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父母的幸福生活
父亲和母亲就像候鸟一样,每当我需要他们时,他们便会毅然放下老家的一切,赶到城里来给我帮忙。这段时间我很忙,于是强烈要求父母来城里住一阵,帮我照顾孩子、做做家务。 父母来我这里住过几次,但每次都无法融入这里的生活,他们总觉得自己就是城里的客人,迟早要回去的。母亲经常把“你们这里”挂在嘴边:“你们这里的菜真贵,你们这里用水都要钱,你们这里街坊邻居都不打交道……”父亲也总是说:“在楼房里呆着,真憋屈,连出气儿都不匀实!” 我很清楚,因为父母始终把自己当候鸟,所以从心理上不愿融入城里。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每次来都有些无奈的情绪。这次我想好了,一定要让父母享受到城里生活的乐趣,让他们真正爱上这里。 想要让候鸟父母融入城里的生活,得让他们学会接受这里的生活方式。母亲喜欢搞些小手工制作,我就给她买了不少材料,她有时间就会做些小摆件、笔筒、收纳盒什么的,从中感到了乐趣。父亲喜欢关注天下大事,我给他订了两份报纸,他很喜欢看。渐渐的,他们能在屋子里坐下来了。 母亲总嫌我们这里邻里关系淡漠,她想跟老家一样,与邻居们处得像家人。我支持母亲交朋友,鼓励她多跟邻居们走动走动。母亲把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给邻居们送去,有时还把她的手工小制作送给邻居们,很受大家欢迎。不久后,我明显感觉跟邻居们关系亲近了。谁家包了饺子或者炖了肉,会给我们端来一碗。我说:“最近我感觉邻居们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冷漠了。妈,你的功劳可不小呢!”母亲和父亲都笑了。 节假日,我会带父母去公园走走。公园里很热闹,老人居多。这些老人很会生活,有练太极拳的,有练剑的,有下棋的,还有聚在一起唱戏的。很快,父母都找到了自己的爱好,父亲喜欢下棋,母亲喜欢戏曲,他们各取所需,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圈子。 生活充实起来了,候鸟父母对城里的生活越来越满意。那天,有个老乡问他们:“住了多久了,啥时候回老家呢?”父亲和母亲都说:“这次就没打算回去!”看来,候鸟父母还真有些“乐不思蜀”呢! m.taiks.com |
相关文章
- 男人疼爱女人的7个表现
- 二伯
- 人到晚年,准备把财产交给子女的老人,要记住“3要2不要”
- 夫妻离婚后,谁最后悔,过来人的回答很一致
- 女人默许你,就是愿意和你发生关系
- 用“开学第一课”助力文明习惯养成
- “端午三不送,送了一场空”,3不送指啥?端午将至,别犯迷糊!
- 《流放者的土地》余秋雨
- 当一个人熬到没有电话,没有聚会,没有社交
- 听风,在沉默的岁月里
- 一个男人,不找你,也不拉黑你,目的只有一个
- 人生,活着就好,美事少想,实事多干,快乐就多
- 没有他,我将一事无成
- 三分钟的电话,竟成了父母最大的奢望
- 一个人,如果能在两件事上“不争”,说明非常不简单
- 老话说“人若不善,必有记号”,身上有这3个痕迹的人,不可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