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听见的故事长在皱纹里
看见她的时候,我莫名地感觉鼻子里有酸溜溜的气息,因为想到了奶奶。她远远看见我们就从院门里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我来不及多想,就领着队友走到她跟前。 九十岁的人了,笑起来一脸深深浅浅的皱纹,她的背后摆满了杂物,陈旧倒也整齐。队友拿着记录本采访她,调查的问题也不过是古建筑的历史和发展状况之类。清脆的女声和她揣着粗气的低沉声音在堂前一片片回响,我们这才发现,古老的房子静悄悄地,没有再出现其他声响。当我们问起她的家人,她突然来了精神,从桌边站起来,声音也响了不少,很自豪地说:“我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出国了!老二也和太太去上海定居了,生活条件都很好呢!”我和队友都笑着称她教导有方,孩子们都很有出息,去外面大世界闯荡了。听了我们的话,她眉目间又流露出很无奈的神情,“我天天盼着他们都能出人头地,能过上好日子,现在大家都离开了,我一个人孤零零住在这里,唉……”她说到一半话语就停了下来,我们明白他的意思,也突然沉默了。 “要是老伴还在就好了”她又接着说,仿佛还带着一丝少女的娇羞,“我十五岁那年老伴就上门提亲了,不过我要读书,一直到19岁才结婚,他等了我5年呐……”说到自己的另一半,她又提起了劲。从十岁多进的学堂成绩优秀,到和另一半的相识相恋,结了婚后她为了家庭孩子放弃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她告诉我们,她们家族祖辈是皇亲贵族,这古建筑的厢房里原本有一座小小的太子庙,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朝,但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侵略者的空袭的时候被炸毁了,我们都感概真的很可惜,如果能留存到现在就是珍贵的文物遗产。但是最让我们震惊的是,她年轻的丈夫竟然也在日军的炮弹下遇害了,令人意外地,她说起这件事的表情倒十分平静,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三个孩子她一个人也拼命拉扯大了,她笑得很欣慰,以后见到老伴,她也就心安了 现如今,残留下的老房子是属于她的私人财产,当问到她准备怎么处理古物遗迹时,她张嘴就说:“当然是一辈子住在这里啊!”她是接受过文化教育的人,读书看报,她比谁都了解古建筑的珍贵,常有外地商人甚至外国人在歙县收购古建筑的珍贵构建,对这类人她总是拒之门外,她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想着多学点东西,多四处跑跑,现在老了,一个人住在这里确实孤单,但是守着这个老房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怎么能让外国人拆卸了去!”听了这话我们都很动容,她有一颗四处闯荡的心,却甘愿一辈子守一座城、一栋楼。一个近百的老人尚且如此,我们肩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大学生们是不是更应该身体力行呢? 后来我们明白,也许这就是徽州女人,为家庭为社会贡献一生的徽州女人,她们生长在历史的怀抱中,她们温情动人的故事,刻在细细长的皱纹里,飘在山河不变的岁月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