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诗歌 >

优美诗歌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优美诗歌2022-05-2554举报/反馈

嫦娥是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中秋时节最容易被想起。古人有不少关于嫦娥的古诗哦,尤其是李商隐的《嫦娥》句句是经典哦。那今天就带着大家去了解关于李商隐的嫦娥吧,当你走进诗人描述的意境之中。

来看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为节省篇幅,我不多做介绍。

前几期我讲过,感情的触发点不是指作者为什么写诗的理由,而是诗人感情的来源。

再来回顾一下,感情的触发有三种情况:

1、诗人心中本没有这种感情,由于某景物产生了感情;

2、诗人心中本来有感情,由于某景物使诗人把这种感情激发了出来;

3、诗人心中本来有一种感情,由于对某景物的进一步认识,改变原来的感情。

总之,以景写情的大多数诗歌,都是按照上面的套路来的。

我们来看这首诗。

1、云母屏风烛影深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映在云母屏风上的蜡烛的影子已经变暗。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烛影

这个场景很容易想的出来:

晚上,房间内,桌上有根蜡烛慢慢快烧完了,旁边竖着云母屏风。

这个很简单理解,没什么问题。

但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蜡烛,代表着光亮;

2、云母屏风,屏风是装饰、挡风用的,古代一般的家庭可用不了,云母屏风就更昂贵了。房间内有云母屏风,这说明,诗中的主人公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女子。

为什么说女主人公是女子?

据我统计,只要出现了“屏风”两个字的古诗,诗中主人公都是女子,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是女主人公;

李商隐的“为有云屛无限娇”,是女主人公(虽然也出现男性,但是主人公是女子);

韩偓的“猩色屏风画折枝”,也是女主人公(虽然主人公未露面,通过诗中“绣帘垂”等句可以断定主人公是女子)。

所以,我推断李商隐写的这首《嫦娥》,主人公应该也是女子。

3、深,蜡烛代表光亮,只有快要燃尽,烛影才会变暗。

这说明,夜比较深了,女主人公还没有睡觉,还在看着云母屏风上的烛影。

这句话是不是传递出来什么?

我们可以判定女主人是有心事,不然这么晚为什么还不睡觉,对不对?

有什么心事,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但是通过云母屏风上变暗的烛影,我们已经知道女主人公有心事,也就是知道她心里有某一种感情。

那么,这首诗的感情触发点就应该是:云母屏风上变暗的烛影。

正是这暗的烛影,触发了她心中藏着的感情。

2、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这句话字面意思: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这一句透漏出哪些隐含的含义?我们列一列:

1、长河:说明女主人公从室内走到了室外。

2、渐落:说明女主人公看天上看了很久。

3、晓星沉:也说明女主人公看了很久,一直到清晨。

好像和前面一句,没有多大差别:都是写女主人公睡不着,室内看烛影,室外看银河。

这里确实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怪就怪在,室内和室外的景色非常相似。

特别是“烛影深”和“晓星沉”。

你们仔细品品这两个词:都代表光亮,都已经快消失了。这就是“烛影”和“晓星”的共同特点。

诗人的类比之法,就是从此开始,如此巧然天成。

接着往下看,第三、四句一起讲,因为它们是连在一起的。

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嫦娥偷服后羿的长生不死灵药后,奔入月宫中。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嫦娥后悔偷吃灵药,如今面对碧海蓝天,日夜孤单寂寞。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很多人读完这里,就直接推断出,其实女主人公是自己孤单寂寞,并不是嫦娥。

这个结论没有问题。

但是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很值得我们去探究。

我们看“应悔”两个字,为什么不用“后悔”呢?

很显然,这里是猜想,嫦娥到底后悔没后悔,我们并不知道,因为这里只是猜想。

是谁在猜想?

这首诗只有女主人公。

为什么女主人公看着看着银河,就猜想嫦娥后悔偷灵药了呢?

是什么东西让她去做了这种猜想?

我们再回头看,女主人公看到了什么,是不是看到了“晓星沉”?

女主人公看到了“晓星沉”,所以她就猜想嫦娥应该是后悔了。

“晓星沉”和“嫦娥后悔偷灵药”,这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逻辑?

好像还不是很明朗。

看后一句“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是不是有点相通的地方了?

晓星是不是每晚都在蓝天上?

如果你嫦娥没有后悔,那你为什么天天在蓝天上看着晓星沉呢?

现在这个逻辑很清楚了吧?

女主人公之所以猜想嫦娥后悔偷了灵药,就是因为她看到了碧海蓝天上的“晓星沉”。

这个逻辑看似很合理,对不对?

但是,我们之前分析了,“烛影深”和“晓星沉”非常相似。

如果说,嫦娥是看到了碧海蓝天上的“晓星沉”,才后悔偷了灵药,那么女主人公看到了云母屏风上的“烛影深”,又后悔做了什么呢?

这个问题,就是这首诗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就是类比的效果。

这首诗之所以有如此效果,就是因为诗人找到了“烛影深”和“晓星沉”的共同点:都代表光亮,都快要消失了。

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点,单单只说后面嫦娥后悔了,是不能反映出女主人公心中也后悔的。

这个在逻辑上不通。

正因为有了“烛影深”和“晓星沉”在中间做桥梁,嫦娥和女主人公她们的感情才能互通,才能类比。

我在前面说了,“类比”这种方法可以用来以物写人,但是需要抓住物和人的共同点,而且要不露痕迹,李商隐这首诗就是代表作。

诗人找到了“烛影深”和“晓星沉”的共同点,而且还把它们分别隐藏到室内和室外的景物描写中,这就叫雁过不留羽,风过不留声。高手一向如此。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女主人公到底在后悔什么呢?

4、全诗感情脉络

我们来看整首诗的感情脉络。

首先,“烛影深”,触发女主人公的感情,我们知道女主公有心事;

其次,“晓星沉”,这里,抓住“烛影深”和“晓星沉”共同点,巧妙完成类比;

然后,“嫦娥”的后悔,就很自然地反映出女主人公的后悔,完成了以物(这个物也可以是其他人)写人。

这就是全诗的脉络,我们学习这首诗,就是要学习如何抓住物和人的共同点来类比。

可能你还会问,这个女主人公到底在后悔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争议很多,众说纷纭,我们能够通过这首诗推断出来的就只有:她很孤单,有后悔之意。

如果非要我推测,我倾向于:她应该是个宫女,后悔进了皇宫。

嫦娥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她是居住于广寒宫中的仙女,终日只能与一直捣药的玉兔相伴,想一想这样的人生实在是过于孤寂,过于清冷。每当我们在抬起头的时候,总会想起嫦娥的故事,古代的诗人都是非常浪漫的,在他们笔下,世间万物皆可成诗,何况是这样一个居于月亮之上的仙子?所以有很多诗人都曾经为嫦娥做过诗,而在这众多的诗作中,最为经典的绝对是李商隐的这首。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说到李商隐,大家都非常熟悉,作为晚唐最为杰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一直都是非常受大家所喜爱的,而他无论是人生经历还是感情经历,一直都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年少时,他与宋华阳的那段恋情虽然无疾而终,但是他仍旧为对方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篇,来,他虽然与王氏结为夫妻,但是这却成了他坎坷的政治生活的开端。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李商隐的才华非常出众,令狐楚非常欣赏他,于他有恩,可是偏偏他却成为了王茂元的女婿。最为悲剧的是,一方为“牛党”,一方为“李党”,他就这样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受到两边人的排斥,在夹缝之中谋求生存,沦为了政治之中的牺牲品。甚至因为这件事情,在他考上进士被授官之前,在复审之中被除名,一切化为乌有。

不过虽然他在仕途之上非常不顺心,但是他与妻子王氏的感情确实是非常和睦美满的,给为妻子写下了许多深情的诗篇。只不过就算与妻子的感情再好,但是在仕途之上的失意,却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这样的人生经历也影响到了他的写作风格,他本身又是一个非常追求美感的诗人,所以他的文风既缠绵悱恻又清奇浓艳,十分的耐人寻味。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中,诗人就以非常唯美的文字开篇,屏风上面镶嵌着云母石,房间之中的烛光变得慢慢黯淡下来,就连屏风之上也笼罩着一种幽暗,这让整间卧室显得越发的清冷孤寂。一开始诗人就为我们营造出了一种非常黯然而又悲伤的心境,特别是那个“深”字,更是将嫦娥独自一人待于广寒之中上千年的那种孤独描绘的活灵活现。

接下来在这首诗的第2句中,诗人则是为我们描绘了嫦娥的一个人生常态,不论到了什么时候过去多少时间,嫦娥永远是独自一人居住于月宫之中,与她相伴的唯有那暗淡烛光下的屏风。在无数个夜晚,她都能看到银河逐渐的消失,天边亮起曙光,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想来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孤独的,所以诗人在诗文的最后两句中写到了嫦娥的心情,每到夜晚的时候,嫦娥也会感到后悔吧,如果不是她偷了那长生不老药,又何必承受着永无止境的孤独呢,可现在陪伴她的也唯有那碧海青天,一夜复一夜,恍如永无尽头的轮回,而轮回之中唯有那孤独。

其实读过这首诗之后,我们就能发现诗人写的是嫦娥,但是何尝又不是他自己呢?他深陷政治的漩涡之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也是无比孤独的境遇,同样的没有办法逃脱。

李商隐不只写了一首嫦娥,他有六首关于嫦娥的诗,首首对应中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 朝李商隐《嫦娥》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重庆街头现最大月亮模型

这是流传最广的李商隐的《嫦娥》。一个天上人间的场景。

说是天上,你可以想象这是嫦娥困在月宫里,人们可能觉得月宫明亮,但是谁又知道真实的情况呢?那仙女的住所,洞府高广,一样会有沉沉帷幕,不同的是嫦娥那里可能会有云母做成的屏风,如同重帷深下莫愁堂。那里会有蜡烛的燃烧,她从室内去看月宫外的天海,银河移动,早上的启明星黯淡,又一夜过去了。

嫦娥应该是后悔偷吃了上天的灵药,永远不能返回人间,虽然她拥有了长生不死的法力,但也告别的人间。那里曾经有她的爱恨,她曾经觉得过分热闹乃至痛苦的人间生活,但是现在都回不去了。相思总是起在寂寞当中酝酿成酒,她的应该是海吧,因为人间还有她的爱人。虽然从神仙的角度,后羿的生死他是了然的。

但是她真的快乐吗?有些爱是在时间之后,分外明晰。可是当我知道爱你,我却再也无法回去,甚至无法触摸你的坟茔。

嫦娥是偷了王母的长生不死药。想必她是等周穆王再次来见他时,才给他。但周穆王没有等到这一刻。嫦娥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药呢,她没有说,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这或者就是王母和嫦娥的缘分。天上又多了个仙女,和她一样,王母白天不睡,永恒望着云雾下曾经周穆王的国土,嫦娥晚上不睡,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说是人间,人间一样有云母屏风,或者没有天上的云母质量好,但蜡烛总是真实的。

是谁,看着寂寞屏风,摇曳烛光的影子,守过了漫漫长夜?

直到银河流转,天空发白,早上的星辰为天光替代。

是谁望着明月,却忧愁着明月,那月宫之上的嫦娥,想必后悔偷了去月亮的单程车票,这个傻姑娘,一定在思念着人间,如同人间有人思念着她,感同身受,甚至带着无法拯救她的深情。那就让我以这样的方式,陪着你,陪着你的碧海青天。

有人说,这是写嫦娥,不是写中秋,但是在唐朝,八月十五才是月阴真君,也就是嫦娥的生日。而八月十五是天上月圆,人间家庭团圆,有情人又一个美好的日子,所以这首诗,公认为是中秋佳作,千古名诗。写出了中秋节另一种深邃的美和惆怅。有团圆,还有分别 ,甚至是无期的有情人之间的分别。

实际很有意思的是,流传下来的李商隐的诗里,没有一首标明是中秋或者八月十五,如果不是他的诗稿有所遗失,就是他始终在标题和字句上回避。

这也不算是欲盖弥彰的写作手法,因为在上元节,中元节,七夕,李商隐都会标注时间段,但只有中秋节或者八月十五,他是没有写明的。

但是李商隐其实关于中秋和八月十五的诗至少有十多首,其中有关的嫦娥的就有七首,首首对应中秋八月十五。以现有的诗存来看,李商隐一方面回避明写中秋,另一方却无法不写。

只能说,中秋在李商隐心中有着特殊的不能说破的地位。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中秋节有个特殊的情感含义,就是家庭和感情的团圆。在传统中国,是多指夫妻间的。虽然现在也涵盖了恋人之间的愿望。嫦娥的身份,曾经是个妻子。这也是一向含蓄 的古中国,在中秋节这个时段,并不忌讳感情的表达,因为这是被认可的关系和感情。

那么李商隐为什么这么含蓄呢?只能说,他想表达的超越了那个时代,他是写给自己内心的妻子,而不只是爱慕的恋人。这是在心理和精神上已经融合的准夫妻,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永恒分离,却情思牵挂,连绵不绝。

其后果,是得到了有情人之间的广泛共鸣。那无法相见,没有结果的相思,在中秋的日子,内心的波澜更加跌宕吧。

那么这个应悔偷灵药,也涵盖了人世间很多无奈转折。嫦娥是什么原因偷吃了灵药和丈夫分别不得而知,但现实中的男女,为了某种原因,不得不分离,尤其是夫妻或者形同夫妻的恋人,是真的能委过于别人吗?很多人,往往会将命运的不幸,自觉担负一部分,甚至为命运所劫持,在最初的抗争之后是现实的妥协。但是那自己内心所涌动的无奈呢?

李商隐有个如妻的恋人,那发生在少年青年时的爱情,给了他最深的爱的欢喜和滋味,但是最终因为两个人人生无法有交集而被迫分开。对方是公主府陪同公主清修的年轻道姑,但是在人生婚姻事上受阻于身份和外界的压力,她最终屈服了,继续清修。但是相仿的年龄,感应的爱情,互相的牵挂,让这段感情无法成为一种过去。李商隐如何不知道她的命运,看似高贵,像嫦娥一样,接受着崇拜,不落红尘,但是另外一方面,交往的深度和热度,他有理由相信,她爱着他,和他一样。

该后悔什么?是对方后悔从小被送进宫廷的凄惨命运,还是后悔为了保全他,而做的无可奈何的妥协?是变却故人心,还是故心人易变?

是最后一次李商隐恳求她离开清修之地,遭到了拒绝吗?

那么那个时候一样落魄的李商隐,真的能够带给两个人幸福吗?

当有些事情,我们以为是自己决定的时候,实际早已经命运写好了答案。他李商隐和她一样无路可走。

从某种角度讲,他们都偷吃了爱情的灵药,却没有解药。

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也是他的。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李商隐在感情上是个执着的人。很多年,也许终生都没有放下。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月夕是指秋天有月亮的晚上,但是还特指中秋和秋分的祭月。

如果出现嫦娥,那就一定是写中秋。且月夕是“夕月”的倒装,实际祭祀月亮的仪式,相当郑重。

同样是可以天上人间互文的场景。人间是草下秋虫,叶子上月光如霜。

一道红色的栏杆,曲曲折折,在中秋浩大的水面,场景辽阔缥缈。

天上呢,一轮清冷皎洁泛着寒光的月亮,那月亮中的桂花树也是白的。

今夜,想必嫦娥俯瞰人间,那里有回不去的人间,那里有曾经的爱人。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人,就是李商隐,他在曲曲折折的栏杆边,望着哭泣的月亮。

那是他的爱人呀。

在天上,看得见,却无法真实的生活,无法团聚。

李商隐和爱人的离别,不是普通恋人追慕不得的失落,那是曾经有过深厚夫妻感情的人。

所以他的中秋诗里,更多传达的是那种深沉的思念和牵挂。

他知道她的情感,如同对方知道他。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李商隐《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这是一封中秋节寄给道观一对姐妹的诗信。

月夜重寄,这应该是第二次,是短期内的第二次吧。是回应对方要求他成为道士的邀请?

还是有事情无法分身,拒绝了中秋夜相聚的邀请?

还是李商隐怀念其中以一位恋人,写在中秋节隐晦而忧伤的平安信?

其中必然有一个是他的心中的恋人。

两个聪明水晶玻璃肝的人,必定知道这里面的含义。而我们只能试图破解。

这是两位姐妹都能看到的信,表面清淡唯美。

像东方朔一样偷得仙桃,像嫦娥一样获得不死药,想必我已经很难做到。

我只能看着十二碧城,有你们嫦娥一样的仙女。

这样美好的夜晚,我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和你们俩曾经一起沐浴在月光下赏月。

想必你们那里仍旧是仙人洞府,华丽得不像人间。

但是如果是有情人,接到这封信,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被困在尘世里,难以超脱,而你却困在道观里,成为孤独的嫦娥。

我和你这么的好,我永远记得我们曾经在月亮下,看着月光流泻在你楼上的水精帘上。

这个中间肯定有李商隐和恋人之间,特定暗语。

是“锁”,是“水精帘”还是“玉楼”,或者是数字呢?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

知道的是,这是一封中秋节的密信,从他发出的那刻,就已经是最深的相思。

这里的彩蟾,就是嫦娥,就是仙女。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不见姮娥影,清秋守月轮。

月中闲杵臼,桂子捣成尘。”李商隐《房君珊瑚散》

这是哪一年的中秋,月亮中没有嫦娥的影子,而他一个人守着月亮。

他是兔子不成?也许,反正月亮里闲着捣药的用具,他就像兔子一样捣药,连桂子都磨成粉了,可是嫦娥还没有回来。

这个中秋,李商隐是在月宫中过的,然而居然没有嫦娥。

联系现实,就是那个嫦娥有着道姑身份,那么八月十五,是太阴星君的寿诞,作为道家人士,她可能去参加重要的步虚或者法会。

又或者,她根本不知道他会来。

这是难得的中秋节,李商隐特地去拜访,等的时间太长,只能调侃自己。

这里面隐隐的轻快,应该是早期的作品,属于两人感情不错很稳定是阶段。

像夫妻一样,他在她的房间或者庭院等她,而她迟迟没有回来。

他将心中的恋人和爱人比作嫦娥,开始的时候也许只是因为气质美貌。但是结果她真的就是嫦娥了。许多事情,仿佛早已经注定。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中秋节在农历中往往是在白露秋分左右,此时有物候,就是大雁南飞。

一句初闻征雁,就可以确定是八月十五的月亮,李商隐独上高楼,举头望月。

又是一年中秋,他没有写月光下远方的家乡,只把所有的目光和情感都放在了月亮上。

只能证明,他有一个像月亮一样的地方,像嫦娥一样的爱人,供他关注和牵挂。

冷。这是李商隐感觉的冷,也应该是他知道对方的环境,华丽而冰冷。

青女是指的霜神,素娥是指的嫦娥。

只有青女素娥不怕冷,用月光和如霜的寒气,播撒人间,反而让它们更显得清丽仙意皎洁。

如果只是说月亮,这中秋的月亮,也未必太清冷。

但如果是怀念人呢

这首诗就分外伤感了。那嫦娥孤零零在月宫里,修着神仙法力,播散人间清光。

只是他知道,她冷,一种内心透出的凄凉。

那是他的爱人,在高山上,在道观里呀,虽然不再有交集,又如何不让人牵挂?

牵挂她的冷,忧患她的命运。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李商隐《昨夜》

这一首没有明写嫦娥,反而是以回忆的方式,记录昨夜中秋的心情。

我不怨恨又一年的秋杜鹃啼老了岁月。

我只是可惜那世上的尘埃,布满了你久以不住的红烛新房。

我昨天一晚上都徘徊在池塘边,一夜风起,那桂花香气是你断肠的相思,我都收到了呀。

有人说是悼亡,但是李商隐的嫦娥,只给了一个人,是尚未死去的爱人,她在遥远的道观,孤独修行。

老了的李商隐,仍旧年复一年去回忆她,曾经他和她愿意洞房花烛结为今生的夫妻,但是一生两人徒有心意。在岁月流光,人世种种沉浮沧桑之后,他仍旧不会忘记,在月圆之夜去守望。

他相信她的爱,如同相信自己一样。

嫦娥古诗李商隐 逐句解析全文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嫦娥和中秋诗,不只这六首,因为在我写的时候,又发现了新的。、

我只是感慨,李商隐一生不长,却如此长情,每首嫦娥诗都应对中秋和相思,他用如此隐晦的方式来纪念自己心中的爱人,年复一年。

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就是他自己。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