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有关回家的感人散文作品

优美散文2021-02-01200举报/反馈

  回家,似乎总是与爱联系在一起的,母亲的唠叨,父亲关爱的眼神,几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成为日后想家的理由。下面是美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回家的感人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有关回家的感人散文作品:回家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客车,穿越在荒凉无边的原野上,牛羊悠闲的吃草,远处的蒙古包象征着蒙古高原应有的特征,高压线的塔桩不知疲倦的在草原上站立,陪着风,陪着雨,陪着春夏与秋冬,矗立在草原深处,通向牧民的家园,洁白的羊群衬托着白云,偶尔看见一只喜鹊从天空掠过,客车飞快的带我走向回家的方向。

  走出草原,眼前呈现出层层石山,这就是内蒙古乌海市境内,浓浓的煤烟飘向天空,没有草原深处清晰的空气,电厂,化工厂的烟筒接二连三,让这里的人们吸收不到新鲜空气,也看不到睛天,随着客车行走的路途,带我来到了乌海市海南区,又一次回到母亲的身边。

  妈妈瘦小的身影,等待在出租房的门口,相逢的喜悦,滚滚的泪珠,在久经沧桑的脸颊上慢慢流下,双手捂着妈妈的脸,用手轻轻的摸去,看着妈妈又老了一岁,脸上浮满了皱纹。变的做事慢慢腾腾,忘心大于记心,看着眼前的妈,心从牵念变成揪心的痛。

  回到妈妈的出租房,厨房早已做好了长面,水在炉子上开着,又细又长的长面在等着往锅里下,一小盆葱花呛好的浆水放在一边,妈妈做好了,我吃了一碗又一碗。

  有一首歌诗,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象个宝,在妈妈身边的日子,幸福而又快乐,给妈洗头,洗衣,脱衣捶背都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妈妈,真的老了,七十二岁的母亲,跟随三弟,漂泊在异乡之地。

  早上,妈妈沿着马路,拖着小弟的孩子,走在送幼儿园的路上,冬春四季都是如此,早上起床,先送孙子,然后回来,把屋子打扫干净,妈妈的出租房,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在妈家才能体会了自己是个孩子,吃着妈妈的手工面,喝着纯正的酸浆水,那是儿时候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回家是昐望已久的事,常回家看看是岁岁年年中的期昐,当踏上征途的那一刻,才知道回家的心是那么的迫不及待。

  有关回家的感人散文作品:回家

  妹儿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尤其是那天读完那条新闻之后。故事起因是1963年的元旦,当时一位只有25岁的中国王姓士兵在中印边界地区的树林中迷了路,辗转被印方抓获,并被叛“间谍罪”入狱7年。出狱后这位士兵被安排在印度偏僻农村生活,后来,他与一名当地女子成婚,两人育有4名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他再没有办法离开印度。这位老兵滞留印度50余年,虽然在印度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他仍时刻思念着千里之外的祖国和亲人,从未放弃返回中国的想法。几年前,老人的母亲去世他未能回国,一直心存遗憾。他希望能够带着在印度的妻子儿女回归故土,并在家乡安享晚年。那天,元宵节,在经过多方协调后,老人带着家人终于如愿返回祖国,回到故土,终于与家乡的亲人们团聚了。

  妹儿和新闻里的人们一样泪流满面,年愈古稀,终于圆梦,老人应该心安了。妹儿却怎么也不能平静下来。老人隔了两个国家,五十多年的时间,还能回到家乡,妹儿越想越充满回家的希望。她早些的家充其量也就相去几个省的距离,二十几年的春秋冬夏难道能完全抹杀掉所有的印迹?

  妹儿十三岁读完初一后辍学了。不是妹儿不想读书,而是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母亲体弱多病,弟弟年幼,父亲一个人打理着一个柑橘园。妹儿很喜欢读书。时至今日,离开学校二十多年了,妹儿依旧坚持读书写字。其实妹儿的手写字依然很幼稚,还停留在读初一时的模样。但难得是那些幼稚的字摆放在一起后便成了一首首饱经沧桑的新诗。

  妹儿的诗歌很有张力,内含深远,大小奖项拿了几次,最让她自豪的是那年去北京领奖,在人民大会堂的几天当真让妹儿激动不已。妹儿在闲暇时写写字读读文居然还写出了一番小天地,这是妹儿始料未及的事。她的诗歌多落笔于乡愁和最底层人们的对生活的感悟与抒发,于是被界定为草根作者。妹儿喜欢“草根”这个名儿,那就是自己的写照。一棵草,飘呀飘,飘到了远离故乡的地方,扎下了根。

  当初离开学校后,妹儿帮父亲打理了三年家务,她有时也去柑橘园帮父亲打打下手。十六岁,那是妹儿遭遇变故的一年。像那位滞留在印度的老兵一样,妹儿迷路了,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

  许多乡亲外出打工了,妹儿心动了。外面的世界散发着强大的吸引力,她有了出去闯的念头。于是那年春天,妹儿随一个本乡女人踏上了渡轮。走出大山前,零星的挂在柑橘园里枝条上黄澄澄的橘子,似乎向她招了招手。妹儿决绝地向前走去,即便前方的大坑和陷阱已张开大口,她却全然不知。

  走出川渝地界,那同乡女人没有带妹儿南下,而是径直北上。十六岁的山妹子可谓刚出窝的小鸟,辨别不清方向。

  火车、客车上颠簸了几日,女人将妹儿领去了塞北。一个满目荒芜的村落,妹儿昏昏沉沉地意识到刚离开的家门似乎再难回去了。女人啥时候离开的,妹儿无从知晓,她只知道自己被丢在了异乡,一个比家乡更贫穷的地方,且被卖做了人家的媳妇儿。

  起初绝食,后来哭闹,几个月下来,妹儿彻底绝望了。白天黑夜都有专人陪伴妹儿,她没有找到逃脱的任何机会。妹儿孤单无援,眼泪暗暗流入心底。

  闲得无聊时,慢慢地妹儿开始审视这个新家和新家里的人。丈夫年长她七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帅帅的相貌。最让妹儿感动的是丈夫从未对她拳脚相向,即使在她犯倔的时候。公婆也是慈眉善目的样子,“妹儿,前世就注定今生咱是一家人……”公公婆婆总是唠叨,以至于妹儿不知不觉中目光中少了些许仇视,多了几分柔和。

  大半年过去后,妹儿开始害喜。她冥冥之中明白自己漫长的人生在塞北打了个节,再也解不开了。

  怀孕期间的妹儿是全家人的宝贝,她无需拿东放西,家人们更不用她干农活儿。塞北的农事相比川渝本来就少,况且娶了妹儿这种当初不情不愿的媳妇儿。

  妹儿十八岁上生下闺女,一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女孩儿变成了一位年轻的妈妈。生下娃后,妹儿的心思只有两个,空闲时思念着父母,再便是手忙脚乱地带娃。娃娃一天天长大,妹儿也一天天地开朗起来。家是温馨的家,只是妹儿自己长久以来困顿在那个解不开心结里。

  娃娃三岁能急跑后,妹儿又生下了儿子。儿女双全让一家人着实欣慰。妹儿进出庭院也与别家媳妇儿一样了,夫家不再提防她会丢下儿女跑掉。附近像妹儿这样被买回来做老婆的川妹子跑掉过几个,夫家人开始严防死守是有前车之鉴的。这期间妹儿不是没有想过逃回老家,但她不忍心丢下一双儿女。如果那样,她会更加难受,儿女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而且都还那么小。

  世上的母性永远是伟大的,妹儿留下了,为了儿女,忍受着与父母离散数千里之遥的思念之苦。俩娃娃渐渐长大,妹儿也融入了塞北这个家。丈夫一家人勤劳善良,日子也越过越富裕。丈夫除了在妹儿读书写字上不怎么支持她,平心而论她也再找不到丈夫有什么别的不称她心之处。他们的婚姻起因是不幸的,但也算是幸运的。在农村那个小地方,妹儿两口子都是一等一的长相,再加上丈夫辛苦劳作,生活和和睦睦。除了思念远方的亲人,妹儿也算是幸福的。

  几年后儿女们上学了,妹儿比娃们还激动。渝欣和渝帆再也不会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半途辍学,他们可以读到比大学还高的学校。只要他们愿意读书,妹儿会永远支持孩子们,而且他们父亲开办的砖厂也能支付起学费。女儿渝欣也永远不会因辍学去打工被拐卖成陌生人的老婆,永远不会……

  妹儿的经历没有留下太痛彻心扉的记忆,但那毕竟是她生命中灰暗的一笔,将一生挥之不去。每当过年过节别人家走亲访友,人来人往,而妹儿总是郁郁寡欢。丈夫看在心里,便寻思着在适当的时候陪妹儿回一趟老家。

  丈夫是善解人意的,妹儿终于在阔别故乡十二年后回去了。渝欣和渝帆都十岁左右,也耐得住长途跋涉的辛苦了,于是一家四口人高高兴兴地南下,向着妹儿那个梦中的地方而去。数日的颠簸,妹儿一直处于亢奋之中,她丝毫不觉得疲累。当踏进日思夜想的家门时,妹儿瞬间瘫倒在地。所有的景象都告诉她,一切都变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弟弟早已不慎溺水而亡,老父遭受接连失去妹儿和儿子的巨大打击后,一病不起,在妹儿回来的四年前撒手人寰。留下多病的母亲无法度日,也已改嫁他乡。

  妹儿一家人在那个山青水秀的村庄停留了几天,在父亲坟头立了碑,为弟弟坟茔添了土。妹儿流了几天泪,还去看了看改嫁后的母亲。所有的物事人非让妹儿已欲哭无泪,十二年过去竟然变成沧海桑田。

  那次回乡可谓是妹儿生命中最难以承受之痛。故乡那条回家的小路已杂草丛生,屋顶上再没有炊烟升起,柑橘园里父亲劳作的身影已封存在记忆里。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仍需好好地活着。妹儿明白这个理儿。儿女年幼,她不能也不愿让娃们有丝毫不如意。回到塞北后,坚强的妹儿开始与丈夫一起打理砖厂,到灶上帮厨为工人们烧饭,还在人手短缺时帮着码砖、数砖。闲暇时,妹儿也不忘读书写诗,忙碌的生活充实也快乐着。

  幸福的时光总是一晃而过,不幸的日子却总是长之又长。三年前的正月底传来母亲病故的消息,妹儿在川渝最亲的人也离开了她。妹儿那年年前虽然只身返乡在母亲病榻前悉心服伺月余,但仍然没有挽留住母亲风烛残年后的生命。母亲弥留之际仍呼唤着妹儿,那千山万水的阻隔让妹儿痛上加痛。

  那则老兵回家的新闻报道勾起了妹儿无尽的悲伤,该回去了,为母亲三周年圆年祭奠一番,也为了却母亲唯一的遗愿。

  别人回故乡能见到亲人,心里乐开花,而妹儿却早已种植了沉重,孤单和无奈!今夜一定要把沉痛的词汇,赶在黎明前收敛隐藏,回到故乡,放开放下一些过往,用坚强去祭拜。母亲三周年祭日,顺带给父亲、弟弟及所有逝去的亲人坟头都挂上一束纸,这次可能是妹儿今生最后的跪拜!

  当很多老公的朋友电话抑或当面询问妹儿的行期,她的心就疼痛地颤抖。没人明白妹儿这许久以来的心情,包括老公也不懂也不会明白,更读不懂她最后一次(当地的人们都这么说也这么想)意味着多痛的回忆。

  母亲,别人有儿有女有啥的我都会给您弄上。那年腊月母亲多次说起我答应过您的事,我会做到的。一定在坟前舞狮子啊,请吹手啥的。妈妈,等着我回去了却您生前所有愿望。知道您喜欢热闹,一定会让您满意的。相信您的女儿吧,就像您生病时我往返南北四次,无论怎样的环境我都尽量做个好女儿。妹儿在心底默默盘算着。

  爸爸,我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和练笔,我没辜负您对我的期望,谨记着您的教诲为人处世。安息吧,请相信您的女儿永远刚强自信,也会好好的生活。妹儿静静地在心里和父亲说着话。

  弟弟,那个跟屁虫,小时候你老害我挨打。院里的人说我那时候有点讨厌你,你说等我以后嫁人回去,你不给我看狗,就让狗咬我。你可知道我多想你再调皮捣蛋,多想你再和我斗嘴。而当得知你那样就离开人世时,当收到你生前最后写给我的信件时,我可怜可爱英年早逝的弟弟,你知道我如今回去每天路过你坟地时的心有多痛吗?多想你那时的聪明和调皮捣蛋,如果可以,我宁愿天天被妈妈打,只要你能回来!妹儿一想到弟弟,她的心就在滴血。

  春寒料峭,妹儿没有为能回故乡有丁点的兴奋。相反,胸口压抑的痛,随眼泪默默在北方的春夜里无奈地流淌。爱还未够,好多来不及说的话还没出口,父亲,弟弟和母亲都弃妹儿而去,叫妹儿归去的脚步放故乡何处?这些痛伴着眼泪在启程前的夜晚无情地剜着妹儿的心!

  踩着春风,捧着怀念,于清晨第一缕阳光中,妹儿终于向南而去。

  阳光抚过的雪山从妹儿眼前掠过,旷野上枯黄的草,只有枝条的树让妹儿的思绪一下子跑回到故乡的青山绿水,杏花树树,油菜花一片一片,春装着体的村庄。萧条的北方,总有一根线缝补这一条路,让妹儿无法言说一路上的滋味。放不下的或许已经放下了,放下了的似乎又捡起来。妹儿在川渝和塞北之间奔跑,一直在找寻一段她臆想的时光。老屋的暖,还在胸膛跳跃;亲人的微笑,开成妹儿眼前朵朵泪花不肯离去。还未落脚,伤悲就皱在妹儿的眉头。孤零的人哟,带着一个承诺,一场圆年的祭拜——据说,逝者从此就会投胎转世。

  终于到了,晨雾弥漫,可惜看不到江对岸的青山,一树橘红挂满枝头;公鸡啼鸣声阵阵,鱼塘里偶有鱼儿跳跃声入耳;大地一片湿润,竹林里清脆的鸟叫声把清晨渲染得神秘而唯美。

  站在村外望去,竹林遮挡着她的沧桑容颜,却掩埋不了童年的快乐时光……

  有关回家的感人散文作品:回家

  深秋,路过一个茶座,一曲悠扬清亮的、缥缈缠绵的《回家》隐隐传来,真实,美丽,清秀,无杂的超空间立体感,将我的思绪拉得很远很远……

  《回家》名曲的创作原型是:一个误入歧途、刑满释放的年轻人,在即将回家前夕,写信给他在家的妻子,信中说如果妻子不能接纳他,他就随车远去,如果能够接纳他,就请在门口的老梨树上挂上红丝带,他就回家。当他远远的看到树上挂满了红丝带,车上的人无不为他欢呼雀跃,他的妻子给了他重生的希望和家的温暖。

  家是什么?家是心灵的归宿,家是梦想的乐园,家是驻泊的港湾。当你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家是抚平伤口的良药;当你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家是重获力量的源泉;当你独自在外经历风霜雨打,家是你温馨的避风港。当你疲惫劳累,无所依附,“回家”显得那么的渴望,那么的重要!

  记得我上中学时是寄宿在校的。那时的回家,一直是我心头的渴望,是我对每一个周末的盼望。从周一到周五,都让我沉浸在回家的开心和期待中,家乡的阳光,很明媚;家乡的河水,很清澈……我在心底开始欢呼雀跃起来。

  回到家里,我可以看看门前的花草,逗逗可爱的小猫小狗,然后拿起心爱的口哨吹上一曲,想睡多久就多久。黄昏,看炊烟袅袅升起,守着老妈忙碌的身影,品味着那香喷喷的可口饭菜,一股幸福和温暖的暖流就油然升起。

  曾经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好友,电话中一阵寒暄过后,他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原来三个月前他在工地上受了伤,右脚脚踝处粉碎性骨折,躺在医院整整三个月,落下终身残疾。刚开始他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想起自己曾经的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还落下一身的伤,他无法去面对未婚妻,无颜去见江东父老。体重从一百八十多斤剧降到一百三十多斤。他说:我再也不想去了……

  电话中,我劝了他许久,他执意从此漂泊颠簸在异乡。

  今年国庆节回家,我惊喜地看见他微笑着向我走来,容光焕发,和电话中的他判若两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点燃了他前进的炳炳之光,划破冰海的黑夜,为他烛照一条回家的路?

  原来,受伤后的他,拖着伤腿独自在外,找了无数个工作,因为残疾总是碰壁。饿了吃馒头充饥,渴了喝自来水,由于营养不良,健康急剧下降,即便如此,他依然踌躇在这个异乡,艰难地维护着自己在家人的所谓的尊严。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他吃力地把一箱快递搬上楼时,忽然吃惊地发现白发苍苍的父亲站在面前。那一刻,他再也忍不住,抱住父亲痛哭失声……
摘自: m.taiks.com

  “我回来了。回到我所热爱的半个世界以及我所怀念的一种生活,眼前豁然开朗。我坐在院子里老槐树底下,趴在老式八仙桌上埋头吃母亲精心烹饪的家乡菜,吹着田野送来的凉爽的风,把随身携带的风尘仆仆的行囊,和所谓的面子,扔在门外。“我回来了……回家真好!”

  他抱住我,我的眼睛湿润了。

  无论身在何处,每上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无论走得多远,每个游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归家的梦。世上的美景无数,最美的风景,还是回家的路。古往今来的游子,能扛得住四处漂泊的孤独,全因为觉得身后有个家在支撑。走得再远再艰难,毕竟还是有根的人。

  家,就是一个火锅,我们都是下锅菜,煮着煮着,就化了,粘在一起了,变成了浓郁的汤底,无你无我,无思无邪,在时间的文火上,涮着三生姻缘,四季风光,五谷杂粮,六根不净……继而,时光老,尘埃定,揭锅一看,已煮成你我的人间岁月。然后,我们端着碗,举着筷,用“多吃点”,取代我爱你,度过一天又一天。

  “我们回家吧!”

  直到今天,科普斯这句简单不过的话,是我读过所有的书和听过所有的话中,最动听的话。

  回家真好!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