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季羡林名言名言(精选258句)

名人名言2022-02-2482举报/反馈

1、中西融会,龙虫并雕。

2、将来我要睡在你的身旁!

3、我一生不知道写过多少篇

4、回忆和怀旧能净化人的灵魂。

5、我们讲文化交流,其中交字是关键。

6、就因了这点小小的愿望,我想到外国去。

7、平伯先生的就是好!可以与此等量齐观。

8、既然能搞西化,为什么就不能搞东化昵?

9、拿最近几百年的世界史来看,就可以看出

10、我个人认为,东西文化之分野,就在这里。

11、古人诗: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垅头云。

12、巴金老人离开我们,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13、当时对我来说,外语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

14、我在这里专谈一谈《法显传》对印度的影响。

15、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16、在对待生命问题上,中国人与印度人迥乎不同。

17、我觉得,思想家就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之人。

18、僧人游记数量极多,而繁简不同,时代先后不同。

19、出了校门,在影绰绰的树的顶上,又看到这片火。

20、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时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

21、我们得要想象到这七宝有各种的光彩,各种的形态。

22、索取手段不出两途: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强制手段。

23、她怎么就会死了呢?绝不会的,绝不会合了我走了的。

24、我们看到了鲁迅祖母给他讲故事的地方,看到长妈妈在

25、我缺少慧根,毕生同佛教研究打交道,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信徒。

26、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

27、在我灵魂深处,我对母亲之死抱终天之恨,没有任何仙丹妙药能使它消泯。

28、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29、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

30、佛教几乎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给它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发展,助其成长。

31、糖本是一件小东西,然而在它身上却驮着长达一千多年的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

32、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

33、我们过去曾实行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拿来了许多外国的好东西,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去拿。

34、浮屠这名称从印度译过来以后,大概就为一般人所采用。当时中国史家记载多半都用浮屠。

35、有池塘就应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36、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不谬托自己是锡予先生的知己,我只能说锡予先生是我的知己。

37、它们鼓动了我当时幼稚的幻想,把我带到动物世界里,植物的世界里,月的国,虹的国里翱翔。

38、汉文韵字,从形体结构上来看,从偏旁音来看,它是表示声音的,与意义无关,至少关系不大。

39、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去索取?

4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41、我确实认为,冯至先生是人文难分。他为人一向淳朴、正直、坦荡、忠实,待人以诚,心口如一。

42、有的部派还有自己的经典。结果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佛教的经典就多到了超过汗牛充栋的程度。

43、死几乎都是被动的。有几个人主动地***呢?老舍先生走上自沉这一条道路,必有其不得已之处。

44、有一位著名的印度史学家曾写信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45、我没有这个胆量,所以就把对锡予(汤用彤,字锡予)先生怀念感激之情,深深地埋在我的心灵深处。

46、这对我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打击。我从遥远的故都奔丧回家。我真想取掉自己的生命,追陪母亲于地下。

47、正如我的老师——清华大学陈寅恪教授曾经说过的《白虎通》当中的三纲六纪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48、不能否认孙悟空与《罗摩衍那》的那罗与哈奴曼等猴子的关系,那样做是徒劳的。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中国

49、这四个文化体系又可以划分为两大文化体系: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前三者属于东方文化,第四个属于西方文化。

50、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

51、我觉得回忆是粉红色的网,从里面筛出来的东西,都带色香气。没有回忆,人便不能活下去,对年的回忆尤其美丽。

52、我觉得,佛教似乎是一个唯理的宗教,讲求义理的宗教,不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宗教,不禁锢信徒们的思想的宗教。

53、但是,我对佛教的最基本教义万有无常却异常信服。我认为,这真正抓住了宇宙万有的根本规律,是谁也否定不掉的。

54、我们不是也关心中国人同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的区别空间何在的问题吗?《含光传.系》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

55、历史不断发展,不断地融入,这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儒家、道家是传统文化,佛家也是啊,把佛家排除在外,是不对的。

56、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下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到它

57、《世说新语》中道人蓄马不韵,可以为证。用韵字组成的复合词很多,比如韵宇、韵度、韵事、风韵、韵致等等,都离不开

58、在这里,可以说是层次分明。没有说出来的暗示的东西,其价值超过说出来的东西,在说出来的东西中,词藻雕饰最无价值。

59、我常常一个人在暮春五月到山上去散步。暖烘烘的香气飘拂在我的四周。人同香气仿佛融而为一,忘记了花,也忘记了自己。

60、一分为二这个命题,大概是受到了原子分裂的影响,是专门指物质的东西的,因此同物质是否能够永远分裂这个问题相联系。

61、阳光毫不遮拦地照射在这些砂粒上,每一粒都闪闪发光,仿佛在喷着火焰。远处是一列不太高的山,这就是那有名的火焰山。

62、西方的美重点在眼睛和耳朵,他们美学家研究的对象重点是音乐、绘画、雕塑等等。中国的美则涉及眼、耳、鼻、舌、身等五官。

63、印度人没有空间和时间观念。永恒那一刹那,宇宙同一个小点,在他们看来都没有多大差别。因而印度几乎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历史。

64、我虔诚希望,我们人类要同大自然成为朋友,不要再视它为敌人,成了朋友以后,再伸手向它要衣、要食,要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

65、现在读一读当时中国皇帝写给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的所谓诏书,那种口吻,那种气派,真令人啼笑皆非又不禁脸上发烧,心里发抖。

66、有的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不是悲观主义的;但是,像佛教这样彻底的悲观,还是绝无仅有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67、沿着校外的大路走回来,走到宿舍门口的时候,西山顶上的火还在亮着,而且更亮了。我笑着说:这是上帝给我的启示,我的inspiratioNO

68、原始佛教不允许比丘们使用梵文来学习佛教教义,它也没有规定哪一种语言作为标准语言;它允许比丘们用自己的方言来学习佛所说的话。

69、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就是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支柱。除了这个提法外,古人还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说法,意思都差不多。

70、印度的寓言故事,不但见于《伊索寓言》中,也见于许多欧洲古代和近代书中,比如《十日谈》、《拉芳丹寓言》、《格林童话集》等等。

71、因此,梵文bodhi这个词儿所蕴含的意义,与中国的道完全不同。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现世的,不是眼前的,而是来生来世无数生死流转的。

72、中国历代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所谓天子,说皇帝是上天的儿子。这种说法对皇帝和臣民都有好处。皇帝以此来吓唬老百姓,巩固自己的地位。

73、我认为,佛教有宏大的思想宝库,又允许信徒们在这一座宝库内探讨义理。有探讨义理的自由,才能谈到发展。有了发展,才会有倒流现象。

74、但是,为了世界人类的幸福和前途,不管这些天之骄子们愿意不愿意来拿我们中国的好东西,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实行送去主义,我们要送货上门。

75、在西谛先生身上,看不到半点教授架子。他也没有一点论资排辈的恶习。他自己好像并不觉得比我们长一辈,他完全可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

76、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

77、中国的味和印度的nasa,涵义或引申义并不相同,但是,二者都同出于舌头,而不像西方那样审美对象只限于眼之所见和耳之所闻,其中必有原因。

78、在**战争以前,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大势,昏昏然,懵懵然,盲目狂妄自大,以王朝大国自居,夜郎之君、井底之蛙,不过如此。

79、月很明,西山顶上有一片火,大概是野火吧,熠耀着,微微地发红。自一下楼就看到了,沿着生物馆后的马路走向西门,随时抬头可以看到这片火。

80、既然佛陀本人,以及佛教初期那些大师都是东部人,说的是东部的话,最初这一部佛典,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原始佛典,也就应该是用东部方言写成的。

81、一般人总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关系。

82、有一些文人学士也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形式,把这些故事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编写,写成了不同的书。《五卷书》是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83、汉族好像对伦理道德(封建的)特别重视。我常常发现汉译佛典中强调忠和孝的地方很不少。我有点怀疑,我不相信印度原文如此,而是汉译者加上的。

84、没有说出来的或做出来的才是核心,才是精神,这样的核心和精神需要学生自己去顿悟。断喝一声有大道,一句干屎橛中有真理。这很有点像诗的神韵。

85、玄奘虽然在成佛的道路上多少设置下了一些障碍,但是他在印度寻求解决佛性问题的结果却是:在当世即可成佛。从他自己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86、现在人们有时候**为畜生,我觉得这是对畜生的污蔑。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

87、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文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的。

88、而且佛教同另外两个世界大宗教不同,始终也没有确定哪一部经典是圣经宝典,唯我独尊。所有的经典都并肩存在、庞然杂陈。这些经典通常称为大藏经。

89、所以,我们可以说,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和地理的能手,而《大唐西域记》是一部稀世奇书,其他外国人的著作是很难同这一部书相比的。

90、此事本在意内,因为他因病卧床不起有年矣。但又极出意外,因为,只要他还有一口气活着,一盏明灯就会照亮中国的文坛。鼓励人们前进,鼓励人们向上。

91、我总觉得,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逝到永恒的沉默里去。

92、我简直无法想象会有谎言从他嘴里流了出来。他说话从不有恃无恐大,也不花哨;即之也温,总给人以实事求是的印象,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真可谓始终如一了。

93、中国管大自然或者宇宙叫天,而印度则称之为梵(brahman)。中国人的人,印度称之为我(Atman,阿特曼)。总起来看,中国讲天人,印度讲梵我,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

94、臣下也可以适当地利用它来给皇帝一点制约,比如利用日蚀、月蚀、彗星出现等等天变来向皇帝进谏,要他注意修德,要他注意自己的行动,这对人民多少有点好处。

95、这种种不同的光彩、种种不同的形态,交互间错盖成一座宝殿。黄金的黄光,珊瑚的红光,毗琉璃的白光,另外还有无量数的光,辉耀在一起。再衬上檐边的七宝铃,

96、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宗派流行时间的长短是与它们中国化的程度成正比的。谁的天国人门券卖得便宜,谁就能赢得群众,就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反之,就不能。

97、我尊重世界上一切正大光明的宗教的信徒,也尊重他们的宗教,因为,我认为,人与人是不相同的。有的人有宗教需要,有的人就没有,决不能是此而非彼,厚此而薄彼。

98、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公元前传人中国以后,经历了试探、适应、发展、改变、渗透、融合许许多多阶段,最终成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

99、我们常讲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用得真是无比的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干世界,紫色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100、胡适从来就不是员,他对并非一味地顺从。他服膺的是美国的实验主义,他崇拜的是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只要不符合这两个尺度,他就挑点小毛病,闹着独立性。对也不例外。

101、在我心目中,鲁迅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来,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102、如果我还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没有真感情,我不写回忆文章。但是,在那个时代,真感情都会被归入小资产阶级的范畴,而一旦成了小资产阶级则距离修正主义只差毫厘了。

103、我认为胡适是一位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反对,但是拿他那一把美国尺子来衡量,他也不见得赞成。在政治上,他有时候想下水,但又怕湿了衣裳。他一生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度过的。

104、脸上还装出笑容,甚至在泪光中做出笑容。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的泪都流到肚子里去了。为了冯至先生,我愿意把自己泪库中的泪一次提光,使它成为我一生中最后的一次痛哭。

105、佛经梵文原本最初没有写本,全凭记忆,一直到法显时代基本上还是这样子。所以,有时先要有一个人口诵,另外一个人或者第三个人先依其所诵写成梵字或胡字,然后才加以翻译。

106、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诗人的春天是嗅出来的,在过去的九十年中,我大概每年都通过我的某一个感官,感知春天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光明,眼前有无限的希望。

107、我个人认为,**战争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西方人看待中国同那以后是根本不同的。在那以前,西方人认为中国是智慧之国,文化之邦,中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令人神往的。

108、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位赛先生(即科学)确实获得了一部分成功,获得了一些真理,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通向真理的道路,并不限于这一条。东方的道路也同样能通向真理。

109、老舍先生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夹上一点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

110、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共形成了四个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从古代希伯来起经过古代埃及、巴比伦以至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闪族文化,肇端于古代希腊、罗马的西方文化。

111、不止一次地,我在幻想里看到生着金色的翅膀的天使在一团金色的光里飞舞。终于自己也仿佛加入到里面去,一直到忘记了哪是天使,哪是自己。这些天使们就这样一直陪我到梦里去。

112、禅宗源于北魏菩提达摩,盛于唐,先流行于庾岭、广东、湖南、江西,然后遍及全国,流行时间最长,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呵佛骂祖的宗派,已成为佛教的对立面,简直已经不是佛教了。

113、我多年以来就考虑一个问题:从宏观方面来看,中印文化似同属于一个大体系——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相抗衡。中印文化相同之处,有的出自互相学习,有的则不一定。

114、我缺少慧根,毕生同佛教研究打交道,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信徒。但是,我对佛教的最基本教义万有无常却异常信服。我认为,这真正抓住了宇宙万有的根本规律,是谁也否定不掉的。

115、一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决不会自己抛掉自己的生命。印度梵文中死这个动词,变化形式同被动态一样,我一直觉得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印度古代语法学家深通人情,才创造出这样一个形式。

116、长昼无聊,我躺在铺在屋里面地上的席子上睡觉,醒来往往觉得一枕清凉,非常舒服。抬头看到窗纸上历历乱乱地布满了叶影。我间或也坐在窗前看点书,满窗浓绿,不时有一只绿色的虫子在

117、我从来不信什么轮回转生;但是,我现在宁愿信上一次。我已经九十岁了,来日苦短了。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是这一条老狗。

118、意的层次是无穷无尽模糊不清的。外化为言,言的层次也是无穷无尽模糊不清的。此外还有言时的一些外在条件,比如眼神、手势、脸部表情、声音高低、疾徐等等。化为文字也有许多外在条件。

119、我仍然不时想到我的母亲——不知为什么,我老不相信她是死了。她不会死的,绝不会!在这以前,我脑筋里从来没有她会死的概念。离别了八年以后,我最爱的母亲突然离开了人世,走了。

120、从整个世界自古至今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个文化,不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得多么辉煌灿烂,如果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又没有外来的新成分注入,结果必然会销声匿迹,成为夏天夜空中的流星。

121、印度书《五卷书》在印度传本甚多,传播的地区很广,传播的时间很长。其中的寓言故事绝大部分都是民间故事,是老百姓自己创造出来的。以后,各个宗教都利用这些故事为宣扬自己的教义服务。

122、我发现,在这个地球村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的在东方,有的在西方,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影响的程度也深浅不一。而这个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规律地变动着。

123、等他们再回到现实世界里来的时候,虽然现实世界仍是现实世界,仍然是死板纷乱;但他们的心灵究竟解放过一次,他们又有了生力来担当这些死板和纷乱了。世界上还有第二本书有这样的力量么?

124、他们不发玄妙莫测的议论,不写恍兮惚兮的文章,更不幻想捏成什么哲学体系。他们说的话都是中正平和的,人人能懂的。可是让人看了以后,眼睛立即明亮,心头涣然冰释,觉得确实是那么一回事。

125、有的人说:死人活在活人的记忆里。俊之(章用)就活在我的记忆里。只是为了这,我也要活下去。当然这回忆对我是一个无比的重担;但我却甘心肩起这一份重担,而且还希望能肩下去,愈久愈好。

126、众所周知,印度古代缺少真正的史籍,这一点马克思曾指出来过。因此,研究印度古代历史,必须乞灵于外国的一些著作,其中尤以中国古代典籍最为重要,而在这些典籍中,古代僧人的游记更为突出。

127、诗的灵魂理论的轮廓大体如下:词汇有三重功能,能表达三重意义:表示功能——表示义(字面义,本义);表示功能——指示义(引申义,转义);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

128、菩提(bodhi)这个词的词根是~/budh,意思是觉,醒。Buddha(佛陀,佛)这个词也源于~/budh,加上过去分词语尾t。变成了buddha,意思是觉悟了的人,觉者。~/budh的抽象名词就是bodhi,意思是觉,音译菩提。

129、《法显传》是最古的和最全的之一,一向被认为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鼎足而三。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之为瑰宝。

130、如果她(留德所遇的伊姆加德小姐)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131、分析道路是能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过去西方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一条道路的弊端也已微露端倪,必须济之以另外一条道路,也就是综合的道路,庶能超越已出现的弊端而达到崭新的辉煌。

132、我知道,原始人是颇为相信文字的神秘力量的,我从来没有这样相信过。但是,我现在宁愿做一个原始人,把我的悲痛和怀念转变成文字,也许这悲痛就能突然消逝掉,还我心灵的宁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133、我认为,在冯至身上,作为学者和作为诗人是密不可分的。过去和现在都有专门的诗人和专门的学者,身兼二者又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的人,却并不多见。冯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学者,他仍然饱含诗人气质。

134、禅宗,虽然名义上是菩提达摩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但是实际上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一个佛教宗派,流行的时间最长,最富于中国色彩。永觉禅师拜谒禅宗六祖慧能,二人耍开了机锋。永觉从中悟得大道(觉)。

135、故事传布愈广,时间愈长,演变也就愈大;但无论演变到什么程度,里面总留下点痕迹,让人们可以追踪出它们的来源来。正像孙悟空把尾巴变成旗杆放在庙后面一样,杨二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座庙是猴儿变的。

136、在德国,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其精神与中国考据并无二致,其目的在于拿出证据,追求真实——我故意不用真理二字,然后在确凿可靠的证据的基础上,抽绎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德国学术以其彻底性蜚声世界。

137、总起来看,小的宗教,比如会道门一类,是容易消灭的。成为燎原之势的大宗教则几乎无法消灭。即使消灭,也必然有其他替代品。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佛教原产生于印度和尼泊尔,现在在印度它实际上几乎不存在了。

138、六祖连声高呼:善哉!善哉!《证道歌》中的思想大概也不出中国禅宗的这一套东西。这一套东西印度人可能是陌生的,认为是莫测高深的。因而《证道歌》终于在唐玄宗时期(八世纪)传回了印度,为那里的人所亲仰。

139、(臧)克家天生是诗人,胸中溢满了感情,尤其重视友谊,视朋友逾亲人。好朋友到门,看他那一副手欲舞足欲蹈的样子,真令人心旷神怡。他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半句假话会从他的嘴中流出。

140、从宗教意义上来看什么叫做觉呢?根据佛教最原始的理论,所谓十二因缘,一个人(或其他生物)总是处在生死流转中的,只有认识了这个根本理论,认识了无明(avidya)是十二因缘之首,他就算是觉了,算是得道了,成佛了。

141、张岱年先生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绝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唯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

142、我认为,西方自古希腊起走的就是一条分析的道路,可以三段论法为代表,其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方的综合,我概括为八个字:整体概念,普遍联系。有点模糊,而我却认为,妙就妙在模糊。

143、我觉得,德国人很聪明,他们有一个词儿notluege,意思是出于礼貌而不得不撒的谎。一般说来,不撒谎应该算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提倡,但是不能顽固不化。假如你被敌人抓了去,完全说实话是不道德的,而撒谎则是道德的。

144、我们中国讲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这个词儿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重要的一个词儿,大家对它的解释很不一样。这是我的一个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大自然与人类要和谐统一,不要成为敌人。

145、按照世界宗教史上的一般规律,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在这里,原因并不像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样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如果这样说,那只是皮毛之论,关键是经济利益。打击别人,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

146、今天到了西安,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到处都是唐诗的遗迹。谁到了灞桥,到了渭水,到了那一些什么原,不会立刻联想到唐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呢?西安简直是一座诗歌的城市,一座历史传说的城市,一座立即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城市。

147、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148、冯友兰先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惜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经常在修记他的《中国哲学史》,我说不清已经修订过多少次了。我相信,倘若能活到一百零八岁,他仍然是要继续修订的。只是这一点精神,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吗?

149、古代印度有一个传统,宗教与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乘佛教继承而且发扬了这个传统。大乘还提倡逻辑学,所谓因明学者就是。在这里大乘唯理的色彩也表现得很突出。这样的情况就促使佛教产生了大量的经典。经、律、论,样样齐全。

150、寅恪先生决不是一个闭口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

151、他(冯至)虽然还活着,然而已经不能睁眼,不能说话。我顿感,毕生知己又弱一个。我坐在会客室里,泪如泉涌,我准备放声大哭。他的女儿姚平连声说:季伯伯!你不要难过!我调动起来了自己所有剩余的理智力量,硬是把痛哭压了下去。

152、在这微白的长长的路的终点,在雾的深处,谁也说不清是什么地方,有一个充满了威吓的黑洞,在向我们狞笑,那就是我们的归宿。障在我们眼前的幕,到底也不会撤去。我们眼前仍然只有当前一刹那的亮,带了一个大混沌,走进这个黑洞去。

153、一部用东部方言,更具体一点说,就是用古代半摩揭陀语写成的佛典曾经存在过。这就是所谓原始佛典。后来佛教其它宗派的经典,巴利文佛典也包括在内,都是或多或少地从这一部佛典里演变出来的;最古的那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翻译过来的。

154、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曾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西方文化取代了东方文化,垄断世界达数百年之久。现在似乎是渐渐成了强弩之末,济其穷者必然是而且也只有东方文化。

155、他们把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真诗,以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也就是暗示的东西为主;第二,价值次一等的诗,没有说出来的只占次要地位,只是为了装饰已经说出来的东西;第三,没有价值的诗,把一切重点都放在华丽的语言上,放在雕琢堆砌上。

156、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摩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

157、玄奘在佛教哲学方面,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有宗的传统,他比较忠实地把这一派学说介绍到中国来,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法相宗。不过,玄奘毕生致力的是翻译工作,自己写的著作不多,法相宗理论的奠基人应该说是他的弟子窥基。

158、我的意思并不是要铲除或消灭西方文化。不是的,完全不是的。那样做,是绝对愚蠢的,完全做不到的。西方文化迄今所获得的光辉成就,决不能抹煞。我的意思是,在西方文化已经达到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把人类文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59、最初的声音很低,微微有点颤动,然而却柔婉,渐渐地高起来了。每一行不平常的诗句里都仿佛加入了许多新的东西,加入了无量的渺小的灵魂也仿佛随了那大灵魂的节律在跳动着。我眼前诗人的影响渐渐地大起来,大起来,一直大到任什么都看不到。

160、当我从外面走回宿舍的时候,四周死一般沉寂,但总仿佛有窸窣的脚步声绕在我四围,说声,其实哪里有什么声呢?只是我觉得有什么东西跟着我而已。倘若在白天,我一定说这是影子;倘若睡着了,我一定说这是梦,空间是什么呢?我知道,这是寂寞。

161、且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

162、德国书中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竞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

163、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

164、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核心)复兴的世纪。现在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存前途的弊端,比如人口爆炸、大自然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臭氧层被破坏、粮食生产有限、淡水资源匮乏,等等,这只有中国文化能克服,这就是我的最后信念。

165、我们(与李长之)相交七十余年,生不能视其疾,死不能临其丧,我的心能得安宁吗?呜呼!长才未展,命途多舛;未臻耄耋,遽归道山。我还没有能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水平。我年纪越老,长之人梦的次数越多。我已年届九旬,他还能人梦多少次啊!悲哉!

166、这陵墓是用一块块白色大理石堆砌起来的。但是,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却丝毫也看不出堆砌的痕迹,它浑然一体,好像是一块完整的大理石。多少年来,我看过无数的泰姬陵的照片和绘画;但是却没有看到有任何一幅真正照出、画出泰姬陵的气势来的。

167、印度古代哲学家有时候用tat(等于英文的that)这个字来表示梵。梵文tatkartr,表面上盾是那个创造者,意思是宇宙的创造者。印度古代很有名的一句话tattvamasi,表面上的意思是你就是那个,真正的涵义是你就是宇宙(你与宇宙合一)。宇宙,梵是大我;阿特曼,我是小我。

168、汤用彤先生面容端严慈祥,不苟言笑,却是即之也温,观之也诚,真蔼然仁者也。先生虽留美多年,学贯中西,可是身着灰衣长衫,脚踏圆口布鞋,望之似老农老圃,没有半点洋气,没有丝毫教授架子和大师威风。我心中不由自主地油然而生幸福之感,浑身感到一阵温暖。

169、在佛经翻译史上,玄奘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怀着一腔宗教的虔诚,总结了在他以前几百年翻译工作的经验,创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译风。他的译风,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融会直意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170、我们从这个道字可以看出来,中国这个宗教要解决的是现实的问题、今世的问题,不是神话的问题、来世的问题。道家这种精神,同儒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后来道家发展成为道教,也不过是想长生不死、白昼升天而已。

171、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话,但是现在我真想相信起来,我真希望有一个天国,希望在辽阔无垠的宇宙中间还能有那么一块干净的地方,能容得下一个阆苑乐土。那里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大地上一切花草的魂魄都永恒地住在那里,随时、随地都是花团锦簇,五彩缤纷。

172、有一次,理发师正给芝生(即冯友兰)先生刮脸,郑先生站在旁边起哄,连声对理发师高呼:把他的络腮胡子刮掉!理发师不知所措,一失手,真把胡子刮掉一块。这时候,郑先生大笑,旁边的人也陪着哄笑。然而芝生先生只是微微一笑,神色不变,可见先生的大度包容的气概。

173、玄奘和他创立的法相宗,既反对小乘那样把天国的入门券卖得太贵,也反对大乘空宗那样连天国都要空掉。他追随印度瑜伽行者派的学说,坚持五种姓的主张,就是说,人们对佛理的接受与实践是各不相同的。他反对道生主张的、有《涅槃经》作根据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

174、把孝这个词翻译为英语,用一个词翻译不出来,得用两个词。什么原因呢?因为虽然不能说外国没有孝,但是孝并非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以译过去就得用两个词。英文里面两个什么词呢?就是儿女的虔诚与尊敬,而在中文中光一个孝就够了。这就说明孝这个词有中国的特点。

175、我是尝试着通过语言现象来探寻一部经典的产生的时代和地区。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是证据确凿的,别人想否定也是不可能的。印度古代的众多方言,即云方言,必然具有地域性,而且这地域性表现得十分明显,阿育王在印度许多地方竖立的石碑和石柱,

176、**战争以后,中国的统治者,在殖民主义者面前,节节败退,碰得头破血流,中国人最重视所谓的面子丢得一千二净。他们于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一变而向洋鬼子低首下心,奴颜婢膝,甚至摇尾乞怜。上行下效,老百姓也受了影响,流风所及,至今尚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77、一个学者的为人和为学两者之间有矛盾。有的人为学能实事求是,朴实无华,而为人则奇诡难测,像神龙一般,令人见首不见尾。另外一些人则正相反,为学奇诡难测,而为人则淳朴坦荡。我觉得,在了一先生(王力)身上,为人与为学则是完全统一的。他真正是文如其人,或者人如其文。

178、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有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可惜没有一个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提出过这种理论。我但愿有一个坏人改变一下,改恶从善,堵住我的嘴。

179、在中国禅宗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师在说法和行动中,都不直接地把想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而是用一声断喝,或者当头一棒,或者说一些干屎橛一类的介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话,来做出暗示,让自己的学生来参悟。在这里,关键在于听者或受者。老师说出来的或者做出来的,只是表面现象。

180、我的总印象(只能算是印象)是:近代美学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中国近现代的美学家过多地倚靠、信任、追随西方美学家,亦步亦趋,甚至拾人慧牙。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同西方人不完全一样。作为一个中国美学家,首先应该研究中国的美,这是责无旁贷的事。

181、《文心雕龙》卷七《声律》第三十三:异音相慎(顺)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总之,和与韵都指声音之和谐。和谐同美有联系,所以韵字也有美的意思、好的意思、风雅的意思。

182、陈寅恪先生的分析细人毫发,如剥焦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183、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神奇的效果。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

184、统观《大唐西域记》全书,包括了一百多个国,玄奘的记述有长有短,但是不管多么短,他的记述似乎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全面的章法:幅员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这些方面几乎都要涉及到。当时和今天要想了解这个国,除了

185、一走到幻想的王国里,他们就显出了自己的身手,仿佛是太空里的飞鸟,大海里的游鱼,任意飞翔游泳,没有一点障碍。说到天,又何止三十三层,谈到地狱,也不止十八个;再说到世界,就在三千大干世界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世界存在。天帝释住的神官当然是七宝雕镂,但实际上却并不这样简单。

186、世人都认为长寿是福,我也不敢否认。但是,看到比自己年轻的老友一个个先我离去。他们成了被哀悼者,我却成了哀悼者。被哀悼者对哀悼这种事情大概是不知不觉的。我这哀悼者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七情六欲,件件不缺。而我又偏偏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我内心的悲哀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187、中国人希望转生,连唐明皇和杨贵妃不也希望生生世世为夫妻吗?印度人则在笃信轮回转生之余,努力寻求跳出轮回的办法。以佛教而论,小乘终身苦修,目的是想达到涅槃。大乘顿悟成佛,目的也无非是想达到涅槃。涅槃者,圆融清静之谓,这个字的原意就是终止,终止者,跳出轮回不再转生也。

188、自从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期德国人(当然并不只限于德国人)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发生那样大的兴趣,完全出于一种浪漫情绪。当时浪漫主义正风靡一时,只有对远的、神秘的、异域的东西,人们才发生兴趣。每个诗人都梦想到辽远而神秘的地方。在当时欧洲人眼中,中国就正是这样一个地方。

189、中国僧人或者居士前此往西域求法者,颇亦有人。但是他们多半只到了西域而止。在法显真正亲临天竺者,实如凤毛麟角。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晋末宋初,就掀起了一个西行求法的运动。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者,或意在搜寻经典,或旨在从天竺高僧受学,或欲睹圣迹,作亡身之誓,或想寻求名师来华。

190、其后西域高僧到中国来译经,才把佛这个名词带进来。范蔚宗搜集的史料内所以没有佛字,就因为这些史料都是外书。佛这名词在那时候还只限于由吐火罗文译过来的经典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为一般佛徒,或与佛教接近的学者所采用。最后终于因为它本身有优越的条件,战胜了浮屠,并取而代之。

191、佛教梵语基本上是梵文但又掺杂了不少古代方言的文字。在小乘向大乘过渡的期间,或者在我称之为原始大乘佛教的期间,许多佛典都是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有的佛典原来是用纯粹方言写成的,随着梵文的复兴以及一些别的原因,佛典文字方言成分逐渐减少,而梵文成分则逐渐增多,于是就形成了所谓佛教梵语。

192、有的史学家形象地说,在古代印度没有年代的一片黑暗中,有一根闪光的柱子,这就是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确定了这个年代,以前以后的几件大事的年代的确定就都有了可靠的依据,因而才真正能谈到历史。而释迦牟尼年代的确定,中国载籍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唐西域记》对于确定佛陀生卒年月也起过作用。

193、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194、到了晚上,英文课结束后,再走过那个院子,紫花与绿叶化成一个颜色,朦朦胧胧的一堆一团,因为有白天的印象,所以还知道它们的颜色。但夜晚眼前却只能看到花影,鼻子似乎有点花香而已。这一幅情景伴随了我一生,只要是一想起学习英文,这一幅美妙无比的情景就浮现到眼前来,带给我无量的幸福与快乐。

195、玄奘这个人和他这一部书,对加强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已经起了而且还将继续起不可估量的作用。玄奘的大名,在印度几乎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正如我写到的:他已经成了中印友好的化身。至于《大唐西域记》这一部书,早已经成了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等等的瑰宝。

196、胡也频先生是有社会经历的人,他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害。可是他也毫不在乎。只见他那清瘦的小个子,在校内课堂上,在那座大花园中,迈着轻盈细碎的步子,上身有点向前倾斜,匆匆忙忙,仓仓促促,满面春风,忙得不亦乐乎。他照样在课堂上宣传他的现代文艺,侃侃而谈,视敌人如草芥,宛如走入没有敌人的敌人阵中。

197、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人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198、中印两国同样都用韵字来表示没有说出的东西、无法说出的东西、暗示的东西。这是相同的一面。但是,在印度,dhvani这个字的含义,从韵发展到了暗示。而在中国,韵这个字,虽然也能表示无法说出的东西,同神字联在一起能表示暗示的含义,却从来没有发展到直截了当地表示暗示的程度。这是不同的一面,我们必须细心注意。

199、冯至先生以诗人研究诗人,研究仿佛就成了创作,他深入研究对象的灵魂,他能看到或本能地领悟到其他学者们看不到更领悟不到的东西,而又能以生花妙笔著成文章,同那些枯涩僵硬的高头讲章迥异其趣,学术论著本身就仿佛成了文学创作,诗意弥漫,笔端常带感情。读这样的学术论著,同读文学作品一样,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200、由是观之,西域之人利在乎念性,东人利在乎解性也。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敏利,言少而解多;印度人淳朴而好繁。最早的佛经,连篇累牍,动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言,同样的话能一字不移地一再重复,因此说言重。我猜想,佛典产生在发明文字之前,师徒口耳相传,为了加强记忆,才采用了重复的办法,否则实在难在理解。

201、弘扬东方文化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中国,更是着眼于世界,把全人类的文化提高一步。若干年以后,东方文化一定会将人类的文化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大胆地说一句:人类文化一萌芽,就有互相学习,也就是交流的活动。到了后来,一部人类文化史证明了一件事实;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人类文化史。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

202、我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

203、(周)一良出自名门世家,家学渊源,年幼时读书条件好到无法再好的水平。因此,他对中国古典文献,特别是史籍,都有很好的造诣。他曾赴日本和美国留学,熟练掌握英日两国语言,兼又天资聪颖,个人勤奋,最终成为一代学人,良有以也。中年后他专治魏晋南北朝史,旁及敦煌文献,佛教研究,多所创获,巍然大师,海内无出其右者。

204、他有时候像一个大孩子,不失其赤子之心。他说话非常坦率,有什么想法就说了出来,既不装腔作势,也不以势吓人。他从来不想教训人,任何时候都是亲切和蔼的。当时流行在社会上的那种帮派习气,在他身上也找不到。只要他认为有一技之长的,不管是老年、中年还是青年,他都一视同仁。因此,我们在背后常常说他是一个宋江式的人物。

205、我觉得,在所有的并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除了鲁迅先生外,就是从文先生。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行,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决不含糊。他出身湘西的一个破落的小官僚家庭,年轻时当’过兵,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他完全是自学成家。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的土地,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

206、将近四十年来,我一直住在燕园中、未名湖畔,我那记忆的丝缕用不着再挂在未名湖上。然而,那些被铲除的可爱的花草时来人梦。我那些本来应该投闲置散的回忆的丝缕又派上了用场。它挂在苍翠繁茂的爬山虎上,芳香四溢的丁香花上,红绿皆肥的西府海棠上,葳蕤茂密的藤萝花上。这样一来,我就同那些离开母校的校友一样,也梦萦未名湖了。

207、我常常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除了《文心雕龙》、《诗品》等少数专门著作之外,竟没有像西方那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又派别繁多、议论蜂起的。许多专家的理论往往见之于《诗话》中,不管什么神韵说、性灵说、肌理说、境界说等等,都见之于《诗话》(《词话》)中,往往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内容却包罗无穷。

208、朝阳越升越高,透过浓密的枝叶,一直照到我的头上。我心中一动,阳光好像有了生命,它启迪着什么,它暗示着什么。我忽然想到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每天早上对着初升的太阳,*坐沉思,幻想与天地同体,与宇宙同一。我从来没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没有这一份福气。可是我也感到太阳的威力,心中思绪腾翻,仿佛也能洞察三界了、透视万有了。

209、长夜漫漫何时旦?我却盼望天赶快亮。然而,我立刻又想到,我只是一次度过这样痛苦的漫漫长夜,母亲却度过了将近三千次。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段时间啊!在长夜中,全村没有一点灯光,没有一点声音,黑暗仿佛凝结成为固体,只有一个人还瞪大了眼睛在玄想,想的是自己的儿子。伴随她的寂寥的只有一个动物,就是篱笆门外静卧的那一条老狗。

210、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

211、顿悟较之渐悟大大有利,要渐悟,就得有时间,还要耗费精力,这当然会同物质发生矛盾,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顿悟用的时间少,甚至可以不用时间和精力。只要一旦顿悟,洞见真如本性,即可立地成佛。人人皆有佛性,连十恶不赦的一阐提也都有佛性,甚至其他生物都有佛性。这样一来,满足宗教信仰的需要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一扫而光了。

212、天国入门券,越卖越便宜。法相宗的入门券卖得贵了一点,所以买的人就少。它以后的华严宗和禅宗,就便宜得多。华严宗宣扬,进入佛国不必努力苦修,不必等到遥远的将来,只要在眼前改变一下对现实世界的看法,立刻就可以成佛。禅宗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最有名的,也是最简便便宜的。禅宗流行的时间特别长,地域特别广,难道是偶然的吗?

213、我们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自先秦起就有,而且不限于一家,其后绵延未断。宋朝大哲学家张载有两句话,说得最扼要,最准确: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我们的生活来源都取之于大自然,而我们不把大自然看作敌人,而看作朋友。将来全世界的人都必须这样做,然后西方文化所产生的那些弊端才能逐渐克服。

214、一部人类文化史告诉我们,几千年来人类发展的文化不外两大文化体系,一个是东方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曾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西方文化取代了东方文化,垄断世界达数百年之久。现在似乎是渐渐成了强弩之末,济其穷者必然是而且也只有东方文化。

215、这一部书最晚的一个本子是公元十二世纪才纂成的。最早的本子始于何时,现在还说不清,恐怕要早上几百年、近千年。六世纪时,《五卷书》被译成了巴列维语。由巴列维语转译成阿拉伯语和古代叙利亚语。这个巴列维语译本现在已经佚失。但是根据这个译本而译出来的阿拉伯语译本却以《卡里来和笛木乃》的名字成为《五卷书》走遍了全世界的阶梯。

216、低层次的佛教烧香拜佛,修庙塑像,信徒们相信轮回报应,积德修福,只要念几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单纯一声阿弥陀佛!就算完成了任务,不必深通佛教义理,宗教需要也能得到满足。但是,这并不是佛教的全貌,只是低层次的佛教。高层次的佛教信徒,虽也难免晨钟暮鼓,烧香礼拜;但是他们的重点是钻研佛教义理,就像一个哲学家钻研哲学。

217、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解决宗教需要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最成功的国家是日本。他们把佛的一些清规戒律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既满足了宗教需要,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日本著名学者中村元博士说:在日本,佛教的世俗性或社会性是十分显著的。日本佛教之所以能够存在而且发展,原因正在于这种世俗性或社会性。

218、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勉强打一个比方,我们可以说,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再用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来表达一下,西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东方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即见树木,又见森林。说得再抽象一点: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特点是,整体概念,普遍联系;而西方分析思维模式则正相反。

219、这样的言,听到别人耳中,看在别人眼中,听的人和读的人,又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经验,来加以体会,加以了解。这样一来,听者和读者体会到的和了解到的东西,同原来说者和写者所要想表达的意,绝对不可能完全符合。这是一个典型的模糊关系。从这个观点上来看,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言意之辨,颇有点庸人自扰的味道。最好了之以模糊理论,这样反而能使天下太平。

220、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文化主宰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酸雨到处横行,淡水资源匮乏,大气受到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海、洋、湖、河、江遭到污染,一些生物灭种,新的疾病冒出等等,威胁着人类的未来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这些灾害如果不能克制,则用不到一百年,人类势将无法生存下去。这些弊害目前已经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眼前,哪一个人敢说这是危言耸听呢?

221、朦胧,微明,正像反射在镜子里的影子,它给一切东西涂上银灰的梦的色彩。牛乳色的空气仿佛真牛乳似地凝结起来,但似乎又在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流动里。它带来了阒静,你听:一切静静墓般地死寂。仿佛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优美的轻适的阒静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压在人们的心头,灰的天空像一张薄幕;树木,房屋,烟纹,云缕,都像一张张的剪影,静静地贴在这幕上。

222、在课堂上叶公超先生选出一些诗词,自己摇头晃脑而朗诵之,有时闭上了眼睛,仿佛完全沉浸于诗词的境界中,遗世而独立。他蓦地睁大了眼睛,连声说:好!好!好!就是好!学生正在等他解释好在何处,他却已朗诵起第二首诗词来了。昔者晋人见好山水,便连声唤:奈何!奈何!仔细想来,这是最好的赞美方式。因为,一落言筌,便失本意,反不如说上几句奈何!更具有启发意义。

223、公超先生教学法非常奇特。他几乎从不讲解,一上堂,就让坐在前排的学生,由左到右,依次朗读原文,到了一定段落,他大声一喊:stop!问大家有问题没有。没人回答,就让学生依次朗读下去,一直到下课。学生摸出了这个规律,谁愿意朗读,就坐在前排,否则往后坐。有人偶尔提一个问题,他断喝一声:查字典去!这一声狮子吼有大威力,从此天下太平,宇域宁静,相安无事,转瞬过了一年。

224、我认为,方块字是天经地义,不用方块字,只弯弯曲曲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居然能发出音来,还能有意思,简直是不可思议。越是神秘的东西,便越有吸引力,英文对于我就有极大的吸引力。每次回忆学习英文的情景时,我眼前总有一团零乱的花影,是绛紫色的芍药花。原来在校长办公室前的院子里有几个花畦,春天一到,芍药盛开,都是绛紫色的花朵。白天走过那里,紫花绿叶,极为分明。

225、平心而论,乔木虽然表现上很严肃,不苟言笑,他实则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感情异常丰富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六十年的宦海风波,他不能无所感受,但是他对我半点也没有流露过。他大概知道,我根本不是此道中人,说了也是白说。在他生前,大陆和香港都有一些人把他封为左王,另外一位同志同他并列,称为左后。我觉得,乔不是冤枉的。他哪里是那种有意害人的人呢?

226、我看了在豆棚瓜架下闲话的野老,看了在一天工作疲劳之余在门前悠然吸烟的农人,都引起我极大的向往。我真不愿意离开这故国,这故国每一方土地,每棵草木,都能给我温热的感觉。但我终于要走的,沿了自己在心里画下的一条路走。我只希望,当我从异邦转回来的时候,我能看到一个一切都不变的故国,一切都不变的故乡,使我感觉不到曾这样长的时间离开过它,正如从一个短短的午梦转来一样。

227、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我仿佛漫游了天堂、净土,漫游了阴司、地狱,漫游了古代世界,漫游了神话世界,走遍了三千大千世界,攀登神山须弥山,见到了大梵天、因陀罗,同四大天王打过交道,同牛首马面有过会晤,跋涉过迢迢万里的丝绸之路,飘渡烟波浩渺的大海大洋,看过佛爷菩萨的慈悲性,听维摩诘的辩才无碍,我脑海里堆满彩色缤纷的众生相,错综重叠,突兀峥嵘,我一时也清理不出一个头绪来。

228、我的眼睛仿佛得到了天眼通的神力,穿透了巍峨的高山,看到富春江上。我的耳朵仿佛得到了天耳通的神力,听到富春江上。缥碧的江水,流在我眼前。竞上的寒树,绿在我眼前。泠泠的泉水,响在我耳边。嘤嘤的好鸟,唱在我耳边。中间混合上猿猴的哀鸣,寒蝉的啭声,汇成了钧天大乐,再衬上青山绿水,辉耀震荡着整个宇宙。我自己现在仿佛不是坐在车上,而是坐在船上,我仿佛化成了另外一个自我了。

229、什么叫三纲呢?就是君臣、父子、夫妇。他讲的当然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里边有糟粕,如夫妻应该是平等的,怎么男人成了女人的纲了呢?这个我们先不讲它。六纪,一是仲父,就是父亲的兄弟姊妹;二是兄弟;三是族人;四是族舅,就是母亲家的人;五是师长;六是朋友。他说,这三纲六纪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我看他的话很有道人类自有社会以来,必然要有一种规则来然的话社会就乱七八糟。

230、(后死者)从表面上来看,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儿。但仔细一探究,却觉其涵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对已死的人来说,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一个后死者。可这个词儿里面蕴含着哀思、回忆、抚今追昔,还有责任、信托。对死者活在后死者的记忆中,后者有时还要完成前者未竟之业,接过他们手中曾握过的接力棒,继续飞驰,奔向前方,直到自己不得不把接力棒递给自己的后死者,自己又活到别人回忆里了。

231、提婆达多在律的方面提出了五法,与释迦牟尼针锋相对。在教义方面,反对轮回,也是针锋相对。这两个方面大概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释迦牟尼和提婆达多逝世后一千二三百年,在印度竟然到处都还有不食乳酪的提婆达多的信徒。提婆达多派显然在佛教发展史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与释迦牟尼的正统力量相对立。如果说释迦牟尼派是佛教发展主潮的话,那么提婆达多派就是一股潜流。

232、他(周一良)的学术风格,我可以引用汤用彤先生两句话。有一天,汤先生对我说:周一良的文章,有点像陈寅恪先生。可见锡予先生对他评价之高。在那一段非常时期,他曾同人合编过一部《世界通史》。这恐怕是一部应制之余,并非他之所长。但是统观全书,并不落俗人窠臼,也可见他史学功底之深厚。可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长才未展,他留下的几部专著,决不能说已尽其所长,我只能引用唐人诗句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233、既然说交,就不会是向一个方向流,形成了所谓。ne-waytraffic,而是相向地流,这才是真正的交流。一方的新东西、新思想、新科技等等流向另一方。另一方的新东西、新思想、新交流、新科技等等也流向这一方。有时候,流过来的东西,经过这一方的改造、加工、发展、提高,又流了回去。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一步比一步提高,从而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流出去又流回来的现象,我称之为倒流。

234、佛都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中国人接受了这一个外来的宗教以后,并不是墨守成规、原封不动地把它保留了下来,而是加以改造和提高,加以发扬光大,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宗派。总起来看,在律的方面——僧伽组织方面的改变,比起在教义方面的改变与发展,要少一些,要不太引人注目一些。在佛教义理方面,中国高僧在几百年上千年的钻研与学习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我所说的佛教的倒流。

235、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这有点像形而上学了。但是,我却没有办法。天下哪里会有不变的事物呢?哪里会有不变的人呢?我观察的几个坏人偏偏不变。几十年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我想给他们辩护都找不出词儿来。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有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可惜没有一个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提出过这种理论。我自己既非生物学家,又非生理学家,只能凭空臆断。我但愿有一个坏人改变一下,改恶从善,堵住我的嘴。

236、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巨著《历史研究》中,把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创造的文明归纳为二十三种或二十六种。意思就是说,任何文明都不能万岁千秋,永存不朽。这个观点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情况的。我归纳了一下,认为人类的文明或者文化大体上有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这种消逝不是毫不留踪迹地消失了,而是留有踪迹的,踪迹就存在于接它的班的文化中。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融合,但却不是对等的,而是有主有从的。

237、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到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的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238、西方的思维方式,分析的思维方式,表现得最清楚的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它的形式逻辑是以矛盾律和排中律两个公理为基础的。它认为,在同一个时间内,A不能既是X又不是X。模糊逻辑扬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绝对教条,建立了更复杂的多评价系统。这种模糊逻辑现在已经应用到许多东西上,包括电视机、洗衣机等等,等等,连制定规划等工作也使用了模糊数学,而且都已获得了成功。人类的意识真能清清楚楚地、泾渭分明地划分为三个整整齐齐的层次吗?

239、多少年以来,总有一个问题萦回在我的心中:什么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几经思考的结果,我认为是爱国主义。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能说,中国人天生就是爱国的。存在决定意识,必须有一个促成爱国主义的环境,我们才能有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只要看一看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这样的环境立即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始终没有断过敌人,东西南北,四面都有。虽然有的当年的敌人今天可能已融人中华民族之中;但是在当年,他们只能算是敌人。

240、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话,但是现在我真想相信起来,我真希望有一个天国。可是我知道,须弥山已经为印度人所独占,他们把自己的天国乐园安放在那里。昆仑山又为中国人所垄断,王母娘娘就被安顿在那里。我现在只能希望在辽阔无垠的宇宙中间还能有那么一块干净的地方,能容得下一个阆苑乐土。那里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大地上一切花草的魂魄都永恒地住在那里,随时、随地都是花团锦簇,五彩缤纷。我们燕园中被无端砍伐了的西府海棠的魂灵也遨游其间。

241、晚饭之后,早已过了黄昏时分。我们走出校门,走到唯一的一条横贯全镇的由南向北的大路上,想领略一下古镇傍晚的韵味。此时,全镇一片黢黑,不见一个人影,没有一丝光亮。黑暗仿佛凝结成了固体,伸手可摸。仰望天空,没有月亮,群星似更光明。身旁大树的枝影撑入天空,巍然,森然。万籁俱寂,耳中只能听到远处泉声潺滠。我想套用一句唐诗:泉响山愈静。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真仿佛远离尘境,遗世而独立了。我们在学校的一座小楼上住了一夜。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夜。

242、看过榕树的人都知道,从树干上长出一些树根,下垂至地,又在地中生根,然后长成一棵树,又在自己的干上长出细根,下垂至地,如此循环往复,一棵榕树能长出成百棵榕树,甚至让人摸不清究竟哪一棵树是初原的树,哪一些树是派生的树。只有这样生长的榕树,才能在一棵树下荫覆五百辆车而有余。在榕树这里,根干与枝叶互为因果,难解难分。用这样的榕树来比喻作为根干的印度佛法与作为枝叶的东夏佛法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难道不是一个非常聪明、含义又非常深刻的比喻吗?

243、世界上的民族,不管皮肤是什么颜色,不管天南地北,从一千多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千万人听过《五卷书》里的故事了。从这里他们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快乐。它把人们从现实的纷扰里带到一个童话的国土里去。在这里一切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人与兽和谐地住在一起,连山林树石小河都仿佛有了生命,到处流动着一片生机。人们平常时候被抑压下去的幻想在这里又抬起头来,他们又可以到月的国、虹的国、兽的国,甚至植物的国里去遨游。他们的心灵又可以得到暂时的解决。

244、西方文论学家企图把一篇文学作品加以分析、解剖,给每一个被分析的部分一个专门名词,支离繁琐。而东方的以中国文论家为代表的文论家则从整体出发,把他们从一篇文学作品中悟出来的道理或者印象,用形象化的语言,来给它一个评价,比如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对李白则称之日飘逸豪放,对杜甫则称之为沉郁顿挫,如此等等,例子不胜枚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论话语,想把它们融会在一起,不亦难乎!至于这两种话语哪一个更好,我无法回答。我是不薄西方爱东方,就让这两种话语并驾齐驱,共同发展下去吧。

245、他们的幻想真如万千涌泉,源源不绝。而且一切都生动、美丽,一点也不枯燥。他们既然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对他们来说,一切走兽飞鸟都有了人性;一切泉石树木都有了生命。从不知什么时候起,印度人就相信灵魂不灭,就是所谓轮回。一个人做好事,下一生就可以成神;做坏事,就可以成禽兽成饿鬼。人与兽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的寓言和童话里,一只牛说话,它真的就是在说话,毫不勉强,为什么一只牛不能说话呢?于是在高山上,深林里,小河边,到处都充满了生命。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也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了。

246、据我们现在的推测,佛典形成的过程大概应该是这样的:佛陀本人不会有什么著作,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他却不可能没有一些常说的话,佛典里面有关十二因缘的那一段经文可能就属于这一类。当时没有书籍,学习经典都是师傅口授,弟子口学。最初口授口学的一定就是佛陀经常所说的一些话;因为这些话一听再听,一传再传,就比较牢固地印在徒弟们的记忆里,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佛典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随着时代的推移,一代一代的师傅和徒弟逐渐增添上一些新的东西,到了编纂写定的时候,已经是一部比较大的书了。

247、中国这些话语,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笼统,很不确切,有人可能认为是不科学——我坦白承认,我从前就属于这类人——很模糊。我现在却认为,妙就妙在模糊上。模糊能给人以整体概念和整体印象,_这样一来,每个读者都有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完全的自由,海阔天空,因人而异,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己那一份美感享受,不像西方文论家那样,对文学作品硬作机械的分析,然后用貌似谨严、科学的话语,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牵着读者的鼻子走,不给读者以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自由。如果给点自由的话,也决不会太多。

248、《韵光》第一章说:可是领会义,在伟大诗代的语言(诗)中,却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这显然是在大家都知道的肢体(成分)以外的不同的东西,正像女人中的(身上的)美一样。这种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可能因人而异,甚至因时因地而异,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这里有极大的能动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也许就是产生美感的原因。这种暗示就是这一批文艺理论家的所谓韵(dhvani)。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大,他就越容易感到审美客体美,这就是韵的奇妙作用。韵是诗的灵魂。

249、美这个字,根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词典》,英文是beautiful,pretty,god,verysatisfactory,bepleasedwithmersely。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二者,都与眼睛有关。因为中国有美酒、美食、美餐等等一系列与舌头有关的说法,不得不加上god-个解释。美酒只能译为godwine,美食、美餐只能译为godfod或tastyfod和tabledelica-cies,决不能译为beautifulfod。这只是一个极其简单明了的例子,其他的例子还有不少。总之,中国人的与西方人的美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美学家研究美学,决不,应忘记了自己。换言之,中国美学家不应当囿于眼睛和耳朵,而应当延伸到五官,其中最主要的是舌头。

250、在一八二七年一月三十日歌德与埃克曼的谈话录中,歌德说,我今天看了一本中国的书——《好逑传》,中国人了不起,在中国人眼中,人跟宇宙合二为一(这是我这几年宣传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男女谈情说爱,相互彬彬有礼,那么和谐、和睦,这个境界我们西方没有。可以说,《好逑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多与《今古奇观》处在一个水平上,甚至中国文学史也不会写它。可是传到欧洲,当时欧洲文化的第一代表人歌德却大加赞美。但他是有根据的。虽然我国这类才子佳人题材的小说有些理想化,像《西厢记》。但是在当时的西方文化泰斗看来,起码中国

251、就在这一次吃饭时,有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要解开一个用麻绳捆得紧紧的什么东西,只需用剪子或小刀轻轻地一剪一割,就能弄开。然后从文先生却抢了过去,硬是用牙把麻绳咬断。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有点粗劲,有点蛮劲,有点野蛮,有点土劲,并不高雅,并不优美。然而,它却完全透露了沈先生的个性。在达官贵人、高等华人眼中,这简直非常可笑,非常可鄙。可是,我欣赏的却正是这一种劲头。我自己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土包子,虽然同那一些只会吃西餐、穿西装、半句洋话也不会讲偏又自认为是洋包子的人比起来,我并不觉得低他们一等。

252、有一年的春天,中山公园的藤萝开满了紫色的花朵,累累垂垂,紫气弥漫,招来了众多游人和蜜蜂。我们一群弟子们,记得有周一良、王永兴、汪等,知道先生爱花,现在虽患目疾,迹近失明,但据先生自己说,有些东西还是能影影绰绰看到一团影子。大片藤萝花的紫光,先生或还能看到。而且在那种兵荒马乱、物价飞涨、人命微浅、朝不虑夕的情况下,我们想请先生散一散心,征询先生的意见,他怡然应允。我们真是大喜过望,在来今雨轩藤萝深处,找到一个茶桌,侍先生观赏藤萝。先生显然兴致极高。我们谈笑风生,尽欢而散。我想,这也许是先生在那样的年头里最愉快的时刻。

253、只有你到了泰姬陵跟前,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翘首仰望,纯白的大理石墙壁有几十米高,仿佛上达苍穹。在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我想到了苏东坡的词: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自己仿佛已经离开了人间,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有入主张,世界上只有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把二者融合起来成为浑然一体的那种美,只应天上有。我眼前看到的就是这种天上的美。

254、讲到书名,印度的命名原则又与中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能不发人深思了。七世纪的檀丁有《《诗镜》,十二世纪的罗摩月和德月有《舞镜》,十四世纪的毗首那他有《文镜》。用镜字来命书名的做法,立刻就让我们想到中国的《杜诗镜诠》、《格致镜原》-类的书名。十三世纪的沙罗达多那耶有《情光》,胜天有《月光》,都用光字来命名。十五世纪的般努达多有《味河》,十七世纪的世主有《味海》,还有著名的《故事海》等等,都用河、海等字眼来命书名。至于用花矍、花簇等字眼命名的书,更是车载斗量。怎样来解释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书名呢?我认为,也同样用韵的理论、神韵的理论、暗示的理论。我

255、在短短几天之内,我仿佛生活了几十年。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东西,现在却变得非常具体了。这包括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宗教、语言、历史等等领域。我从前看到过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帝王图,李思训的金碧山水,宋朝朱襄阳朱点山水,明朝陈老莲的人物画,大涤子的山水画,曾经大大地惊诧于这些作品技巧之完美,意境之深邃,但在敦煌壁画上,这些都似乎是司空见惯,到处可见。而且敦煌壁画还要胜它们一筹:在这里,浪漫主义的气氛是非常浓的。有的画家竟敢画一个乐队,而不画一个人,所有的乐器都系在飘带上,飘带在空中随风飘拂,乐器也就自己奏出声音,汇成一个气象万千的音乐会。

256、我们家住在村外,家中只有母亲一人。现在人去屋空。我每天在村内二大爷家吃过晚饭,在薄暮中拖着沉重的步子,踽踽独行,走回家来。大坑里的水闪着白光。柴门外卧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是陪伴母亲度过晚年的那一只狗。现在女主人一走,没人喂食。它白天到村内不知谁家蹭上一顿饭(也许根本蹭不上),晚上仍然回家,守卫着柴门,决不离开半步。它见了我,摇一摇尾巴,跟我走进院子。屋中正中停着母亲的棺材,里屋就是我一个人睡的土炕。此时此刻,万籁俱寂,只有这一条狗,陪伴着我,为母亲守灵。我心如刀割,抱起狗来,亲它的嘴,久久不能放下。人生至死,天道宁论!在茫茫宇宙间,仿佛只剩下我和这一条狗了。

257、我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汉语语法的研究必须改弦更张;第二,《中国通史》必须重写,第三,《中国文学史》必须重写;第四,中国文艺理论必须使用中国国有的术语,采用同西方不同的判断方法,这样才能在国际学坛上发出声音;第五,中国美学研究必须根本转型;第六,我认为,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分析的,而中国或其他东方国家的则是综合的;第七,西方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征服手段是错误的,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是正确的;第八,西方的科学技术,在为世界人民谋福利的同时,产生了众多弊端甚至灾害,现在如仍不悬崖勒马,则人类生存的前途必受到威胁;第九,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58、王静安《人间词话》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类有关炼字的论述,古代文论中极多。西方写散文和写诗,使用的词儿有时也会不相同的,其中也有炼的意味,但不像中国这样严重而已。在中国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来,仅就大家所熟知的例子就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以说:著一绿字而境界全出。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改一个字,把德改为风,则意味迥乎不同。至于池塘生青草这样传颂千古的名句,若译为西文,则必平淡枯燥,让西方人大惑不解。唐代王维的诗,与此句有相通之处。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诗歌与禅趣密切相联的表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落言筌,立即失色。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