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王阳明名言經典名句赏析(精选436句)

名人名言2022-02-24161举报/反馈

1、有人问

2、心即理。

3、至善是心之本体。

4、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5、知行之为合一并进。

6、知行是合一并进的。

7、万古一心,万物一体。

8、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9、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

10、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11、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

12、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13、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14、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

15、凡学问之功,一则诚,二则伪。

16、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17、有意去求宁静,就越不能宁静。

18、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19、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20、天理是固定不动的,动就是私欲。

21、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22、近诚的状态,即近良知,理自现。

23、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4、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25、没有存在于本心之外的事物和天理。

26、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27、知行的本体为一,不可分为两件事。

28、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29、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30、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其正也。

31、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2、人是天地的心,天地万物与人同为一体。

33、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34、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

35、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36、至善是心的本体,这是一切的基础、本源。

37、良知自然分辨善恶,哪还省什么善恶可想?

38、人根据自身特长做出成就,才是人能做到的。

39、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40、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41、致知一定要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能算致知。

42、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43、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

44、史书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善恶、总结经验教训的。

45、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46、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47、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48、无私心就是符合天理,不符合天理就是有私心。

49、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50、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51、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

52、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53、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54、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

55、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56、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57、日:何者为天理?先生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5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59、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60、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61、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62、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功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

63、琴瑟简编,学者不可无。盖有业以居之,心就不放。

64、真正的认知是能够实践的,不能实践就不能叫认知。

65、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66、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

67、只有去私欲存天理,才是唯一功夫,其他都不是功夫。

68、在一时一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

69、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

70、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天理,存养是无事时反省体察天理。

71、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

72、诚是心的本体,追求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功夫。

73、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体者也。

74、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75、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76、最简单、最广大的是复杂的极致,只在吾心,只为吾心。

77、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

78、言格物则必兼举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备而密。

79、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80、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

81、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地。

82、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

83、此道无穷尽,疑难问题问得越多,精妙之处就显现得越多。

84、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85、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86、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

87、往往那种一味求静的人和情况,看似收敛,实属放纵、沉溺。

88、所谓格物致知,就是把我们内心真正的良知施于万事万物上。

89、语言表达混乱无序、没有条理,也足以说明其没有存养本心。

90、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91、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

92、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

93、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94、(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

95、与朋友交往,一定要真诚谦虚才有收获,攀比争上就只会有损失。

96、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97、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

98、格物必须包括致知、诚意、正心,这样格物的功夫才完整、严密。

99、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先生日: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100、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101、博学只是在每件事上学习存此天理.笃行就是不间断地学习的意思。

102、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日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103、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104、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

105、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106、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107、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108、是非这两字是个大原则,其具体精妙绝伦处就取决于每个具体的人了。

109、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110、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111、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112、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日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

113、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不用思考就能知道,不用学习就能具有,这就是良知。

114、先去修养自己的性情,穷尽自己(人)的本性,然后才能穷尽事物的道理。

115、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116、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

117、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118、快乐是心的本体,虽然与七情六欲的快乐不同,但也不外于七情六欲的快乐。

119、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20、没有种树根,哪来树枝和树叶?体和用是同源的,没有建立体,用从哪里来?

121、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122、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123、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124、天理不偏不倚谓之中,所谓不偏不倚,就是如明镜,通体晶莹,不染一丝灰尘。

125、如果能看明白自己的人性,则气就是性,性就是气,原本就没有性与气的分别。

126、恢宏广大公正才是心的本体。体悟到了这种恢宏广大公正,就知道未发之中了。

127、或问异端。先生日: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128、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129、格物就是正心中的物欲、意念中的物欲、认知中的物欲:正心就是正物欲之心。

130、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

131、空想、妄想有什么用呢?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功夫,还怕没有枝、叶、花、果实?

132、静中未尝没有动,动中未尝没有静。比如戒谨恐惧本身就是念头,怎么分动静?

133、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

134、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

135、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136、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就是个好恶。好恶穷尽了是非,是非穷尽了万事万变。

137、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日: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138、问: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先生日: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

139、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140、博学、审问、思考、辨析、实践全都是学习,而不存在只所谓学习而不具体实践的。

141、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142、恒定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天理。动静变化只是源于本体的现象在不同时空里的表现。

143、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的发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44、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

145、人循得良知不来自见闻,但见闻均为良知的运用。良知不滞留于见闻,但也不离见闻。

146、人要有为自己的心,才能克服自己的私欲,能克服自己的私欲,才能成全和成就自己。

147、以记事而言就是史,以求道(天理)而言就是经。事是天理的表现,天理是事的本源。

148、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

149、或日: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日: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150、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遗外也。

151、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152、阴阳是同一种气,气的一缩一伸而为阴阳;动静是同一个理,理的一隐一显而为动静。

153、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154、异端语出《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155、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

156、不诚无物语出《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157、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158、善恶都是天理,所谓的恶,原本不是恶,只是就本性或天理本体而言,有过分或不足罢了。

159、心不只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160、最初为宋代陆九渊提出,后为王阳明学说的核心命题。天下之理,原皆在吾心,皆为吾心。

161、有仁爱的人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如果不能与万物成为一体,就是没有忘掉自己的私欲。

162、欲求宁静,欲念无生,这正是自私自利、刻意寻求的病痛,所以欲念越生心越是宁静不了。

163、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

164、良知的自然呈现就是真诚恻怛,良知是真诚恻怛的本体。近真诚恻怛,即近良知,近本体。

165、一辈子只有这一件事,从少到老,从早到晚,不管有事无事,只做这一件,这就是必有事焉。

166、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167、只要时刻存养本心,就是学习。过去和未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只不过是丧失本心罢了。

168、有人问:智慧和愚蠢为什么不能改变?先生说:不是不可、不能改变,而是不肯、不愿改变。

169、本心之外没有事物,例如,我心中产生孝敬父母亲人的念头,那么,孝敬父母亲人就是事物。

170、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171、白天修炼时,受外界干扰心中很乱,那就练*坐;懒得看书,那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172、良知是天理光明灵觉和精微至极所在,良知就是天理,思考是良知的自然流行、发挥与运用。

173、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

174、写文章思索并没有害处,但写完了常记在心里,就会为文所累,心中有一个东西。这是不好的。

175、去私欲存天理,其精微处必须每时每刻反省、体察、克治私欲,才能逐渐有所认识,终有所得。

176、大抵《中庸》功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

177、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178、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79、修身在于体悟自己的心体,经常使自己的心体保持恢宏广大和公正,没有什么不中正平和的地方。

180、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181、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

182、天地万物都在我良知的生发运动流行之中,哪有什么事物能超然于良知之外,成为良知的障碍呢?

183、所谓好古敏求,是喜好古人的学问,勤勉探求此心的天理。即学就是学此本心,求就是求此本心。

184、良知明白了,你就会明白,随便你在静中体悟也好,在事情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是不分动静的。

185、认知真实确切到自然而然可以付诸行动的地步就是行,实践到灵明觉醒、明察秋毫的地步就是知。

186、人如果知道这良知的秘诀,不管有多少邪念私心,有自己的良知察觉,自然会消除。可谓一粒灵丹。

187、天理没有内外,性没有内外,所以学也没有内外。讲习讨论未尝不是内;反观内省未尝就遗弃了外。

188、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

189、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

190、睹闻思为一于理,而未尝有所睹闻思为,即是动而未尝动也。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

191、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

192、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193、去掉私欲遮蔽,人人都能循得良知,人人都能得道,依良知直觉而行,本应无往而不乐,无往而不胜。

194、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

195、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都是通过惟精功夫而求惟一。做惟精功夫,其目的是为了证得惟一。

196、不识私欲,便不识天理。识得私欲,去掉私欲,天理自现。功夫只有一个,念念去私欲存天理,无须外求。

19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98、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

199、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200、格物不分动静,静止也是一种事物的状态。孟子说的必有事焉,就是说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就事做功夫。

201、理全在人心,不格此心,无物可格。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

202、《中庸》里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即是良知,无状无态,无前后,无内外,所以勉强只能说为浑然一体。

203、与其挖一个数顷之大但没有水源的池塘,不如挖一口仅数尺之小但有水源的水井,井水源源不断,不会枯竭。

204、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205、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206、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207、学而不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208、心的本体原本不动。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性原本不动,理原本不动。集义只是恢复到心的本体而已。

209、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210、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

211、人的心体上不能留一丝私心杂念,就像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一点沙子能有多少?但足以使人满眼昏天黑地了。

212、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213、反身而诚语出《孟子》。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功夫亦未尝知也。

214、天地间万事万物也如花草,哪里有善恶的区分?赏花时,就以花为善,以草为恶。想用草时,反过来以草为善。

215、天理本体自有它的限度,几时、凡事都不可太过分。人一旦认识、体悟到心体,自然就会知道它丝毫不能增减。

216、心不只是一块血肉,凡有知觉的地方就是心。比如耳朵知道听,眼睛知道看,手脚知道痛痒,这个知觉就是心。

217、把良知认识透彻,不管千言万语,是非真假,一看就明白。符合的就对,不符合的就不对,类似佛家说的心印。

218、无私心杂念阻隔,良知自然流行发用,就是从恻隐之心扩充之,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19、最高的善是心的本体。本体上稍有过分就是恶。不是有一个善,又有一个恶来与之来相对。善恶只是一个东西。

220、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221、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222、你如果用厌弃外物的心去求静,反会养成一个骄傲懒惰的习气。你如果不厌弃外物,那么去静处存养,倒也是好的。

223、关键是必须在心体上下功夫,凡是不明白、行不通的地方,都要反过来在自己心体上不断反复深入体会,就会明白。

224、原本没有所谓的善,也没有所谓的不善,性原本如此。对此能领悟时,只这一句话就够了,更没有什么内外的区别。

225、巧和力并不是两回事,巧施于真正的用力处,力中有巧,有力而无巧,只是白费力。巧语出《孟子》,用巧比喻智。

226、日:然则善恶全不在物?日: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日:毕竟物无善恶?日:在心如此,在物亦然。

227、真正的学问是为己的学问,重功夫不重效验。即只专注耕耘,不想着收获,未必无收获。无前知之心,未必无前知。

228、谈论性的人,往往都在争论各种不同观点,其实这样都只是在说性,而不是见性。见性的人没有这样那样好争论的。

229、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230、人必须在实践中、具体事情上磨炼才会有根本的长进。如果只一味好静,遇到事情就会乱,那样就不会有本质的进步。

231、戒慎恐惧就是修道的功夫,中和就是恢复其天性的本体。戒慎恐惧语出《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232、知是行的主导思想,行是知的落实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说到知,已包含有行。说到行,已包含有知。

23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自然同处于寂静而无;你看此花时,此花颜色自然就显现出来,可见此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234、至善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原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所以叫至善,最高的善。止于至善,只是恢复人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235、良知存在于所有人的人心,无论是圣贤还是傻瓜,其拥有的良知都是相同的,所有地域、从古至今,这一点都是相同的。

236、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237、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

238、格物是致知的功夫,明白致知自然就明白格物了。如果不明白什么是格物,那么就说明对什么是致知的功夫也是不明白的。

239、体悟到了最根本的宗旨,怎么说都一样。如果经常是这个地方理解,那个地方不理解,只是因为还没有体悟到最根本的宗旨。

240、即使在忧愁苦闷和迷茫丢弃的时候,真正的本体的快乐依然存在,只要一念明醒觉悟,返求自身的虔诚,就会发现这种快乐。

241、只要在心上体悟。心明,对书上的意思自然融会贯通。如果心不明,只是通晓了书上的文义,反而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242、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243、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

244、人的喜、怒、忧、惧等感情不外乎良知的自然流动呈现。但是,良知是不会滞留于人的任何感情之中的。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45、做功夫只求每天减少点什么,不求每天增加点什么。减少一分私欲,就是恢复一分天理。这本来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单易行!

246、和所有常人同的叫同德,和所有常人不同的就叫异端。良知不只属于少数人或圣人,而且属于所有人,属于所有人的才叫良知。

247、无所住而生其心,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248、有人问:人都有此心,就是天理的此心,可为什么有的行善,有的行不善呢?先生说:这是因为行不善的恶人的心失去了本体。

249、自己喜怒哀乐的本体原本是中和的,而自己一旦有别的想法,就会要么过,或稍有过分,要么不及,或稍有达不到,这就是私。

250、越是用功到了精妙的地方,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越难用语言说清道理。如果太执着于精妙的地方,反而整体的功夫会受影响。

251、心是一个整体的一,以它所有的恻隐之情而言就叫作仁,以它完全合乎时宜而言就叫作义,以它有条有理通畅无比而言就叫作理。

252、日:天理何以谓之‘中’?先生日:无所偏倚。日: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先生日: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

253、心印语出佛教禅宗,谓不用语言文字,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254、日: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先生日: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

255、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先生日: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256、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257、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258、真阴之精就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就是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的根源是阳,阳的根源是阴,阴阳是一个统一体,并非是两个东西。

259、精神、道德、语言、行动,一般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只是不得已。天、地、人、物,都是这样。收敛是致其本体,发散是失其本体。

260、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261、道就是良知。良知原本是圆满无缺的,是就还他个是,非就还他个非,是非只依良知来判断,更不会有任何差错。这良知就是你的明师。

262、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傲字。做儿子的如果傲则必不孝,做臣子的如果傲则必不忠,做父亲的如果傲则必不慈,做朋友的如果傲则必不信。

263、只是一个功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

264、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功夫。

265、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日: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266、有人问:良知原本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之和的,怎么会有过和不足的情况呢?先生说:知道了过和不足之处,就是中正平和。

267、知道了就发现本来无所谓知道,觉悟了就发现本来无所谓觉悟。但如果不致知.自己的良知就会沦落,即自己的良知对一的觉悟就会被埋没。

268、《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条理,便谓之信。

269、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次。否则只作一场话说,虽听之亦何用?

270、去得人欲甚难,故识天理甚难,故认为人生只有一事去私欲,存天理,或致良知格物诚意正心集义必有事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均为一事。

271、天理无所不在,广大而没有穷尽。我跟你讲学,你不能稍微有点领悟便觉得不过如此,即使再给你讲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是没有止境的。

272、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

273、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274、一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一意专注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主一,不知道一就是天理,那么有事时就变成了追求物欲,无事时就变成了凭空臆想。

275、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276、天地万物都有个主宰,变化时才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然千变万化,但主宰恒定不变。这个主宰,就是本体良知。人是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的。

277、应不停顿地时时反观,就是要去掉内心的邪念,保全内心本体的纯正和中正。日间功夫,觉纷扰,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278、自慊大意为完全的自足、自快。君子应对种种事变,该做就做,该停就停,该生就生,该死就死,考虑的都是致其良知,以求自己心安理得而已。

279、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功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功夫。

280、日: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先生日:何以见之?对日: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先生日: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281、日: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先生日: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282、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283、学者不能没有琴瑟和书籍,有了这些正当的事情,此心就不会放纵和遗失。业以居之语出《周易》: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84、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285、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先生日: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

286、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语出《周易·乾·文言》。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287、《中庸》中说的不真诚就没有万事万物,《大学》中说的发现和弘扬最本质的德行功夫,讲的都是要真正的诚,诚的功夫,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88、凡是作诗写文,都要与自己的情况相吻合。如果太过,就不是修辞立诚了。修辞立诚语出《周易》:修辞立其诚,所也居业也。大意指修辞应以诚为本。

289、良知自然能知,这本来是容易的,只是不能实实在在去致那个良知,所以才总会觉得知易行难,其实不是。问题出在其实还是不知,尤其不知实致良知。

290、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然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291、悔悟是治病的良药,但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悟留在心中,就又会因为药而生病了。改之为贵语出《论语》: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92、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

293、心的本体是人性,人性的本源是天,即人性的本源是天理。能尽人之心,就能尽其性。所以《中庸》说,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人性、天理。

294、所谓动静没有开端,阴阳没有开始,对于明白天道的人来说自然可以默默地就体会到,用语言是说不尽的。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语出《河南,程氏经说》。

295、日:去草如何是一循于理,不着意思?日: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296、致良知的功夫不能急于求成,认识到良知的本质,去踏实、诚实地用功,自然能体悟透彻。到这一步就不分内外了,此心和万事万物怎么能不融为一体呢?

297、良知即一,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就其奇妙无穷的作用而言可称为神,就其无限流行运用而言可称为气,就其凝聚而言可称为精,无以论其壮,无以求其态。

298、人心的本体是寂然不动、随感应相通的。人心的本体在意念未发动时是隐藏的,在意念发动后显现,未发动和已发动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而不是先后的关系。

299、体会到的与听来的不同。我当初给你讲时,知道你不明白,没有体会到什么。只有进入体会,深入体会,每天才会有不同的认识,才会知道这是没有穷尽的。

300、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301、先于天时而天不违背人意,兴人事而得天相合,即为什么天助我也?天就是良知。后于天而尊奉天时,即顺天意,知晓何为正确?按天理奉行之,良知就是天。

302、凡是做学问的功夫,看到和懂得一以贯之的横说竖说什么都是一码事,才是真诚;反之,因为致良知的心还缺乏确切的真诚而没看到一,三心二意,就是虚伪。

303、大体来说,做学问的功夫要把握最关键的以点带面的东西。如果真能认识到致良知是真正最核心的以点带面的宗旨,那么见多识广自然都可纳为致良知的功夫。

304、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出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305、看、听、想、做等与理都是合为一体的,而未尝有什么看、听、想、做,这就是动而未尝动,即程颐先生所说的动亦定、静亦定,意思是本体和运用同出一源。

306、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语出《尚书》,意为懂得道理不难,难的是去实践它。《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307、知行的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良能,即使是困知勉行的人,也都可以说是生知安行的。因为,人人都具备良知本体。这样,知行二字就更容易被大家仔细体察了。

308、讲致知格物,天天如此,讲一二十年还都是如此。听讲后去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用功,就会觉得听讲一次长进一次。否则就像一场闲说话,听了又有什么用呢?

309、去除了恶念,就是善念,就是恢复心的本体了。比如阳光被云遮蔽,云过后阳光即刻重现。如果恶念已经去除,还要再存个善念,就像在阳光之中再另点一盏灯。

310、妄心是动的,照心是不动的。良知永恒照耀万物,万物永远运动但也永远处于宁静的状态,天地万物因此而恒久不止。照心的本体是良知,妄心的本体也是良知。

311、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语出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312、格物的格只是纠正的意思,使不正的恢复为中,恢复为正。使自己不够中正的心,恢复为中正的心。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313、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314、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因喻之日: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

315、《大学》功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316、天然自有之中语出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语出《中庸》。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

31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

318、《大学》所指出的厚薄,实际上就是良知自然体现出来的条理,不能逾越,这就是义:遵循这个条理,就是礼;懂得这个条理,就是智;始终坚持这个条理,就是信。

319、以语言诽谤人,这种诽谤是浮浅的:如果自己不能亲身实践、身体力行,而只是从耳朵里进从口里出,整天絮絮叨叨,这是用行动诽谤自己,这样的诽谤才是深重的。

320、学习最本质的东西需要别人的开导,但不如靠自己领悟,自己领悟才会一通百通。只凭别人指点,终究也理解不了多少。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终究还要自己亲自去尝。

321、为学大病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322、必须把平时好色、好利、好名等私欲彻底清除,不留一丝一毫,此心整体完全光明灿然,全是天理,才能说都是喜怒哀乐之未发时的中正,才能说是接近了天下的大本。

323、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324、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325、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326、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功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327、知行的功夫本就不可分开,只因后世学者把知和行截然分开,当作两件事用功,失却了知行的本体,而事实上知行是同出自一个本体的,所以,才有知行合一并进的说法。

328、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语出《河南程氏遗书》,大意为仁者把天地万物包括自己都视为一个整体。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329、只怕自己内心这面镜子的不明,不怕它照不见所遇见的任何事物。即只需关照自己内心这面镜子是否足够明亮,不要担心内心这面镜子不能穷尽所有事物发展的变化与规律。

330、戒慎恐惧即是独自思诚,独知、自知、真实自省,近勿自欺而观自在。而能使人真正戒慎恐惧的,非良知莫属。戒慎恐惧语出《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31、既然万事万物之理不存在于心外,而动不动一定要说穷尽天下之理,这大概是因为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而情不自禁向外寻求天下事物的道理,以弥补增加心中的良知吧。

332、《大学》中讲的功夫无非就是明明德,明明德的功夫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以诚意为宗旨和主宰去格物和致知,功夫才有落脚点。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333、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334、功夫与本体也都是一回事,本体原本就没有内外可分。只是后来做功夫的人把功夫分了内外两种,反而是失去本体了。如今正是要讲清楚的,功夫不要分内外,才是本体功夫。

335、养心从未离开事物,遵从天理法则就是功夫。天理法则也就是良知本体的自然流行。养心语出《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天则语出《周易》: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336、仁是造化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天理,虽然它充满四周天地间,无处不在,但它的发生、流行、发展变化也只是个逐渐的过程,所以它才会生生不息。没有逐渐,就没有生生不息。

337、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语出《孟子》。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338、动静只是一个。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只是存天理,即是如今应事接物的心:如今应事接物的心,亦是循此天理,便是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心。故动静只是一个,分别不得。

339、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千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340、上智、下愚不可移语出《论语》: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

341、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有太直率者。先生日: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

342、专求本心而遗弃外物的道理,这是失去了本心。万事万物之理本不在心外,在心外探求也就搞不清事理了。遗弃事理而专门探求本心,本心又是什么呢?一则诚,二则伪。诚是本体。

343、所有的事变都体现在人情里,关键是要保持致中和的功夫,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而要做到中、正,关键在于谨独。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即世界上除了人情事变,再无其他了。

344、对一般人来说,不可能没有私欲,所以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去私欲复天理。也就是使此心无私欲阻碍的良知得以自然扩充流行,这就是致其知。良知恢复了,思想意念就能真诚专一。

345、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346、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

347、有人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肯定是私欲,但那些闲思杂虑怎么也叫私欲呢?先生说:任何闲思杂虑都是从好色、好利、好名这些根上缘起的,从根源上找就能看清各种私欲的本质。

348、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所以中、和人人本来都有,只不过一般人的天性大都被蒙蔽了,即一般人的本体虽然时时显现,但终究时断时续,时明时灭,所以一般人达不到其心之本体的全体作用。

349、心的本体是人的真实人性,真实人性就是天理。比如有真实孝顺父母的心就知孝顺父母的理,否则即无此知;有真实忠君的心就知忠君的理,否则也即无此知。天理难道可以存在于心外吗?

350、动静是一回事。在三更空空静静的时候存养天理,就是此时此刻应对事物的心:此时此刻应对事物的心,如果也是遵循此天理,就是那三更时空空静静的心。所以动静只是一回事,不能分开。

351、(身、心、意、知、物是一件)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

352、宁静时每时每刻不忘去除人欲、存养天理,行动时每时每刻不忘去除人欲、存养天理,不要在意是宁静还是不宁静。以遵循天理为主,心里怎么能不宁静?以追求宁静为主,却未必能遵循天理。

353、有人说:现要辨别人品的高下最容易。先生说:何以见得?对方说:先生好比眼前的泰山,那些不知道敬仰的,就是不长眼的人。先生说:泰山不如平地那样大,看平地时,有什么可以看得到呢?

354、一位朋友感叹:私欲萌发时,心里也十分清楚,就是不能即刻把它清除。先生说:私欲萌发时被察觉到,这一点就是所谓命根;当时就去消除它,就是立命的功夫。立命的功夫,就是致良知的功夫。

355、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然才有着时,良知亦自会觉;觉即蔽去,复其体矣。此处能勘得破,方是简易透彻功夫。

356、春夏可以说是阳和动,但未尝没有阴和静;秋冬可以说是阴和静,但未尝没有阳和动。春夏变化不止,秋冬变化不止,都可以是阳,是动。春夏的本体不变,秋冬的本体不变,都可以说是阴,是静。

357、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味为本体;嘴没有本体,以万物之味觉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非为本体。

358、初学时必须要想反省、体察、克治私欲,这就是思诚,只想着一个天理,等到心中的天理纯净而圆满,就是无思无虑的境界了。何思何虑语出《周易》: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359、大体上《中庸》讲的就是诚身,诚身到极致就是至诚;《大学》讲的就是诚意,诚意到极致就是至善。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360、天地间生动活泼无非因为一个天理,天理就是此心良知的自然体现和不停变化。致良知就是必有事焉的功夫。天理不仅不可被脱离,也脱离不了。环宇世间的一切没有什么不是道,没有什么不是功夫。

361、诚意的学说,原本就是圣贤教人用功的第一要义或根本出发点,但后来的学者却把它看作是次要的而放在第二位,所以我只是稍微把它的重要性再次提点出来,并不是唯我本人所能特别提出和倡导的。

362、人必须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具体事物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立得住,才能静止时、行动时均能合乎天理。静亦定、动亦定语出《河南程氏遗书》第二卷: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363、意不会凭空存在,必附着于事物。所以要诚意,格物就要随着意所指向、涉及的事物去推究,去掉私欲而恢复和归于天理,那么人在此事上就不会受到蒙蔽,没有蒙蔽就可以致知了。这就是诚意的功夫。

364、有人问:乐是心的本体,但在遇到双亲去世而悲伤痛哭时,这个乐还在吗?先生说:必须是大哭一场才能恢复乐的本体,不哭就不能回到乐。虽然在大哭,但内心得到安慰就是乐。心的本体未尝有变化。

365、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366、就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而言,虽然有的人资质比较低,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方可,但努力到极致,到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尽性知天),也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心良知罢了。

367、必有事焉语出《孟子》,大意说的是应该通过做事修身,养成自己的浩然之气,那样的话解决一切事情的根本条件就具备了。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

368、思即学也,学有所疑,便须思之。思而不学者,盖有此等人,只悬空去思,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实用其力,以学存此天理。思与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

369、有人说:先生已把致知的宗旨要义阐述到极致,看来在此想再进一步是不可能了。先生说:怎么能轻易这样说。再用半年功夫看看怎样?再用一年功夫看看怎样?用功越久,越感觉不同。这难以用语言表达。

370、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语出《周易·系辞下》,大意为易永远在六个爻位上变化,不可拘泥,但应顺应。良知就如《易》理,很难把握得住。

371、有人问:当专心用功时,有声、色在面前,如往常一样去听去看,这恐怕就不是专一了吧?先生说:怎么能听不到看不见呢?除非槁木死灰一般、耳聋眼瞎的人。虽然听到看见,只要心不随着声色流去就行了。

372、此心真切,见善就靠近,有过就改正,这才是真诚确切的功夫。这样,私欲就会一天天消亡,天理就会一天天明了。如果只顾追求做功夫的情景、期盼效果,那就反而会助长向心外求理的毛病,那就不是功夫。

373、反省、体察、克治私欲的功夫任何时候都不能中断,就像铲除盗贼,必须有彻底扫除干净的想法和决心。没事时,将好色、贪利、求名等私欲逐一追究并搜寻出来,一定要连根拔去,使其永不复生,才感到快乐。

374、我现在说这个知行合一,就是要人知道一念萌发就已经是行动了。如果萌发的是不善的念头,就必须把它消除掉,而且是要从心中彻底根除,绝不能使那不善的念头潜伏在心中。这是我创立这个学说观点的宗旨。

375、有人问:善恶完全与事物是无关的吗?先生说:善恶只在你心中。无私欲私念自然就是遵循天理,就是善。动气皆因有私欲私念,就是恶。有人问:那么事物本身是无善恶的吗?先生说:心是这样,事物也是这样。

376、儿童没有不知道热爱父母和尊重兄长的,只是儿童这个灵明灵能未被私欲遮蔽,本体良知能充分发挥出来,是完完全全的本体,与天德合一。成年人除了所谓圣人,大多不能不被私欲有所遮蔽,所以必须格物以达良知。

377、人只在性善上是相同的。人刚出生时,善原本是相同的,但气质阳刚的人受善的影响则表现为刚善,受恶的影响则表现为刚恶;气质柔的人受善的影响则表现为柔善,受恶的影响则表现为柔恶。所以,就越来越不一样了。

378、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379、当善念萌发时,要认识它,发展扩充它;当恶念萌发时,要认识它,清除它。知道扩充善念和清除恶念,是上天自然赋予人们的聪明才智。所谓圣人也只不过拥有这个聪明才智,学者应该学习、感悟和存养这种聪明才智。

380、有人问:除草怎样才是遵循于天理,不掺杂私念?先生说:如果草有所妨碍,依理应除去,除去就是了;偶尔有些没有除去,也不要放在心上。如果心中多了一分有所在意的念头,当然就有所心累,就有许多动气的地方。

381、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原非有二事也。

382、身、心、意、知、物是一回事。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就没有心。只是就其充塞空间而言叫作身,就其主宰作用而言叫作心,就心的发动发挥而言叫作意,就意的灵明而言叫作知,就意所涉及的而言叫作物,都只是一回事。

383、不可以理解为静是心的本体、动是心的运用。动静只是相对时间而言的。就本体而言,运用在本体之中;就运用而言,本体也在运用之中。所以说是体用一源。如果说静时可以察觉到本体,动时可以看得见本体的运用,倒也无妨。

384、如果贪财、好色、追名、逐利之心等像做盗贼之心一样,都被清除了,只剩下纯正的心的本体,看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就是寂然不动,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自然就会感而遂通,自然就会发而中节,自然就会物来顺应。

385、人心的本体本来就是天然的理,精明纯正,没有沾染丝毫杂物,只是一个无我而已。人心中千万不能有我,有我就是傲。古人圣贤的许多长处,也只是一个无我而已。无我自然能谦虚谨慎。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是所有恶的源头。

386、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然其发见流行处,却自有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者,所谓天然自有之中也……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

387、好名是做学问最大的弊病、最大的私欲。好名、逐名与求实相对,务实之心多一分,逐名之心就少一分;完全是务实之心,那自然就没有求名之心了。如果务实之心就像饥饿之极时要吃饭,口渴之极时要喝水一样,哪还有什么时间逐名?

388、致中和谨独语出《中庸》,谨独即慎独,大意为一个人独处时也要真正诚实地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都要符合天德。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389、随时在事物上致良知,就是格物;实实在在去致良知,就是诚意;实实在在致良知,而没有一丝一毫意必固我,就是正心。意必固我语出《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为不要主观臆断、绝对肯定、拘泥固执、自以为是。

390、人如果过于矜持,终究是有弊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关注过多在容貌仪表上,那么大多就会照顾不周自己的内心。有的人过于直率,对此,先生说:现讲求得良知的学问,如果在容貌礼仪上完全不加检点,那就是又把心和事分开为二了。

391、己所不欲是良知,勿施于人是致知。所恶于上毋以使下语出《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使上。大意为上级的无礼行为令人讨厌,将心比心,所以对下级不要无礼:下级的无礼行为令人讨厌,将心比心,所以对上级不要无礼。

392、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

393、心的本体原本是无所谓动的,只因有不符合义的行为,心才会动。孟子不管心动和不动,只是集义,所行符合义,心自然不会乱动。集义只是致良知。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394、种树必须先培育树根,培养德性必须先培养心性。要想让树成长,必须在树开始生长的时候就修剪掉树的乱枝;要想让德性兴隆旺盛,必须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去掉外在的爱好。比如爱好诗文,那么精神就会逐渐移到诗文上。其他各种爱好都如此。

395、天理没有精粗,只不过人对天理的认识程度有精粗。好比一间房子,人刚进到这间房子里时,只看到这间房的一个大致轮廓;待久了,才会把梁柱、墙壁等一个个东西看清楚;待得再久一些,或能把梁柱上的花纹细节都看清楚。不过,房子还是这间房子。

396、本性没有不善的,所以知没有不良的。良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都具有。但是,人人本都具有的良知往往不能避免被物欲等私欲遮蔽,使其良知不能显现、不能被发现,所以必须学习以清除蒙蔽良知的众多私欲。

397、专心在本体、本质、存养天理上用功夫的,每天都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专门在知识、技能、见闻上花时间的,每天都会认为自己懂得越来越多。每天发现自己不足的人,品德修养每天都在提高。每天发现和认为自己懂得越来越多的人,品德修养每天都在降低。

398、精一的精是从理上来讲的,精神的精是从气上来讲的。理是气的条理,气是理的运用。没有条理就不能运用。没有运用也就无法看到所谓的条理。做到精就可以精细、光明、专神奇、至诚;做到一也就可以精细、光明、神奇、至诚,精和一原本就不是两回事。

399、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功夫。

400、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语出《河南程氏文集》,大意为君子做学问,心胸宽阔、公正无私,所以有任何事情发生自然能顺其自然而胜出。用智自私也语出《河南程氏文集》:大率患在于自私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401、能让天地万物和谐、各安其位、按本性生长,就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一步步培养而成的。位天地、育万物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语出《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02、意念上的精微,就是事理上的精微。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了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

403、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

404、良知或本体本来就是无知无不知的。比如太阳未尝有意去普照万物,但实际上太阳无物不照。无意去照而无所不照,这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体原本是无所谓要知的,现在却要它知;本体本来无所不知,现在却要怀疑它有所不知。这只是对良知或本体不理解、不坚信罢了。

405、两者(戒惧和慎独)是同一个功夫。没事时固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不知在这样的独知上下功夫,只在人所共知的地方下功夫,这就是作假,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见君子而后厌然语出《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406、思考就是学习,学习时有疑问就需要思考。当然也有思而不学这样的人,他们只是凭空去思考,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自己身心上踏实用功、用力,以学习存养天理。他们把思考和学习分成两件事去做,所以才有罔和殆的问题。其实思考只是思考所学的东西,原本就不是两回事。

407、有一点立志为善的念头,就像种下一棵树的树根,只要不拔苗助长,坚持行动,一直培植它,它自然会一天天生长,一天天旺盛,一天天枝繁叶茂。树木刚开始长时出现的乱枝,必须剪除,便抽繁枝,然后树根树干才能更茁壮地成长。开始学习时也是这样,所以树立根本志向贵在专一。

408、心是身的主宰,心的虚灵明觉就是人的本体良知。良知因感应而动就是意。有知而后才会有意,无知则无意。知难道不是意的本体吗?意的指向,必有具体的物,物就是事……凡意念发动,不会没有物的存在。有此意就有此物,没有此意就没有此物,事物难道不是意念的运用吗?

409、上达语出《论语》: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大意指参悟天理、道。下学语出《论语》: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朱熹注解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言其仅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410、用明亮清澈的镜子照物,美的自然就是美的,丑的自然就是丑的,照时自然显出真相,这就是生其心的地方;美的自然就是美的,丑的自然就是丑的,照过后镜子里什么都不会留下,这就是无所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语出《金刚经》。不逆、不臆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但不如能致其良。

411、良知存在于所有人的人心,无论是圣贤还是傻瓜,其拥有的良知都是相同的,所有地域、从古至今,这一点都是相同的。以了。虽然有时受到私欲遮蔽,但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体察它就可以了。如果认为良知也有个开始处,那么就是认为它有时不存在,这样理解良知,良知就不是心的本体了。

412、教人为学不可偏执于一个方面。人在开始学习时往往心不在焉,精力也不够集中,所思所想大多是个人私欲,所以要先教人*坐,以平息私心杂念。久而久之,等人心态意念稍微平和之后,如果还教人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般悬空*坐,就没有什么用了。那时,则须教人反省、体察、克治私欲的功夫。

413、功夫难就难在格物致知,这是思想念头要真诚、要符合天理的事。思想、念头做到真诚和符合天理,就会基本上使心做到中正,自然也就能修身了。但正心和修身也分别各有其切入点,修身大体上是就感情发出来后的情况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发出来之前的情况而言的。正心后则中正,身修后则平和。

414、天理只有一个,无须别的思虑。天理原本宁静寂然,原本无感不应,应而贯通。学者做功夫时,即使千思万虑,其要义也只是恢复其心中天理本来的面目,而不是凭自己的私心杂念安排什么其他的思索出来。所以程颐这样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如果凭私欲去安排思索就是用智自私。

415、眼睛可以看得见、耳朵可以听得着、嘴巴可以说得出、心里可以想得到的,都是下学;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着、嘴巴说不出、心里想不到的,才是上达:’。凡是可以用功、可以用嘴说的,都是下学,但上达就隐含在下学里。学者只要在下学里用功,自然能够上达,不必另外特别去寻求什么上达的功夫。

416、问:近来用功,亦颇觉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牢宰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先生日: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9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责效,却是助长,不成功夫。

417、人心就是天、渊。心的本体包罗万象,原本就是天。只是因为被私欲遮蔽,则失去了天或本体的本来面目。心中的天理本来无穷无尽,原本是一个渊,只是因为被私欲阻塞,则失去了渊的本体。现在要每时每刻念念不忘致良知,就是要将这些遮蔽、阻塞全部彻底去除,那么就会恢复心的本体,心就是天和渊了。

418、在一时一事上的中和,不是大本达道的境界。大本达道语出《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常人的本体虽时时显现.但往往时断时续、时明时灭,不是心的本体的全体所用。无时无刻没有不中才叫大本,无时无刻没有不和才叫达道。

419、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420、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421、良知只是一,随良知自然发挥流动呈现处,完备充足,无来无去,不须向外假借。而良知自然发挥流动呈现处,却有轻重厚薄的区别,丝毫不能增加,也丝毫不能减少,这就是所谓天然自有的中。良知的妙用无形无体,无穷无尽,其道广大,即使天地无边无际也装载不了它,其道精微,天下任何东西都破解不了它。

422、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丽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

423、《大学》中的八条目,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源 ),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归为明明德。《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使其中的亲民,也只不过是明德的事。明德是本心、本体的德性或天德,也就是仁。如果有一物失所,就是一个人的仁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其仁尚有不尽处。

424、七情六欲顺其自然地流行,都是良知的运用,不能把七情六欲分成善的恶的,只是不要有所执着。如果对七情六欲有所执着,就是私欲,就是对良知的蒙蔽。不过,对七情六欲刚刚有所执着时,良知就自然能觉察到;一旦良知觉察到,那些对良知的蒙蔽就会被除去,就恢复了良知的本体。在此处能看得明白,才是简易透彻的功夫。
摘自: m.taiks.com

425、人不真正下功夫,就会自认为已知道如何做学问,觉得只要遵循过去知道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却不知道自己的私欲天天生长,就像地上的灰尘,一日不扫就又积一层。而真正踏踏实实地下功夫后,才会发现天理、道的深奥是无穷无尽的,永无止境,越探究就越感到深奥,所以必须使自己的心纯正、精确明白到没有一丝一毫不干净透彻才可以。

426、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427、天理只是个一。就天理的凝聚而言就是性,就天理凝聚的主宰而言就是心,就天理主宰的发挥而言就是意,就天理发挥的光明觉悟而言就是知,就天理的光明觉悟的感应而言就是物。所以就物而言就是格,就知而言就是致,就意而言就是诚,就心而言就是正。正就是正此心,诚就是诚此意,致就是致此知,格就是格此物,都是要穷尽天理以充拓本性。

428、有入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日: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日: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日: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429、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就不可以成为草木瓦石了。难道仅仅草木瓦石如此吗?天地如果没有人的良知,也不可成为天地了。天地万物与人原本是一体的,其最根本、最精妙的地方是人心的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本是同一个本源、一个整体。所以五谷禽兽等都可以养人,药石等都可以治疗疾病。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相同、相通的。

430、有人问:近来用功,也深感妄念不再产生,但心里好像漆黑一片,不知如何才能使它光明?先生说:刚开始用功,怎么就能使心里光明呢?比如把流动混浊的水放在缸里,开始虽然是静止不动的,但也只是混浊的。必须是放时间长了,渣滓自然会沉淀下去,水就清了。只要在良知上用功,存养良知的功夫做久了,心中的黑暗自然会变成光明。想要马上见效,反而是拔苗助长,不叫用功。

431、善念存于心时,就是天理。这个念头就是善,还有什么善可想呢?既然这个念头不是恶,还有什么恶可想呢?这个念头就像树的根和芽,立志的人,长存、长立这样的善念就可以了。按照自己的良心去做事,就不会做出败坏道德有违规矩的事情,这只是因为立志修炼到已经很成熟的程度。从心所欲不逾矩语出《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32、良知是心的本体,所谓不动之恒照者。心的本体无所谓开始不开始。人即使产生妄念,但此时良知也未曾泯灭,只不过人一般不知道该时时存养良知,于是有时就会失去良知。人虽然有时昏庸闭塞之极,但其良知未尝不明觉,只是人们不能体察良知,时而被私欲遮蔽。虽有时失去了良知,但良知的本体并未消失,存养它就可以了。虽然有时受到私欲遮蔽,但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体察它就可以了。如果认为良知也有个开始处,那么就是认为它有时不存在,这样理解良知,良知就不是心的本体了。

433、心性只有一个,只是个一,就它的外在形式而言可称之为天,就它对万事万物的主宰而言可称之为帝,就它的自然流行及发展变化而言可称之为命,就它赋予人的关键而言可称之为性,就它支配人的身体和行为而言可称之为心。一个人心性自然所发,对父亲就表现为孝,对上级就表现为忠。以此类推,所用的字、词、名称无穷无尽,只不过是个心性而已。就拿一个人作比喻,相对于父亲叫儿子,相对于儿子叫父亲,诸如此类,以至无穷,只不过还是这个人而已。人只要在心性上下功夫,一旦悟透了心性,一切道理就都明白了,尽在不言中。

434、有人问:晚上怕鬼,怎么办?先生说:只是因为平时不能存养善良的德行或心性,心中有所愧疚,所以才怕鬼。如果平时行事一言一行本来就合乎天理神明,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又有人说:正直的鬼自然不用怕,但邪恶的鬼不管人的是非善恶,可能对好人坏人都要伤害,所以难免让人害怕。先生说:哪有邪鬼能迷惑正直的人?仅仅这一怕,就证明心之不正。之所以被鬼迷惑,不是鬼迷惑人,而是心自己迷惑。就像人好色,就是被心的色鬼迷;好财,就是被心的财鬼迷;不至于发怒时而发怒,就是被心的怒鬼迷;不至于害怕时而害怕,就是被心的怕鬼迷。

435、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日: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日: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付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436、有一位长期听讲的下属,他说:这个学说很好,只是要处理的诉讼案件、文件太繁多,没时间去学。先生听了后,是这样回答的:我什么时候教你离开诉讼案件、文件而凭空求学的?你既然有诉讼案件要处理,就要从诉讼案件上求学,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审理某一诉讼案时,不能因当事人行事或说话无礼,而升起个发怒的心;不能因当事人说话办事委婉周密,而升起个欢喜的心;不能因讨厌当事人托人说情,而故意加倍惩罚当事人;不能因当事人的哀求,而不经意屈从当事人;不能因自己的事务烦杂,而随意断案;不能因旁人的故意罗织罪名和诽谤陷害,而随那些人的意思处理之。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