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情系石泉湖

优美散文2021-02-0190举报/反馈

  “秋分”季节,晴空如碧,澄澈明净,白云朵朵,尽显天高地厚,美得令人陶醉!在这个浸透了温润意境、充满诗情画意的“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我踏上了寻访石泉湖村之路。城北十里群山深处的石泉湖村,虽村小人少,但她是战争年代著名的红色堡垒村。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民俗和红色文化底蕴丰厚,故而我向往已久。
  横跨莲花山北处的外环路,一条笔直铺着大理石板的大道直通石泉湖村。路边果园里苹果、梨子、大枣、柿子,层层累累,缀满枝桠;田野里秋虫低唱,五彩绚烂,微微的凉风一波接一波送来玉米、花生、瓜果那丰收的韵味。此时,倘若你敞开心胸,这田野的芬香就会涌进你心里。
  站在村前,满眼的绿让你震撼。湛蓝透彻的天空,伸手可摘的白云,黛绿的青山,层层叠叠的农田,还有五颜六色的鲜花在树下绽放,它们共同编织出石泉湖村的美丽容貌。山村静静地依偎在青山怀抱下的溪水一侧,安静平和。错落有致白墙红瓦的民居与秋日多彩的山色相互映衬,宛如一幅恬静而色彩绚丽的图画。村庄上空还飘荡着缕缕炊烟,这童年记忆里的烟火味,让我格外亲切,格外温馨。
  在石泉湖村行走,也就是在美丽的图画中穿行。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泥大街将小山村一分为二。大街北侧一色的粉墙红门。家家门两侧的小花圃里红的、粉的、紫的、白的各色花儿,如飞蝶在低空翩跹曼舞。有几家的门前栽着北方少见的芭蕉树,微风中芭蕉舒展着婀娜的身姿,宽大的绿叶随风飘舞。“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此刻“雨打芭蕉”那清脆而富有诗意的平平仄仄声仿佛就响在耳边。居家大门垛上攀缘着的凌霄花、牵牛花缠缠绵绵,风中摇曳,艳丽飘逸。一条条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水泥路小巷,似一条条彩带,连接着山村的每家每户。一嘟噜一嘟噜紫红的、淡绿色的“家芸豆”缀满家家院墙。吊在草绳编织的垫盘上的金黄葫芦随风晃动,似与掩映在小蒲扇般绿叶里、透着黄赭色的“爬墙猴”南瓜作窃窃私语。“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一条小巷里两侧几户人家的数株石榴树、柿子树枝丫探出墙外,搭在一起,小巷变成了一条绿荫长廊;在这儿走过,不小心,准会让缀满枝头、红彤彤小灯笼似的石榴、柿子碰到脑袋。石榴露出一颗颗晶莹透亮、白里透红玛瑙似的籽粒,宛如正咧嘴大笑的顽童般可爱。置身这儿,你分不清人在画中还是景美如画。难怪三三两两来此写生的画家,无不笔笔用情,将这些景物描摹下来;一拨拨来此采风的摄影家,按动快门的咔嚓声不绝于耳。青山环抱,山溪潺潺,树绿花红;安静整洁的村庄,古朴整齐的村居,让人觉得幽静的石泉湖村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她安宁、祥和、静谧,让人生疑:这儿便是桃源仙境吧?
  穿街过巷来到小村东北角,这里是石泉湖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优美宜居环境的建设项目——“大地乡居·石泉”。石泉湖人不忘初心,用心与汗水在这儿描绘出一幅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工笔画。“大地乡居·石泉”门前标徽下一盘石磨,让岁月风霜雕饰的斑驳陆离。石磨似乎还在悠悠诉说那逝去的历史风云。走进园内,曲曲弯弯迷宫似的连接各个小院的卵石小径相互贯通。小径旁铺满了浓浓的绿,溪水在小径边潺潺流淌。长春花、石竹花、山菊花满园开放,花儿红的热烈,白的圣洁,黄的耀眼,紫的暖情;一朵朵、一簇簇争奇斗艳,芬芳醉人。古朴的栅栏院门,青砖砌的门垛,保持着淳朴的民俗底蕴。这儿时光很慢,小桥、流水、苇塘、古树、老屋、青山都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微凉的山风迎面吹来,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夕阳下,暮色中,掩映在绿树花草深处的小巷里,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透着生活的诗意,勾勒出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
  “大地乡居·石泉”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细致而具体,它以石泉湖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为背景,保持着独特的山村意象、乡土气息。傍水而居的人们,在溪边浣衣浇田、树下闲聊嬉戏,传承着农耕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着石泉湖村李义丰等老一代人修建“山东水库之母”的精神,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历史性任务的示范工程。石泉湖村这个昔日革命和建设的老典型焕发出蓬勃朝气,成为今天乡村振兴的新样板。今年6月1日,山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议观摩团特意来此考察观摩。
  这儿还建有“石泉湖村史馆”、“红旗广场”、“开山治水广场”、“博弈台”、“罗帅饮马处”、“山东水库之母碑”等景观,有着浓浓的历史厚重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游客们住民宿、游青山,忆历史,感受“乡愁”“田园”的文化滋味,体验休闲农庄、生态园林、民俗文化等旅游特色服务,把石泉湖的光辉历史变成“可带走的记忆”。
  沿“石泉湖村史馆”一侧窄窄的石径拾级而上,站在“山东水库之母”的堤坝上,眼前为之一亮:远处是层层墨绿的山峦,头顶上是飘来飘去变幻莫测的云朵,“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脚下的“山东水库之母”清澈碧蓝,水天一色,云水交融。倒影在波光粼粼水库中的的峰峦,忽而葱翠,忽而黛青;神奇的天光云影,瑰丽多姿,奇幻迷离,妙趣荡漾,将四周群山幻变得宛若仙境,引人遐思。你便有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的浪漫。
  这时在“开山治水广场”雕像前,一对斯文的中年夫妻,让我帮助他们拍个合影。拍照后,男的感叹:“生活在这里的都是有福之人呀。日日与山水相伴,夜夜听松涛溪语,这是多么美妙而奇特的享受啊!”
  女的接话:“昨晚住宿这儿,终于又见到了城里早已没有的璀璨星光,寂静山野被星光浸泡着。‘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声’(孟郊《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虫声透窗,记忆里那些与秋虫有关的趣闻故事,便在睡梦里延伸。虽是初秋,却有一眠‘不觉晓’的春意。”
  “将来老了,我们就来这居住。这儿一山青翠、一院花红、一溪碧水、古雅幽静。在这儿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让心安于山水;不再为生计奔波。‘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多好!”女的应道:“‘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真的,是要多浪漫有多浪漫”……。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有很强的天然适应性,经过近百年的激荡变化,传统文化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就在乡村。石泉湖村依山而建,与四周的黛山峻岭浑然一体,别具原生态的韵致。正如这对夫妻所言,置身这天空绚烂、白云悠悠、山溪潺潺、鸟语花香、诗情画意般的青山绿水中,日出或日落时分,在“山东水库之母”边走走,或阅读,或品茗,或垂钓,人生何求。
  晚霞满天,石泉湖村已掩映在暮色中,但我依然在久久回望,沉醉在宛若世外桃源的美景之中不能释怀。心里默念:我愿常常来此居住,我愿做个石泉湖人!

  【编者按】:乡村美,新时代的农村更美。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焕发了生机,让人们在富裕的同时,又留住了美景和乡愁,幸福感不断增强。

踩一下  ()  顶一下