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古语名言(精选200句)
1、文以行立,行以文传。释义:文章靠 2、情欲信,辞欲巧。一《礼记·表记》 3、性清者荣,性浊者辱。一(晋)左芬《啄木诗》 4、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一《礼记·檀弓》 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论语·颜渊》 6、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上》 7、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一(明)洪自诚《菜根谭》 8、邪气入内,正色乃衰。◆管仲:《管子·形势第二》 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10、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一(汉)班固《汉书·刘向传》 11、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唐)李白《拟古》 12、安能俯首低眉,向人觅颜色哉!一(明)袁宏道《锦帆集》 13、古来万事东流水。——(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4、宁人负我,毋我负人。——(清)陈宏谋《从政遗规》 15、得心应手,意到便成。一(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 16、意与言会,言随意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 17、文章如面,史才最难。——(唐)孙樵《与高锡望书》 1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唐)杜牧《泊秦淮》 19、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一(宋)陆游《钗头凤》 20、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战国策·中山策》 21、智莫大于知人。——(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22、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无名氏《诗四首》 23、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汉)桓谭《新论·谴非》 24、定意于笔,笔集成文。——(汉)王充《论衡·佚文》 25、任大者思远,思远者忘近。一(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 26、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27、宁有瑕而为玉,毋似玉而为石。一(明)张居正《辛未会试录序》 28、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瑄《薛子道论·下篇》 29、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唐)李端《闺情》 30、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一(战国)商鞅《商君书·更法》 31、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荀子·议兵》 32、欲知宰相能否,但视天下安危。——(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33、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宋)苏洵《管仲论》 34、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宋)辛弃疾《菩萨蛮》 35、尊贤任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一(汉)王符《潜夫论·思贤》 36、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一(唐)聂夷中《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37、曲则全,枉则直。释义:意谓委曲就能保全,弯曲就能伸直。一《老子》 3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39、聪明反被聪明害。——(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醉太平》 40、早知如此挂人心,悔不当初莫相识。——(元)无名氏《举案齐眉》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42、恒其道,一其志,不欺其心,斯固世之所难得也。◆柳宗元:《柳宗元集》 43、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荀子·礼论》 4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一《礼记·曲礼》 45、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五代)刘的《旧唐书》 46、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清)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47、且夫耳目知巧,固不足恃,惟修其数,行其理为可。◆《吕氏春秋·任数》 48、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宋)朱淑真《中秋夜不见月》 49、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50、是非久自见,不可掩也。——(唐)房玄龄《晋书·贾充传附贾模传》 51、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战国策·秦策一》 52、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阴符经》 53、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5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55、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 56、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57、拨乱反正,以宁天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58、故败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自用则戆陋之人从而贺之。◆《吕氏春秋·上客》 59、其志定者,其言简以重。释义:意志坚定的人,他说的话简明而有分量。一《薛方山纪述》 6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61、惟日孜孜,无敢逸豫。释义:天天努力不怠,不敢安闲游乐。——《尚书·君陈》 6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刘邦《大风歌》 6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64、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屈原:《楚辞·离骚》 65、思乃精,志之荣,好而壹之神以成。精神相及,一而不贰,为圣人。◆荀况:《荀子·成相》 66、子曰:以私己为心者,枉道拂理,诌曲邪伎,无所不至,不仁敦甚焉!◆程颐、程颢:《二程集》 67、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唐)吴融《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68、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 69、自昔圣人创物立事,诱动人情,人情失于自然,而夭其性命者纷然矣。◆《无能子·老君说第三》 7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释义:人没有长远打算,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患。——《论语·卫灵公》 71、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释义:推举人才,对内不避开亲属,对外不避开仇家。一《礼记·儒行》 72、夫众人日有所思,夜则或梦,设或不思而梦,亦是旧习气类相应。◆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73、位必使当其德,禄必使当其功,官必使当其能。——(三国·魏)桓范《政要论·臣不易》 74、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75、人生大块间,如鸿毛在风;或飘青云上,或落泥涂中。◆白居易:《白居易集·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 76、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庄周:《庄子·人间世》 77、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78、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一《礼记·大学》 79、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一(明)归有光《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书》 80、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8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释义:北海虽十分遥远,只要乘着大风,仍可达到。——(唐)王勃《滕王阁序》 82、闻谤而怒者,谗之由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绝由去媒,谗佞远矣。◆王通:《文中子中说·魏相篇》 8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释义:治理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公平正直。——(唐)吴就《贞观政要·公平》 84、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释义:恭敬节俭用来推行礼,慈爱贤惠用来开展政事。一《左传·成公十二年》 85、要除去人生毫无意义的痛苦,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鲁迅:《鲁迅全集·我之节烈观》 86、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学而第-》 87、乱政亟行,所以败也。释义:多次施行使国家混乱的政治措施,国家因此败亡。——《左传·隐公五年》 88、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日正已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庄周:《庄子·缮性》 89、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曾子:《大学》 9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释义:男子汉何不手提战刀,去收复那五十州失地。——(唐)李贺《南园》 91、禹称善人,不善人远。释义:禹选拔贤德之人,那些无贤无德缺乏才能的人因此就远离了。一《左传·宣公十六年》 9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93、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圣人之道,去知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韩非:《韩非子·扬权》 94、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释义:警惕啊,警惕!你怎样对人,人也怎样对你。——《孟子·梁惠王下》 95、谋之于事,断之于理,作之于人,成之于天,事师于今,理师于古,事同于人,道独于己。◆关尹:《关尹子·九药篇》 9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释义:只要有李广那样的良将守卫边疆,就能使敌人无法进犯。一(唐)王昌龄《出塞》 97、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释义:开始做得好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就很少了。一(唐)魏征《论时政第二疏》 98、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韩非:《韩非子·解老》 99、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释义:立志应以语言忠实为其根本,修养品德应以行动力先。——(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00、作于圣,故日经;述于才,故日文。文有二道: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本乎此兴者也。著述者流,盖出于《书》 101、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要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孟子:《孟子·告子下》 102、云: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故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或潜龙未用,或亢龙在天,从古以然。◆王符:《潜夫论·论荣》 103、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释义:我此生既懂得做人的大道理,便要在文治武功上出人头地。——(唐)陈子昂《送别出塞》 104、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卷第二上》 105、故有事,事也;毋事,亦事也。吾畏事;不欲为事;吾畏言,不欲为言。故行年六十而老吃也。◆管仲:《管子·枢言第十二》 106、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柳宗元:《柳宗元集》 107、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释义:重任在肩,道路漫长而崎岖,但不能轻言放弃,有丝毫的懈怠。——(汉)韩婴《韩诗外传》 108、心无力者,谓之庸人。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壬癸之际胎观第四》 109、寡交多亲,谓之知人。释义:虽然结交的人不多,但都是知心朋友。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善于了解人。——《管子·戒》 110、尽公者政之本也,树私者乱之源也。释义:公正是治国的根本,培植私利是国乱的根源。——(唐)房玄龄《晋书·刘颂传》 1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老子:《老子·三十六章》 112、故日: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周:《庄子·刻意》 113、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洪应明:《菜根谭》 114、事者,其取诸仁义而有谋乎?虽天子必有师,然亦何常师之有,唯道所存以天下之身,受天下之训。◆王通:《文中子中说·问易篇》 115、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释义:做德善的事,心里舒坦,整天高兴;做虚伪的事,费尽心机,被动难堪。一《尚书·周官》 116、用天下之心为己之心,其心无所不谋矣。释义:能与天下百姓心心相印,那么所有的谋划都可以想出来。——(宋)邵雍《渔樵对问》 117、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118、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释义:古时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则宽容而简约。一(唐)韩愈《原毁》 11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老子·四十四章》 120、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俟游,乐宴乐,损矣。◆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 121、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释义:国家世俗风气奢华靡废,应当告诉百姓俭朴;国家风气俭朴,应当把礼告诉百姓。一《礼记·檀弓》 122、金玉难捐,土石易舍,学道之士,遇微言妙行,慎勿执之,是可为而不可执,若执之者,则腹心之疾,无药可疗。◆关尹:《关尹子·丸药篇》 123、戒之书鱼蠹,勉以云鹏举。释义:不要做一个书呆子,而应当像鹏鸟高飞那样奋发有为。——(宋)范成大《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 124、尽小者大,积微者著。释义:要能够容纳所有细小的东西,才可能变得巨大;积累了无数微不足道的努力,才可能变得引人注目。一《荀子·大略》 12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释义:一个人如果能爱别人,别人将永远爱他;如果能尊敬别人,别人将永远尊敬他。一《孟子·离娄下》 1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向用不臧?◆孔子:《论语·子罕第九》 127、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莫善于明理,理明则能见义而有以胜其欲矣,理明则能安命而有以淡其欲矣,理明则能畏天而有以制其欲矣。◆裕谦:《勉益斋续存稿》 128、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之?释义:毁自己的是自己本身。如果自己不自我毁灭,谁又能够使之毁灭呢?——(明)吕坤《呻吟语·修身类》 129、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也。释义:厚道的人不靠诽谤别人来抬高自己,仁义的人不以危害别人来求得名声。——《战国策·燕策三》 130、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若弃名利,反之于心,则夫士之为行,不可一日不为乎?◆庄周:《庄子·盗跖》 131、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故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便之,无不行也。◆《吕氏春秋·爱类》 132、大心而敞,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苟,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管仲:《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133、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释义:得人心的办法,最好是给人以利益;而给人以利益的办法,最好的方式是教化百姓。一《管子·五辅》 13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周易大传·系辞传下》 135、安得天下之吏廉且循,庶政如水无冤民?释义:怎样才能使天下的官吏清廉守法,行政像水一样平正,不再有蒙冤受屈的人呢?——(元)揭傒斯《燕氏救兄》 136、幽芳纵后秋天老,未许繁霜著叶红。释义:在幽僻之处开放的菊花尽管是在秋天之后衰老,它也不允许严霜把那金黄的花朵打成红色。——(清)归庄《残菊》 137、吾乃今知文之可以行于远也。以彼庸蔽奇怪之语,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后世之耳目,而读者莫之或非,反谓之近经,则知文者可不慎邪?◆柳宗元:《柳宗元集》 138、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释义:同品德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孔子家语·六本》 139、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荀况:《荀子·修身》 140、言与行,如形影不可相违也,离言以为礼,离行以为乐,言与行不相待,而寄之以礼乐之虚名,不惟礼乐无所据,而言行先失其统。◆叶适:《习学记言序目·礼记》 141、是故内聚以为泉源。泉之不竭,表里遂通;泉之不涸,四支坚固。能令用之,被及四固。◆是故圣人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察于地。◆管仲:《管子一心术上第三十七》 142、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姜孟姜,德音不忘。◆《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143、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坚者被,锐者挫。◆商鞅:《商君书·赏刑第十七》 14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45、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释义:要想不让人知道,最好就是自己不做;要想不让人听见,最好就是自己不说。——(唐)吴就《贞观政要·公平》 146、夫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知而不为者,惑也;悦乎故不能即乎新者,弱也;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告而不以实者,不信也。◆韩愈:《韩昌黎文集·送浮屠文畅师序》 147、枥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霄心。释义:伏在马厩里的骏马时刻都有疾驰千里的志向,疾病在身的天鹅始终都有直冲云霄的雄心。——(明)张居正《慰刘生卧痛苦吟》 148、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大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管仲:《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 149、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释义:阅尽人情世事,才看出不受约束的可贵;尝尽人间百味,才知道清淡无味的真实。——(明)洪应明《菜根谭》 150、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口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15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 152、夫圣人抱诚明之正性,根中庸之至德,苟发诸中形诸外者,不由思虑,莫匪规矩;不善之心,无自人焉;可择之行,无自加焉:故惟圣人无过。◆韩愈:《韩愈黎文集·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153、李太白对皇帝只如对常人,作官只如作秀才,才得成狂者。◆关壮谬,郭汾阳,是圣人种子,只是没学问;张留侯,诸葛武侯,是圣人苗子,只是不曾察根见底。◆傅山:《傅山诗文选注·杂说》 154、子谓窦威日:既冠读冠礼,将婚读婚礼,居丧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朝廷读宾礼,军旅读军礼。故君子终身不违礼。◆窦威日:仲尼言,不学礼无以立,此之谓乎?◆王通:《文中子中说·魏相篇》 155、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释义:君子治理国家,必须观察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检验当世的实际情况,并加以人事上的反复比较。一(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励志古语大全 156、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事囊矣。◆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5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况:《荀子·劝学》 158、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日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孔子:《论语·宪问第十四》 159、语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以圣人贵夜行,游乎人之所不知也:虽然,人知实难,已知何害,目中无照乘摩尼,又何以夜行而不踬乎?子舆赞舜明察并举,盖非明不能察,非察不显明。◆冯梦龙:《冯梦龙诗文集·察智部总叙》 160、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日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日: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俭而吝,则虽惟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冯梦龙:《冯梦龙诗文·序·贫俭部》 161、凡人有术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无其术者亦有矣。卫人有善数者,临死,以诀喻其子。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他人问之,以其父所言告之。问者用其言而行其术,与其父无差焉,若然,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哉?◆列御寇:《列子·说符篇》 162、良能良知,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德性谓天赋天资,才之美者也。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凡省外之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所守不约,泛滥无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163、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释义:借仁义之道而实以武力治国者称之为霸,要称霸必以强大的国家实力为基础;实施仁义之道以德治天下者称之为王,实行王道不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孟子·公孙丑上》 164、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一(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之九有耻则能发愤而受教,闻过则知所改而为贤。释义:有了羞耻就能刻苦发愤而接受教育,听到过失就知道哪些该改正而变得贤能。——(宋)周敦颐《通书·幸第八》 165、天下之可惧者,惟出乎利害之外,乃能知之。风涛浩荡,舟中之人不知惧,而舟外之人为之惧。酣醉,怒骂,席上之人不知惧,而席外之人为之惧。身游乎吉凶祸福之途,心战乎抢让争夺之境,未有知惧之为惧者也。◆吕祖谦:《东莱博议·楚人灭江》 166、天下有信数三:一日智有所不能立,二日力有所不能举,三日强有所不能胜。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生,故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韩非子·观行》 167、日:‘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方今学者之疾,沉痼已久而不可治,苟有秦越人者出,视其症结,诊其膏盲,为之按方选药,一伸背容身之间而已霍然矣。意者子之志其又有托于此乎?戴子曰:否,否。因备录其说。◆戴名世:《戴名世集·药身说》 168、众人之为礼也,以尊他人也,故时劝时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以为其身,故神之为上礼,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故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之复恭敬,尽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日:攘臂而仍之。◆韩非:《韩非子·解老》 169、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管仲:《管子·弟子职第五十九》 170、古今之人,谓其所亲者血属,是情有所专焉。聚则相欢,离则相思,病则相忧,死则相哭。夫天下之人,与我所亲:手足腹背,耳目口鼻,头颈眉发,一也。何以分别乎彼我哉?所以彼我者,必名字尔。所以疏于天下之人者,不相熟尔,所以亲于所亲者,相熟尔。◆《无能子》 171、富非圣所却,贫乃士之常,华屋非不美,环堵庸何伤?多方戒舞智,善闭靡不彰。舞智向愚者,弄偶于偶场,偶自不知弄,尔弄何所偿?舞智向智者,譬以光照光,彼光不受照,尔照何由抱?舞智两不售,不舞两不妨,请君听予言,作善降百祥。◆徐谓:《徐谓集·戒舞智》 172、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子思:《中庸》 173、遂告之日:学校者,所以明道设教之地也。道非任人所独得,非有愚智、远迩,古今之间,学则至焉。不能以圣人之学立身,弃其身者也;不能以圣人之治治民,弃其民者也。弃身者殃,弃民者亡。故立身莫先于学,治民莫先于兴学。◆揭侯斯:《揭侯斯全集·广州增城县学记》 174、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干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干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韩非:《韩非子·功名》 175、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墨翟:《墨子·修身》 176、若以名所亲之名,名天下之人,则天下之人皆所亲矣。若以熟所亲之熟,熟天下之人,则天下之人皆所亲矣。胡谓情所专耶?夫无所孝慈者,孝慈天下;有所孝慈者,孝慈一家。一家之孝慈未弊,则以情相苦,而孝慈反为累矣。弊则伪,伪则父子兄弟将有嫌怨者矣。◆《无能子·质妄第五》 177、日:圣人之情见乎辞。出口为言,集札为文。文辞设施,实情敷烈。夫文德,世服也。究书为文,实行为德,著文于衣为服。故日:德弥盛者,文弥褥;德弥彰者,人弥明。大人德广,其文炳,小人德炽,其文斑。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积。物以文为表,人以文为基。◆王充:《论衡·书解》 178、毁人者不美,而受人之毁者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释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而为福。◆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曲意而使入喜,不若直节而使入忌;无善而致入誉,不如无恶而致入毁。◆洪应明:《莱根谭》 17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杜工部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80、乐者,太古圣人治情之具也。人有血气生知之性,喜怒哀乐之情。情感物而动于中,声成文而应于外。圣王乃调之以律度,文之以歌颂,荡之以钟石,播之以弦管,然后可以涤精灵,可以祛怨思。施之于邦国,则朝廷序;施之于天下,则这神只格;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施之于战阵,则士民勇。◆《旧唐书·志第八》 181、俺也曾,洒了几点国民泪;俺也曾,受了几日文明气;俺也曾,拔了一段**机,代同胞愿把头颅碎。俺本是如来座下现身说法的金光游戏,为什么有这儿女妻奴迷?俺真三昧,到于今始悟通天地。走遍天涯,哭遍天涯,愿寻着一个同声气。拿鼓板儿,弦索儿,在亚洲大陆清凉山下,唱几曲文明戏。◆陈天华:《猛回头·序》 182、子闲居,俨然其动也。徐若有所虑。其行也方,若有所畏。◆其接长者恭恭然如不足,接幼者温温然如有就。子之服俭以洁无长物焉,绮罗锦绣不入于室,日:君子非黄白不衍,妇人则有青碧。子寡实天贰馔,食必去生味,必适,果菜非其时不食,日:非天道也。非其士不食,日:非地道也。◆王通:《文中子中说·子君篇》 18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84、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曾国藩:《曾国藩教子书》 185、我之恶恶虽严,然非实察其心术之微,则不敢有恶也。纵己恶其人,苟其人或又出半言之善焉,或又有片行之当焉,则我之旧怨尽除,而亲爱又随之矣。若其人果贤,则初未尝不称道其贤,而欲其亟用之也。何也?天之生才实难,故我心唯恐其才不得用也,曷敢怨也。是以人虽怨我,而欲害我报我者终少,以我心之直故也。◆李贽:《焚书·人物》 186、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乎不免矣。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庄周:《庄子·渔父》 187、智者,术所以生也;术者,智所以转也。不智而言术,如傀儡百变,徒资嘻笑,而无益于事;无术而言智,如御人舟子,自炫执辔如组,运楫如风,原隰关津,若在其掌,一遇羊肠太行,危难骇浪,辄束手而呼天,其不至颠且覆者几希矣。蠖之缩也,鸷之伏也,麝之决脐,蚺之示创也,术也。物智且然,而况人乎?◆冯梦龙:《冯梦龙诗文·术智部总叙》 188、日有粗疏茶饭,夜得朦胧合眼,黄荠赛进,赛过珍馐馔。薄絮残,何曾觉被单!此中况味,况味经都惯,供养形骸总没干。◆无难,无难透没关,从看,从看真个安。◆也有十分通透,也有终年一愁,两般犹乐,一任人消受。不少留,今朝便可休。待将他日、他日还婵骤,争忍樽前不唱酬!◆优游,优游无尽头;营谋,营谋何所求!◆刘熙栽:《刘熙栽论艺六种·山坡羊二阙》 189、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知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90、说到圣人,一般人总想到一个全知全能底人。讲到学问,圣人一定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讲到本领,圣人一定是所谓文能安邦,开能定国。其实圣人并不是如些全知全能底人,实际上亦没有如此全知全能底人。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人伦之至即是圣人,至于其有无在别方面底知识本领,则与其是圣人与否无关。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亦说:途之人皆可以为禹。◆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才人与圣人》 191、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日: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人。◆墨翟:《墨子·兼爱上》 192、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阴阳以统其精气,刚柔以品其群形,仁义以经典事业,是为道也。故凡政之大经,法教而已矣。教者,阳之化也;法者,阴之符也;仁也者,慈此者也;义也者,宜此者也;礼也者,履此者也;信也者,守此者也,智也者,知此者也。是故好恶以章之,喜怒以莅之。哀乐以恤之。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奋,庶绩咸熙。◆荀悦:《申鉴·政体第-》 193、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性情不虚假。有情疏者亲,无情亲者疏。无情与有情,相去不可量。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散钱就索穿,天涯成眷属。若有贼害等,则自伤其情。如睹春花发,齐生欢喜意。盗贼必不作,奸究必不起,佛亦何慈悲,圣亦何仁义。倒却情种子,天地亦混沌。无奈我情多,无奈人情少。愿得有情人,一齐来演法。◆冯梦龙:《冯梦龙诗文·情史序》 194、改之一字,是学问人第一精进工夫。只是要日日自己去省察。如到晚上,把一日所言所行底想想,今日哪一句话说得不是了,哪一件事做得不是了,明日便不说如此话,不做如此事了。◆便是渐渐都是向上熟境。若今日想,明日又犯,此等人活一百年,也没个长进。吃紧底是小底往大里改,短底往长里改,窄底往宽里改,躁底往静里改,轻底往重里改,虚底往实里改,摇荡底往坚固里改,龌龉底往光明里改,没耳性底往有耳性里改。如此去读书行事,只有益,决无损,久久自觉受用。◆傅山:《傅山诗文选注·改之一字》 195、人之所以为人,血气成之,缓急、刚柔、静躁、宽猛、毗阴毗阳,各有所偏,虽性行高美之贤,未有能免之者也。孟子曰:伯益隘,柳下惠不恭。孔子曰:求也退,由也兼人。又日: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以此诸言,未能中和也。张南轩谓晦庵气质英迈刚明,未免偏隘。若朱子于唐仲友之事,疾恶太严,所谓偏隘也。范文正之高节远志,而与魏公事,拂袖而去,所谓激也。谢上蔡二十年绝欲,陆子静直明本心,而朱子谓其气质用事,尚须磨砻,去圭角,浸润见光精。又谓看来人全是气质,以此知气质之害乎,为圣者所难也。◆康有为:《康有为全集》 196、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行焉。是以纤微憔瘁之音作,而民思忧;阐谐熳易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奋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正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和顺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之音作,而民。先五耻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仪,合生气之和,导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外而不相夺,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不使邪气接焉,是先王立称之方也。◆班固:《汉书·礼乐志》 197、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门之内,而犹有不帅教者,然后归之士师。然则人君之所治者约矣,然后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显,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夫然刑罚焉得而不中乎?是故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罔攸兼于庶狱,而民自不犯于有司,风俗之醇,科条之简,有自来矣。诗曰:君之宗之。吾是以知宗子之次于君道也。◆顾炎武:《日知录·爱百姓故刑罚中》 198、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庄周:《庄子·齐物论》 199、古贤美极,无以卫身。故循性行以俟累害者,果贤洁之人也。极累害之谤,而贤洁之实见焉。立贤洁之迹,毁谤之尘安得不生?弦者思折伯牙之指,御者愿摧王良之手。何则?欲专良善之名,恶彼之胜己也。是故魏女色艳,郑袖劓之;朝吴忠贞,无忌逐之。戚施弥妒,蘧除多佞。是故湿堂不洒尘,卑屋不蔽风;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如是,牖里、陈蔡可得知,而沉江、蹈河也。以轶才取容媚于俗,求全功名于将,不道邓析之祸,取子胥之诛,幸矣。孟贲之尸,人不刃者,气绝也。死灰百斛,人不沃者,光灭也。动身章智,显光气于世,奋志敖党,立卓异于俗,固常通人所谗嫉也。以方心偶俗之累,求益反损。◆盖孔子所以忧心,孟轲所以惆怅也。◆王克:《论衡·累害篇》 200、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说则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先登,而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才,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刘劭:《人物志·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