矣。◆《吕氏春秋·音初》

145、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孟子·尽心下》

146、盖闻民生于勤,勤至则大劳自息。礼成于俭,仁行而至美宜章。翕终年于一日,可以千秋。析百物于微端,遂谐万事。是以闵鸿雁之悲歌,必覃思于究宅。奠竹松之燕寝,遂永奠于攸芋。◆王船山:《王船山诗文集·连珠有赠》

147、近日颇觉闻人有善,若己有之;见人有过,若已有之。◆此中大有受用处,咸以虚而能受,是大舜若决江河气象。兑因说以取义,是孔子不怨天,不尤人气象。余谓即此以处今之世,尤宜。◆刘光第:《刘光第集·都门偶学记六》

148、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者而行修矣。谮慝之言,无人之耳;批扦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墨翟:《墨子·修身》

149、《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能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50、气质但就一人而言,亦有好处有不好处。苟辨之不明,涵养变化之功于何下手?◆变化气质之难,多由不能舍己;不能舍己,多由看得这个己本是好底。故欲变化者,必先有自知之明,乃能力于自克也。◆刘熙栽:《刘熙载论艺六种·克治》

151、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韩愈:《韩昌黎文集·圬者王承福传》

152、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韩非:《韩非子·解老》

153、故日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窥于牖而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故博闻之人,强识之士阙矣,事耳目、深思虑之务败矣,坚白之察,无厚之辩外矣。不出者,所以出之也;不为者,所以为之也。此之谓以阳召阳,以阴召阴。◆《吕氏春秋·君守》

154、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释义: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活,得不到它就死。吆喝着给予他,过路的饿汉都不接受;脚踏过给予他,乞丐都不屑于要。——《孟子·告子上》

155、关尹子曰:一情冥,为圣人;一情善,为贤人;一情恶,为小人。一情冥者,自有之无。不可得而示。一情善恶者,自无有起,自无起有,不可而得秘。一情善恶为有知,惟动物有之。◆一情冥为无知,溥天之下,道无不在。◆关尹:《关尹子·一字篇》

156、而圣人者,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境不侵,君臣相安,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系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

157、人生之目的,为尽义务而来。每人必有一定职务,必做一番事业,此谓之职业。而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差,要求其适耳。如目之司视,耳之司听,亦惟各得其适,初无高、低、贵、贱之定言。人体之生理然,社会之职业,何独不然。◆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58、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李太白全集》

159、叔向问晏子曰:何若则可谓荣矣?晏子对日:事亲孝,无悔往行,事君忠,无悔往辞;和于兄弟,信于朋友,不谄过,不责得;言不相坐,行不相反;在上治民,足以尊君,在下莅修,足以变人,身无所咎,行无所创,可谓荣矣。◆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四》

160、纪消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日: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日:未也,犹应影响。十日又问。日: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日: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者,反走耳。◆列御寇:《列子·黄帝篇》

161、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周:《庄子·齐物论》

162、答日:夫随时相宜,而取富贵,凡情所晓,徐公岂不达之?◆若徐公者,仕仁人也。夫仁者济物也,此道大矣,非常人所知。◆故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徐公之不爱死亡,固守诚节,用此道也。岂以贵贱生死而易其操履哉!◆潘好礼:《全唐文·徐有功论》

163、天日虚,地日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故必知不言之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殊形异执,不与万物异理,故可以为天下殆。◆管仲:《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

164、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尊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避违以骄溢入,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故日:君子能则人荣学焉,不能则人乐告之;小人能则人贱学焉,不能则人羞告之。是君子、小人之分也。◆荀况:《荀子·不苟》

165、毁人者不美,而受人之毁者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释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而为福。◆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曲意而使入喜,不若直节而使入忌;无善而致入誉,不如无恶而致入毁。◆洪应明:《莱根谭》

16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杜工部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7、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仁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仪礼》

168、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若夫怀道以迷国,详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婉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耆,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王逸:《楚辞章句序》

169、以指者天下之所无。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天下无物,谁径谓指?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径谓无物非指?◆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公孙龙:《公孙龙子·指物论》

170、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入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孝行》

171、子闲居,俨然其动也。徐若有所虑。其行也方,若有所畏。◆其接长者恭恭然如不足,接幼者温温然如有就。子之服俭以洁无长物焉,绮罗锦绣不入于室,日:君子非黄白不衍,妇人则有青碧。子寡实天贰馔,食必去生味,必适,果菜非其时不食,日:非天道也。非其士不食,日:非地道也。◆王通:《文中子中说·子君篇》

17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入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鲁迅:《鲁迅全集·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173、智者,术所以生也;术者,智所以转也。不智而言术,如傀儡百变,徒资嘻笑,而无益于事;无术而言智,如御人舟子,自炫执辔如组,运楫如风,原隰关津,若在其掌,一遇羊肠太行,危难骇浪,辄束手而呼天,其不至颠且覆者几希矣。蠖之缩也,鸷之伏也,麝之决脐,蚺之示创也,术也。物智且然,而况人乎?◆冯梦龙:《冯梦龙诗文·术智部总叙》

174、见利思义与见利思害,讵二事哉?无故之利,害之所伏也;君子恶无故之利,况为不善以求之乎?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于誉,斯无毁。暴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非其利者勿有也。非其功者勿居也,非其名者勿受也。窃人之有者害,居人之功者败,无实而享显名者殃。福利荣乐,天主之;祸害苦辱,人取之。《诗》

175、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曲直吾不知,负暄候樵牧。◆杜甫:《杜工部集·写怀二首》

176、忧可无乎?无谁以宁!子如不忧,忧日以生。忧不可常,常则谁怿?子常其忧,乃小人戚。敢问忧方,吾将告子:有闻不行,有过不徙;宣言不言,不宜而烦;宜退而勇,不宜而恐。中之诚恳,过又不及。忧之大方,唯是焉急!内不自得,甚泰为忧。省而不疚,虽死优游。所忧在道,不在乎祸。吉之先见,乃可无过,告子如斯,守之勿堕!◆柳宗元:《柳宗元集》

177、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朗然不儇,若失其一。◆傲小物而志属于大,似无勇而未可恐狼,执固横敢而不可辱害,临患涉难而处义不越,南面称寡而不以侈大,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耳目遗俗而可与定世,富贵弗就而贫贱弗竭,德行尊理而羞用巧卫,宽裕不訾而中心甚厉,难动以物而必不妄折。此国士之容也。◆《吕氏春秋·士容》

178、事父尽孝名,事君端忠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待士慕谦让,莅民尚宽平。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白硅玷可灭,黄金诺不轻。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陈子昂:《陈子昂集·补遗·座右铭》

179、凡过生于误,然所以造是误者必过也;恶生于过,然所以造是过者亦误而已。故过与恶每相因,而过成易犯,过而不已,卒导于恶,君子倦倦于改过,所以杜为恶之路也。◆人心本无恶,近儒解克己,不以去私言亦是,然形气之病独非私耶?仁者深然与物同体,有己而后有物,安得仁?故克己复礼为仁,此是圣贤学宗要,不可草草看过。◆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子刘子学言》

180、人惟知所贵,然后知所耻:不知吾之所当贵,而谓之有耻焉者,吾恐其所谓耻者非所当耻矣。夫人之所当贵者,固天之所以与我者也,而或至于戕贼陷溺,颠迷于物欲,而不能以自反,则所可耻者亦孰甚于此哉?不知乎此,则其愧耻之心将移于物欲得丧之闻者矣。然其所以用其耻者,不亦悖乎?由君子观之,乃所谓无耻者也,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以此。◆陆九渊:《陆九渊集》

181、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然真能冲决,亦自无网罗;真无网罗,乃可言冲决,故冲决网罗者,即是未尝冲决网罗。循环无端,道通为一,凡诵吾书,皆可于斯二语领之矣。◆谭嗣同:《谭嗣同文选注》

182、或日:将处乎世,如何则可以免乎谤?日:去六邪,用四尊,则可免。日:何以言之?日: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责友,居未安而罪国,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浊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皮日休:《皮子文薮·书·鹿门隐书六十篇》

183、信者,交友之本。——(宋)刘荀《明本释》卷上小人之交以利,平时相亲不啻父子,一旦相噬不啻狗彘。释义:小人的交情建筑在利益的基础上,平时亲近起来同父子没有两样,一旦互相争斗就同猪狗差不多。——(宋)刘炎《迩言》卷**海皆兄弟,知己独难遇。——(明)宋濂《送李生还四明诗》十三解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释义:君子在交朋友时要注意选择,不要结交品德不好的人。一(清)张廷玉《杂兴》

184、仁,人也。人人相形,人已乃形。形于上者存乎人,为仁则由已也,颜子事之。形于下者人而仁,仁以为己任也,曾子重之。事仁者必竭才,必短命而死。重仁者必战就,必死而后已。◆乃若孔子之为人也,发愤忘食,何竭才耶?乐以忘忧,伺战就耶?安仁者也,不知老之将至,何死而后已耶?仁者之所以寿也。有志于仁,以默识为宗,识曾耶?识颜耶?识孔耶?抑于已于仁识不识耶?◆何心隐:《何心隐集·题仁为己任》 励志古语大全

185、忠义守节之士,出于天资,非关居位贵贱,受恩深浅也。王莽移汉祚,刘歆以宗室之隽,导之为逆,孔光以宰相辅成其事;而龚胜以故大夫守谊以死,郭钦、蒋诩以刺史郡守、栗融禽庆、曹竟、苏章以儒生皆去官伯之辈耳。安禄山、朱泚之变,陈希烈、张均、张塘、乔琳、李忠臣,皆以宰相世臣,为之丞弼,而甄济、权臬、刘海宾、段秀实,或以幕府小吏,或以废斥列卿,揖身立节,名震海内。人之贤不肖相去,何止天冠地履乎?◆洪迈:《容斋随笔·忠义出天资》

186、子西日:德其忘怨乎!余善之,夫乃其宁。子高日:不然。吾闻之,唯仁者可好也,可恶也,可高也,可下也。好之不福,恶之不怨,高之不骄,下之不惧。不仁者则不然。人好之则福,恶之则怨,高之则骄,下之则惧。骄有欲焉,欲恶怨福,所以生诈谋也。子将若何?若召而下之,将戚而惧;为之上者,将怒而怨。诈谋之心,无所靖矣。有一不义,犹败国家,今壹五六,而必欲用之,不亦难乎?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其子之谓乎?◆《国语·楚语下》

187、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故日: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于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否则只在伦物上计较忖度,终无自得之日矣。支离、易简之辞,正在于此。明察得真空,则为由仁义行;不明察,则为行仁义,入于支离而不自觉矣。可不慎乎?◆李贽:《焚书·答邓石阳》

188、先儒之言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今人不积仁体,故但知有己,不知有人,观一身之外,遂如秦越之肥瘠;至乍见孺子入井,而恻隐之心不能不动,则仁未尝不存,但平日未之思耳。今世之所谓颠连无告者,何地无之,其为人井之孺子也多矣。士君子既不得位,不能推先王之改,行于天下,使之各得其所,则随其力之所及,有以利济而安全之,岂非仁者之事乎?◆归庄:《归庄集·同善会约序》

189、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珥诏之,则掩口而对。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向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适舍,求毋固。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毋践履,毋躇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戴圣:《礼记第一·曲礼上》

190、英雄之士,能为智者之所不能为,则其未及为者,盖不可以常理论矣。骐骥之马,足如奔风,升高不轩,履湿不濡,度山越堑,瞬息千里,而适值一马,盖亦能然,则虽有此骏,而不足以胜之也,于是驾以轻车,鸣以和鸾,步骤中度,缓急中节,锵锵乎道路之间,能行千里而能不行,虽无一时之骏,而久则有万全之功。何者?吾乘其所能而出其所不能,可以扼其喉而夺其气也。且谲诈无方,术略横出,智者之能也。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此英雄主事,而智者之所不能为矣。◆陈亮:《陈亮集·酌古论》

191、天地间之物一而万、万而一者也。山自山,川自川,春自春,秋自秋,风自风,月自月,花自花,鸟自鸟,万古不变,天地不同。然有百人于此,同受此山、此川,此春、此秋,此风、此月,此花,此鸟之感触,而其心境所现者百焉;干人同受此感触,而其心境所现者干焉;亿万人乃至无量数人同受此感触,而其心境所现者百焉,乃至无量数焉。然则欲言物境之果为何状,将谁氏之从乎?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知,忧者见之谓之忧,乐者见之谓之乐,吾之所见者,即吾所受之境之真实相也。故日:唯心所造之境为真实。◆梁启超:《梁启超选集》

192、万物皆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至如言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此都只是天理自然当如此。人几时与?与则便是私意。天只是以生为道,有善有恶。善则理当喜,如五服自有一个次第以章显之。恶则理当恶,彼自绝于理,故五刑五用,曷尝容心喜怒于其间哉?舜举十六相,尧岂不知?◆是以佗善未著,故不自举。舜诛四凶,尧岂不察?只为佗恶未著,那诛得佗?举与诛,曷尝有毫发厕于其间哉?只有一个义理,义之与比。◆人能放这一个身公共放在天地万物中一般看,则有甚妨碍?◆虽万身,曾何伤?◆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193、智无常局,以恰肖其局者为上。故愚夫或现其一得,而晓人反失诸干虑。何则?上智无心而合,非千虑所臻也。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余。夫是,故难事遇之而皆易,钜事遇之而细。其斡旋人于无声臭之微,而举动出入意想思索之外。或先仵而后会,或似逆而实顺。方其闲闲,豪杰所疑;迄乎断断,圣人不易。:呜蜉!,智若此,岂非上哉?上智不可学,意者法上而得中乎?抑语云下下人有上上智,庶几有触而现焉。余条列其概,稍分四则:日见大,日远犹,日通简,日迎刃,而统名日上智。◆冯梦龙:《冯梦龙诗文·上智部总叙》

194、君子何为而仕于人哉?天生一物,即所以生万物之理。故一人之身,万物之理无不备焉。万物之理备于一人。举凡天下之人,见天下之有饥寒疾苦者必哀之;见天下之冤抑沉郁不得其平者必为忿之。哀之忿之,情不能己,仕之所由来也。然君子居穷,应一身一家其事易;及应举人宫,事为胶噶,人为奸欺,日临于前而不能操吾明且刚者以应之,谓能应事之善焉,不可也。◆且身当利害得失丧之冲,始于执义,终于舍义随俗。宾客之怂恿,室人之交谪,始于为人,终于舍人为己。初仕,良心扩充之未能,私心之牿丧,而可哀可忿之在民者,与我不相关矣。吁!◆仕云乎哉!◆海瑞:《海瑞集·淳安县政事序》

195、爱之范围有大小。在野蛮时代,仅知爱自己及与己最接近者,如家族之类。此外稍远者,辄生嫌忌之心。故食人之举,往往有焉。其后人智稍进,爱之范围渐扩,然犹不能举人我之见而悉除之。如今日欧洲大战,无论协约方面或德奥方面,均是已非人,互相仇视,欲求其爱之普及甚难。独至于学术方面则不然:一视同仁,无分畛域;平日虽属敌国,及至论学之时,苟所言中理,无有不降心相从者。可知学术之域内,其爱最溥。又人类嫉妒之心最盛,入主出奴,互为门户。然此亦仅限于文学耳;若科学,则均由实验推理所得唯一真理,不容以私见变易一切。是故嫉妒之技无所施,而爱心容易养成焉。◆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96、格致之学,在中国为治平之始基,在西国为富强之先导,比其根源非有殊也。古圣人兴物以全民用,智者创,巧者述,举凡作车行陆,作舟行水,作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所谓形上形下,一以贯之者也。后世歧而二之,而实事求是之学不明于天下,遂令前人创述之精意,潜流于异域。彼师其余绪,研究益精;竞智争能,日新月盛。虽气运所至,亦岂非用力独专欤?方今梅宇零平,中外揖睦,通使聘问,不绝于道。西国之讨论中华经史者,不乏其人,而吾儒亦渐习彼天文、地舆、器数之学。涉其藩,若浩博无涯涣;究其实,则于古圣人作述之原,未尝不有所见焉。◆甚哉,格致之功之不可不穷其流也。◆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

19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入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当以力鉴戒,现在带勇即埋头尽力以求带勇之法,早夜孽孽,日所思,夜所梦,舍带勇以外则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扰,干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98、失教化之兴,非一世之事也,三代之哀,自公、卿、大夫以至甿、隶,皆知守道兴官,而以死生之际为甚轻者,先王教化人人之深,而万物皆有以立其命也。迁谪放流,人情所畏恶,毒肢体,滨死亡,士大夫之危辱莫甚焉!而明时台之以言事廷杖者接踵,而蹈之如归。盖高皇帝以廉耻礼谊为陶冶,士自居庠序之中,而己知上所以待之不苟矣。进而历于朝廷,益凛然上之所以相属,与己知所以自处者。故方其盛时,上下清明,几无一职不得其理。至于神宗之季,亦少贬矣,而士大夫之居清要,矜节行者,十常八九。虽不足以涪于三王之盛,而要岂汉、唐所能望哉?惜乎!神宗不能审察于邪正之间,如公类者,非惟不用其言,又显弃其身,而其后明政卒以党败也。◆方苞:《方苞集·明御史马公文集序》

199、老子曰:名与身孰亲?庄子曰:为善无近名。此皆道家之训,使人薄于名而保其真,斯入之徒,非爵禄可加,赏罚可动,岂为国家之用哉?我先王以名为教,使天下自劝,汤解网,文王葬枯骨,天下诸侯,闻而归之。是三代之君已因名而重也。◆太公直钓以邀文王,夷齐饿死于西山,仲尼聘七十国以求行道,是圣贤之流无不涉乎名也。孔子作春秋,即名教之书也。善者褒之,不善者贬之,使后世君臣,爱令名而近名,岂无伪耶?臣请辩之,孟子曰:尧舜性之也,三王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后之诸侯,逆天暴物,**盗国,不复爱其名者也。人臣亦然,有性本忠孝者,上也;行忠孝者,次也;假忠孝而求名者,又次也;至若简贤附势,反道败德,弑父叛君,惟欲是从,不复爱其名者,下也。人不爱名,则虽有刑法干戈,不可止其恶也。武王克商,式商容之间,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是圣人奖名教,以激劝天下,如取道家之言,不使近名,则岂复有忠臣烈士,为国家之用哉?◆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近名论》

200、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说则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先登,而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才,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刘劭:《人物志·英雄》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