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禅语早上好(精选99句)

励志名言2022-05-08155举报/反馈

1、【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教而学,学而做,做才说。

2、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3、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就是爱的表现。虽然只是大

4、无欲无求、少烦少恼,就容易开启心门拥有智慧。

5、知识本身并无力量,掌控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力量。

6、等到万事俱备时才采取行动常常是偷懒者的借口。

7、【佛语禅话】人只有感恩的本分,没有埋怨的权利。

8、肯立志,就会向上精进;不肯立志,就是向下堕落。

9、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10、【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让父母欢喜、安心,就是孝顺。

11、佛六根互用,用的是心。佛彻证唯心,故能六根互用。

12、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无时无刻不是修持参禅的好机缘。

13、所言诚实,如说修行。《华严经》卷三十二,十回向品

14、欲望、情爱、工作,只要正正当当,是为生活的密行。

15、【天天禅语】伦理道德是人类的希望,也是幸福的基础。

16、佛言:使我疾成无上真正道者,皆由孝德也。《啖子经》

17、不论善恶、好坏、是非,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接受和包容。

18、这世界总有比我们悲惨的人,能为人服务比被人服务有福。

19、假如幸福与你擦肩而过,这不是幸福的责任,责任在你自己。

20、我们没有能力掌控每一扇门,却可以营造自己家中的一份恬静。

21、【天天禅语】人文是生命的结晶,人格的升华,也是慧命的成长。

22、【天天禅语】慈悲不只用口说,而是要身体力行,走入人群付出。

23、同样,我们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也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24、学佛修行的人,千万不能逃避责任。逃避责任就等于退失菩提心。

25、【天天禅语】把握时间,珍惜空间;人与人之间要感恩、尊重、爱。

26、但是,真正让我更透彻了解了凡先生,还是从读《了凡四训》开始。

27、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楞伽经》卷四

28、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梵网经》卷上

29、【天天禅语】感恩,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对待。

30、亦可造一座花园,满园玫瑰芬芳之时,于己赏心悦目,送人则手有余香。

31、前心作恶,如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炬消暗。《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二

32、诚正大爱无敌对,信实良知有感恩,慈悲心境宽包容,喜舍无私念纯真。

33、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六祖坛经·般若品》

34、丈夫将财产交给妻子管理,妻子应有家庭观念,妥善安排,而不是据为己有。

35、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放下心中的妄想、分别、执著,就能成佛。

36、变动的道非真道,只是修行的工具而已;故须能取、能舍、能善用而不执迷。

37、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38、逆境在佛教中称为“逆增上缘”,碰到逆境时,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39、人生在因果规律面前看起来好像是被动的,实际上为善作恶仍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40、初学不宜分心太杂,涉猎太广;如分心太多,最后只能成为灌木当柴烧,不能成材。

41、过去的已然过去,再怎么烦恼,人生也不会重新来过。莫若振作精神,把今天做好!

42、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9经

43、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44、【佛心禅语】 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舍却众生则无别菩提。——《达摩大师悟性论》

45、用功夫不要追求奇特,不要想在现成茶饭之外,再去找什么特殊的风味,没有那个东西。

46、【佛心禅语】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春来草自青。”——《云门文偃禅师》

47、【佛心禅语】 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印光法师)

48、一味接受的人生是贫穷的因果,经常喜舍的人生是富贵的因果。(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49、世间森罗万象,一切宛然存在。由于我们在主观上存在妄想执著,才改变了外在事物的形象。

50、观如来界五种功德:不可说,无二相,过一异,过觉观境界,一切处一味。《无上依经》卷上

51、世间缺点虽多,仍是美好的。我们要学会感恩和知足,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快乐起来。

52、如幻亦如梦,如干闼婆城,所说生住灭,其相亦如是。(古印度)龙树《中论》卷二,观三相品

53、理明则信深,信深则行专,行专则功纯,功纯则妄除,妄除则真显。(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54、人见欢喜者,前生见人欢喜故;人见不欢喜者,前生见人不欢悦故。《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55、【佛心禅语】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印光法师)

56、诸有勇猛施头目,身体血肉无所惜,妻妾国财及男女,此名檀度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57、【佛心禅语】 山中住万叠,千重谁伴侣?纵使知音特地来,云深必定无寻处。——《法演禅师语录》

58、【佛心禅语】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净宗要义》

59、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不出于如如。《维摩经》卷上,弟子品

60、【佛家经典禅语】 人的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贪欲,如果能够灭除贪欲,痛苦就没有地方可以依托而存在了。

61、世间之所以有人我、是非、内外、事理不能调和,皆源自“贪、嗔、痴”。有此三念,故争长论短,永无休止。

62、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盾乃得成菩提道。《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63、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于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日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一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

64、中国人很有智能,将“爱”与“惜”两个字合成。“爱惜”这个词汇,于是爱就有了落实的方向,爱就有了无限的生命。

65、【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人应当做到心境恬淡不用心计,哪怕名望衰落低微。我不求成为高官显贵,高官显贵常常惹祸招灾。

66、一个人去拜访禅师。禅院的门很矮,他没注意,结果碰到了头。禅师对他说,要想不碰到头,就要学会低头。为人处世也是如此。

67、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开口动舌、举手投足无不是罪。学佛应慎防过失,切莫覆藏罪恶。时时发露忏悔,改过自新,方得安然自在!

68、在萧瑟的冬天里,需要梅花争放,才会感觉世间的美丽;苦难的众生,需要爱心人士的爱护及帮助,才会感觉人情的温馨及社会的祥和。

69、【佛心禅语】 平常心并非让我们对事事漠不关心,对诸事不闻不问,而应该将其化 作一种积极向上的助力,犹如拨开云雾看到太阳一般。

70、人格教育:以慈悲人格为学习目标,以诸佛菩萨为效法榜样,以戒定慧为求道根本,以智仁勇为做人方针,心中要建立“圣贤偶像”的观念。

71、念佛人,无始罪障一刀顿断,三界业系从此不牵,即是横超三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跳出罪,即是跳出三界;跳不出罪,便永在三界。

72、有时,生活就是一种妥协,一种忍让,一种迁就。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适宜针锋相对,铿锵有力,多彩的生活,既有阳光明媚,也有倾盆大雨。

73、一粒青菜种子尚能转粪壤成青菜,化腐朽为神奇;“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佛种下在我的心地,岂不能吸收贪嗔痴三毒杂染,化为正觉菩提树吗?

74、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走路有走路的风度,站立有站立的姿势,坐有坐的形态,睡卧有睡卧的姿态……

75、大气不是从小生来的,而是经历生活慢慢培养出来的浩然之气,是一个人对社会、对生活所持有态度的一种意识,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装是装不出来的。

76、【佛心禅语】 我们的行、住、坐、卧和一举一动,有意识地去生活,是觉醒,无意识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轮回,都是一念之差。

77、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虔诚。用心感受有它相伴的暖意,有求皆苦,无求自净,不求是贵,少病是寿,够用是富,无欲是福,感激是喜。

78、愿受一切佛,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持一切诸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品

79、所以,人类行道的目的就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枷锁将人性解放出来,做到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80、【经典禅语悟道】 作恶得祸,造福得福,这就像发出的声音有回音一样,又像影子跟随形体始终不离一样,从来都不存在做好事不得好报,做坏事不得恶报的事情。

81、初学佛的人,应该在闻思上努力。在觉受生起了之后,就应当在定慧专修上努力。在没有获得坚固的定慧证悟时,要在寂静的处所勤修努力。(宋)冈波巴《宝鬘集》

82、沉浮动静皆人生,体悟每种境遇,认真对待每一天的生活,保持着生命的自觉与自省,大干世界之中,佛法充盈其间,禅意无处不在,翠竹黄花皆藏般若,世间一切皆是佛法。

83、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去,不一不异非常断,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修证。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

84、【佛心禅语】 表面看来,“高”似乎意味着进取,“低”则意味着退步。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退步只不过是一种低调的积蓄,是另一种方式的前进,因此“低”最终也能转化成“高”。

85、毕竟寂静,究竟清凉,隐没不现,唯由清净,无戏论体。如是清净无戏论体,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非有非无,唯可说为不可施设,究竟涅槃。《本事经》卷三

86、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才发心时,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所共称叹。《华严经》卷十七,初发心功德品

87、为何对你始终不能释怀,为何始终念念不忘,为何遗忘远比缠绵还要漫长。那颗漂泊于红尘的凡心,何时才可以脱离尘世的牵绊,遁入已向往的禅心,心不动,则不痛,沉寂一生,清冷一生。

88、【佛心禅语】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在磨难的泥泞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那些立大志、成大事者,往往是备受磨难、备尝艰辛而最终为上天所成全,得建丰功伟业。

89、因为不信佛,佛祖不会气恼怨怪我们,降罪伤害我们,所以信佛固然对人生有很大的助益,不信佛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但是不信因果、不明因果、不知因果、不顺因果而行,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因果”

90、人生路上,世事纷扰,以怨对怨,无疑是逆风扬尘,于他不利,于已有恼。若以慈悲处事,于他无害,于己无伤,一颗慈悲心足以平息人世的风波浪涌,消弭人心的隔阂怨愆,善待他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待自我。

91、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我们的社会上,特别是年轻人 的生活方式大多是推崇享乐型,他们鄙视“忧患”地生活,仅仅希望有安逸 的环境。可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

92、佛经:“历劫挫身不倦惰,昼夜摄心常在禅,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这四句偈语开示我们学佛参禅要精进不倦惰,摄心遍学一切法门,更要开发契合众生根性的智慧,企盼善信能够如是我闻、信受奉行。

93、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的最大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即使道路再崎岖难行,那片光明也会引路,令你如愿而归l如果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你可要牢牢守住.怎样都不要放弃。

94、要能“观自在”。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说到观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却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95、虽说人生如逆旅,我们都是尘世间的匆匆过客,但过客也应该有过客的格调。带来什么,带走什么,又将留下什么,你不必刻意,但不能糊涂;你刻意随意,但不能随便。因为只有这一次,没有下一次,你的人生没有草稿,落笔就是定稿,绝没有改写的机会。

96、金钱只是一种增进幸福的工具,赚得快乐,花得快乐,才能体现金钱的价值;假设赚得痛苦,花得痛苦,到头来还没有一个好名声,被人轻视嘲骂,那又何必对金钱孜孜以求呢?不如恬淡一点,做本分事,赚本分钱,过本分日子,这样反倒能尽享金钱带来的幸福。

97、大自然不会让哪一个早晨缺席,任何一个早晨的缺席,都是对光明的犯罪。许多人却宁愿贪恋黑暗的梦乡,辜负了一缕又一缕晨风,让鸟鸣从梦的边缘滑走,与朝霞擦肩而过。朋友,务必记住,早起是向大自然的一种学习,生命如果跟上大自然的步伐,人生才不会脱节。

98、不要指望别人都对你好,人家没有这个义务。要别人对你好,前提是你要对别人好。假如有了这个前提,别人依然不会对你好,那是别人的事情,你也没有必要纠结。如果你总是心存好心,乐善好施,即使得不到所有人的好,也能得到自己良心的好。良心需要修炼,就当对别人的好是你修炼必需的付出吧!

99、【禅理故事】一个人对佛无限崇拜,想看看活佛是什么样子。他来到名寺,恳求大师让他见活佛。大师说:回去吧,佛在你家。那个披头散发为你开门的人就是活佛。那人将信将疑返回家中,敲门后等着活佛出现,披散着头发开门的是他妻子。恍然大悟,原来活佛就是身边一切善良给我们关怀与帮助的凡人。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