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闹元宵

随笔美文2022-02-2071举报/反馈

春节期间的湘南乡村,亲情浓浓,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过年日子流光飞逝!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故乡,舞龙灯、耍狮子、演古戏的乡村娱乐十分盛行,乡人在这难得清闲的日子里,暂且可以将生计上的忧虑放一放,于酒足饭饱之余,参与或观赏这些文娱活动,身心快乐,日子就过得愈发迅捷。对于孩子们来说,每日有吃有玩,又少了挨打挨骂,巴不得一年四季天天过年才好!

待到元宵节临近,心头都会猛地一惊,这年都快过完了!元宵节预示着春节的结束,预示着原本丰盛的油糍粑、兰花根、套花、油豆腐、油炸肉、圆子、饼干、糖果、花生、瓜子等年货已所剩无几,预示着舞龙灯、耍狮子、看戏这些娱乐的收尾,更预示着即将迎来繁忙的春耕备耕,学生也快要开学了,生活又将复归到寻常日子。

旧时的故乡,元宵节也是迎接女子回娘家团聚的节日。小时候,我的舅舅有时在元宵节这天会来我们家,接我的母亲去过节。母亲换上干净衣裳,开开心心地提着几封草纸包裹的片糖,带着我,走十里山路,去舅舅家住上两三天,走访那边的亲属和旧交,叙旧长谈,情意切切。

不过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元宵节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夜里的龙灯倒灯。村人常说,“龙要归大海”。一年一度的稻草香火龙,自正月初一诞生后,就要在元宵节当晚的子时前,到村前的江桥上倒灯,让它顺着江流,回归大海,并将这村庄的一切厄运、晦气和邪祟都一并带走,保佑乡村安宁,乡人吉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就备办好了纸香蜡烛和鞭炮,等待着夜晚的来临,最后一次在家门口迎接龙灯,祈佑平安。而整个春节以来,村里龙灯每天扫宅收香所积余下来的香烛,几筐几担都归集到了一起,甚至龙灯贺新年所得的钱款,也都买了香烛和鞭炮,这一切,将全部用于晚上这场举村欢腾人人参与的重大节庆。

当夜色降临,圆月初上,村前的朝门口响起了高亢的锣鼓喇叭之声,吃过晚饭的人们,纷纷赶来。月光底下,群山轮廓分明,田野广阔,青砖黑瓦的村庄已然浸泡在闹元宵的欢庆氛围里。长长的稻草龙,又浑身插满了香火,红光璀璨。与往日有别的是,这次高举香火龙扫宅的都是舞龙灯的好手。香火龙的前后两端,还各有一名年轻力壮者举着摇钱树,摇钱树是下午刚从山上砍来的,从前是用楠树,大小适中,密集的绿叶上倒挂满了点燃的香火,略一摇动,无数红亮的香火头在树叶间闪烁,宛如繁星,煞是好看。

元宵之夜的龙灯扫宅,队伍更长,比往日更热闹。昔日村里的四个房族,都各有一套响器,这会儿全派上用场了。当蜿蜒的香火龙从朝门口进入村庄的石板巷子,一时铙钹锣鼓齐奏,喇叭劲吹,整个村庄和大地都为之震撼,响彻天宇。巷子里,各家的门口都点燃了香火与红烛,人群跟随着龙灯,将石板巷子塞得满满当当。香火龙缓缓前行,挨家挨户扫宅,送去吉祥,带走邪气,接龙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巷子里硝烟弥漫,人与人之间面影模糊,各种说话声,吆喝声,笑闹声,全都淹没在响器和鞭炮的喧嚣里。龙灯缓缓前行,家家户户趁机都要从龙身上拔几支香火,插在自家的门户上。而龙灯队伍里管香火的人,也会每隔些时候,又点燃几大把新的香火,补插在龙身上,在缓缓而行的扫宅*行中,蜿蜒灵动的香火龙始终红光闪闪,熠熠生辉。

全村挨家挨户扫宅完毕,香火龙最后一次回到村前的朝门口。这时,村前石板路的两旁,沿途全部插满了点燃的红烛,村人按照传统,依然叫做放河灯。红红的烛火倒映在石板路两边的水圳、池塘和水田,蜿蜒曲折,一直通往村前江流上游的石桥,美轮美奂,在圆圆的皎月下,简直是一个神话世界。

在高亢的鼓乐声中,香火龙在朝门口舞动起来了,或转圈,或舞东南西北四门,或窜花,或盘龙……尽管都是乡人熟悉的传统套路,依然精彩纷呈,百看不厌。

皎月高悬,子时已到。香火龙辞别朝门口,在摇摆舞动中,沿着香火与烛火夹道的石板路,向着江边蜿蜒而去。一村人都依依不舍地跟随着,给龙灯送行。快到江岸时,龙灯掉转身,头朝村庄,尾向江流,一边舞动,一边慢慢后退,一直退到石桥上。长长的香火龙在石桥上舞着,舞着,仿佛带着万千留恋。突然,舞龙的队伍一齐爆发出一声震耳的高喊:“噢吼!”随即反手一甩,将整条香火龙抛向桥下的江流。热烈的锣鼓之声,戛然而止。

村里的习俗,龙灯倒灯后,不能往回看,只能朝前走。人们慢慢行进在回村的石板路上,心潮起伏,脚步杂沓,路旁烛火依稀,天上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悬,村庄和大地陡然归于宁静。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