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画有讲究
人靠衣服马靠鞍。大约是说装饰物对主体的作用,可以美化、衬托,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功效。 字画的装裱也一样。这种有两千年历史的工艺,而今是非常的发达了。一二三四线的大小城市都有专门的裱画店。 年轻时候有短短几年在文化部门做过事。见过同事——一个地方上有点名气的国画从业者——裱画。但那时不太经意,只记得糨糊排笔胶合板等一堆杂物,和刷来刷去的动作,没太注意裱褙的流程。 自己有裱点东西的需要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了。 那时沈从文先生赐予了两个书法条幅,因怕长期折叠弄坏,也怕不小心弄丢,于是,请了称为老兄的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南师大艺术系党总支书记颜家龙先生托人装裱。他又是书,又是画,在省会颇有名气和人缘,认识不少装裱师,请他代办,放心。 半个月后他电话我去拿,每幅只收了十五元费用。 后来有一朋友的熟人开了个装裱店,主动提出给我无偿装裱点东西。送去几件,计有黄苗子、臧克家及黄永厚等人的字画,裱好后,朋友取回交我。这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了。 这一批与上一批比较,很明显的,八十年代的裱的厚实、硬度好,眼前的薄而软,但,朋友的心意,不花钱,已经很难得了,没多说的。 再后来的轴裱,也大不一样了,地杆与内心的距离也少了很多,长裙子变短裙子了,看惯了旧时古字画,这会儿就有要颠倒的感觉。人家短裙下面有一双玉腿在那儿顶着,你下面就是地杆。裱镜框也有讲究,圆角框比方角框要贵,估计圆角难度大一些。 退下来后,我衰年变法,在弄文字之余,也跟着几个有来往的老少朋友学起了书法和画画(主要是画兰花)。这样去装裱店的机会就多了。去过有名的荣宝斋的店,去过朋友的店,去过朋友的朋友的店,也去过没有什么人情关系的店。这时已经是新世纪了。 认识一个裱画的网友,一次我拿了几张自己画的兰花小品去他店里,他选了一张,说,这张送我,其他几张免费为你裱,如何?我当然同意。不过这位裱画师也是见多了,有些眼光,选了我自认为最好的一张留了。 如今的装裱已经有手工裱和机器裱的分别了。资深出版人钟叔河先生告诉我,机裱的字画将来不便于进行二次装裱,在拍卖市场上也不为看好。 开始我并不知道,以为机裱快,当天可取,也裱过一幅名人的。 而一般手工裱的好是好,但要一个星期才能取。一个星期,好字画在别人手里那么长时间,不晓得会出什么事。名家名画用的是好宣纸,据说是可以揭出好多层的,一张变好几张。 随着科技的发展,又有一种字画的复制技术相当高明,可以返真到与原作相差无几的程度。 一个很有名的展览策划师要作一次名人手札展。我借给了他一封黄永玉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意大利圣塔玛托山下写给我的信。不知他在哪儿裱的,也不知道展览时看客中有什么高人没有。反正是不久就有人在网上拍卖这封信了。原件展出没几天,策划师怕出问题提前退给了我,因为装了框我也就只好挂在了客厅里。可是网上的拍卖又是随时可以查得到的。我糊涂了。搞得我都不好再见黄先生了。 又有一次,要当紧的裱一封信,赶上画家朋友为展览正好要去熟人那里裱画。我也一起去了。守在那里,看着工人熨平,又是刷糨糊,又是裁衬纸,又是吹干……好多个环节,一封信硬是费了一天时间。 这样,在眼皮底下,保险,但是会不会得罪人呢? 你不相信我,就不要来这里裱呀。人家可能在心里说。 (m.Taik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