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养生攻略
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养生攻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1、吃粽子 提到端午节,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了。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不管是豆沙粽,还是肉粽,每一种口味都深得大家的喜爱。 2、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地方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组织划龙舟比赛,参赛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划龙舟,动作整齐划一,也会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 3、悬挂菖蒲、艾叶 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在房檐或者窗户上挂上菖蒲或者艾叶,有辟邪的寓意。 4、佩戴香包 端午节时,很多人会佩戴香包,香包或是用五彩丝线缠成的,或是用布拼接成的,有祈求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之意。年轻年女获赠香包还可以表达爱意。 5、饮雄黄酒 很多地方流行在端午节的时候喝雄黄酒,雄黄酒与驱虫的作用,还有辟邪的寓意。 6、游百病 是部分地方在端午节的时候通过游览而消除疾病的一种节日行为,男女老少白天的时候出去走一走,晚上在回来洗个澡,可以祛除百病,以后健健康康的。 7、拴五色丝线 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地方的人会佩戴五色丝线做成的手链,不仅好看,还有辟邪的寓意。 端午节的养生攻略 一、起居:夜卧早起,养阳气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端午期间,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 夜卧:十点半之前 虽然说睡觉更晚一些,但是也不能太晚,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对夏季养阳气才有益。 早起:六点左右 研究发现,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而且头脑更清醒,能够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较高的活动,也不容易犯困,精力更旺盛。 午睡:养心 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此时休息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转化。夏天养生重在“养生”,而午睡是中午养心的最佳方式。 二、饮食:健脾祛湿,调气血 1、吃粽子益气健脾、开胃消食 中国医学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当然,吃粽子也应有所节制,肠胃病患者、糖尿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2.、红豆粥健脾养血、利水除湿 端午期间湿热,吃粽子能健脾、开胃、解毒,还需喝红豆粥来利水祛湿。红豆搭配大米更具健脾养血、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而粥,口感更滑润,也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三、运动:强身健体,防疾病 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炼之祖”。健步走能够很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四、中草药:避毒祛邪 端午时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中医认为,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改善肺功能等功效。除了艾草,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 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寓意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在城市已经很少有机会在端午节挂艾草祛病防病了。如果家中有艾益生艾灸仪器的朋友,可以在家做艾灸,可以达到更好地驱寒祛湿,活血排毒,通经活络,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作用。另外,用完的艾饼通过燃烧熏房间,还可以驱蚊驱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